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交易理念?你的交易理念是什麼?

聽說過是系統根據你的理念來交易的,可以舉個具體例子解釋下么


2016年04月13日補充

哎,我在知乎上的回答,就這篇最有乾貨,這次把順勢而為和風險控制補充完了。這幾個理念都是我交易系統里提綱挈領的關鍵點,贊和收藏的人都這麼少,識貨的人不多啊。

=========================================

交易理念是對市場和交易的理解,任何一個交易系統都是在自己的交易理念上結出的果,每一個操作都是根源於交易理念,但在探索操作規則的過程中也會對交易理念理解的更深入。
很多人以為自己不賺錢,是因為判斷能力不行,或者心態不好,或者執行力不行,其實根源是交易的思想沒達到能盈利的高度而已。

能形成交易系統的,背後的交易理念是一環扣一環,相輔相成,邏輯融洽。理念有很多,要串起來,都是時間,思考,看書,實踐打磨出來的。有些重要的理念一旦領會了,其他次要的理念就自然通了。我寫幾個自認為對我很重要的交易理念。

第一,市場是賭場,交易即為賭博。這是交易的世界觀了,一切操作和理解都是構建在這個理念上。每當看書和看大神發言的時候,自己的理解和他們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句話,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符合賭博的原則。基本面無用?技術分析無用?機械做單?不能主觀?波浪理論無用?指標無用?K線無用?這個牛人這麼說那個牛人那麼說,到底誰說的對?能長期賭贏市場,就是對的,這是最高原則。知乎上看到誰誰斷定什麼什麼無用,我就呵呵了,交易的路無數條,一條路自己沒走出來的,不代表別人也走不出。最高原則之下,交易的路沒有禁區,不要看到牛人說不行,就停止思考,因為交易系統是個性化的,人家用的舒坦,自己用卻不一定。

第二,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句話是爛大街了,真正理解到心底了的交易者,無論判斷力多爛,交易絕對不會再虧損,算交易入門的台階吧。

普通人的操作截斷利潤,讓虧損奔跑

盈利者的操作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這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簡單操作模型,簡單模型中也能看出,就算命中很差,一兩次盈利也足夠彌補虧損並取得盈利。不過普通人就算明白這點也很難做到,很多人會歸結為心態。再說一次,做不到是理解不到位。有主要的理念,還需要其他的理念配合,也需要操作融合理念。所以說才說交易是個系統,系統一成,自然心態平和,操作進退自如。

很多話是這個理念的另外一種說法,「止損要快,止盈要慢」「賺錢要多賺,賠錢要少賠」,沒理解的人,都以為這些是廢話。看起來是最普通最廢話的話,其實是整個交易里最最重要的一句話。沒理解的早點領悟吧,領悟了就脫離虧損了,沒有任何技術水平都能賺錢。

第三,順勢而為。也是句爛大街的話了,有些書經常引用一個故事,說一個父親被套了,很糾結,他年幼的女兒走過來,父親逗著問她怎麼做,女兒說賣啊,父親問為什麼,女兒指著屏幕說因為它在跌啊,父親幡然大悟,明明行情在跌,沒經驗的人都能看清,我卻還在逆勢做多。這個故事胡說八道,流毒甚廣,也不知道哪個半桶水編出來哄新手。

順勢而為有三個要點,1,定義自己的趨勢和震蕩。道氏,均線,趨勢線等等定義。2,分清趨勢的周期級別。日是空頭,4H是多頭,那4H就是日線的調整浪,H由多轉空,就可能成為日的下跌主浪。3,大小級別趨勢的關係。什麼時候大級別決定了做單方向,什麼時候小級別決定了做單方向。這是理解順勢而為的關鍵。參考談談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 - 秦KK 的回答。

第四,風險控制是盈利的關鍵,風險控制住了,盈利是自然的事。這個是第二點的衍生,其實是一個意思,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這句話內涵也比較豐富,而且很重要。怎麼看開虧損,怎麼看開浮盈,怎麼看開機會,怎麼控制情緒。理解這句話很重要。

風險是什麼?傷害本金就是風險,注意理解這句話,浮盈不是風險!你糾結於浮盈少了,急著出來,就是沒理解風險控制是盈利的關鍵。

風險來源於2個,一是行情沒走預期,這個需要通過止損來控制這個風險源。

二是自身情緒和賭性。這個風險源破壞極大。每個人從開始進入市場,到最後修的正果,情緒和賭性是一直存在自身的,不要以為高手就沒有。所謂高手,就是能把賭性和情緒控制在不產生負面影響的範圍內。這靠2種方法,1是修鍊,把賭性的閾值提高,不容易激發。2是規則,制定控制賭性的規則和交易規則。

