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婦女參政論者》(Suffragette)?

《婦女參政論者》是由焦點電影公司 2015年10月開始發行的劇情片,由薩拉·加夫隆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本·威士肖等主演

該片故事發生在100年前,講述了英國婦女為了爭取選角權而不懈鬥爭的故事。

婦女參政論者預告片


居然沒有回答!我來拋磚…

雖然是背景是1912年的倫敦,但我相信任何一個女人看應該都會有代入感。

有劇透!

「We dont want to break the law, we want to make the law."

沒有刻意的狗血和煽情,只有沉重。

這個電影提醒了我,現在的我們在享受著的權利根本不是理所當然,是靠著少部分人的奮鬥和犧牲爭取來的。

她們的工時比男人多,得到的工資比男人少,回家後工資被丈夫收管。

她們無法學習,無法作為獨立個體做決定,只能被父親,丈夫,兄弟,兒子代表。

她們被老闆性騷擾,被丈夫家暴,沒有人聽她們的申訴。

她們站了出來,想用和平的方式呼籲平權,卻換來一次次的失望,被威脅,被暴力鎮壓,被關進牢房虐待。

而社會回報她們的,是冷眼和奚落,這其中還包括了本該親近的丈夫家人,和其他的女人。

所以她們只能採取更加激烈的方式,砸窗戶,炸郵筒,因為只有掀起WAR,才能讓自己被聽到。

女主Maud Watts的心態轉變一點也不突兀,從一開始不想惹麻煩,在警官審訊時強調自己不屬於Suffragette,再到決定加入Suffragette的行動時,她寫信給警官(不確定職稱):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看之前我以為電影里會有勝利喝彩的場面作為高潮,然而錯得離譜…

電影從始至終只有她們遭受的痛苦,壓迫,最後以Suffragette的成員Emily的葬禮結尾。

為了讓國王和記者們注意到,Emily衝進了賽馬場,她的死亡在全世界範圍被報道,最終英國一步步通過了女性投票權。

電影剛開始不久還和小夥伴笑著說Suffragette成員們拉Maud Watts進去說的話好像邪教,慢慢就笑不出來了。

沒有那樣「邪教」一樣堅定的信仰和堅持,她們的女兒依然會在12歲進工廠開始工作,被性騷擾而不能發聲,她們的孩子依然會是丈夫的物品,由丈夫隨意處置。

為了本來就該有的權利,她們suffer,甚至死,才換來了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right。

所以,如今看到有人上街舉著條幅吶喊,呼籲平權,遊行,飢餓抗議,如果做不到理解加入和支持,也不要站在一旁說風涼話笑ta們愚蠢和歇斯底里。

隨意把ta們邊緣化妖魔化,就等於站在了壓迫的那一方。


最初,這部片子在加拿大上映的時候,因為這個名字和題材,我差點錯過了這樣一部片子。我沒想到,自己會被一部主旋律政治片觸動到痛哭不已,久久不能釋懷。

故事發生在1912年的英國。

這一年,泰坦尼克在她的處女航中沉沒,轟動世界。

這一年,《唐頓莊園》里Crawley家族的繼承人命喪大西洋,一個新來的中產階級繼承人Matthew Crawley,打亂了這個莊園的生活。我是《唐頓莊園》的忠實觀眾,尤其是前三季,幾乎每一句台詞都快背下來了。upstairs的每頓都那麼盛大而又繁複的dinner,男女賓客華裝出席,你來我往的言語中,儘是英國人特有的智慧和幽默;downstairs的僕人們,每日忙碌而又充實,有爭鬥和暗算,更多的是忠誠、善良和信任。流淌著高貴血脈的貴族老爺太太和公子小姐們,騎馬、打獵、舞會,盛裝出席的下午茶,每年傳統的度假,紳士淑女們一邊互相撩撥,一遍暗地計算對方的身價和家世。

我曾以為,這就是1910年代的大英帝國的面貌,即使是底層人,大部分也都是如此順從、忠誠、善良而又溫順。

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有種心如刀絞的感覺。

1912年,Mary作為長女卻無法繼承自己父親的爵位和財產,所有人都為她感到不公和憤怒,但卻也無可奈何。然而,隨著Mary和Matthew感情的發展,她終究還是成了Downton的女主人——大家都在替他高興,卻忘了,那部《限嗣繼承法》依然存在,不公平不平等依然存在。等《唐頓莊園》第六季聖誕特輯結束的時候,正好是1925年,英國修改繼承法,Mary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父親的財產,而不是憑藉自己的丈夫或兒子作為這個莊園的主人。

其實對她們而言,生活依舊是這樣進行,喝茶,吃飯,跳舞,騎馬,打獵,度假。他們的血統,讓他們可以在最開始高傲地說出「Gentlemen dont work」這樣的話,來嘲諷還有自己工作的Matthew。

而和他們同處一個年代一個國家甚至同一個倫敦的她們,卻在掙扎、抗爭、逃亡、被虐待、被鎮壓、被歧視,甚至因為自己的抗爭而家破人亡。身處社會最底層的她們,喊出的口號是「Vote for Women」——這裡的women,也包括了那些喝茶聊天算計婚姻和家產的Mary們。

原來,這也是1910年代的英國,這才是1910年代的英國。那些上街抗議的婦女、在血汗工廠受欺虐的婦女、因為平權運動反覆入監的婦女、為了理想犧牲了家庭甚至生命的婦女、逃亡中依舊敢於站出來發聲的婦女……她們,才是這個國家的未來,才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才是那個年代最值得驕傲的女性光輝。

我終於理解了馬克思為什麼說無產階級才是最堅定徹底的革命者,因為她們什麼都沒有,才會什麼都無所畏懼。

1918年,當唐頓莊園的下午茶時間,精緻妝容的小姐太太們對著報紙上婦女獲得選舉權的新聞發表著漠不關心的看法時,卻不知,那幾行新聞背後,是多少婦女為之奮鬥了數十年的血淚。

1918年,那個時候,Maud的兒子應該十四五歲了吧,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自己母親的名字。


Suffrage指選舉投票權,或者叫參政權,電影suffragette 譯作婦女參政論者,指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惜暴力運動爭取婦女參政權的女性。當時致力於婦女參政權運動的團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採取遊說或請願等和平運動方式;而另一類則不惜激進運動和暴力手段爭取權利。後者就是suffragette,尤指當時英國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 (WSPU)的成員,她們的領袖就是電影里梅姨飾演的Emmeline Pankhurst。打醬油的梅姨來去匆匆地發表了振奮人心演講,高喊「別說,去做」 (Deeds not words),「We dont want to be law 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 makers.」,成員們高舉手臂慷慨激昂,其中之一就是女主Maud Watts。

