酉陽雜俎·道教三界諸天和末日預言

《酉陽雜俎》第四卷「玉格」,主講道家秘錄。據《雲笈七籤》,東海青華宮有金房玉格,陳列寶經三百卷、玉訣九千篇。「玉格」就是存放道書的玉制書架,段成式籍此代指道家典藏。

一.佛道之爭

唐皇室有胡族血統,作天下共主後,要標榜正統,想找一位漢人李姓先賢。可惜儒家二聖都不姓李,乃尊老子李耳為祖,道教隨之成為帝國國教,地位臻至頂峰。

總體上,唐朝對宗教持開放包容態度,但宗教之間不免爭端。儒、道相伴共存千年,早已過了齟齬期,兩種文化反而相輔相成,彼此涵濡。因之唐朝初年,宗教衝突基調,以儒、道聯合反佛為主。

高祖武德年間,太史令傅奕多次上表請求廢佛,指出佛教不合大統,從政治、經濟等多方面於國不利。道教名士競相景從,群起攻訐佛門。以護法者自詡的僧人法琳作《破邪論》,頻詣闕廷,力爭抗辯,並爭取到太子李建成支持,使李淵雖起打壓佛教之心,卻無法實施沙汰僧尼之舉。

貞觀十一年,太宗明確為佛道排序,將道教排在佛教之上。佛門一片鼎沸,怨聲載道。法琳再度挺身而出,上疏勸皇帝放棄追尊老子,說皇族李姓出自鮮卑,並非老子李耳一脈。此舉無疑指斥皇室宗廟弄虛造假,而且法琳曾在玄武門之變以前,站隊李建成陣營,新仇舊恨惹惱了太宗,口諭:「既然詔令已下,誰敢不服,國法伺候!」法琳登時噤若寒蟬。兩年後,有道士劾奏法琳的著作謗訕老子,太宗將之下獄。法琳曾言「念觀音者刀不能傷」,太宗即令他念七日觀音,期滿試刀,看是否真不能傷。七日後,臨刑之際,法琳靈機一動,大呼:「七日之內未念觀音,唯念陛下!陛下功德巍巍,陛下就是觀音啊!」機智的馬屁拍上來,太宗也不好再砍這厚臉皮和尚,判他發配益州,法琳年邁,死於道路。

到中晚唐,道教信仰也遭遇危機,朝廷對道教支持減弱,佛道衝突日趨緩和,收起了欲滅彼而甘心的劍拔弩張,交流互補成為共識,正是「初若矛盾相向,後類江海同歸」。

二.道法天地

從衝突到交流,期間道教吸收了不少佛學思想和理論,比如「三界諸天」說。

佛教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道教也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佛教三界有六道、二十八天(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以及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見下圖:

道家三界也有二十八天。道教諸天的說法,約始於魏晉,起初是「三十二天」,北齊時吸收了佛教三界理論,將三十二天分配到三界之中。從《魏書·釋老志》起,三十二天擴充到三十六天。唐高宗召見「體玄先生」茅山宗宗主潘師正,問起道家宇宙,潘將這三十六天整理陳奏:

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

為表示與佛教不同,道家三界之上,新增了「四民天」,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覆奕天」。

四民天之上則是「三清」,三清境中,各有一天:「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諸天最上層是「大羅天」,彌蓋宇宙,無終無極,元始天尊便在大羅天玉京山。通常說「大羅金仙也救不了你」,意思就是最高天神也無能為力。

四民天、三清境、大羅天,已跳出三界,超脫輪迴,不受劫數制約。

道教原本沒有「三清」的概念,三清是三大流派交融妥協的產物。張道陵創立的天師道奉太上老君;魏華存、陶弘景的上清派奉元始天尊;葛洪的靈寶派奉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三家各行其是,民間信徒則莫衷一是。南北朝末期,乾脆將三家尊神統一起來,合稱三清,一併崇拜。此舉無疑有利於教派團結,「三」之數,也符合《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哲學。至於今天掛在嘴上的「老子一氣化三清」,那多半是受《封神演義》影響,究竟誰一氣化三清,各派各執其詞,至少上清派是堅持「元始天尊一氣化三清」的。三清確定下來後,三清所處的三清境也出現了,就是清微天的「玉清境」、禹余天的「上清境」、大赤天的「太清境」,分別對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修道者也把飛升三清之境視為無上目標,據說飛升之時「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這等場面,這等境界,豈不令沉迷於加班賺錢升職把妹撩漢的我輩無地自容。