第五,必須明白自己的盈利核心是什麼,並用工具以此構築自己的交易系統。這個是涉及如何構築盈利模式了,各人有各人的路,看個人的性格了。市場的機會那麼多,人的注意力只能專註有限的幾種行情,想不錯過任何行情的,頻繁交易,那是新手。明白自己靠什麼行情吃飯的,這個行情有什麼特徵(雙頭?金叉死叉?等特徵),這個就是盈利核心。不斷小虧試錯嘗試抓屬於自己的行情,直到真正抓住自己的行情大賺一筆,這就是盈利核心所在。

操作是需要消耗一種交易能量的,頻繁的交易或者大戰一場後,人會很疲倦,這個時候對行情的節奏和判斷就容易失去把握。想想自己,是不是停止交易,離開市場一段時間後回來交易,判斷力和節奏感是不是特彆強。對新同學來說,做日以上大周期的要比做H周期以下短線的,容易保持穩定盈利,這是原因之一,因為有充分的時間去積蓄能量。自己的行情沒到,就耐心等待,哪怕錯過一大波行情都不要後悔,判斷准了時候多的去了,不一定要去抓住它,因為市場的機會是無限的。等待是在積蓄交易能量,等自己的行情一來,能敏銳的撲捉到,狠賺一筆。

第六,主觀判斷,客觀操作。前面五點是普遍真理,這點是屬於個人的認識,適合我自己的,同學們可以參考。這點我在知乎上還沒闡述過,而且它也是困擾我最多時間的一個坎,就這點我多說幾句。

太多的書,太多的高手,都說過交易要機械操作,少主觀,不要對行情有預期,針對價格變化做反應。一開始,我是交易的新手,看這麼多前輩說了,認為這是真理,所以我當時堅信交易是機械的。但是當我嘗試過各種純機械交易的系統,比如克羅的,網上各種能找到的,還買了股海藏經樓的交易系統,無論復盤還是實盤,我都無法做到滿意的盈利,實盤更是虧損的心浮氣躁。鬱悶啊。

這條機械交易的路我沒走通,至今我還會有時候想想這條路我哪裡還沒思考到位,還會怕目前的路哪天突然失效了,還要重新去摸索機械交易。被它困擾太久了,心有餘悸,怕它了。這是第六點理念產生的原因。我相信看過大量書的同學都會經歷過機械交易的困擾。

交易如同打仗,戰爭的原則也是適合交易的。市場的形勢和戰場一樣,都是瞬息萬變,不可預測。作為一個統帥,能機械的運用教條來打仗嗎?顯然不行。這麼想也就放棄機械交易了。

孫子兵法第一篇是講戰前廟算,分析形勢,判斷勝率。作為交易,主觀判斷即為廟算。判斷的依據可以是基本面,也可以是純技術,也可以是半基本面半技術。我是純技術派,信奉技術派三大假設,很少關注基本面的內容,但我從不反對有人用基本面,因為主觀判斷是一個廟算,並不是具體的操作,判斷的依據是個性化的。總之,主觀判斷是一個戰略上的判斷形勢,對未來行情的想像、預測,大周期的趨勢如何,點位如何,形態如何,這就是我技術派戰略形勢,如果這個形勢對我有利,我就準備開戰。

兵力都到位了,兩軍對壘,我方佔據了地利(點位),天時(適合自己交易的時段或者大周期出即將衝鋒的信號),等待敵方三鼓而竭的信號出現,進場。進場後,發現敵方三鼓沒竭,相反力量不斷增強,佔據了我方陣地(失去點位,破掉止損),說明信號是假信號,撤兵。這一系列的戰術進退,都是依據客觀的信號。所以,客觀操作是戰術上的,目的是戰略和戰術統一。讓主觀判斷和客觀信號統一起來,兩個統一則大勝,不統一則小虧出來。交易前,我技術分析,制定交易計劃,交易中根據市場情況客觀處理,不斷小虧嘗試。看準了下狠手,看不清咱不動或者小倉打打游擊。大多數的新同學命中了方向,都會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神算。其實主觀判斷,命中了方向不算什麼,因為概率太大了,命中了時機,也不算什麼,因為看盤時間久了自然會有盤感,總會命中時機。唯有客觀操作風險控制決定了交易的成敗,換句話說,客觀操作風險控制決定了能不能賺錢,主觀判斷精準決定了賺錢是否穩定。客觀操作是基本功,主觀判斷精準需要經驗,能生存下來,才能談的上積累經驗。很多人做不到客觀操作,表面受制於貪婪恐懼,實則是受制於的對交易和市場的理解還沒到位。知道和做到之間缺的是理解領悟。