故事發生在1912年的英國倫敦,在那個女性沒有參政權、聲音受到蔑視、受到不平等對待、不受男性尊重的時代。尤其是底層女性,逆來順受地過著艱辛的生活。電影中,Maud問直男癌丈夫「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將來我們有了女兒,她會過怎樣的生活?」,丈夫不假思索地說:「像你一樣的生活」。這種生活就是沒有自主選擇權的生活,就像她一樣,底層出生,從小在洗衣廠做工,工時長薪水低,被僱主性侵敢怒卻不敢言,嫁給同階層的丈夫,蝸居小宅,工錢上交,履行著女人的天職「洗衣做飯帶孩子」,就這樣過一生當在國會作證被問「投票權對你有何意義?」時,她說「我想也許,在這輩子,生活能有所不同。」是的,她在想「改變生活,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Maud心態的改變是有跡可循的。其實一開始她並非suffragette,遇到暴亂抗爭運動倉皇而逃,偶遇診所里suffragette的集會並未參與,甚至第一次入獄被提審時她也強調 」I』m not a suffragette」。後來,生活所迫,政府所激,領袖鼓舞,同儕激勵,她逐漸覺醒,有了改變的決心和勇氣。當撞見工友Violet才12歲的女兒被僱主性侵,她彷彿看見了過去的自己,屈辱、憤恨,卻無能無力,也許,她該做點什麼。最初的轉變,也許從陰差陽錯地替Violet到國會提供證詞開始。當國會成員承諾考慮修改法案,她無疑是滿腔期待,可後來卻意識到騙局、被捲入抗爭然後被捕。當被釋放回家時,丈夫讓人心寒,他不關心妻子有沒有受苦,只是劈頭蓋臉責怪她棄家庭於不顧,讓自己蒙羞。當她看到同事不懼暴力鎮壓勇敢反抗,當她被領袖的演講激起滿腔熱情,當她協助領袖逃走再一次被捕,當她被丈夫掃地出門、被鄰里和同事冷眼旁觀,當她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兒子被收養卻因自己沒有監護權無能無力,當她又一次被僱主打壓……她終於不再沉默,不再膽怯,她反擊僱主、不懼政府威脅、拒絕拉攏。終於,她選擇了勇敢抗爭,投入運動最前線,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suffragette。

她們炸郵筒,破壞電訊系統,炸政要官邸,被捕入獄,飽受折磨,絕食抗議。當時政府擔心她們會在獄中死亡,擔心被抨擊手染獻血,就把食管插入絕食者鼻中,強迫進食。 此外政府還通過了「貓捉老鼠法案」(The Cat and Mouse Act),就是在絕食者瀕臨餓死邊緣,特設她們出獄,待她們身體復元,再加以逮捕。因為貓有先戲弄老鼠再將其殺死的習性,故名如此。suffragette一次次入獄,不斷地抗爭。最終,Emily沖入馬場撞向國王的馬匹,讓國王和全世界震驚而關注她們的抗爭。

Maud寫信給拉攏威脅他的警官時說「我們是平等的,我的價值不比你多,也不比你少」。是呀,如果像法國大革命說的「自由平等是天賦人權」,就應該受到平等對待,享受同等權利。婦女參政、擁有投票權一點兒也不奇怪,就像工人階級的男性也並非一開始就擁有投票權。兒女和妻子也非丈夫的附屬品,父母對兒女應有同等監護權利。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的確應該做個守法的人,但如果立法有問題,應該先完善立法,然後遵紀守法。有人說,那非要暴力運動嗎?其實她們不是沒用過和平方式,最早是1832年眾議員亨利·亨特(Henry Hunt)代表瑪莉·史密斯(Mary Smith),向眾議院呈交要求婦女參政權的請願,到影片中的1912年,80年過去了。之後1870-1884年,國會幾乎每年都有就婦女參政權的辯論可是,一次次地和平請願和遊說,政府還是無動於衷。還有人說,不能像甘地老爺子那樣來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嗎?理論上可以,也確實有人批評運動者開始過分集中在國會運動,忽視了動員全國各地群眾支持的機會。但看看電影中當時的環境,新聞媒體受政府控制,所謂的國會聽證是形式主義,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實在是漫漫長路。無論如何,我還是由衷地敬佩那些勇敢的suffragette,「雖千萬人吾往矣」,她們勇於追求和維護應有的權利,不懼暴力壓迫,甚至敢於流血犧牲。而沉默的大多數,不是沒有膽量和魄力,就是麻木不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又有什麼立場去譏誚和奚落呢?

本片卡司十分強大,主演表演很棒,幾個配角也相當出彩。配樂也棒棒噠!整部電影的基調沉重,雖無大起大落,卻不覺冗長枯燥。結局也非運動勝利的大煽情、更改法案的歡呼與喝彩,而是Emily葬禮的黑白與默哀。然後就是黑幕,打出了一行行白字:

1918年年滿30歲女性擁有投票權

1928年女性與男性有平等投票權利(年滿21歲)

然後就是其他國家女性獲得投票權的年份……

……

1949 China

……

而我們所謂的1949年,真的也不能保證什麼。1949年至今,有多少沉痛和代價!需要反思的何其多,需要完善的又何其多……前路漫漫,而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會變得更好!因為總有人秉承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尋著公平公正、愛與真理,「雖千萬人吾往矣」。

然後來幾個小八卦:

1. 扮演Maud工友Violet的Anne-Marie Duff 是一美James McAvoy的太太,姐弟戀哦~

2. 1912年婦女爭取選舉權的運動愈演愈烈,當時的首相H. H. Asquith差點兒讓步,卻在簽署文件前臨時反悔,Edith打破他辦公室的窗戶表示抗議。有意思的是,電影里Edith 的扮演者Helena Bonham Carter竟然是H. H. Asquith的great-granddaughter。

3. 電影中並未出現首相H. H. Asquith,而出現了當時的內閣大臣勞合喬治 (David Lloyd George), 就是歷史課本里的那個後來當上英國首相,控制巴黎和會的三巨頭之一,另外兩個是克里蒙梭和威爾遜。對了,會議還是那個五四運動的導火索來著。


看完電影,忍不住想起我的導師,他不允許我們寫與女性主義有關的論文,不認為女性受到過不平等的待遇,認為女性在生活中是受優待受保護的。他認為窮人家不給女孩子上學是因為窮,不是歧視,古代富人家的小姐也受教育就可以證明女性並沒有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他甚至認為古代老頭子買小妾是對的,因為買來的小妾可以免於挨餓受凍,老頭子老夫人也能有人照顧……另一位女老師,羨慕日本女性可以不工作。她還認為人們都想要生兒子是正確的,因為女兒燒的紙錢只能被婆家的鬼搶走……

他們是五十多歲的人,理應從小受到的是女性也頂半邊天的教育,卻仍有這些好笑的想法。他們是高級知識分子,理應有更為廣闊的眼光,理應更懂得人人生而平等。

更可悲的是,看完這部電影,居然發現身邊找不到一個可以一起討論的人。


We don』t want to be law 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 makers.

