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但是自己無法放棄是怎樣一種體驗?

愛上一個人,但是他不愛我,他還想找到他心目中的對的人,對我忽冷忽熱,自己無法走出去,心情總是隨著他起伏,怎麼辦?


學習他身上的所有優點。如果他變得愛你了,那就繼續愛他。如果他依舊不愛你,那就超越他,放棄他。得不到他的人,就把他所有優秀的特質注入自己的血液,打包帶走。


這叫 local optima (局部最優值)。

就是說,你明知道,如果加一把勁跳出這個坑,可能會遇到更好的世界,到另一個更好的 local optima,甚至是 global optima 去。

但是你懶啊。沒動力啊。就這樣默默地感動自己,不也挺好的嘛。

舉個形象的例子。假設你是一個行走在一維曲線的人,視力也只有有限的距離,目標是找到函數上最低的那個點。想像這條紅線就像是一座山峰,你想找到最深的山谷,而你的策略是「如果視力可見的範圍內有更低的去處,就走過去,否則停下」。

如果你從左邊出發,很走運,你將會走到最深的山谷,左右看看,就不打算再繼續走了。

可如果從右邊出發,就會在右邊那個「坑」里踟躕猶疑,覺得左邊右邊都比這裡高好多啊,這裡應該就是最深的山谷了。

這時候就陷進了 local optima,如果按照原來的策略,就永遠不會出來。

===

如何解決非凸優化過程中陷入 local optima 是一個很嚴肅的學術問題。

比如「風物長宜放眼量」,增加每次可看的距離。

比如「我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哪怕在 local optima 上,也給自己一定概率邁一大步跳出去。

所以啊,如果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還想走出去的話,要麼訴諸理智,要麼訴諸勇氣。

否則就在 local optima 孤獨終老吧。


去他媽的就當追星了


推薦閱讀:

一個女生在聊天中自稱寶寶是什麼意思?
怎麼和水瓶座聊天?
以前「電話陪聊」等午夜熱線現在發展成什麼樣了?
聊天聊到犯尷尬癌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打開對方說話的慾望?

TAG:聊天 | 人際交往 | 溝通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