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略談 ----第二章 闡明宗旨 第十三節/共十三節

第十三節 伊斯蘭教略談

伊斯蘭教是約公元610年由穆罕默德創立的宗教,與基督教一樣信仰獨一的神,穆罕默德稱之為「真主」。在穆罕默德的時代,基督教已經廣泛流傳,而《尼西亞信經》等試圖解決基督教教義矛盾的文件也早在公元325年就已發表。然而強行的統一併沒有解決基督教最核心的問題,反而導致了基督教的分裂。穆罕默德通過自己的思考,同樣覺悟到真理。他發現人們並不理解耶穌基督的教義,而福音書文本也遭受了世俗政治的影響。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他在《古蘭經》中重新闡釋了神和耶穌。《古蘭經》中很大篇幅為重複《聖經》的內容,並重新作出自己的解釋。首先我們來看《古蘭經》對耶穌的看法:

13.1 正確認識耶穌

在穆罕默德的時代,基督教官方教義基本已經定型:人們視耶穌為神獨一的兒子,通過信仰耶穌,能夠洗凈自己的罪,因為耶穌用自己的死代人類洗凈罪惡。人們無法明確耶穌和神的關係,最終使用了「三位一體」這樣一個複雜的理論暫時統一基督教內部的爭論。然而耶穌的道是讓人們覺悟到自己就是神的兒女,神賜予的身體和自然慾望都是潔凈的。自己擺脫「羞恥自己的身體」這個原罪,從而獲得自由和快樂,活在樂園之中。後世基督教教義最為關鍵的錯誤就是,從自己認識到「自己就是神的兒女」,變為自己只有依靠「神唯一的兒子耶穌」才能得救。正如後世佛教教義最關鍵的錯誤在於,從自己覺悟成佛,變為自己相信佛。

為了澄清耶穌和神的正確關係,穆罕默德採用了「使者說」代替「神子說」,使者的意思是警告者和報喜者。也即世界在神意志的推動下發展,最終人類會拋棄謊言真本地生活,而人只能正確認識並順從這一過程。覺悟到真理的人至多成為「報喜者」和「警告者」,依靠神的力量向人們報告「喜訊」---基督教稱為「天國的福音」。

第五章 筵席(馬以代) 72 ~75 妄言真主就是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的人,確已不信道了。麥西哈曾說:「以色列的後裔啊!你們當崇拜真主——我的主,和你們的主。誰以物配主,真主必禁止誰入樂園,他的歸宿是火獄。不義的人,絕沒有任何援助者。」妄言真主確是三位中的一位的人,確已不信道了。除獨一的主宰外,絕無應受崇拜的。如果他們不停止妄言,那末,他們中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罰。難道他們還不向真主悔罪,求得寬恕嗎?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麥爾彥之子麥西哈,只是一個使者,在他之前,有許多使者確已逝去了。他母親是一個誠實的人。他們倆也是吃飯的。你看我怎樣為他們闡明一切跡象,然後,你看他們是如何悖謬的。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144 穆罕默德只是一個使者,在他之前,有許多使者,確已逝去了;如果他病故或陣亡,難道你們就要叛道嗎?叛道的人,絕不能傷損真主一絲毫。真主將報酬感謝的人。

第三四章 賽伯邑 27~28你說:「你們告訴我,你們所稱為他的夥伴的。」決不能的。不然,他是真主,是萬能的,是至睿的。我只派遣你為全人類的報喜者和警告者,但世人大半不知道。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171 信奉天經的人啊!你們對於自己的宗教不要過分, 對於真主不要說無理的話。麥西哈.爾撒 麥爾彥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只是他授予麥爾彥的一句話,只是從他發出的精神;故你們當確信真主和他的眾使者,你們不要說三位。n你們當停止謬說,這對於你們是有益的。真主是獨一的主宰,讚頌真主,超絕萬物, 他絕無子嗣,天地萬物只是他的。真主足為見證。

「麥爾彥」是「瑪利亞」的音譯,「麥西哈」是「彌賽亞」的音譯,「麥爾彥之子麥西哈」就是指「瑪利亞的兒子彌賽亞」。而「基督」就是「彌賽亞」的希臘語翻譯。「他們是如何悖謬的」就是指基督教說的,基督教將耶穌基督神化,福音書中記載耶穌行了很多神跡,而古蘭經則稱耶穌和瑪利亞「也是吃飯的」。「妄言真主確是三位中的一位的人」,即指基督教三位一體的理論,《古蘭經》反對三位一體的複雜教義,反對將耶穌與神等同。認為人應該崇拜的是「獨一的主宰」也即「真主」。