今天直奔電影院,觀看Suffragette。我覺得我有些dramatic,第一次在看電影時從頭哭到尾。

觀看之前,我猜本片展現主題的方式大概是「雄辯高談驚四座,峨眉崛起說平權」,敘事方式會與《鐵娘子》相似,讓觀眾隨著順利發展的劇情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卻沒有預料到這部電影從suffragette中的小人物切入,展現了100年前英國最真實也最殘酷的歷史。

讀關於婦女參政運動的資料與文獻中,有一些詞頻頻出現,「遊行示威」「暴動」「絕食」「鼻飼」「衝突」。當這些讀起來並無甚新意的詞在銀幕上形象化後,唯有一個詞可以直觀地形容我的感受:震撼。

女主Maud出身底層階級,是一個洗衣女工,靠出賣勞力換取微薄工資,忍受卑鄙的洗衣廠長和極其惡劣的工作環境。在家庭生活中,她承包了所有的家務,將收入交給丈夫,含辛茹苦。

全片展現了Maud的蛻變,在婦女參政活動領袖Mrs Pankhurst與醫生Edith Ellyn等女權先驅的感染之下,她由逆來順受的家庭婦女轉變為一個獨立思考、爭取自由的先進女性。她不再自稱Mrs Watts,在寫信時大膽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她不再百般容忍無恥的廠長,而是昂起頭走出這個自己從小工作的洗衣房;她不再隱瞞自己與suffragettes的交往,而是不畏流言蜚語,大膽地把活動徽章戴在胸前。

Maud在給鎮壓婦女參政運動的警官的信中說: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在徹底覺醒並投身運動後,她的家庭拋棄了她,她的通緝令也登上了報紙。全片以Emily Wilding Davison的葬禮為結尾,Emily在皇家賽馬會上沖向了國王的馬,慘死於馬蹄之下,用自己的死亡換取了世界對婦女參政問題的高度關注。她的遺體旁,是votes for women的旗幟,染著血與灰。

真實的故事,真實到殘忍。

當今世界,婦女參政已經在諸多國家成為常態,默克爾站在歐盟的權利巔峰,希拉里在競選美國總統,珍妮特耶倫成為了美聯儲首腦。100年前的往事,似乎已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那些不屈的吶喊,早已被大部分人遺忘。

片尾,字幕滑過屏幕,顯示了各國婦女獲得選舉權的時間。

1928 英國

……

1949 中國

……

2015 沙烏地阿拉伯

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先驅們的鮮血,澆灌出了這條路。


《愛麗絲夢遊仙境》里有這樣一段話:

「我有權思考,」愛麗絲說。

「正如豬想要有會飛的權利一樣。」伯爵夫人說道。

這本書出版於1865年。維多利亞時期,女性幾乎都沒有思考的權利。

正如前面有人說到《婦女參政論者》這部電影的意義大於形式,的確如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而它恰恰選取了一戰前女權運動的最高峰。我覺得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太真實了,每一個細節都可找到依據,幾乎沒有歷史事實上的瑕疵。比如Moud在監獄裡遭受鼻飼,完全再現了當時無數入獄女性所遭受過的痛苦:

不了解英國女權運動的人,會被本片的真實所震撼;而了解它的人亦會心照不宣。

那麼就從Maud開始參加女權運動之前的事情講起吧。


1903年,Pankhurst夫人參與成立了英國女權運動的領導組織WSPU(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即電影中Maud被趕出家門後為其提供住宿的組織。)她和她的女兒們都投身於該組織的平權運動,甚至於1905和1906年被逮捕入獄。而Pankhurst本人也數次遭受牢獄之災。


1910年,她們數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一些微弱的回應。

對歷時多年的爭取投票權運動持同情態度的一組男議員向議會提交了一份《和解草案》(Conciliation Bills),提倡把投票權賦予私有資產達百萬的女性。在最初的辯論中,議員們對這一法案給予了絕對多數的支持。但後來這一法案由於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的反對遭到雪藏。他宣稱「由女性參選的政府作出的決定會缺乏事實上和道德上的權威。」

正如Pankhurst夫人所說,"Deeds,
not words, was to be our permanent motto."作為回應,她在11月18日領導300名女性參政論者,組成代表團在議會入口外集結。警方組成的人牆對她們進行管控,後來升級為暴力,她們被毆打甚至性侵。

結果是血腥的——115名女性入獄,無數人受傷,2名女性喪生。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一張警察攻擊一名倒在地上的女性的照片登上了報紙頭條,而政府也很快意識到他們越過了底線,於是所有被捕女性在聖誕節前被釋放了。Pankhurst夫人的姐姐也在此事件後逝世。

此後一年內,人們再次嘗試尋求和平的解決方案,但1911年,首相再次撕毀了下議院通過的《和解草案》。

女性參政論者不得不再一次舉起武器。400名女性協力組織了一場砸窗戶的破壞運動,攻擊百貨商場等地點——這也就是女主角Maud在一開場所目睹的混亂的一幕。

回到電影本身,Maud在她的抗爭之路中經歷了與許許多多女性參政論者相似的歷程——從惡劣的工作環境中走出來,被逐出家門,失去丈夫和孩子,流離失所,被數次逮捕甚至虐待。看似「逼上梁山」的歷程,實際上是無數女性內心自我覺醒的歷程。正是因為她們,持續數百年的抗爭在20世紀迅速發酵,終於從1910年開始漸漸走向巔峰。


1913年大賽馬日時婦女參政權運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從事七年女性權益鬥爭的活動家Emily Davison做出了最偉大的犧牲。

電影在此戛然而止。然而平權之路何其漫漫,十五年後英國21歲以上的女性才真正擁有了投票權。直至今天,女性仍然未取得政治、經濟、文化各界的真正平等——更加根深蒂固的是難以去除的「性別刻板印象」,以及日益嚴重的對女性的「物化」。

影片的末尾,中國和印度同樣被列在1949年女性獲得選舉權的國家之中。

那麼我們自己民族的女性抗爭史呢?

很遺憾,中國從來沒有與英美一樣震撼人心的女性平權運動。

古代歷史中每一次女性地位表面上的提高,都只不過是為了迎合儒家父權社會的一次次妥協。無論是武則天時期出現的短時期內少數女性得以處理政務,還是明末清初上流社會的名媛和江南名妓紛紛結社乃至從事抗清運動,都是如此。

到了近代,中國早期的女權啟蒙並不是無條件地給予婦女以自由,也沒有徹底消滅傳統婦女束縛的意思,而是要重新調整婦女在民族國家中的地位,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更為完整和合理的以男性為中心的現代政治和文化秩序。換言之,與其讓女性足不出戶「不勞力而分利」,不如讓她們在履行母職的同時參與到民族救亡活動中;另一方面西方的女權運動和女權思想也被視為先進文明的象徵而傳入中國,但這些思想通過具有西方基督教背景的人士折射出來已經大打折扣,而再經過中國男性啟蒙家的第二層過濾,往往與原意相去甚遠。如果19世紀以來中國不面臨民族國家危亡,婦女問題將在何時被提上議事日程就很難說了。

從梁啟超等早期改良主義者提倡的「賢妻良母主義」到後來革命黨人對女性的種種表現,無一不是站在男性的立場上,來安排女性輔助男性效忠於民族國家,他們很少正視乃至無視婦女的切身利益。即使是一流的領袖人物——孫中山、毛澤東等等,也是如此。「人們要富國強兵,要救亡,要現代化,卻忘了這一切本身並不能成為終極目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

上述近代「女權」思潮,多半波及城市;而在農村,後來的共產主義革命好像帶來了一些具有反諷意味的效果——革命既加強了傳統的農民家庭模式,同時使這種模式改良了。改良過的傳統家庭體制,以及它所支持的沉默的父權制度,都在中國穩定、牢固地存在,沒有收到根本質疑。

