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前瞻:可能是六年來最差的季度

中國經濟或將陷入金融危機以來的低谷。

無論是持續低迷的CPI、PPI數據,還是出現負增長的用電量指數,亦或是今天慘淡的出口數據,都預示著一季度的經濟可能比以往都糟。

本周三,中國將公布一季度GDP數據。彭博4月10日調查的38位經濟學家的預期中位數是7%,這將是中國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增速。社科院甚至預計,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低於7%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隨之而來的刺激加碼,也許能幫助中國經濟觸底反彈。

「大概率事件」

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7.4%,創1990年以來新低。過去數月,一連串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一季度持續下行,似乎已是定局。

四月初公布的CPI數據顯示,3月中國物價同比增長1.4%,繼續停留在「1」時代。而PPI則下降4.6%,連續37個月負增長。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參加博鰲論壇時表示,必須謹慎、警惕看待經濟形勢,看看會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的情況。

物價下行的同時,企業利潤也在走低。國家統計據公布的工業經濟數據也顯示,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大幅下滑至-4.2%,創2012年2月以來新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則下滑至2.9%,創2009年以來新低。

李克強總理最為關注的經濟指標之一——用電量,也亮出紅燈。據國家能源局,2015年1月至2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5%,創23個月次低,其中2月用電量更是出現負增長。

今天公布的中國三月份進出口增速雙雙下滑,貿易順差大幅縮減。更是為本來就不佳增長預期添上陰影。

中金公司報告認為,從基本面來看,由於政策放鬆帶來的房地產邊際改善不足以改變房地產弱勢格局,經濟仍然存在較大下行壓力,產出缺口持續為負,疊加央行貨幣政策放鬆之後導致貨幣條件偏緊,核心通脹難有顯著回升。儘管通縮風險略降低,當經濟下行壓力扔大,一季度GDP或跌破7%。

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根據前兩月工業、投資等主要數據預測,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在6.85%。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亦表示,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一季度GDP增速低於7%是大概率事件。

暖風頻吹

2009年,受金融危機衝擊,中國經濟增速跌入7%的低谷。時任總理的溫家寶推出了「四萬億」刺激計劃。該計劃在維持中國經濟增速的同時,也催生了信貸泡沫。

如今,由於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巨額的地方債務,中國已經沒有了另一個「四萬億」的空間,但穩增長的形勢依然嚴峻。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CPI漲幅定在3%左右。為了達到穩增長的目標,政府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自去年中國央行已經進行了兩次降息,一次降准,並頻繁地通過SLF、MLF等工具定向釋放流動性。可以說這些舉措已經起到了一定效果:3月的PPI數據已經較前值有所改善,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已經連續六周下降,為2009年以來最長下降周期。

在日漸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國家的托市意願更加明顯。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銀監會、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五部委聯手托市,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下調售房免徵營業稅門檻。這被分析師稱為是「史上最寬鬆政策」。4月10日,國務院發文要求十五個部委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基建也是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有媒體報導,中國將加快推進七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基建項目。中國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政府將通過內部調結構,減少一般性的投資,加強重點領域的投資,來引導和加強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更多刺激

市場已經開始預計更多的財政和貨幣刺激。

彭博援引澳大利亞聯邦銀行中國和亞洲經濟學家Li Wei評論稱:「經濟數據越糟,中國穩增長的措施就會越強。一季度增長可能很糟,不過在預期的政策支持下,二季度經濟可能會反彈。」

國泰君安任澤平研究團隊認為,在經濟接近探明底部的過程中,由於改革提速、政策友好和風險緩釋,經濟失速的尾部風險在逐步消失,確定性在增強。預計二季度穩增長將加碼。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亦直言不諱地稱,進入二季度政策對經濟的托底會進一步增強。財政政策會積極發力,房地產政策對地產行業會進一步友好。貨幣政策將一如既往為經濟轉型與改革保駕護航。他說:「二季度經濟在一季度的加速低迷後迎來溫和的企穩進程,但持續性依賴基建的持續發力。」

不少經濟學家表示,2015年一季度或中國經濟這輪周期中,最壞的時候。近期高層動作頻頻,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一個實則更寬鬆,一個繼續很積極。

比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就說,「目前經濟在觸底過程中,不必過於擔心,1、2月份經濟數據可能是今年最低的,目前經濟已經有觸底企穩的跡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當前中國經濟決策?
「全球決策者都在操縱市場」?
德銀談全球流動性:一場有預謀的潰敗正在逼近
求職那些事兒:十道奇葩面試題
信貸質押再貸款:「中國版QE」還是「自作多情」?

TAG:华尔街见闻 | 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 |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 | 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