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性教育應不應該列入課程。?

最近有場辯論賽,我是反方,不應該,求解答。


今天打了場辯論賽,網辯,自我感覺倒沒有很不好。這是實話,從準備上來講,也給自己打82+。語氣的問題,大抵是令人討厭的,不過內容上,我覺得,大抵不是不妥的。

辯題是應不應該在小學列入性教育課程。

我是反方。

這個辯題實際上在大眾觀感上是傾向於正方的。但是,從第三方的角度考察,本辯題,實際上是雙方是沒有根本性的價值衝突的。雙方都應該坦誠,人(包括小學生)接受適當的性教育是具有應然性的。

第二,題目中的課程,應該指的是系統的課程,而不是所謂的滲透式教學,獨立的講座,以及其他。最低限度的課程,理所當然是貫穿整個學期的,具有固定老師,固定課時,大綱等等。

那麼雙方的交鋒點在哪裡?

站在正反不同的立場,期望的交鋒點是不一樣的。

作為反方,備賽階段,我們的重點戰場有兩個,第一,小學生在年齡上,接受性教育是否合適。第二,對於小學生這個年齡,是否(可能)存在一種適合的性教育課程。

實際上,這兩個戰場是互為照應的,也算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在具體的分論點架構上,第一分論點想達成的目的是,小學生作為一個群體,雖然有必要接受來自家庭的性啟蒙,以及一定初等程度的滲透式衛生健康教育,但是沒必要接受系統的性教育(即性課程)。

第二個分論點主要想說,同樣基於小學生這個年齡段(處於青春前期,主要表現在異性排斥期和性未覺醒期),系統的性教育會促進性覺醒,而針對這個年齡人群的性道德性倫理教育效果和方式又非常有限,最後導致的結果是,適得其反。

第二個分論點有一系列真實的案例,就是我國目前的小學性教育教材,簡單直白地介紹性行為,性行為安全與衛生。在性道德無法跟進的基礎上,肯定會促進性覺醒,並適得其反。國外的案例就是,在中小學性教育發達國家,不安全性行為大幅減少,兒童懷孕率下降的同時,初次性行為和性行為頻率和性伴侶數目,都相應增多。

由於我方認定,正方會預設一個完美的課程方案,但是我方認定,這個方案是不可能存在的。於是,在問題的設置上,都集中於質詢課程是什麼樣子的這個核心問題。

而實際上,反方的軟肋在於,年齡。如果在實際上以及科學層面,小學生這個年齡有系統性教育的剛性需求,那麼正方的立場就會得證。而我們所質疑的課程是什麼樣子的,也是基於我們認為小學生的年齡沒有這種剛性需求。所以,最深一層的交鋒點,就在於年齡。

而今天的比賽,正方只有一辯在自由辯論的一個回合里,提及了年齡的問題,其餘環節,正方都沒有提及。原因是,正方的邏輯起點就是,性教育是人所必需的教育(性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正三語),並且,課程化的性教育是最有效的(正二語)。在這個邏輯起點下,正方實際就在證明人需要性教育。於是,正方就默認了性教育課程應該從小學一年級一直開設到高中三年級。

將一場政策性辯題通過偷換概念變成了一場價值型辯題——因為人需要性教育,又因為小學生是人,所以小學生需要性教育課程(這個四概念邏輯錯誤不光中項兩次沒有周延,還把性教育偷換成了性教育課程)。

再一次回到局外人的角度講,在實踐中,其實,六年級和初一的孩子在身心結構上,相差無幾。早一年開,晚一年開,實際上就是在比較兩個方案的損益比。是不是說。早一年開,就有更好的正面效果,而晚一年開就會產生比較大的負面效果。反之亦然。

在這裡,個人認為,早一年開設,未必有更大的效果,晚一年,未必有更大的負面影響。而且,實際上,由於小升初的身份感的變化,晚一年開,效果會更好些。

以上,就是我混亂的邏輯。


推薦閱讀:

「我的身體很美,我為自己代言」n——談談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身體觀念
閨蜜半年前喝醉酒被「撿屍」然後懷孕了【已解決】?
孩子幾歲開始做包皮手術合適?
如何教會孩子識別生活中潛在的危險人群與應對措施,孩子比較能接受?
性教育在成年前還是成年後進行較好?

TAG: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