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應付是個筐 什麼東西都能裝

  做財務分析的朋友都記得這一句話,「應收應付是個筐,什麼東西都能裝」,這裡的應收應付指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是最容易被濫用的科目。實踐中,不僅是這兩個科目,還有資本公積等。

當你拿到一張資產負債表,如果發現其他應付款有較大的餘額,一定會感到特別扎眼、意味深長。多數企業並沒有按準則要求「核算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利息、應付股利、應交稅費、長期應付款等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項應付、暫收的款項。」而是利用「其他」做文章,主要是通過其他應付款核算民間借款(這是個難以拿到桌面上說的話題)、職工集資款、從股東手裡借到的款項等,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定是在規避什麼,或欲蓋彌彰。比如,虛增資產時,企業絕不會把短期借款記得太多(如果徵信不顯示的話),負債部分真的不好拿別的誰當冤大頭,因為借款好查,應付賬款更好查,所有者權益......對了,還可以用權益虛增來平衡資產負債表左方的資產,權益類科目增加什麼呢?總不能年年增資吧,利潤是有數的,未分配利潤也不好意思誇大得太隨意,有了,增加資本公積,就是它了,通過虛列資本公積達到虛增資產的目的。而對於民營企業,成立時間不太長的企業,股權不是很複雜的企業,規模不是特別大、品牌不是十分響亮的企業,資本公積這個科目基本上沒有餘額,如果有,請拿到太陽下曬一曬,看他說得有理沒理。   回來繼續說其他應付款,說它魔法無比、形影不定一點也不過分,個人賬戶與對公賬戶來迴轉換,一會兒有,一會兒無,一會兒多,一會兒少,好吧,如果真的知道你沒有,或者真的有,銀行都可以確認,只是我不能輕易被忽悠,在我的貸款期間,咱來個約定:你這筆其他應付款別還,不管是誰的(企業大多會說是借股東的,而且金額還不小)—別還,不是我霸氣,而我擔心。這不明擺著嘛,你還股東的款,拿啥還?企業有多餘的錢嗎?不是我剛剛給你放一筆500萬嗎?你正好還股東的其他應付款390萬,大哥,咱都不是小孩子了。

針對借款人的其他應付款,銀行要防控也不難,只需要在合同條款里補充一條:「在我行貸款期間,不得歸還股東的借款或股東的臨時注資,即,其他應付款餘額和債權人不得發生變化」,OK啦!


推薦閱讀:

貸款資金迴流

用一個案例分析資金用途

第三方抵押物的是與非

房屋的現場調查

現金流分析

內賬外賬不神秘

受託支付的貓膩

信貸調查之痕迹

婚姻關係在信貸調查中的意義

推薦閱讀:

信用卡年輕消費群體數據分析和洞察報告
50人的風控團隊,支撐400億交易量,風控裡頭,留給人工的已經不多了
兩白雲里現藍天(三)
請問如果開一家外匯交易商平颱風控上需要注意哪些東西?
抵押人無穩定職業

TAG:信贷 | 财务 | 风险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