交易如戰爭,戰爭中一個合格的統帥如何,交易者就該如何,想想孫子兵法的統帥標準是什麼。一個統帥在交易中經常的情緒波動,恐懼貪婪,在戰場上就會損兵折將。一個統帥戰場上承受不住經常的小敗,能最後大勝嗎?一個統帥戰場上不知己不知彼,一味的亂沖,就如同交易者不了解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工具,也不了解市場的尿性,被K線勾引的來迴轉,變成「致於人」,失敗是肯定的。主觀判斷,客觀操作就是讓交易有章可循,進退有據。

以前回答過為什麼說市場不可預測? - 秦KK 的回答,和今天說對未來行情需要想像預測,這兩個回答看起來矛盾,其實是統一的。其中的微妙關係,明白我的這個主觀判斷,客觀操作理念,就懂了。

很多人啊,都是太專註於單筆交易的成敗,而失去戰略上考慮交易,交易理念就是戰略上的思考交易。交易理念沒到階段的同學還在尋找具體的操作方法,尋找哪種東西概率大,這篇回答能看懂有啟發的都是有經驗的高年級同學,有啟發就自覺賞個贊吧

這篇是我最精華的乾貨,不點贊就太對不起我了~~~


每個交易員的交易系統都是基於其所認知的這個世界:

有人認為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研究價值本質自然能得到價格體現,於是出現了基本派;有人認為基本面最終要以技術面的走勢來反映,就出現了技術派;也有人認為基本面與技術面相互結合,將為價格走勢更有指導意義。

光從技術派角度講:

有人認為市場是不可預測的,下一秒的價格可以漲可以跌,其比率是各佔50%。於是出現了一批專做倉位管理的交易系統,不計較漲跌,不計較交易品種。利用類似網格交易等方式,不斷加倉減倉得以實現盈利。

有人用四個字就可以一夜暴富——「物及必反」,《大時代》中的鄭少秋就是典型,全世界都在做多恆指時,他滿倉做空。反映到技術面時,這些人就利用了KDJ/RSI等超買超賣指標,也能在這個市場中成為神話。

有人認為市場中80%的行情是震蕩的,只要不斷把握震蕩行情中的利潤,將足以彌補剩餘20%的趨勢行情所帶來的虧損。他們開始不斷建立完善自己基於震蕩行情下的交易系統。裡面帶有了很多震蕩指標。並可能利用均線等趨勢指標以「指標共振」來篩選出真正的震蕩行情。

有人認為市場中在一定時期可能是振蕩,而在較小時間期間卻是趨勢。就開始出現了多重時間周期的交易系統。找到長周期的振蕩行情中的某一段,在小期間找到頂或底,以支持做多或做空。

有人只願意做趨勢,覺得只有這種行情可以讓利潤奔跑,而趨勢行情尊重波浪的走勢進行運行,就開始出現了波浪理論,斐波娜奇(黃金分割)理論。

有人認為人是有弱點的,是有情緒,有喜怒哀樂的,他們相信人在短期內是有可能獲利的,但在長周期下,或大資金下,或在特定的環境中是沒有辦法保證獲利的,於是出現在一批研究智能交易系統(EA)的人,包括著名的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都有此配置。再細分下去,就產生了全自動EA與半自動EA。很多都能實現一定期間與環境中的盈利。至少克服了「人」的弱點。

等等等等

究其原因,每個人認同的思想不同,說大了是人生觀的不同,導致了其所建立的交易系統的不同。

而建立的交易系統是否賺錢只需不斷地復盤與實盤驗證。

最終,你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大部分交易系統都是能夠賺錢的。最終虧錢的人只是信念不夠。與做人一致。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的人不多,這或多或少構成了這個交易市場的2、8定律。

所以,交易系統很簡單,問自己,你的信念是什麼?只要你願意堅持她,執行她,不懷疑她,不離不棄,相互進步,相互成長。穩定盈利又有何難。


回答過:我的交易理念 - 以交易為生 - 知乎專欄

1.有兩種方法,一種簡單一種複雜,都能達到你的盈利目標,我肯定選擇簡單的方法,沒有必要給自己平添困難度,哪怕一點點困難,交易上一個步驟的困難,經過一系列運作後,整體難度會呈現倍數增長。

