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交易隨筆(七):什麼是金融?

大概是兩三個月之前,受邀回答如下問題:

金融到底是什麼?金融行業的人到底有沒有技能可言?哪些崗位才真正稱得上金融行業? - 經濟

看到底下的一堆回答,想起很多往事。

當年學數學的自己天天逃課去圖書館看金融類書籍。

畢業後不走尋常路跑去做證券經紀人結果被無情淘汰。

最後又跑回去考研幸運地考上。

就像楊千嬅說的:心口得個勇字。

於是覺得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也想為自己這幾年的金融生涯總結一番,於是便寫下了草稿。

但是後來各種忙,回頭看題目好像太大,寫起來不好駕馭,意興闌珊,後來便把草稿刪了。

直到前幾天,發現原來9月份,開學的季節。

才想起在下已經不再是學生了。

雖然由於實習的原因,碩士三年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暑假,但是看見朋友圈師弟師妹們開學後對於未來的各種期盼。

想起當初埋頭苦學的自己,心中忽然有種失落感。

於是又想到這個題目,姑且就寫一下,就當作是緬懷當初勤奮的自己,並時刻告誡自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接下來的文字,我沒有仔細推敲過,有些隨意,可能會有些邏輯上的問題。

遇到有概念性的東西,各位請自行百度。

來正文。

什麼是金融?金融的定義如下:

金融,是一門研究 在未來風險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實現資金的跨時期與跨空間分配以實現資金最優利用 的一門學科。

定義裡面,有兩個關鍵詞:跨時期、跨空間

為什麼說這兩個是關鍵詞,因為由這兩個關鍵詞,直接引出兩個貫穿整個金融學大廈的概念:

跨時期 ——→ 貨幣的時間價值

跨空間 ——→ 一價定理

金融學的第一課,就告訴各位,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明天的1元的價值要小於今天的1元,因為今天的1元你可以拿去買國債,然後明天連本帶利拿回來就多於1元。

那麼明天的1元,等於今天的多少錢?這裡就涉及到現值終值這兩個概念。

金融學的第一課,同時也會告訴各位,相同東西在不同的地方應該賣相同的價錢,假如市場上有產品不滿足一家定律,就存在著套利機會

對於套利最完美的詮釋者,當數我國著名股民楊百萬,他就是通過國庫券的異地價差進行套利,各位有興趣可自行百度。

那麼,如何衡量未來的風險呢?由於未來我們無法預知,但是我們可以做估計,於是我們引入一系列數學工具:概率、分布、隨機過程、模型等等,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做一個估計。

而這個估計,就是金融學研究的核心:定價

所謂的定價,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要去把價格定出來,定價的實質是在某些假設條件下,刻畫一個金融產品未來的風險。「定價」其實就相當於「風險估算」。

比如期權定價公式的一個核心假設是風險中性,就是所有人對於所有資產均抱以一種相同的期望收益率。

我們都知道這個假設不符合實際,然而,這樣的假設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的假設了。畢竟未來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

因此,我把「價格」定出來之後,由於每個人心中對這個產品的「內含價值」的看法都各有不同,所以有人買,有人賣,從而才形成市場。

所有金融資產價格,都是基於貨幣時間價值和無套利條件(一價定理),根據某一些假設推導而來的。

舉幾個例子:經典的股利折現模型,就是假設公司的股價只受到紅利的影響,將公司每一期紅利折現求和得出股價。

債券的價格,同樣是根據每一期收到的現金流,將其折現求和得出債券期初價格。

期權的價格,就是根據期末Payoff的各種情況,將其折現求期望得出期權價格。

由於金融涉及到資金分配,因此金融就分為投資和融資兩個方面:

投資: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我把錢投到哪些地方會產生最大的收益?

融資:在未來收益可預見的前提下,我怎麼才能以更低的利率拿到更多的錢?

於是,金融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定價能力議價能力

(實在太累,先寫到這裡)

冼尼瑪

2016/09/02

=========== 交易員崛起 · 專欄目錄 ===========

  • 交易員崛起 · 專欄目錄

推薦閱讀:

場外金融衍生產品爭議案件的程序問題
現金支付將在多少年內消失?
全球反避稅向深層發展: 離岸公司和信託將實現徹底透明化
要去什麼城市發展呢?星巴克幫你選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