誠然中國無法複製英美國家的女權之路。我們缺乏資本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傳統,歷史和社會環境不同,故而沒有西方模式下的女權運動,沒有形成自覺的、有組織的力量。

婦女參政論者只是平權的開始。不論中國抑或世界,這條路 道阻且艱。

PS:推薦紀錄片《永遠的女性參政論者》Suffragettes
Forever! The Story Of Women And Power

以及一本關於中國近代女權的書《女權、啟蒙與民族國家話語》

歡迎指正史實有誤之處,或者一起來討論這部電影~


極端弱小的燭光卻是黑夜裡的太陽

曾幾何時黑人只能服侍白人作為奴隸而生存。

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同性戀被當做病態受折磨。

堅持日心說的人卻被焚燒致死。

猶太人是異端邪教遭遇屠殺。

是否這些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以至於回想起來都一片模糊斑駁的好似一直看不清。男女平等在這個高速發展和文明科技的年代好像已經都達成大家心底的期望了。但是好像我們也遺忘了達成男女一樣扶養權,一樣工作機會,一樣的學習環境是一群怎樣的人來用生命和理想來促成的。她們又經歷了一段多麼不堪回首的歲月,犧牲了多少的生命,離散了多少家庭。失去了多少的幸福才讓我們能夠享受到平等這兩個字,簡單的兩個字卻背負了多少傷痕和悲嗆。

電影用平靜,緩慢,真實的鏡頭記錄下這一系列。我們的心情隨著1912年的古典建築。特色服裝代入那個年代,慢慢的由淺入深,慢慢的累積,擴大,悲憤。除了感動,無聲的淚流我想沒有什麼可以表現我們的心情。就像手舉旗幟飄揚直挺挺面對國王的馬匹倒下的殉道者一樣後無聲無息的場景一樣。無限悲傷又豐滿心靈的勇氣。甚至這都不足以讓你我完全表現出來最真實的感受,我能想像得到在電影院里那些觀看著霧氣朦朧,泥水清香的英國里有著那樣一群不屈不撓,奮力拚搏和頑強反抗的柔弱的同樣女人時,肯定是同樣的淚眼朦朧。

並沒有絲毫的特別的角度和一丁點的煽情鏡頭故意強加你我感受。從一個普通三口之家的女人開始。矜矜業業從10多歲就開始在洗衣店工作,絲毫沒有要做女權主義的運動者,但是生活似乎在一次次試探她的底線,一次次的拍打她讓她找到自己的信仰。當她用最真實的對話和那些全部是男性組成的聽證會時,我們沉默男人恥笑嬉戲。「我從小在那裡工作,每天日以繼夜得聞著難聞的氣味,所有的女人都是這樣,收浸泡在那全是藥物的液體里,這就是從10多歲起我的日子。我的母親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她在我4歲就死了,被燙死了」平靜的面無表情的說著,好像再說一件很平常的事。越是真實越讓人窒息,越弱小的反抗越讓人心疼。「而男人每天只需要在外面的新鮮空氣下搬弄貨物而已,他們上班時間比我們少很多卻工資都比我們高」我並不奢望會有任何意義,我只是覺得應該有些改變。我們並不是來尋求任何優待或者偏見,只是想要一樣的權利。

如果法律要我去尊重和遵守,首先法律應該有讓我尊重的價值。如果沒有我為什麼要尊重,當女人回家一家人其樂融融氛圍良好時,我看到妻子默默的把工資給了男人。當孩子要去睡覺時,男人開玩笑一樣說著「過來和國王說晚安」一陣鼻酸就衝上心頭。看似溫馨,美滿,正常,充滿童貞快樂的家庭卻處處沒有絲毫平等。女人唯一的用處就是用來生兒育女和工作賺錢。

120分鐘里一切都太真實,所以太過沉重。讓人喘息不得。電影得每一處我想都在那深沉的歷史長河中有跡可循,上街遊行爭取平等卻被暴力毆打,被抓入獄,脫光衣服羞辱,被刊登報紙頭條成大眾眼裡骯髒不堪甚至被同樣的女人辱罵白眼。被男人們恥笑調戲,我能想到他們真的如同電影那些男人開的玩笑「你老婆是個破爛貨,被獄警玩得不要的」100多年輕的事迹肯定比這些更讓人憤怒和不恥。絕食被強迫鼻飼。被丈夫拋棄,無家可歸,孩子被迫和自己分開被人領養。曾經完整幸福的家庭因為這些破碎消亡。到底值得嗎?

她們本無需如此,她們的力量弱小又脆弱。他們被拘役,被羞辱,辱罵,被不定時的騷擾,真的值得嗎?想想現在女人們享受的權利,女人們理所應當的待遇和平等的對待根本不是理所應當的好嗎,如果沒有那些弱小,脆弱和無數鮮血和犧牲努力下爭取下。你永遠是這個根深蒂固男權,父權下的玩物和附屬品而已,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無私奉獻甚至犧牲自己幸福和年輕生命人的鬥爭。你永遠不可能對你生下的孩子有任何名義上的擁有,你永遠不能享受和男人一樣的工作待遇和條件,你永遠不能光明正大的坐在教室里享受知識,你除了生孩子和被交易沒有絲毫用處。再回頭看看這個電影,太過真實所以更加殘酷,讓人心疼到沉重不已。那怕是現在21世紀這個文明社會下的深層中一樣處處存在不公平,一樣沒有完全真正的得到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平等。被冠以柔弱的標籤,被物化的大眾審美,更加有許多許多我們完全不知道但是絕對存在的地方,一樣被當成真正交易的物品,連絲毫的自由都沒有。離譜的在於連思考平等的想法都被認定是錯的。曾幾何時懷孕是女孩就直接打掉,有著地方現在也是如此,真正的不平等是都沒有享受到生命的不平等就死去。真正的不公平是生命權的不公平。

如果不是那群弱小的燭光,用他們微弱的力量和奮不顧身的勇氣犧牲生命卻享受不到任何平等到像一盞明燈一樣指引我們方向。我想到現在你都不一定可以看到這寫文章。生命不過往昔,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學會思考,就像豬有資格想像它會飛一樣,並學會反抗。共勉。

轉載聯繫微信512054928


對Maud這個名字真的充滿了好感,然而有什麼用,群像沒有刻畫出來,主角Maud的轉變也過於生硬,大量特寫和手持意義何在呢?

