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德國體驗】大教堂

由於系統原因,本文圖片無法羅列出,請大家詳見微信公眾號「麗莎大夫」。

一走進教堂,立即被一種強大的力量所震撼,98-無以名狀的深刻感動,我連話都說不出了。

自公元12世紀到公元15世紀,城市之間除了經濟、政治上的競爭,還有教堂建築的競爭——每一座城市都以能建立美麗雄偉的教堂為榮。

在德國,有許多艱難保留下來或被精心修復的教堂,非常值得一去。

這座教堂屬於哥特風格(Gotik)

12世紀,哥特風格風靡一時。「哥特」原意指野蠻人。當時人們認為,這種新興的建築形式顛覆了原有的正統藝術,十分「野蠻」。

教堂是瘦高的,輕靈的垂直線直貫全身。「尖拱」直指上天,拱頂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外表有許多裝飾物,瘦長如竹筍,不論是牆和塔,都是越往上劃分越細,裝飾越多越玲瓏。整個教堂處處充滿向上的衝力、蓬勃的生機,象徵著擺脫束縛、奔向天國。

這是輕盈、裸露的「交叉肋拱」。這些像雨傘傘骨支架一樣的高挑細柱,彷彿使教堂擺脫了地心引力,徐徐升起。

教堂內部高大、寬敞。室內採用淺色塗料,顯得黑暗、凝重和神秘。

請看哥特式教堂的窗戶——玻璃被裝飾得色彩斑斕。自建築外部看,花窗常常是花瓣的形式。自內部看,透著陽光,能看到鋁條鑲嵌的彩繪玻璃,它們講述著一個個聖經故事。據說,當時的德國人不識字,傳道者便通過這些彩色玻璃,幫助人們理解這些聖經故事。

一進入教堂內部,視覺一方面被尖拱、交叉肋拱引入神所在的高度;另一方面,玻璃花窗迷離的彩繪透過陽光,造成神秘的圖像和光線的游移,形成極具超現實幻象的宗教藝術。就這樣,哥特式教堂成為當時基督教藝術的最高符號——莊嚴、華麗,在人間虛擬了天堂的神聖與崇高。

17、18世紀後,教堂多屬於巴洛克風格(Barock)

教堂不再是尖拱,而被安上了時髦的圓頂,好似一頂浪漫的帽子。

在圖片的左側,能看到兩個「洋蔥頭」——它是聖母大教堂的圓頂。兩座圓頂高達99米,其中一座比另一座高12厘米。

巴洛克,原意是一種變形的珍珠。其特點是內部華麗,喜好繁複的裝飾、金色的華麗。與水平垂直的哥特式相比,它的線條扭曲多變。

教堂內部常配有彩畫和雕塑,立面產生凹凸變化,加上曲線流轉,單純結構的元素增加了裝飾符合,給人的感覺較為輕鬆愉悅。

走進巴洛克式教堂,有一種旋轉和律動之感。所營造的堆砌之美,以戲劇化的激情煽動著人們的視覺和情緒。傳統的單一視覺信仰焦點被分散,視點隨著空間轉換不斷更新,高潮迭起,令人花繚亂、頭暈目眩。

「狂喜」,是巴洛克時代常用的字眼。它指經由神靈附身產生的一種迷狂陶醉的狀態。當時,很多經歷過迷狂狀態的聖徒宣揚宗教激情,追求目眩神迷的藝術風格。

其實,那隱藏在宗教激情下的,其實是一種人性自由的狂想。巴洛克是一種世俗美學,它更貼近人性——拒絕貧窮和禁慾,追求感官喜悅,嚮往幸福甜蜜。

巴洛克教堂,應屬新舊時代衝突的產物。17世紀,長期被壓抑的世俗人性、現世慾望渴求解放,理性質疑逐漸覺醒萌芽。文藝復興潮湧迭起,多元價值在新舊交替中衝突,美學新思維創立起來。

儘管教堂內部華麗輝煌,但巴洛克式教堂不注重外表。它們常靜靜地矗立在不知名的小鄉村,外表簡單樸素,很少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中世紀藝術,藝術並非終極目的,終極目的在於隱惡揚善,宣揚教義。不論是哥特式或是巴洛克式風格的教堂,都昭示著內斂謙遜的樸素信仰的力量。

時過境遷,一座座的大教堂,至今仍是震驚世界的建築藝術。相比之下,現代社會的高樓大廈遜色了很多。它們被模仿複製,迅速建成,好似一個個張牙舞爪的冷血怪物,沒有任何耐人尋味的魅力。想想如今的情景,這如何不叫人汗顏。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當時,建造教堂的工匠都是信徒,抱著虔誠敬畏之心工作,願意付出畢生心血。構成建築的,不只是泥土、石塊,還有感恩、懺悔、信念和熱忱。人類精神力量的強大,是遠超乎我們想像的。

正是這種力量,在你走入教堂的一剎那,變得不能說話、感動不已。此時,靈魂受到凈化,生命得以升華,這難以抗拒。你的心靈變得柔軟,心志變得堅定,姿態變得謙遜,情感變得真實。

你會放下自己的恐懼、擔憂,哀嘆自己的磨難、不幸,思索自己的命運、信仰。你開始懺悔——為被冷落的親人、被傷害的愛人;你不停祈禱——重燃希望、建立信念;你變得勇敢——找回了使命、認清了志向。

這時,你也滿懷了感恩、敬畏和熱忱,正像那些建造教堂的工匠。走出教堂,你將塑造屬於自己生命的動人傑作!

跟麗莎大夫做健康女人。更多健康知識和方法,關注微信公眾號「麗莎大夫」便能看到哦。


推薦閱讀:

哪種發展模式更適合大陸:德國重視工業穩紮穩打的平穩發展,還是美國香港重經濟與第三產業的活力發展?
當今德國人如何看待普通的納粹士兵?
維騰貝格——一座被遺忘的宗教聖城
霍亨索倫家族的崛起
真·歐洲白左怎麼看德國科隆性侵案與歐洲難民危機?

TAG:教堂 | 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