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英國是一直在衰落嗎?

國力有沒有達到過所謂歷史最低點呢?


-

英國其實自 19 世紀後半葉開始便持續衰弱,帝國霸權受到德國、美國、法國和俄國的挑戰。以慘痛代價擊敗布爾人卻只換取一個極度仇英的自治領便是其衰弱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事實上英國在近代以來最接近頹敗的時間大致上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內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又因為海外石油危機而雪上加霜,加之英國調停英聯邦成員國的諸多努力宣告失敗。此時英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許多英國歷史上的親密盟友都開始尋求另外的出路—與米國合作。這一狀況直到撒切爾夫人以強硬手段復甦國內經濟;福克納群島戰爭中重挫阿根廷軍政府和九十年代以第三次產業革命和文化產業興盛大幅提高英國地位而結束。

現在的英國其實已經找准了自身在目前國際社會的角色。其撤裁軍隊、專注金融業和脫歐都是這一戰略的體現。目前看來,做得不錯。

-


謝邀。戰後英國總的實力在國際中是有所下降的,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20世紀,隨著各地殖民地的動亂與反抗,帝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面對這些殖民地,英國要麼被迫同意獨立,要麼硬著頭皮繼續統治。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實力與權威就大不如從前了,而以美國為首的新興國家開始崛起,慢慢取代了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列強。1901年,英國羅斯伯里勛爵說:「大不列顛很怕和美國搞經濟競爭,因為美國擁有的工業生產能力無與倫比,生產力量無窮無盡。」

一戰過後,海上霸權逐步喪失。1921年11月12日,華盛頓會議召開。華盛頓體系限制了會議各國特別是英國的海軍軍備,還解散了英日同盟,英海上霸權進一步喪失。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列強的實力,標誌著美日的興起。

1910年,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先後取得自治領的地位,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經岌岌可危。終於到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宣布英聯邦正式形成,大英帝國變成了一個鬆鬆垮垮的英聯邦。至此,自治領完全獲得獨立自主權。

二戰過後,英國海上霸權完全喪失,殖民體系徹底瓦解,大英帝國從此變為歷史,英國是世界霸主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從此,英國的實力開始慢慢下降。

雖然英國現在本身還是西方強國之一,但隨著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崛起,它相對於國際來講是在下降的。不過,還說不上是衰落。儘管實力與地位確實是在下降,但還不至於叫衰落。況且,它也不是一直在下降。像之前,英國經濟就出現了一枝獨秀的良好現象。


歷史最低點倒是不至於,不過英國的下跌能感受的出來,大量的三產很容易受到大環境的衝擊不過英國底子還是比較厚的,一時半會跌不出發達國家序列。最近看新聞發現英國政府在大力推建築業和工程業,而且也引入了中國的數學教育,這些都說明英國政府的腦子還是正常的這個方向是對的,英國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蘇格蘭成功擺脫了人口和經濟的負增長。國力沒有達到歷史最低點,相比羅馬帝國之後的幾個王國,也就是英格蘭或蘇格蘭沒有統一的年代,那時的情況比現在差得多。


就國際地位而言,英國幾乎已經變成了美國的跟班,跟以前的國際地位不能比。

英國GDP按國際匯率換算,16能排世界第5。按購買力平均價計算,16年能排世界第9。

然而,值得高興的是,無論怎麼算,都正好比法國高一位。英國人估計做夢也要笑醒。

二戰後英國地位一直下降,不過現在可能並不是歷史最低點。曾經連阿根廷也產生自己可以欺負英國的錯覺。至少現在英國沒有那麼被輕視。

要說原因,簡單來說,英國的自然稟賦不夠。英國的自然資源稟賦固然是比荷蘭,葡萄牙之流要強大許多,但是比起法國,德國還是有一點差距。

原因當然有很多,我想從歐洲統一的角度談談淺見。

由於百年戰爭完全失敗,英國很早就打消了統治歐洲的迷夢,以這個島為自己的家園,比較節制地建設國家,發展勢力——畢竟他們擁有的就只有這麼一個,不,大半個島而已。自然稟賦更優秀的德國與法國統治者則總是在費勁心力地去制霸歐洲,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德國統治者還把西班牙拉進了這個火坑。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本土總體比較太平,海外作戰也很少會拼盡全力,她的財富與資本累積情況當然比隔幾代人就要透支一次國力的德法要好。而且英國這個島自然稟賦其實還是不錯的。

但是美國崛起以後,她就成了一個巨無霸版本的英國。英國憑著老家底,也不可能撐很久。另外,俄羅斯這种放大加強版的德法,雖然經常要折騰一下,透支一下,但是無奈實在家大業大。近年來還有中國。即使日本,面積人口照樣是英國兩倍左右。面對這種地緣差距,英國確實撐不住。

德法在這個歷史狀況下,成功地推進了歐洲一體化,提高了自身的國際地位。英國和歐盟一直有一點若即若離,現在乾脆離了。

在這個歷史階段,離開歐盟的英國的地位應該還會下降。


那你知道英國的國力在什麼時候達到最高點嗎?沒有任何事情是一直怎樣怎樣的


推薦閱讀:

第九回:該不該投資倫敦高端公寓ml
三座大山壓垮英國美食
三分鐘看懂英國歷史

TAG: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