「我寧願做一個叛徒,也不願做一個奴隸。」真的不太懂說這句話的梅姨一共五分鐘的戲份也放到了海報上

不過這種題材就算拍成shit也值得看。


《新婦女參政論者宣言》

一百年前,婦女參政論者們所面對的是這樣一個世界:

女性的和平集會與抗議將面對殘酷的毆打與監禁。丈夫可以任意的把妻子趕出家門並且禁止她與孩子接觸,因為孩子只屬於父親,母親對她親身產下的生命沒有權力。當然,更常見更普遍是社會的孤立和排斥,作為一位特立獨行者所必然面對的來自大多數人的嘲笑,冷眼與排擠。而這些社會孤立不僅來自於異性,更來自於本來應該並肩作戰的同性。

但女人並不想成為法律的破壞者,她們希望成為法律的制定者(We do not want to the law-breaker, we want to be the law-maker)。哪怕背叛她們的正是她們自己的同胞。

婦女參政論者們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房,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尊嚴,她們失去了所有的幸福,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枷鎖。她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並且不得不選擇了暴力的道路——向玻璃櫥窗扔磚頭,向郵筒和別墅放置炸彈,向飛奔的賽馬一頭撞去,橫屍當場。因為「只有戰爭,才是壓迫者能夠聽懂的唯一一種語言。」

「我沒有什麼能獻給我的事業,除了鐵和血。」

今天,我們的世界相比一百年前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因為當年的婦女參政論者的奮鬥,婦女的權力,地位與命運也發生了極其重大的改變,但我們依然可以注意到:女人還在遭受著歧視與剝削——被自己的身體和人性所剝削。

因為需要養活自己與家庭,從而不得不日復一日的出賣勞動力。

想擁有自己的後代當一個母親,從而不得不滿足丈夫的性需求並且懷孕。

而一旦懷孕並生育,那麼養育孩子和家庭,又必須開始工作,出賣勞動力,忍受低工資。

這是個循環的死結。

死結無法用手解開,只能用劍斬斷!

我們都知道他們需要女人的勞動力,女人的陰道,女人的卵子和子宮,但他們卻敢於不重視女人,因女人們一直在予取予求,一直在源源不斷不斷的向他們提供自己的身體。

本質上,政治權力的鬥爭就是經濟地位的鬥爭。要提高女人的地位,要讓自己的價值在命運的市場上被重視,就必須要改變供需關係!

現在,女人不會再向過去那樣向他們提供想要的一切了。如果他們需要,請拿出有誠意的價格來交換——用合理的,不斷增長的工資來交換女人的勞動;用愛情與浪漫來交換女人的陰道;用更長的產假,更廣泛的醫療服務與資金補償來交換卵子與子宮。如果想打包購買這三者,那麼就需要更高的價格:更多的經濟與政治權力!

如果他們不願意改變,那女人該怎麼辦?

我想,暴力總是懸崖邊的最後一個選項,但在走到懸崖邊之前,也許我們就能改變歷史的軌跡,用不合作的方式——拒絕向那些剝削者提供女人的勞動力,拒絕提供陰道,卵子與子宮!直到他們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據我所知,在一些網路社區,已經有少數帶頭者開始號召更多的女性加入到這樣一場宣誓活動中。這當然不容易,這甚至令人難以忍受,但是,從來都沒有任何一種勝利是不需要犧牲的。

另外,我也能高興的回憶起,在一百年前的這些婦女參政論者身邊,還有同樣的一些男人在支持他們。她們雖然被自己的戰友孤立背叛,卻在敵人的陣營中找到了新的同盟者。她們並不孤獨。

我想,對於新時代的女性,也必將會同樣如此。

有人問道:這些男人背叛了自己的性別和種族,到底有什麼好處?

這個世界總有少數值得追求的事物,其價值遠遠超越性別和種族——一切對其他人的奴役,最終都將奴役我們自己。

「我寧願做一個叛徒,也不願做一個奴隸。」(I would rather be a rebel than a slave)

——一位男婦女參政論者


婦女參政論者

原創 2017-07-06 Y.Hedgehog 歪電影

這是一段與所有女性都有關的歷史。

(以下會有劇透)

上個世紀初的英國,由於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更多的女性參與了產業勞動和社會活動,並且首先展開了爭取政治權利的運動。故事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發生的。

整部影片的基調比較沉重,以敘事的形式進行,但情節緊湊並不會讓人覺得乏悶。

作為一部歷史傳記性質的影片,最重要的是能讓觀眾去了解並感受這段歷史所帶給我們的審視和思考,就這一點而言,導演做到了。

「You want me to respect the law, then make the law respectable."

影片一開始一位女權運動者這樣回應了當時還並不理解這種運動行為的女主。

是啊,一個不尊重女性,不給予女性任何權利的法律那麼女性為何要去尊重這樣的法律。

莫德(女主)是一位洗衣工,與所有的女孩都一樣,十二歲就開始在洗衣廠做工:

長期忍受著工廠里惡劣的環境帶給身體的巨大傷害;

同時和同樣在廠里工作的男性相比,她們的工作時長更長但工資卻更少,回家後工資都由丈夫收管;

婦女沒有擁有自己孩子的權利;

年幼的少女被老闆性侵,妻子被丈夫家暴

她們從來都不能以自己為獨立個體存在,而是被父親、丈夫、兒子所代表……

「That this life…There is another way of living this life.」

這是莫德第一次在聽證會上表述的自己的「願景」。

可是這在我們現在看來不應該都是理所當然的嗎?

她們只是渴求能有一個能讓自己也去發聲,能夠也讓他人去傾聽自己聲音的平台。女權並不是特權,而是最基本的人權。

當初的女權運動就如同當時的種族運動一樣,一位黑人婦女也僅僅是表達了自己擁有座在公交車上任何的一個座位而掀起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的權利都是需要有人去爭取去奮鬥去犧牲才能換來的。

一開始,婦女們一遍又一遍的用和平的方式發聲,希望以此能夠引起政府的關注從而爭取到權利,但卻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威脅、暴力的鎮壓、被虐待、被囚禁……同時還面對著來自社會上的嘲笑、侮辱,丈夫的抱怨、責怪……所以運動進行的越來越激烈,運動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激進,炸郵筒、砸玻璃、切斷電報線……

因為只有戰爭,才是能夠引起男人們注意的唯一的方式,唯一能夠自己的聲音被重視,被傾聽的方式。

「We do not want to be law 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 makers."

潘克赫斯特夫人在演講會上這樣鼓勵著女權運動者們。

在觀看電影的每時每刻你都能感受到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權利,所擁有的更幸福的生活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是那些少數的人奉獻犧牲所爭取而來的。

女主莫德在影片中的態度轉變也是很自然的。也許在她說出那句「也許我們能夠擁有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的那一刻起,她已經是一名女權運動者了。

莫德不僅僅是一位女性,她更是一位母親。就算不是為了自己,她也更想為未來將會出生並且成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女孩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平等、快樂的人生吧。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莫德在給一位警官的信上第一次公開承認了自己是一名女權運動者。

影片的最後,沒有想像中的投票選舉的勝利,沒有律法的成功制定,沒有歡呼和喜悅,而是艾米麗以犧牲自己的方式終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她的死亡在全國範圍內被報道出來,至此之後,婦女的參政權利在英國逐步的建立起來。

一個世紀以前,少數的女性為了爭取到這份我們本來就應該擁有的權利去不斷的奮鬥犧牲,才有了一個世紀以後的我們能夠擁有在社會面前發聲、選擇自己人生的生活。

現在的我們依然在面對女權、同性戀、種族等平權問題上繼續不斷的去爭取、去戰鬥,為了這場我們所終將會贏得勝利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We are fighting for a time in which every little girl born into the world will have an equal chance with her brothers.」

「Never surrender. Never give up the fight.」

為那些在歷史上為爭取平權所奮鬥過犧牲過的人們表達我們最誠摯的敬意和感謝!