2.不管你的系統是哪裡學的,向誰學的,能運用到交易實際上去,能解決溫飽問題,那都是好的,如果不能解決,哪怕你的老師、系統來頭再厲害,也對你沒有用。(畫外音: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3.一份系統說明書寫起來是很簡單的,我5分鐘就能寫一份,但是測試是耗時的,也是艱難的,通常需要2禮拜到2個月的時間測試,系統越複雜,測試難度越高——除非你是純機械化程序化系統(我們這裡討論的是有主觀參與的手動交易系統)。

4.即使是有主觀參與的手動交易系統,我們也需要對所有的規則進行進一步細化,盡量減少主觀判斷的成分,主觀涉入內容就越少,系統越成熟。

5.想要穩定的、每年200%以上的盈利,基本上不可能,有可能,但並基本上不會是你,要麼你在騙人,要麼你根本不知道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6.我一開始學習的時候走的是基本面分析的道路,後來明顯感受到這個方法不適合自己,很快的拋棄基本面分析轉到技術分析,這並不代表基本面分析不好,相反,她太好了,是我自己配不上她。

7.短線和超短線,不是一般人玩的,希望新手們從構建一個中長線系統開始學習。不是進出場越頻繁,盈利就越多。

8.書看的多有什麼用?你能實踐嗎?你那也叫實踐?

9.在測試完系統之前,不要進行實盤,你們都是哪裡來的勇氣用真實的錢操作一個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盈利的系統的?就像覺得自己不是普通人一樣的信心嗎?不,你不是,你沒有天賦,也沒有信心,更不是天才。

10.一旦你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你就是一個執行者,條件反射式的執行即可,如果你的系統被證明是正期望的,最後沒有成功獲利,多半是你執行力的問題。

11.機會都是等出來的,系統化交易者都會默默的等待下一個機會,不評論,不顯擺,從來不會在微博或者微信上發市場圖,默默地罵一句這樣做的人「傻逼」。

12.外匯等高槓桿市場中,進場點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沒有一個很好的進場點位,一切免談,這不同於股票等零槓桿市場。

13.新手真的就不要進入股票市場了,世界上最複雜的主流市場。

14.和交易系統同等重要的是交易硬體的後援,比如wifi,vpn,電源等

15.盯著一個系統學習,不要心猿意馬,最後一事無成

16.MACD這類指標是很好的,但我不喜歡,我最喜歡阻力位支撐位和均線、K線基礎指標。

17.信心來源於實踐和數據,而不是什麼瑜伽、靈修或者宗教,不要本末倒置。信心來源於實踐,是真真實實的行動,而不是紙上談兵那一套。

18.交易的學習需要時間,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19.每一筆交易都有可能性賺大錢,這意味著我們每次都要開倉,但每一筆交易最大的可能性不是賺錢,而是止損。

20.不要錯過趨勢的意思是,不要錯過開倉機會,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亂開倉,一切按開倉規則定義辦事。

21.沒有冒險就沒有收穫。

22.誰也不能預測市場下一步的行為,隨機事件太多無從把握,我們只能從正期望入手,放棄對單筆交易結果的關注,從系統整體成績,來評價自己的成績和能力,單筆交易的成功和失敗,可能並不是自己以為的原因,交易系統,就是跟隨大概率事件,並用資金管理和止損,來避免出現小概率事件時,我們的損失。你可能大部分時間都是錯的,但是你的盈利遠大於你的虧損。

23.高收益系統,雖然能帶來很高的利潤水平,但是衰落通常大於一般系統,當衰落來臨時,一些輔助的,收益較低的系統,可以幫助你平滑資金曲線,度過難關

24.你得到答案的唯一方法是問對問題,錯的問題有「明天哪個股票會漲?」「你買了哪些股票?」「你有這個股票的內幕消息嗎?」,正確的問題應該是這樣的「我應該怎麼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如果市場是隨機的,我們怎麼交易?」「我怎麼證明市場不是隨機的?」「交易系統的優勢在哪裡,為什麼要建立交易系統「等。

25.當賬戶凈值衰落到50%的時候,尤其是賬戶凈值很大的時候,相信沒有人能真的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海龜交易系統一般人無法駕馭的原因之一,因為衰落真的非常大,可以感受下1000萬的原始賬戶虧損達到500萬以上,這也是新手們即便使用有效的策略也無法賺錢的原因:他們高估了自己在高風險水平下承受巨大波動的能力。