耶穌在福音書中從來都是稱自己為「神的兒子」,並未宣稱自己就是神。《尼西亞信經》將耶穌寫成是「從神出來的神,從光出來的光,從真神出來的真神。」使耶穌從神的兒子上升為神,這使得基督教教義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耶穌基督要人們覺悟到自己就是神的兒女從而得救,而現在變為通過相信耶穌是神或者是神唯一的兒子得救,「成為」變為了「相信」。

《古蘭經》還反對「嗣子說」:

第一七章 夜行(伊斯拉) 111 你說:「一切讚頌,全歸真主!他沒有收養兒女,沒有同他共享國權的,沒有為免卑賤而設的輔助者。你應當讚頌他的尊大。」

第一八章 山洞(凱海府)4~5且警告妄言「真主收養兒女」的人。他們和他們的祖先,對於這句話都毫無知識,他們信口開河地說這句荒謬絕倫的話。

第一九章 麥爾彥 27~35她抱著嬰兒來見她的族人,他們說:「麥爾彥啊!你確已做了一件奇事。哈倫的妹妹啊!你父親不是缺德的,你母親不是失節的。」n她就指一指那個嬰兒,他們說:「我們怎能對搖籃里的嬰兒說話呢?」 那嬰兒說:「我確是真主的僕人,他要把經典賞賜我,要使我做先知,要使我無論在那裡都是有福的,並且囑咐我,只要活著就要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他使我)孝敬我的母親,他沒有使我做霸道的、薄命的人。我在出生日、死亡日、復活日,都享受和平。」n這是麥爾彥的兒子爾薩,這是你們所爭論的真理之言。「真主不會收養兒子——讚頌真主、超絕萬物——當他判決一件事的時候,他只對那件事說:『有』,它就有了。

第一九章 麥爾彥 88~96他們說:「至仁主收養兒子。」你們確已犯了一件重大罪行。為了那件罪行,天幾乎要破,地幾乎要裂,山幾乎要崩。這是因為他們妄稱人為至仁主的兒子。至仁主不會收養兒子,凡在天地間的,將來沒有一個不像奴僕一樣歸依至仁主的。他確已統計過他們,檢點過他們。復活日他們都要單身來見他。信道而且行善者,至仁主必定要使他們相親相愛。

「爾薩」是「耶穌」的音譯。「嗣子說」是當時基督教為解釋耶穌的言行,人們做出的一種解釋。人們認為耶穌在約旦河受洗時被神收養,變為「神的兒子」,從而擁有各種能力「能夠行神跡」。n《古蘭經》否認神會「收養」兒子,是為了強調耶穌只是使者,並沒有行各種「神跡」。世界在神意志的推動下走向天國,人類只能順從真主。「收養」代表著耶穌從此獲得權力,而實際上耶穌的意思是人類生來就是神的兒女,並不需要後天再次被「收養」。人類天生就擁有自由的權力,只是人類因原罪而失去了它。

耶穌向人們傳播「天國的福音」,使人們獲得自己本有的權力而得救。但是後世基督教教義將之變為人類無法靠自己贖罪,只能依靠相信耶穌,耶穌用自己的死亡代替人類洗凈了人類的罪。《古蘭經》反對這種將耶穌視為主宰,反對「耶穌基督代人類贖罪」的說法。

第九章 懺悔(討白)30~31 猶太人說:「歐宰爾是真主的兒子。」基督教徒說:「麥西哈是真主的兒子」。這是他們信口開河,仿效從前不信道者的口吻。願真主詛咒他們。他們怎麼如此放蕩呢!他們舍真主而把他們的博士、僧侶和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當做主宰。他們所奉的命令只是崇拜獨一的主宰,除他之外,絕無應受崇拜的。讚頌真主超乎他們所用來配他的!

