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賣瓜子6年凈賺18億,投34億理財,每年利息數千萬

斑馬消費 范建

當你一顆顆磕著不上火的瓜子時,一分一厘的錢正緩緩流進洽洽食品的賬戶。

就是靠著一包包地賣瓜子炒貨,安徽的洽洽食品(002557.SZ)登陸了深交所,上市6年以來,總共賺了近18億元。

上市之後,洽洽食品也經得住誘惑,依然堅持做好炒瓜子的主業。到2016年,葵瓜子業務仍是公司的絕對主力,貢獻了7成以上營收。

可別小看了瓜子,毛利率也高達30%以上,這可比有些看起來了不得的行業賺錢多了。

除了做瓜子,洽洽食品手握大把現金,特別熱衷理財和對外財務資助,每年都能獲得好幾千萬的收益。以至於,外界都覺得這家公司的投資策略過於保守。

更值得一提的是,洽洽的老闆陳先保,掌控著合肥華泰集團,涉足食品、地產、金融等眾多領域,曾登上過安徽首富的寶座。

賣瓜子一年凈賺3個億

今年58歲的陳先保,是個地道的安徽人。

大學畢業之後,他就進入安徽當地的政府機構工作,曾做到了科級幹部。骨子裡的不安分,讓他決定下海經商。

起初,他從事的並不是瓜子生意,而是兒童食品——棒棒冰,並很快將銷售額做到了千萬級規模。

陳先保仍不滿足,看中了另一個更不起眼的行業。

瓜子炒貨,是大街小巷再常見不過的小生意,支起一個小爐子,夫妻倆或一家三口,就可以開一個小門臉,賺個生活費不成問題。

彼時,在安徽蕪湖,年廣久的傻子瓜子早已成名,是中國瓜子炒貨界的頭牌。

誰能想到,做瓜子炒貨能成為一個了不得的生意呢?

陳先保也是會玩,在這麼一門傳統的生意上玩起了創新。

當所有人都在炒瓜子時,他想到了用水煮,這樣一來,瓜子吃起來不臟,還通過中藥的調配,解決了瓜子吃多了容易上火的問題。

當所有的瓜子都採用塑料袋包裝時,他卻選擇了用牛皮紙包裝,在賣場眾多品牌中,一眼就能讓人記住。

2011年,靠賣瓜子起家的洽洽食品登上了深交所中小板,成為了炒貨第一股。

上市以來,洽洽食品雖未大踏步向前,卻也實現穩步增長,營收從27.4億元增長到了35.1億元,凈利潤從2.13億元增至3.54億元。

投資緩慢,熱衷理財

一顆小小的瓜子,洽洽靠研發和創新做到了行業第一。

不過,公司近年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似乎不如當年了。

就拿2016年的數據來看,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從上年的36人,猛減至25人;在營收增長了6%的情況下,研發費用的投入甚至比上年還略有減少。2016年1400萬元的研發投入,比2011年還減少了將近300萬元。

坐上了葵瓜子界老大之位,洽洽也不能太過驕傲。畢竟,現在一些休閑零食品牌,依靠電商的力量崛起的速度相當驚人。

洽洽食品還有另一個被外界詬病的問題,投資保守、進展緩慢。

當年公司上市時募集了20個億,直到今天,都還有3.8億元沒花出去,募集的資金躺在賬戶上。加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各種資金的收益已高達2.2億元。

兩個本應在2013年建成投用的募投項目,直到2016年底,仍未投資完成。

洽洽食品似乎特別鍾愛理財,2016年的年報顯示,當年公司累計動用34億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貢獻了3100萬元利息收入。

除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外,洽洽食品還特別喜歡對外財務資助,也就是委託銀行放貸,期限1年以內,收取10%左右的利息。

2012年至今,公司累計委託銀行貸款超過15億元,截止今年9月,公司累計對外財務資助餘額約5.36億元。

今年9月,洽洽食品公告將向安徽新華髮展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資助2億元之後,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儘管洽洽食品說公司有很強的風控機制,可其2013年對廈門一家公司4000萬元的財務資助發生逾期,本金和利息都難以收回。

60億身家的陳先保家族

陳先保的商業版圖已不止瓜子炒貨,他們一家三口掌控的合肥華泰集團,是洽洽食品的控股股東,通過這家公司布局了房地產、金融等多領域。

華泰集團投資的華邦集團,是合肥知名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公司已走出安徽,走向上海、江西等地。2015年,其綜合實力在合肥本土開發商中僅次於安徽文一集團。

2016年,安徽民企百強榜中,華泰集團以50.7億元的營業總額排名第23位。

陳先保家族是安徽省響噹噹的富豪,曾在2012年坐上過安徽首富的寶座。

最近幾年,雖然財富增長不如本地的其他企業家,但仍是富豪榜上的常客。

去年,陳先保家族以60億身家在胡潤富豪榜中排行626位,在安徽省內排名第八。


推薦閱讀:

從范蠡到沈萬三,從王健林到許家印,成為首富都有哪些奧秘?
當中國首富是什麼體驗?

TAG:瓜子 | 食品 | 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