26.運用交易系統,就是用正期望的眼光看問題,當我們知道自己的系統能夠在一年內呈現出正期望,那麼我們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賬戶凈值的衰落,也能更好管理自己每次交易結果之後的情緒,當我們進行一筆交易時,我們不會根據這筆交易的結果來評判自己的能力,我們從概率的角度考慮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面臨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時依然信心十足。

27.設計系統並能開始運用是非常辛苦的,這一行不是想一夜暴富的人,應該來的地方。

28.我們建立系統,就是為了讓人類的情緒與操作隔離開來,當我們過於關注單筆交易成敗時,情緒的波動就會影響我們接下來的操作,交易就像拳擊,你可能會被打到很多次,也會重重摔倒,對方也是這樣,但只有最終站在擂台上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29.歷史檢驗中,每次發現一種情況無法獲利就增加新的規則,我們就掉入了「曲線匹配」的陷阱中,交易系統,是用特定的交易理論來抓住特定的交易機會,並不是每筆交易都是你的交易,並不是每筆交易都能為你所把握。在人生中也是這樣,並不是所有機會都是為你準備的,但當屬於自己的機會來臨時,你需要準備好,並抓住它,因為機會來之不易,每次機會都是人生的重大躍進,盲目的想要抓住所有機會,會讓你奔走於各個領域、耗盡精力,最後一事無成。

30.市場標的物的價格受諸多複雜的因素影響,事實上不可能有人能理清其中所有的細節和因果關係,技術分析則放棄追求這些細節和因果關係,只關注價格本身,人類身上根深蒂固的系統性、重複性的非理性,使得歷史一遍遍的重複演繹,這些都反應在各種價格形態上。


嚴格止損,止損堅決,順勢而為,入市果斷;穩定心態,長盈短虧。

抬頭一看,交易理念正貼在辦公室的牆上呢~


發一些技術上的乾貨了,基於邏輯的乾貨。

對於整個市場的研究其實最基本的應該清楚市場的運行機制,明白這一點去打造交易系統也會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在市場機制里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確定性因素,而基於確定性因素打造的交易系統也會相對穩定一些。下面詳細講,因為是一些理論上的東西,說起來大家可能都知道,所以講起來可能會比較無聊。但很多情況下明白並不一定表示就會應用,就用理論到應用由淺至深的講解了。

關於漲跌

任何金融市場的波動都是基於買倉和賣倉資金博弈所導致。

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每時每刻都存在無數的空單和多單入場,空單額度大於多單市場呈現下跌過程,多單力量大於空單市場處於上漲過程。這是市場的一個確定性因素,所以無論任何交易品種最主要的就是去分析市場主流資金動向。

資金動向的起因

市場里任何價格都會有無數多空的入場,而這些多空的入場本質是人為的操作,而之所以會在一點產生多空分歧,追溯本質原因是由於投資者的操作手法不同,而操作手法的不同的根本原因又是由於投資者學習接觸的知識不同,才會導致在一點的看發不同,產生多空的分歧。所以追隨主流資金的流向其實就是找到市場分歧點(或者說是區域更加貼切)與一致點(區域)。而追隨投資者的一致點就是順應趨勢,很多時候我們提到說順勢而為其實就是這個理,但勢往往也並非一成不變,總有個極限,而這個極限就是市場的分歧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壓力支撐位,所以找出一致點和分歧點就是交易的重中之重,在一致點入場順應趨勢,在分歧點避險出場止盈止損。交易的利潤空間就是市場兩個分歧點中間的一致區域。

交易者手法

前面已經說了很多確定性的東西,所謂的分歧區域和一致區域本質原因是由於不同投資者學習接觸的知識不同從而致使交易手法的不同所導致的差異,那麼接下來就主要講講投資手法都有哪些。

1

按照交易者操作模式劃分市場投資者可以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基本面交易者,技術形態交易者,K線形態交易者,指標交易者等等。

那麼追隨主流資金動向其實說白了就是找到這些交易者投資的共同方向和區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見到很多系統會採用多指標共振,或者K線和指標結合,再或者技術形態和指標結合的原因,其實就是找市場的多數資金的流向。但是不同投資模式又存在著不同資金份額。