三清像

三清以下,是為「四御」,主宰天地萬物: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太極天皇大帝、東極青華大帝,有時再加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祇(后土娘娘)合稱「六御」,分別對應六合,即上、下、北、南、西、東。道教三十二天最初提出的時候,先是按四方平行排列的,南北朝時仿照佛教諸天,才改成垂直排列。所以有些道藏認為,四御在三清境下,分別掌管東南西北八天。

  • 昊天玉皇上帝是道教吸收了中華上古神靈的重塑,上古祭天,所祭就是宇宙的化身昊天。進入道教神仙系統後,丟掉了至高神地位,屈居三清之下。同時也是民間傳說出場率極高的尊神,親和力增加,但形象受損,尤其被《西遊記》黑到體無完膚。

  • 北極紫微大帝作為眾星之主、萬象宗師,上御星宿,下治酆都。明代興起崇拜的真武大帝,最初是紫薇大帝轄下的北極四聖真君之一。

  • 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統帥雷部,遙領日宮,與南極壽星老人星君(南極仙翁)並非一體。

  • 太極天皇大帝全名叫作勾陳上宮天皇大帝,《道教大辭典》說他總御萬神,可謂權力極大。

  • 東極青華大帝也叫太乙救苦天尊,是極其悲憫的大神,要救世間一切苦難。此神可能是道教吸收了遠古神靈「東皇太一」演化而來。青華大帝在四御中地位不穩,有時會被后土娘娘取代。此外,由於東方是日升之所在,大神極多,如青帝、東王公。

三.末世預言

東晉道書《上清三天正法經》記載了一則末世浩劫預言:

天圓十二綱,地方十二紀。天綱運關,三百六十輪為一周;地紀推機,三百三十輪為一度。

天運三千六百周為陽勃,地轉三千三百度為陰蝕。天氣極於太陰,地氣窮於太陽。故陽激則勃,陰否則蝕,陰陽勃蝕,天地氣反。天地氣反,乃謂之小劫。小劫交則萬帝易位,九氣改度,日月縮運。陸地通於九泉,水母決於五河,大鳥屯於龍門,五帝受會於玄都。當此之時,凶穢滅種,善民存焉。

天運九千九百周為陽蝕,地轉九千三百度為陰勃。陽蝕則氣窮於太陰,陰勃則氣極於太陽。故陰否則蝕,陽激則勃。陰陽蝕勃,則天地改易。天地改易,謂之大劫。大劫交則天地翻覆,河海涌決,人淪山沒,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上面這段介紹了道家對於「劫」的一種計算,也就是「劫數」。經書中所言「天綱運關」是北斗九星的運動周期,以36天為一輪;「地紀推機」以32天為一輪。由此可計算得到:

天劫:一小劫約127800年;一大劫約351500年。

地劫:一小劫約98400年;一大劫約277400年。

天地小劫相交,則萬帝易位,九氣改度,日月縮運,凶穢滅種;大劫相交則天地翻覆,河海涌決,人淪山沒,金玉化消,六合冥一。正是一派末世浩劫景象。然而經文中不提每劫持續時間,所以不好推算劫交之期。倘若按上述時間計算,小劫之交的周期也要一百多億年,大劫之交被稱為「終劫」,周期更近千億年。這種關乎行星和宇宙壽命的劫數,咱們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了。

注釋部分

原文

道列三界諸天,數與釋氏同,但名別耳。三界外曰四人境,謂常融、玉隆、梵度、覆奕四天也。四人天外曰三清,大赤、禹余、清微也。三清上曰大羅,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