第三五章 創造者(法頹爾) 18 一個負罪者,不再負別人的罪;一個負重罪者,如果叫別人來替他負罪,那末,別人雖是他的近親,也不能替他擔負一絲毫。你只能警告在秘密中敬畏主,且謹守拜功者。洗滌身心者,只為自己而洗滌。真主是唯一的歸宿。

人們應該自己覺悟到自己就是神的兒女,順從神的意志而得救;而不是寄希望於依靠耶穌,幻想耶穌能夠洗凈自己的罪。原罪只能由自己擺脫,耶穌只能告訴你原罪到底是什麼。

《古蘭經》認為人至多只是真主的使者,那使者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呢?《古蘭經》將耶穌的死亡看作是一種「超越」。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156~158 又因為他們不信爾撒,並且對麥爾彥捏造一個重大的誹謗。又因為他們說:「我們確已殺死麥爾彥之子麥西哈.爾撒,真主的使者。」他們沒有殺死他,也沒有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們不明白這件事的真相。 為爾撒而爭論的人,對於他的被殺害,確是在迷惑之中。他們對於這件事,毫無認識,不過根據猜想罷了。他們沒能確實地殺死他。不然,真主已把他擢升到自己那裡。真主是萬能的,是至睿的。

人們認為耶穌是被釘十字架死亡,但實際上人類並不知道「死亡」是什麼。人們不了解「死亡」的本質,也不清楚「死亡」的真相。《古蘭經》認為「真主已把他擢升到自己那裡」,耶穌依靠神超越了世代。實際上耶穌在生前的生活方式已經超越了時代,而死亡時耶穌將「自己的靈魂交在神手中」,依靠神超越世代,回歸樂園。

《古蘭經》還記載了基督教教義被改變的原因:福音書被篡改。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78 他們中確有一部分人,篡改天經,以便你們把曾經篡改的當做天經,其實,那不是天經。他們說:「這是從真主那裡降示的。」其實那不是從真主那裡降示的,他們明知故犯地假借真主的名義而造遙。

但我們看到基督教福音書最為寶貴的地方就是保留了爭議和對照,對觀福音和約翰福音一起閱讀,人們會發現馬可,馬太,路加和約翰都加入了自己的觀點。但這些觀點有時並不是刻意的篡改,而是因不理解而造成。眾所周知,耶穌基督是基督教的基石,但是基督教神學教義是由保羅發展得來。保羅的禁慾傾向改變了基督教的走向,而伊斯蘭教也認為正是由於保羅的教導,「天經」被篡改了。蘇格拉底說:「當人們做壞事時,他們總以為這些事在某種意義上是好事。」唯有正確認識神,才能理解世界。

13.2 正確認識神

在正確認識耶穌後,我們再來看看《古蘭經》如何描述真主。

13.2.1真主是無求的

在穆罕默德的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人應該為神獻祭。約翰福音就將耶穌看作是「獻祭的羊」,耶穌獻祭了自己的生命,使得人類的罪被洗凈。而《古蘭經》則指出,真主是無求的,不可「以物配主」。杜絕人們為神獻祭的錯誤做法,人類只要順從自己的自然慾望,就是順從真主。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97 其中有許多明證,如易卜拉欣的立足地;凡入其中的人都得安寧。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為真主而朝覲天房的義務。不信道的人(無損於真主),因為真主確是無求於全世界的。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131 天地萬物,只是真主的。我確已囑咐在你們之前曾受天經的人, 也囑咐你們說:「你們當敬畏真主。」如果你們孤恩,那末,你們須知天地萬物只是真主的,真主是無求的,是可頌的。

第二二章 朝覲(哈只)64 天地萬物都是他的,真主確是無求的,確是可頌的。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48 真主必不赦宥以物配主的罪惡,他為自己所意欲的人而赦宥比這差一等的罪過。誰以物配主,誰已犯大罪了。

第六章 牲畜(艾奈阿姆) 1一切讚頌,全歸真主!他創造天和地,造化重重黑暗和光明;不信道的人,卻以物配主。

第六章 牲畜(艾奈阿姆) 88 這是真主的正道,他以它引導他所欲引導的僕人。假若他們以物配主,那末,他們的善功必定變成無效的。

第六章 牲畜(艾奈阿姆) 137 以物配主者的配主,這樣誘惑他們中的許多人殺害自己的兒女,以便毀滅他們,並混亂他們的宗教。假若真主意欲,那末,他們就不做這件事,故你當任他們偽造謊言。

當時有很多人殺害自己的兒女,來獻祭神。舊約聖經中就明確記載了亞伯拉罕準備殺子獻祭以表虔誠的故事。基督教甚至認為這是神對亞伯拉罕的試煉,並稱亞伯拉罕為信心之父。這些都是舊式宗教錯誤的做法,神根本不需要人們奉獻或者獻祭。