2

按照資金構成成分(持倉周期)劃分市場投資者持倉可以分為:長線資金,中線資金,短線資金。

這也同樣是我們進行交易時要判斷自己持倉的一個原則,明確不同周期相互關係的一個基本因素,是之所以看盤時會大小周期去判斷的起因。

所以在追隨主流資金的前提下,必須明確了解市場的投資機制/模式,各類投資機制/模式的資金容量,以及資金的持倉周期。

說到這裡可能講的有些複雜了,很多人會覺的這樣思考市場會太過複雜,而且也是淺顯的道理,說出來都懂,可實際應用中卻難以應用,市場其實就像是社會一樣,了解社會的本質,看的更加透徹,才能更好的在生存,但並非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要應用上,而我們只要追隨主流社會思想,就OK,但同樣本質的東西還是需要看的透徹,交易也是如此,只有我們站在本質上面才能看的更加清楚,在森林裡如果沒有地圖但卻要找出走出森林的路,最好的辦法是找到高點,站在山頂,才能繪製出走出森林的地圖,才能找到交易的聖杯,所以堆積理論知識也是不容忽視的。

接下來就是找路了,尋找前人踏過的足跡,前面說講過的交易是追隨主流資金動向,找大部分人會走的路走,不用管這些人是什麼人,醫生也好,律師也罷,首長也好,平民也罷,跟著大多數人走就OK。

市場交易手法如果要排名去看的話,那麼毋庸置疑技術形態投資者佔有絕大多數的優勢,其餘下來是基本面(價值投資)交易者,K線形態者,指標交易者。

按照架構來說是大體是上圖一些份額,當然這裡不是具體的。

追隨主流資金就是追隨大部分資金的流向,我們知道市場有這麼多資金的結構,並不一定需要全面考慮,考慮的面面俱到,因為方式太多,任何一個點位都會有反向的矛盾的,但市場也是有一個好處,只要多頭資金大於50%市場就上漲,空頭資金大於50%市場就下跌,這樣來說只要去找到技術分析和價值投資(基本面投資者)同向的節點就是可以大於50%的,也不需要做到100%(100%是閃跌與閃漲是不可能的)。

附帶內容:

市場水槽原理:

市場就像一個大水槽,有無數閥門,這些閥門有大有小,最大的是技術分析,次之是價值投資,而每個閥門又分進出水口,在滿足不同條件下流入流出。

水槽里的水位線就像市場的價格線,如果要預判水槽會漲水還是降水,那麼就需要明確各閥門流入留出原理,就看主要倆閥門,當技術面資金流入時,基本面資金也流入時水位必然漲,當基本面和技術面閥門流入流出處於相反方向時,那麼判斷就複雜了,需要考慮流入流出量的差異了,需要複雜的判斷的我們就不看了,因為交易不可能把所有行情都預估的,所以這樣的判斷也沒必要了,僅去判斷同向性,也就是前面說的一致區域。

接上內容

再說說基本面投資者和技術分析投資者的交易方式找找一致點。

在談基本面之前是要說明一些問題了,市場上很多人會認為基本面無用,但是這裡要說明一點,認為基本面無用可能是因為對基本面研究的不夠深入,所以會導致偏激思想一味否認基本面,所以我覺得這裡是有必要澄清一下基本面的研究方向了。

基本面體現在盤面,這句話不假,任何的數據都會直接映射到盤面,但這裡卻不能說明基本面完全沒有任何參考價值,首先如果我們一味的去研究基本面數據的結果好壞,預期市場走勢無疑是賭博式交易,這點需要認可的,因為數據的好壞第一是無法預測的,其二即便數據利好市場並不一定上漲,數據利差市場並不一定下跌,這個現象在以往的非農體現的淋漓盡致,想必做過非農交易的朋友都應該了解,不做詳細舉例說明了。

所以說如果基於預測式研究,顯然是賭博式的交易,那麼也就沒有任何探討的意義了。

那麼基本面研究的方向究竟是什麼?

圍繞這個話題探討下。

市場在出現一波資金推動時,這裡的資金可以是基本面也可以是技術面,現在我們就假設這波推動是由基本面導致的,基本面推動市場上行,那麼在這波基本面里市場是存在不同周期的資金流入,有長線,有短線,由於這些資金合力促使市場價格變化,在上漲推動力,價格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行進,但同樣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資金結構也逐漸發生變化,時間不斷往後推移市場必然會有一些資金進行平倉,我們知道在交易市場里,平倉相當於反向資金,而這些平倉資金的堆積就會造成市場回踩,但是這些回踩是有界限的,如果市場沒有新的資金融入,前期推動力即便如何回踩都會存在一些長線資金的冗餘,這樣的回踩幅度是沒有可能回撤到市場的起始推動價格,所以起始價格也便是回撤難以逾越的一個邊界,這也是我們平時看到的走勢會以波動的形式進行行進的最終原因。