天圓十二綱,天綱運關,三百六十轉為一周,天運三千六百周為陽孛。地紀推機,三百三十轉為一度,地轉三千三百度為陽蝕。天地相去四十萬九千里,四方相去萬萬九千里。

譯文

道家所說三界諸天,其數量與佛家之說相同,只是名稱有別而已。道教三界之外,叫作四人境,分別是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覆奕天。四人天外,叫作三清,即大赤天、禹余天、清微天。三清之上為大羅天。又有「波利答惒天」等九天的說法。

天有十二綱,北斗九星繞天關運行,三百六十轉為一周,三千六百周,天之氣陽激而勃。地機以十二時紀推四會之水,三百三十轉為一度,三千三百度則陽氣虧盡。天地相距四十萬九千里,四方相距一億九千里。

  • 四人境:即「四民天」,也稱「四梵天」,因唐人諱「民」字,故改。

  • 九天波利:道經中又有「九天」的說法,據《靈寶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經》,三清分別化玄、元、始三氣,三氣再化為三,生九天。九天之名,各道藏記載不同,《酉陽雜俎》當與《洞真太上太霄琅書》一致,九天分別為:郁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天、梵監天(須延天)、兜率天(寂然天)、不驕樂天(波羅尼蜜天)、化應聲天(他化自在天)、梵寶天(波羅邪拔致天)、梵摩迦夷天(梵眾天)、波犁答恕天(大梵天)。明顯具有釋家色彩。

  • 天綱運關:天關即北極星,天綱則指繞北極星運動的北斗九星(北斗七星+兩顆輔星)。

  • 地紀推機:不詳,應同樣是某種周期。按《雲笈七籤·卷二·劫運部》:「地機在東南之分,九泉之下。則九河之口,吐翕靈機,上通天源之淘注,傍吞九洞之淵澳,以十二時紀推四會之水,東回一晝一夜,則氣盈並湊。九河之機晝夜三十三日,機轉西北,回東北,張西南,翕東南。張則溢,翕則虧。周於四會,天源下流通波,是為一轉。三百三十轉為一度。一度則水母促會於龍王,河侯受封於三天。三千三百度謂之陰否。陰否則蝕。陰蝕則水涌河決,山淪地沒。九千三百度為大劫之終,陰運之極。當此之時,九泉涌於洪波,水母鼓於龍門,山海冥一,六合坦然。此陰運之充,地氣之激也。」

《酉陽雜俎》系列文章目錄

白話《酉陽雜俎》·序言

一.忠志卷

酉陽雜俎·忠志卷——弓馬天下

酉陽雜俎·忠志卷——青瑣秘錄

酉陽雜俎·唐朝高官的節日福利

酉陽雜俎·猶似夢裡人

酉陽雜俎·消失的女媧墓

酉陽雜俎·安祿山的生日禮物

酉陽雜俎·鎮國十三異寶

《酉陽雜俎·忠志卷》全文注釋匯總

二.禮異卷

酉陽雜俎·套在丁丁上的玉

酉陽雜俎·『鬧婚』起源與演變

《酉陽雜俎·禮異卷》全文註譯

三.天咫卷

酉陽雜俎·太陰之秘·吳剛為何不屑嫦娥

酉陽雜俎·逆天法師僧一行

酉陽雜俎·邪僧

酉陽雜俎·唐朝外星人接觸事件

《酉陽雜俎·天咫卷》全文註譯

四.玉格卷

酉陽雜俎·道教三界諸天和末日預言

陰司、冥界、鬼王、地獄全面解構

酉陽雜俎·莊子和扁鵲是師兄弟?

穢土重生之術——太陰鍊形

酉陽雜俎·藥王伏龍

酉陽雜俎·許天師江東斬蛇

酉陽雜俎·得罪老子是怎樣的體驗

酉陽雜俎·洞中一日,世上千年

《酉陽雜俎·玉格卷》全文註譯(上)

《酉陽雜俎·玉格卷》全文註譯(中)

雜史稗說,江湖妖異,請左顧公眾號:古卷傳說

推薦閱讀:

《尋妖記》:妖道孫恩(一)
宗教信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大於其正面影響嗎?
守庚申有什麼意義?
《尋妖記·應帝王》:帝輦之下(一)

TAG:神话 | 中国古代文化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