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系」爆雷連炸!投資P2P的7大典型誤區

精選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徐彬說投資(ID:xubinshuotouzi)」

專業、易懂,省時間,我們一起來做確定性投資。

周末看到一篇華夏時報的新聞,一個名叫「起源系」旗下的8家P2P平台同時出現資金鏈斷裂,大部分用戶可能面臨總額數億元的巨額虧損,受害者中不乏大學生、孕婦、寶媽人群。

(具體的情況,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每次看到P2P跑路的消息,我都非常憤怒。因為我親眼看過投資e租寶的朋友無比絕望的樣子。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更多人身上,我過去一段時間跟投資者交流,發現的投資者的7大典型誤區總結出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是否正在犯類似的錯誤。

◆常見誤區一:有名人代言的P2P平台是安全的

反例1:今天文章中提到的P2P平台由胡海泉代言;

反例2:5大女神——唐嫣、李湘、瞿穎、鍾麗緹、胡靜,曾為e租寶的「繆斯時代」代言;

反例3:昆明的泛亞交易所,將22萬投資者400多億元的血汗錢席捲一空,宋鴻兵、茅於軾、郎咸平和吳法天等公眾人物均給泛亞站過台。

◆常見誤區二:股東背景雄厚的P2P平台是安全的

反例1:螞蟻金服旗下的「招財寶」出現上億元逾期資金;

反例2:重慶國資背景的P2P平台「金糧寶」出現上億元的逾期資金。

◆常見誤區三:可以通過投資多家P2P來分散風險

數據顯示,現在還有2388家P2P平台,但是已經出事的P2P平台多達3429家,也就是說歷史上看,投資P2P踩雷的概率已經超過50%。如果一個行業里的絕大部分公司都有問題,分散風險根本無從談起。除此之外,今天提到的跑路事件又揭示了另一種風險,那就是就算投資了多家P2P,但是這多家P2P可能是同一個實際控制人,要出事就一起出事。

◆常見誤區四:「我投資的不是P2P,是理財/私募/項目等」

門檻低於100萬的理財產品只可能出於銀行、保險公司、公募基金公司(注意,是公募,不是私募)和證券公司。其他任何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只要門檻低於100萬,都是類P2P產品,跟P2P產品有相似的風險。

◆常見誤區五:「我朋友在這家P2P公司工作,他說沒問題」

很多時候,你的朋友是無知者無畏,不知道P2P的潛在風險。結果P2P老闆跑路後,他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不僅要承擔自己的巨額虧損,還要面對親戚朋友們的指責。

◆常見誤區六:「我之前投資的P2P一直在還本付息」

咱們來設計一個騙局:假設我們推出一個投資10年,每年支付10%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者投資了100元。拿到這100元後我們不做任何的投資,第一年結束後,我們拿出100元本金中的10元支付利息,結果我們還剩下90元。第二年,我們拿出剩餘90元本金中的10元支付利息,結果我們還剩下80元。如此進行下去,在第10年需要支付本金之前,這個騙局都不會敗露。

也就是說,這個騙局可以持續10年。並且,大家不難想像,如果後續有更多的投資者進來,這個騙局可以持續的時間更長。因此,如果你投資的P2P還沒有出事,並不代表這個P2P不是個騙局。事實上,很多P2P玩的都是一個借新還舊的把戲。他們不斷的通過高額的收益來吸引新的資金,用於償還之前投資者的利息和本金,出事這是早晚的問題。

◆常見誤區七:「我知道P2P不安全,但是我只做短期,有問題我能跑」

別騙自己了,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能想明白,這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因為不斷的投資短期產品和持有長期產品邏輯上來說是沒有差別的,承擔同樣多的風險。

持續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們知道,我向來反對大家投資P2P,因為P2P缺乏監管。金融領域由於離錢太近,人性的醜惡會被嚴重放大,所以指望不依靠監管,而依靠從業者自律完全是不現實的。

有人說P2P平台中也有好的,我這樣一刀切不科學。我覺得很科學!大家辛辛苦苦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積攢下來的財富是不應該承擔血本無歸的風險的,哪怕這個概率只有0.000001%。在P2P有靠譜的監管之前,我會一直反對大家投資P2P。

除了P2P,一些所謂的「分紅項目」,例如3M、MBI、澳門百家利等,也都是騙局。

不少人問我,「我不是學金融的,如何分辨一個投資項目是否是騙局呢?」。其實大家只需要記住一條金融領域裡恆古不變的真理: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收益越大,風險越大。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可以看成是無風險的理財產品,它們一年的收益率大約在3%左右。有些正規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也許可以給到4-5%的收益率,比如券商的理財和萬能險。但是高於5%收益的理財產品是不可能保本保收益的。如果承諾保本保收益8%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定性為騙局。

前段時間有保險公司用5%收益率的萬能險來吸引投資者,結果被保監會叫停,理由是這麼做的風險太大。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足夠專業,體量也足夠大,如果這樣都被監管機構認為很難做到保本保收益5%,那麼一個小小的P2P平台如何可以拍胸脯說自己可以保本保收益做到8%以上呢?


推薦閱讀:

年賺幾十萬?腦洞大開的思維來了…
這類房子最近特別火,但可能並不適合你去買
他說,懶不是你一個人的錯丨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真接地氣
神秘資金瘋狂拉升萬科5%,許家印吳小暉又來買買買了?

TAG:P2P | 理财 | P2P理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