上面講的是市場的一些基本本質,那麼接下來說下市場的實際應用,首先我們明確了市場推動價格很難回踩到起始位置,但是如果沒有新的資金流入,市場只會是停滯不前的。

這裡的話就需要結合技術面來看了,談談技術面和基本面的結合。

還是先看圖,假設綠線為數據推動,數據推動致使盤面上漲,但隨著時間推移盤面多頭資金平倉後致使市場產生藍色回調,回調後價格再次觸及技術面支撐線,那麼在這裡的技術支撐勢必會有新的資金流入,技術分析資金流入,並且基本面也是看漲的,這樣的話就會促使市場進行進一步上漲,而這波上漲就是資金的一致區域。這樣的案例太多。隨隨便便打開個圖表就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案例。

上面是一點,基本面與技術面同向促使的上漲,同樣市場也會出現基本面與技術面方向相反的情況,基本面改變技術形態。

還是先看圖,很多情況下技術形態的改變是由基本面促使的。

上漲趨勢因基本面消息致使破位,破位後技術面轉向看空,基本面同樣前期能導致破位那麼看空也就是必然的,後市下跌就會是較大概率。

舉些日線級別案例,當然這些在大小周期都可以用到的。

美指日線:

美指日線:

磅美日線:

美日日線:

美加日線:

歐美日線:

澳美日線:

太多,就隨便找些了。上面是基本面改變技術形態的案例。

市場還有一類:技術面制約基本面,還是直接上圖說了。

行情處於上漲中,在價格處於高位時基本面發布消息,致使價格回落到技術形態支撐位,技術形態支撐位多頭入場,反向穿透基本面流入資金點,那麼前期的基本面資金被止損,止損相當反向資金流入,那麼基本面空頭變多頭,後市會是一波大的上漲。

看些案例了:

美指的日線里美國大選致使下跌但觸及到技術支撐反彈後,市場出現大範圍上漲。

黃金日線同樣如此…

磅美周線上的英國脫歐……

這是大周期上找的一些案例,小周期上其實更加數不勝數。

綜合來說,市場可以總結以下幾句話,基本面同向與技術形態,趨勢延續,基本面異向技術形態有兩種可能,基本面改變技術形態或者技術形態制約基本面。同向時屬於順勢交易這裡就不多說了,異向時的交易我們可以根據數據和技術形態周期的影響去分析是制約還是突破,如果說這裡區分不了,其實也可以不用去區分,做對半的概率,因為無論怎麼樣這兩種情況都是大行情。盈虧比是沒有任何問題,即便在概率上不去計較就博50%的概率,那麼盈虧比也是很合適的。也能獲取利潤。

如果整體去看盤面無非就那三個關係,看一下美指走勢。

美指日線圖:

英國公投,美國3月加息,特朗普泄密門英國大選是順勢,也就是基本面符合技術形態趨勢延續,法國大選,特朗普泄密門再次發酵是基本面改變技術形態,而美國大選是技術形態制約基本面的狀況。所以可以看的出來形態之所以會出現千變萬化的狀況完全是基本面和技術面相互關係所致。講了這麼多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樣的話這也是從交易機制的本質出發分析市場的一則思路,衍生的思路仍有很多,大家可以結合復盤總結測試,建議進行交易時多復盤總結,用結果推演思路,而並非用天馬行空的臆想,很多時候在做夠充足的復盤後可以發現很多抖機靈的想法,而這些抖機靈的想法也是在足夠的復盤驗證下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更具有實戰性。


謝黑眼圈、蘇枕邀。

理念,通俗講就是對某一事物的正確認識,經過長期的總結歸納後形成的理解。也就說,在認識的不同階段,理念是不同的。網上的解釋為「先有意念,然後正確的意念成為觀念,觀念再觀一觀,成為理念」。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所以說理念這個東西,沒有一個唯一的標準來判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有效的,不同階段的理解都不同。

交易理念也是這樣。交易者在初期就是為了賺錢,這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決定的。在這個階段中,任何好的交易方法,都會被人們所推崇,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賺錢就是好喵。這裡談不上什麼理念,可能對市場連最基本的認識都沒有,但有些人就可以這樣稀里糊塗的賺錢,當然更多的是虧損了。

其實初始階段出現虧損是好事,不死幾回,就沒有動力,或者說沒有壓力,讓你去仔細的研究研究,琢磨琢磨。

隨著不斷的虧損,不斷的總結,慢慢的就會發現一些門道。我不知道哪些是對的,但知道哪些是錯的,同樣的錯誤,不再犯了就是對的(當然做不到永遠不犯同樣的錯誤,至少短期可以),之後就會出現不定期的持續盈利。這裡首先能保持穩定的就是心態——虧慣了,也就不會輕易出現驚慌失措的情況。所以說,好心態是虧出來的,還是賺出來的,哈哈,相輔相成,都有可能。