End

中國商品學會 消費者委員會轉載須標明作者及出處這裡只有大學生,和我們愛看的影評首發平台:微信公眾號:歪電影


首先,強推彭曉輝老師的文章,以正視聽。

是可忍孰不可忍:電影《女權之聲》欺世盜名

我對英國歷史不是很了解,因為彭老師是專家,所以就史實部分,還是彭老師的言論可信度更高。

畢竟歷史是歷史,藝術是藝術,電影對歷史的責任感——怎麼說呢,這個太沉重,我個人認為編劇這種「簡化」歷史的做法——彭老師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概覺得這是刻意歪曲歷史——我覺得更像是為了簡化劇情主線而偷了個懶。

其實也要理解電影製作,除了對於主旨的表達,也要想辦法迎合市場,劇中砸玻璃、炸郵筒(還是電話線之類的)這些劇情不符合非暴力婦女參政論者的作為,但卻是電影中的看點……

就電影本身而言,不管是製作、拍攝、表演都很精良,所表達的主旨更是值得探討。

接下來咱們嘮嘮女權的嗑。

20世紀女權運動興起已逾百年,但是中國大地上仍然充斥著這種糟粕……

小男票帶女主去酒店,女主的對白是「我雖然結過婚,是個二手貨,但我不是這麼隨便的。」內什麼……編劇用「二手貨」這個詞是為了黑俞飛鴻嗎?可惜了我女神這麼高的顏值

還有謎一樣的直男癌。。。

現在網路上口誅筆伐的直男癌,就是女權運動的鬥爭對象——「男權沙文主義」。在男權沙文主義的世界裡,男性是世界的主體,女性是客體——請記住這個邏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一切被稱之為「直男癌」的玩意兒,都是這個棵毒樹上長出的果實。

主客之分決定了權利結構——最要命的:男性的政治權利高於女性。

天朝的孩子們對於政治權利都是呵呵噠,但是權力不是虛頭巴腦地填幾張選票,權利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影片裡面,婦女沒有政治權利就導致在立法當中沒有發言權,那麼法律對女性的不公正對待就被制度化地確定下來了。女主角莫德的兒子被丈夫送給別人收養,作為母親,莫德無能為力,因為法律規定,孩子的法定監護人是父親,母親沒有處置孩子的權利,換句話說,母親也就沒有保護孩子的權利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法律制度?因為制定法律的人是男人,他們聲稱男人具有優於女性的理智,可以更好地承擔撫養教育孩子的義務。但這種制度的邏輯底色是「女性是客體,作為客體,她不能享有權利,只需要完成使命(繁衍),為主體服務」

警察:「你犯了法,我要執行法律。」

女主:「那是你的法,立法的時候我沒有發聲。」

警察:「你犯了法。」

女主:「我不是要犯法,我是要立法」

警察:「你是國家的叛徒」

女主:「我寧願做叛徒,也不願意做奴隸」Id ratherbe a rebel than a slave.

我讀初中的時候,曾經搞過一次辯論會,辯題是「男生聰明還是女生聰明」(不知道哪個傻叉老師想出來的)我當時年幼無知,對方辯友說「歷史上大多數皇帝、文學家、思想家、詩人畫家都是男的」,我一時竟然無言以對。

女性佔據了人類總人口的一半,卻沒有被當做人類來對待。得不到報酬、得不到尊重、得不到教育、得不到愛,被合理地遺棄、虐待、販賣甚至殺戮,僅僅因為生而為女。為什麼大多數皇帝、文學家、思想家、詩人畫家都是男性,因為在男權沙文主義的世界裡,女性幾乎不可能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繼承王位的權利、展示才華的權利。

制度不給女人機會,卻反過來說是因為這些女人沒有能力。。。

---------------想起來再補充吧----------留個坑-------------------

直男癌就是正常的直男癌變了。

現在說直男,已經不僅僅是取向問題,而是一種天然的隔閡。

因為我是直男,所以我天然不懂化妝品使用順序,甚至看不出來女孩化沒化妝,什麼美甲、包包一概不懂。痛經怎麼辦,不知道。你為什麼生氣,不知道。

當這種隔閡癌變,隔閡變成了鴻溝。我不懂,我也不想懂,不屑於懂。用一種性別營造出來的優越感,把我的不懂變成——你(和你的一切)根本不值得我懂。


轉載彭曉輝的一篇文章:

#曉輝性元談#電影《女權之聲》為什麼要把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為廣大窮苦女性爭取選舉權的功勞算在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頭上?這到底是一部對女權運動先驅表達敬意的影片,還是一部背叛真正的功臣,背叛當初的大眾女性,幫助暴力團伙欺世盜名的影片?

題圖:電影《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 (2015)》基本信息;預告片網址:婦女參政論者
預告片1

2015年上映的關於第一波女權運動的電影《女權之聲》(港譯) (Seffragette,又譯名:無懼年代(台);學究式譯名:婦女參政權論者)被國內外女權圈一致好評,認為它既真實又勵志。女權圈外的普通西方民眾也有不少人以為,電影反應的情況是真實的,因為這與他們多年來聽到的宣傳相符合。然而,我必須鄭重地聲明:電影《女權之聲》把全世界都騙了,它欺世盜名!

插圖1.各國《女權之聲》電影海報:看這陣勢,大有「橫掃地球之勢」!

《女權之聲》講的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底層洗衣女工莫德·瓦(Maud Watts)參與爭取女性選舉權運動的歷程。電影里有一些女人採取暴力破壞物品的場面,但是在電影所展現的,國家暴力機器的殘酷迫害之下,在影片的煽情勵志旋律之下,這些暴力行為被刻意塑造、顯得正大光明——「好好談判沒有用,我們必須這樣才能取得權利;我們只是破壞了物品,但你,作為政府的暴力機器對我們本人都有殘酷迫害。」

這部影片對事實的歪曲太嚴重了,以至於不得不需要還原歷史本來面目,以正視聽。我只好從頭說說那個時期的歷史事實。

電影的名字叫Seffragette(婦女參政權論者),這個詞也被很多人認為就是第一波女權者的稱謂。事實上,第一波女權運動爭取到選舉權的功勞,屬於suffragists(使用複數:參政權擴大論者,婦女政權論者)。有人將seffragette和suffragists都視同一群人——女權主義者,這是誤解或曲解。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是指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1858.7.15-1928)領導的女性暴力成員,組織名稱為「婦女社會和政治聯盟」(),WSPU在其發展的巔峰期只有2000個成員。而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主要是指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1847-1929;參見: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 Facts: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 Facts)領導的非暴力合法政治協商組織成員,組織名稱為「婦女選舉權社會聯盟」(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NUWSS,1897年成立),這個組織有五萬成員,人數是前述的暴力組織「婦女社會和政治聯盟」的25倍。

在英國正史上,只承認女性選舉權是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和她的非暴力組織促成的,並不承認是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暴力團伙促成的。但是,在電影里,所有的女性運動者全都是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這個小眾團伙,而功勞的真正歸屬者,第一波女權運動的主要人物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卻沒有被展現。這是何居心?這是不是對傑出女性運動領袖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的蔑視?

