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彩電巨頭紛紛遇冷 困境下的產業優化能否逆轉行業頹勢?

今年的彩電市場,並不如預想中的那般順利。

自從去年的面板價格上升開始,由於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今年國內彩電行業整體經營情況呈現出了一定的波動性。

據奧維雲網6月22日發布的《彩電2017年5月市場簡析》報告顯示,2017年5月彩電市場銷量為311萬台, 同比下降10.2%, 環比下降7.1%,銷額為110億元, 同比增長8.1%, 環比下降10.0%。

由此看來,今年5月份的彩電市場雖然銷額有所增長,但整體仍處於一個較為困難的境地。

低迷態勢仍將延續 不穩定性不只來源於成本上升

據悉,我國如今大部分的彩電廠商的凈利潤均呈現下滑趨勢。在這當中,還包括了海信、長虹在內的知名廠商。而這次的大幅下滑,也成為了近年來彩電市場表現最糟糕的一回。

從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來看,四川長虹營業收入為166.29億元,上漲7.93%,而海信電器營業收入與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業收入為67.03億元,下降5.98%。

雖然如今距離第一季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第一季度彩電業的低迷態勢,如今並未有所好轉。

尤其是在面對彩電市場的慘淡困境時,多家彩電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彩電市場壓力確實很大,尤其是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升,讓廠商贏利水平受到嚴峻考驗。

有業內人士透露,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彩電面板價格上漲持續3個季度,長周期、高幅度為歷史之最,加之彩電品牌集中度較低、新品牌眾多,所以成本增長帶來的風險以及衝擊更為猛烈。此外,房地產多調控政策也加劇了彩電消費市場的不穩定性。

在多重壓力的作用之下,即便擁有上下游產業鏈優勢的傳統彩電品牌尚且不能自保,可以想像到那些以低價作為切入點的互聯網電視品牌,無疑更是步履維艱。

行業困境倒逼產業優化 彩電行業新轉機前景如何?

曾有人說,消費升級引發的產業優化將會是電視企業的新機遇,而從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產業優化也是絕大多數電視廠商走向未來不得不抓住的少數幾個途徑。

直到目前為止,中國彩電市場的高端化消費已經成為了促進產業轉型的重要動力。不僅如此,在伴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更加有品質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之下,消費者對於電視的需求正在由性價比開始往高端化產品上進行轉變。而另一方面,受到國家經濟政策影響,國內彩電廠商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以價高質優的OLED電視為例,今年國內有就6家電視廠商明確將力推OLED電視,同時中國的主要面板廠商也都在加強OLED產業布局,並計劃於今年推出由中國產業鏈打造的OLED電視。預計幾年全球的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50萬片,同比增長78%,也使2017年被稱為OLED元年。

另外,海外市場也是國內彩電廠商的重要擴張目標,增速甚至超越國內,成為彩電企業謀求發展的主要支柱。去年以來,幾個國產彩電品牌分別著重與在東南亞、北非、南美、澳大利亞等市場,並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海外的市場份額普遍上升20%以上,甚至個別品牌出口規模的增速達到了50%以上。

雖然彩電市場在經歷了長時間的低價競爭後,讓企業處於相當疲憊的狀態之中。但是伴隨著成本的增長,反而倒逼了產品結構的優化,長遠來看,或許這正是彩電行業即將迎來的新轉機。

推薦閱讀:

中國台灣希望以MicroLED突圍,不過中國大陸和三星已布局
模擬為更高效的 OLED 器件鋪平道路
中國手機如何解決OLED屏短缺問題
全面屏成為潮流,LCD和OLED分道而行

TAG:OLED | 彩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