當開始出現持續盈利的時候,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把這些方法總結出來,因為我想要保持這個狀態啊,好不容易發現了救命稻草,當然要倍加珍惜。紀律性也出來了——只要我按總結出來的方法做,多數時間是能盈利的,每時每刻提醒自己別犯錯誤。

此時,你的交易系統才剛完成了一半都不到。操作上是可以有方法盈利的,但能不能持續是個問題。盈利的一段時間,發現又不對了,之前用的方法都失靈了,這裡我們通常會把原因歸結於市場,市場變了,不按規矩出牌了。聰明的人不會這麼想,當然是市場出現了變化,但要問個為什麼。

當你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升級了。市場的組成結構,運行機制,影響因素等等。你會到處去學習請教這些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套對市場的基本認識,哦,原來是這麼回事。你會發現不是市場不按套路出牌,是你之前不知道還有這招而已。

再過一段時間(或長或短吧),就會發現原來市場也是有規律可言的,有周期,有循環。再往上看,原來整個經濟環境也是這樣,再往上,原來一個國家的興衰也是這樣,一層一層往上推。發現規律後,一下步就要確認目前我們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整個國家,整個經濟環境,整個市場是在哪個位置,一層一層向下推。認清位置,你就知道該怎麼制定策略了。之前有個題,是問按行情定策略,還是定好策略等行情。我的回答是,我們都是在根據行情,或者說根據基本面情況定策略,只是交易的主動與被動問題。被動等,並不是等行情,而是等進出場的時機,而行情或者說方向,已經在你的預期之中了。這種預期是來源與你對上述環節的認識。

再往後走,可以說你對交易的認識和理解遠非初期那樣——患得患失。一切都是在循環往複中進行,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虧損盈利都正常,且是必須的,只要在這個過程中能有獲取資源讓自己存活下來就可以了,你想長盛不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這輩子混的不錯,下輩子,或者說你的後代,也未必能延續下去。

之前還有一個題,其中我答到,當我認識到這點的時候,心態放的更平和了。雖然也會時不時的賣弄一下,裝裝B,在知乎上和異議者打打嘴仗,但這真的是然並卵的事,只是博自己一笑而已,全當茶歇了。一切皆有定數,這個定數就是物極必反的循環,很簡單。

我的交易理念是什麼呢——嚴守紀律、接受結果、遵守規則、尊重規律。在無盡的循環中找到自己的棲身之地,不要妄圖控制,只是順應。個體規律可以產生異動,但大方向要與環境規律吻合上,形成共振,這就和諧了。和諧並非逆來順受,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理念再經過反覆的雕琢,那就是信仰。


寧可我砸天下人,不可天下人砸我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傑西的22條,名名是真金.


1:市場永遠是小部分人掙大部分人錢

2:作為普通人,我的主觀思考永遠不會強於一般大眾


我自己的交易理念是以理性,客觀,獨特為宗旨去做技術分析的系統。一切方法不經過驗證的都是非理性的,一切主觀的技術分析都不去研究,只研究可以客觀可以量化的技術分析,一切特別簡單,容易得到的都持懷疑態度,只相信特有的才是我應該追求的。

總結就是不經過嚴謹回測的不做,不能做到只差一步就能編程的這種客觀不做,不是特有,而是書上或別人的方法非常類似也不做。


我的理念就幾句話。

我是誰?

我為什麼在這個位置下單?

我為什麼還不平倉?

上次怎麼大虧的,心裡沒點b數嗎?


跟自己潛意識反著干就行了


問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打球什麼風格一樣。。


交易理念:

你在交易當中所堅定不移所相信的東西,並認為這套東西可以最終為你帶來收益。

我的交易理念:

儘可能提高自己交易時的確定性,盡量降低止損所帶來的本金傷害,勇於止損和止盈?


謝邀。

我的整個交易系統是搭建在這個理念之上的:對一切內外部環境反映最靈敏的是資金(個人觀點)。市場內的資金,有聰明錢和笨笨錢,但總體而言,聰明錢總是會找到牟利的機會,先發制人,而笨笨錢可能磕磕絆絆,但會逐漸依附聰明錢的路線。

所以,我的指標和交易規則就會把這個理念去細化、邏輯化和規範化。

資金量如何?多頭的錢進來否?空頭的錢進來否?多空的錢之間有什麼關係?聰明錢開始動了嗎?笨笨錢開始動了嗎?等等之類。

就醬啦!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