電影虛構的主人公叫莫德(Maud),這不是一個很大眾化的名字,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有可能是因為,第一波女權運動中確實有兩個叫莫德(Maud)的女人,一個是Maud Wood Park,一個是Maud Nathan。製片方可能是想讓觀眾以為這兩個真實的莫德(Maud)之一就是電影主人公的原型?其實,上述提及的這兩個真實的莫德(Maud)都是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而不是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大家千萬不要被誤導。

電影所展示的情節,好像是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為廣大勞苦工薪女性謀福利。事實上,WSPU領導人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1858.7.15-1928),只支持中產階級女性的選舉權,嚴厲禁止手下人幫助窮人爭取選舉權,誰不服從,就踢出組織。她的親生女兒,西爾維婭(Sylvia)就是因為想給窮女人謀福利,被母親開除出組織,斷絕母女關係。

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領導的NUWSS,包括了中產和窮人,女人和男人(WSPU只有女人)。實際上,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的丈夫亨利(Henry)(政治經濟學教授,盲人)就是在國會裡促進女性權利的議員。

電影《女權之聲》為什麼要把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為廣大窮苦女性爭取選舉權的功勞算在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頭上?這到底是一部對女權運動先驅表達敬意的影片,還是一部背叛真正的功臣,背叛當初的大眾女性,幫助這幫暴力團伙欺世盜名的影片?

電影對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的暴力行為著力做了洗白。事實上,她們的暴力並非破壞了一些物品那麼簡單,而是對無辜群眾的安全也造成了危害。既然她們的組織是不給窮人爭取權利的,那麼,她們為了自己出位而把普通工薪大眾的人身安全置之不顧,也就順理成章了。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所受到的執法,在電影里被誇大為「迫害」。事實上,相對於她們的犯罪行為,她們所受到的懲罰非常輕微。她們的暴力行為相當於恐怖襲擊,恐怖組織行動本應是重罪,但是,她們被抓起來只判幾個月的刑期。現在在歐美成立個恐怖組織搞爆炸、縱火、潑硫酸……,能只判你幾個月刑期嗎?這根本就不可能!影片有強制鼻飼的再現場景,事實上這是怕她們餓死在獄中。如果真的餓死了,官方就說不清楚了,人家完全可以誣陷你說,她們不是自己把自己餓死的,是被你們暗殺在獄中的。

女性選舉權是這一小撮人的暴力行動促成的嗎?不可能,她們只能是在起反作用。幸好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人數少,非暴力的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人數大大超過她們,所以才把她們的暴力行動帶來的負面效應給抵消了。

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1866年19歲時參加女性選舉權組織的時候,她未來的丈夫亨利(Henry)就已經是一名促進女性權利的議員了。當時,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這個組織還根本不存在,政府內部的男人們之間已經在討論要不要賦予女性選舉權的問題了。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的目的,是要形成政治協商拉鋸中的助力,說服政界,讓他們放心地確認,女性有足夠的理智投出慎重的選票。所以,她非常注意把她的組織和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暴力團伙劃清界限。她相信,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是在破壞女性獲得選舉權的機會。其實這裡的邏輯很明顯,在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產生之前,政府內部就已經把給予女性選舉權作為一種可能性來討論了,這時候如果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出來做一連串瘋瘋癲癲的舉動,就可能給政府造成這樣的印象:哇,女人這麼不理智,這麼胡來,這種人怎麼能有選舉權呢,選舉可是很嚴肅的事情。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在那廂邊向政府展示女性理性政治協商的才幹,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在這廂邊破壞女性形象,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能不擔心警惕嗎?不過謝天謝地的是,英國政府也意識到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是女權運動的主流,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只是女權運動中的沉渣泛起的一小撮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和她的盟友們的努力抵消了暴力團伙給女性形象帶來的玷污。

英國婦女的選舉權是因為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和她的暴力組織WSPU把英國政府嚇住了才得到的嗎?這種說法簡直是笑話。巔峰時期才2000個女人,連一個男性成員都沒有,政府如果真的感到威脅到了統治,一聲令下馬上就能蕩平她們,她們有什麼還手之力?她們之所以可以折騰,是因為英國政府首先把她們看作沒什麼威脅的勢力,就那麼一小撮女人而已;其次英國的傳統就是要對女性公開拘著面子,不能太拉下臉來。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也明白自己這幫人根本嚇不住英國政府,沒有能力逼迫政府按她們說的做。因為在一戰爆發的1914年,她立刻就老實了。戰爭一開始,她就馬上叫停了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的一切擾亂治安的行動。為什麼呢?很容易理解,戰爭時期屬於非常時期,平時你鬧事可以不對你趕盡殺絕,但是,戰爭期間你在後方破壞治安的話,那就可以判處叛國罪,處以極刑。

戰爭開始之後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改搞什麼倡導了呢?變成「鼓勵女性後方生產,鼓勵男人上戰場」的倡導了。不得不說真會投機,貪天之功啊!這用得著她們那一小撮人倡導嗎?在任何戰爭時期,不管有沒有人倡導,社會規律自動就是女性在後方努力生產,男人上戰場打仗,用得著她來倡導?花木蘭的戲曲裡面都唱,女人們是「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干,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哪個國家不是這樣?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今天的追隨者難道也想把一戰勝利的功勞也歸在婦女參政權論者及其組織名下?

但是,參政權擴大論者(seffragists)在戰爭期間也一直沒有停止爭取選舉權的運動,一直堅持在做此項工作。1918年戰爭結束,女人可以選舉就被寫進了法律,1920年正式實施。當時是男21歲,女30歲才能選舉。不過那是因為戰爭死了很多男人,怕男女都是21歲可以選舉的話,男人就成了投票的少數人群了。1928年,男女都是21歲可以參選。1929年,真正的功臣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與世長辭。

電影《女權之聲》除了蓄意無視第一波女權運動中真正促成了女性選舉權的非暴力主流女性組織,也無視了有色人種,大有白人至上的意味。WSPU裡面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是一個印度公主索菲亞D.辛格(Sophia Duleep Singh)。電影里提都沒提。製片方壓根沒把亞洲女性放在眼裡,我們亞洲女性何必幫著追捧他們的歪曲歷史的電影?所以,因為這個電影不僅造假,而且嚴重忽視亞洲婦女,那麼,抵制這個電影應該成為亞洲人的共同行動。

真正的功臣在正史中端然穩坐,專業的英國史學界也不承認女性選舉權是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爭取來的。但是在大眾印象中,第一波女權運動的英雄卻是那些鬧事被捕的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因為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的傳奇更有戲劇性,寫成故事電影更「有料」,更吸引大眾的興趣吧。那些缺乏政治運動才能,又是小眾的人,要想出名怎麼辦呢?她可以借著一場社會運動的東風,多做點極端和出位的言行,來找到存在感,讓別人注意到自己(例如中國的行動派女權主義者多次採取的所謂的行動,就是此類做派。)。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這種能力上跟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相差很遠,組織人數又那麼少的領導人,如果不是靠暴力極端活動拉眼球,她現在也不會成為一個歷史名人。不得不說她出名成功了,把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和普通非暴力大眾女性的功勞也給攛掇了,其卑鄙的伎倆不可謂不令人感到噁心!而電影《女權之聲》蓄意為暴力女權派欺世盜名,公然篡改女權運動歷史,是可忍孰不可忍!

