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An Empire of Their Own

Neal Gabler 總結的 1910 年代起挑戰 WASP 們所依賴的美國傳統價值的事物們:城市化、大眾傳播、工會、中產階級的專業化、教育。很有意思,這五個都是大事兒。

***

Paramount 創始人 Adolph Zukor 是做「院線」起家的:給工人階級看八分鐘的《火車大劫案》。但他覺得這生意不夠持久,於是把院線業務並給同行,並主動提出自己不再參與經營,只分紅。他花了三年時間調研自己心中更持久的生意:電影長片。他覺得這就是把劇場「罐頭化」,為此他走遍歐洲,尋覓機會。事後看來簡單,但當時沒人相信觀眾會坐 90 分鐘看電影。

Zukor 是匈牙利人,父母雙亡,16 歲自己下定決心去美國,因為在小說里看到過關於美國的美好描述。他從打工起家,後來做狐狸皮圍脖生意賺了第一桶金。接觸到愛迪生髮明的半分鐘電影之後他就告別圍脖業了。他說「匈牙利人一半是農民,一半是藝術家,或兩者兼具。」

***

環球影業的創始人 Carl Laemmle 身高僅 156 cm,因為前列腺不好,他經常自己拎個桶,隨時小解。他沒受過教育,相貌親善,被認為在任何事中可以看出幽默,且不在乎被用來當笑料。而且,他在好萊塢口碑很好,被視為低調的正人君子。

Laemmle 的兒子回憶說,老頭經常自言自語:我會成功。我必須成功。我終將成功。

Laemmle 和 Adolph Zukor 都是因為看美國通俗小說而產生美國夢的,16 歲母親去世後,他就告別德國。但他到美國的前 20 年敗績累累:前十年換了不知多少次工作,大多數是跑腿,後十二年在一家服裝店從賬房做起,最後做到一家小鎮上的分店經理。令人意外的是,最後一份工作他很有感覺,打廣告、布置店面櫥窗,開展郵購業務,遊刃有餘。但當他奔赴公司在芝加哥的總部邀功時,他和老闆產生了爭吵,提出辭職旋即被批准,38 歲的他又失業了。

天涯淪落人,他在芝加哥街頭看了五分錢的從牆上的小洞往裡看的小電影,大笑,突然意識到這東西正是自己想做的,從此步入電影業。「收人錢財,逗人發笑」,是他當時的商業計劃。

三周後他就買下了自己第一家影院,後面裝修花了 925 美元。然後每天大概掙 180 美元。兩個月後他就開了第二家影院。

從此他的人生一帆風順。他隨便買了個片子的版權,就不由自主開始涉足發行業務。此後他開始批量購買電影版權,對外租賃也從同行那裡借版權,版權交易就成型了。當芝加哥發布一紙禁令整改沙龍,兩百家沙龍應其號召改成了電影院,並跟他租賃版權。

1906 年入行,1909 年他已成為全美最大電影發行商。

然後和愛迪生的電影托拉斯對肛。愛迪生希望所有電影的拍攝、放映工具和膠片都受其掌控,甚至電影版權交易也在托拉斯內完成,但已經成為發行商的 Laemmle 反對。他從歐洲進口電影,與其他反愛迪生的獨立電影商合作,並最終走上自己拍攝的道路。

***

Fox 的創始人 William Fox 認為需求在於:月薪 15 美元的人不會拿出 2、3 塊去劇場,所以他們的娛樂是去酒吧把自己灌醉然後回家打老婆。當 Fox 等猶太人進軍電影業時,他們首先提供的是一種 10 美分的娛樂。

幾年之間,Fox、Laemmle、Zukor 都成了當時的百萬富翁。

因為小時受過傷,Fox 左臂僵直。他沒受過教育,性情多疑,易怒。

***

米高梅創始人 Louis Mayer 是個情緒化的人,愛在別人生日上傷感,看電影時愛哭。他同時被視為「浮誇的自我為中心者」。他的生日是 7 月 4 日,但,這生日是他自己改的,是他告別自己東歐生活開始美國夢的儀式。

他給過卓別林分居中的老婆一份合同,後來某次遇見,卓別林指責他破壞自己家庭,說有本事你跟我打一架。他直接給了卓別林一拳。

他有強烈的「上帝感」:管、關心、控制身邊所有人所有事。

推薦閱讀:

好萊塢沒梗?這10部電影都要重開機
九圖看懂好萊塢丨好萊塢的經紀人
好萊塢報告之五丨傳統已死,十字路口前的北美院線
霉霉怒揭好萊塢骯髒潛規則:女星睡出一片未來
中國在影響好萊塢么?好萊塢電影要如何在中國賺更多的錢?

TAG:好莱坞Hollyw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