以下是最終促成女性選舉權的非暴力組織領袖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極其當年活動的歷史照片:

插圖2.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

插圖3.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和她的組織成員在一起,注意照片標語上她的組織名稱是「婦女選舉權社會聯盟」(National Union of Womens Suffrage Societies,NUWSS),還標明了主席福塞特女士身份,以及最後一行字,守法的Suffragists,而不是婦女參政權論者(seffragette)。現場可見到男性支持者或者成員。

插圖4. 1932年,米利森特·福塞特(Millicent Fawcett)的名字被加在了她早逝的丈夫的紀念碑上。左側是她的全名:Dame Millicent Garratt Fawcett 1847-1929,右側是對她的表彰「A wise constant and courageous Englishwoman. She won citizenship for Women.」(一個智慧的,不懈的,有勇氣的英國女人。她為女性贏得了公民權。)


講真,不知道為什麼,在電影看了約一半的時候,一直想著大概是梁啟超還是譚嗣同說過的一句話,各國變法都是要見血的。

男主角和女主說,法律上這個孩子屬於我,以及女工遭受的委屈,後面說道某個人沒日沒夜的工作因為她是家裡唯一拿工資的人。再加上女主之前把工錢交給丈夫。

法律完全不保護她們。

那就是爭取,去改變。

果然,最後一點時間有人犧牲了。

說實話我也以為會有歡呼聲,但沒有。

甚至覺得影片里幾個人的對話:會有上千人來參加葬禮。

講真我覺得少了,可能是激憤人心的套路看多了。我指望著一鳴驚人,連最後,女性三十歲才有權益。

實在是令人心酸u,明明是一種進步卻覺得就像討價還價一般。

最後我意識到,壓迫其實一直都還在。

根本沒有完全勝利過。

然後我又想到所處的大環境,我想到了一些可悲的東西。

更難受的是,翻評論看見一句話,身邊連個一起討論的人都沒有。

連推薦,都不知道能不能,會不會被挖苦。


Maud,倫敦洗衣廠女工之一,出生在那裡,長在那裡,4歲時母親染被打翻的缸翻燙死,可是她別無去處,7歲時就在洗衣廠做兼職,12歲全工,嫁洗衣廠男工,生兒喬治,1912年24歲。24歲的她第一次看到婦女參政論者砸首相府嚇得驚慌失措趕緊逃跑,看到洗衣廠老闆泰勒性侵米勒夫人家13歲未成年女童工,那就是她當年的經歷,她還是驚慌失措,她又能怎樣!誰都害怕失去工作,在1912年的倫敦,當時的男權社會裡,連受害者本人的害怕也抵不過往家拿的唯一一份工資。洗衣廠女工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對各種侵犯和工傷麻木到不以為然。甚至連Maud的丈夫,可以照常按月收繳她的工資,鎖入鐵盒,去無視她遭受的欺凌。

Maud第一次去伊迪絲藥房以為兒子配藥為遮掩;第二次是奧維萊特被洗衣廠老闆欺負,她終於鼓起勇氣為又遭家暴的奧維萊特去聽證會做證詞,哪裡坐了滿堂道貌岸然的紳士,要投票權做什麼,她回答是她在想有可能過另外一種生活。另外一種生活是什麼,假如她也有女兒,絕不要如他丈夫冷漠的說法,像你的一樣。所以有了第三次,她去參加集會,遭首相否決婦女投票權後的憤怒,手無寸鐵被警察毆打,送入監獄。他的丈夫不會支出兩英鎊去就救她,一如他她這麼多年受泰勒欺壓凌辱,他也一樣袖手旁觀。

第三次Maud去聽潘克赫斯特夫人的演講,又被抓,警察把她扔家門口,就此被丈夫掃地出門。鄰居中的女性都對她側目而視,絲毫沒有同情之心。

Maud那個無能的丈夫只關心一件事,你不能再讓我丟臉。女人於男人只是一件附屬品,再有錢的霍頓夫人,財產只能任由丈夫支配。桑尼無意保護他的妻子,作為父親也不會照顧兒子,說媽媽的壞話,在加斯頓夫人不能提供幫助之後,於孩子生日之後送給別人家領養。當時的法律不允許女人有撫養子女的決定權,在男性手裡。

作為政府與法律的維護者,冷酷如斯特德,他也曾給她伸出過所謂的救命稻草,要她做內奸,Maud也曾猶豫過,可是她唯有鬥爭,改變法律,才能為自己爭取被丈夫剝奪走的權益!所以我們看到她最終還是勇往直前,加入女權委員會,燒信箱,炸首相私宅,蹲監獄,絕食抗議,被從鼻腔灌食(痛苦到連女看守都不忍),闖賽馬會,直到艾米莉殉難,撼動整個世界!

艾米莉把Dream一書贈予Maud,叮囑她決不投降,已知她結局慘烈。

這一路奮鬥而來,奧維萊特退出了,潘克赫斯特夫人被捕了,伊迪絲退出了,艾米莉又殉難了,剩下Maud和她的戰友們,不僅是她的自生原因,她生存的環境,她的家庭,她的工作,在這股浪吵中不斷把她往前推,追隨前人腳步,繼續前進。

Maud,這個角色不必真有其人,她是萬千為女性的自由與權益鬥爭中的一個,她的成長與強大是所有為女性自由與權益犧牲個人一切的一個縮影。她們拋棄所有枷鎖,尋找自由的土地。她們把自己有的都給了別人。

結尾的字幕,中國於與印度,1949,誰能感受到,你真的握有那一記投票權!


這麼棒的一部電影,沒想到下面的回答會這麼冷清,還真是出乎意料又意料之中呢。

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們現在所享受的權利,不是誰白給的,也不是靠他們施捨而來,唯有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去喚醒更多還未覺醒的女性。


值得一看,雖然樓上說不是很符合史實。

只說讓我淚目的幾個場景。

這時,Maud已經被丈夫Sonny趕出家門,她偷偷跑去接孩子。當小男孩舉著水汪汪的大眼睛說出這句話時,我相信女主的心裡一定是崩潰的。沒有一位母親會不在乎孩子在她心裡的形象,我相信,Maud的轉變從這裡開始,從不承認自己是suffragette到後來她不停戰鬥,no surrender,no giving up。不只是為了自己,為了婦女,更是為了孩子可以有公正平等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並且被這樣對待,她希望可以把美好世界帶給孩子。

到這裡的時候已經不能自己了,作為孩子的母親,Maud卻只能眼睜睜看著sonny將孩子送人,孩子的所有權歸父親,她什麼都沒有,更不提如何保護孩子了,甚至連她都被當作是父親,丈夫,孩子的所有物。她只能向前,是那個社會的不公推著她戰鬥。will you find me,George?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魯迅先生也這樣說過中國的革命。祝腳步永不停歇。


參見:

電影《婦女參政論者》給我們開了一個女權歷史的玩笑 | 婦女周報


推薦閱讀:

一片姨媽巾,多少女子淚啊!——從古說起的衛生巾
[反日]為什麼「腿粗」也成了毛病?
一個男人,買不起所在城市top10的樓盤的房子,是否應該主動放棄交配權,和繁殖權?
一個女權主義二娃媽的策略與反思
明朝的那場女權運動

TAG:電影 | 女性主義 | 影視評論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