13.2.2 真主是至仁至慈的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163 你們所當崇拜的,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至仁的,是至慈的。

第一七章 夜行(伊斯拉) 110 (你說:)「你們可以稱他為真主,也可以稱他為至仁主。因為他有許多極優美的名號,你們無論用什麼名號稱呼他,(都是很好的)。」你在拜中不要高聲朗誦,也不要低聲默讀,你應當尋求一條適中的道路。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31 你說:「如果你們喜愛真主,就當順從我;(你們順從我),真主就喜愛你們,就赦宥你們的罪過。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耶穌稱神是「公義的父」,「神愛世人」,而《古蘭經》稱神為「至仁至慈」。這裡的「至仁至慈」是中文的意譯,阿拉伯原文是ar-Rahman和al-Raheem。這兩個詞的意思為「廣泛的愛」和「特定的愛」,也即神愛世人,但順從神的人才能感受到神的愛。神將完美的世界創造給人類,是神的博愛;順從神的人,自由快樂,才能得到神的愛;而不順從神的人,得不到神的愛,反而在自我矛盾中痛苦。這實際上和耶穌所說的「愛」和「公義」的意思是一樣的。

13.2.3 真主控制世界

第五六章 大事(瓦格爾) 58~59 你們告訴我吧!你們怎不信復活呢?你們告訴我吧!你們所射的精液,究竟是你們把它造成人呢?還是我把它造成人呢?/63~64你們告訴我吧!你們所耕種的莊稼,究竟是你們使它發榮呢?還是我使它發榮呢?/68~69你們告訴吧!你們所飲的水,究竟是你們使它從雲中降下的呢?還是我使它降下的呢?

第四四章 煙霧(睹罕) 7~8 他是天地萬物的主,如果你們是堅信者。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能使死者生,能使生者死,他是你們的主,也是你們祖先的主。

第九章 懺悔(討白) 116 真主確有天地間的統治權,他能使死者生,能使生者死,除真主外,你們絕無任何保護者,也無任何援助者。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2 他以大地為你們的席,以天空為你們的幕,並且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許多果實,做你們的給養,所以你們不要明知故犯地給真主樹立匹敵。

《古蘭經》告訴人們,神創造了自然規律,通過自然規律控制世界。人類只有性慾,只能將精子射入陰道中,精子和卵子自己遵循自然規律結合發育成人;人類只有食慾,只能遵從自然規律耕種植物,用屎尿給植物施肥,植物自己遵循自然規律吸收屎尿,長出食物。生死的公理也由神規定,人類因原罪而死亡,直到原罪消除,死亡才會消失。這也就是本章第一節的結論:公理就是神跡。

13.2.4 人們無法了解真主的奧秘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55 真主,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滅的,是維護萬物的;瞌睡不能侵犯他,睡眠不能克服他;天地萬物都是他的;不經他的許可,誰能在他那裡替人說情呢?他知道他們面前的事,和他們身後的事;除他所啟示的外,他們絕不能窺測他的玄妙;他的知覺,包羅天地。天地的維持,不能使他疲倦。他確是至尊的,確是至大的。

《古蘭經》認為人類只能認知真主願意啟示給人類的,人類無法窺測他的玄妙。這和叔本華,康德,黑格爾等人的觀點相同:康德認為人類的知識被限制在了「先天範疇」之下,「範疇」的意思就是「範圍」,也即人類的理解能力先天受到了限制。叔本華認為,世界是表象,人類被「摩耶之幕」阻擋。黑格爾則認為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表象。

人類無法認知神的本質,但人類根本無需認知神的本質,就能感受到神的愛。人類並不需要知道蘋果到底是由什麼組成的,就可以吃蘋果滿足食慾。

13.3 善惡

只有正確認識神,才能理解神的愛和公義。《古蘭經》明確指出,不能正確認識真主,善良是無用的。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64 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不要責備受施的人和損害他,而使你們的施捨變為無效,猶如為沽名而施捨財產,並不信真主和後世的人一樣。他譬如一個光滑的石頭,上面鋪著一層浮土,一陣大雨過後,使它變得又硬又滑。他們不能獲得他們所施捨的任何報酬。真主是不引導不信道的民眾的。

第十四章 易卜拉欣 18~19 不信主者,他們的善功比如一堆灰,在暴風之日,被狂風吹散,他們對於自己所謀求的,不能獲得一點報酬。這確是深深的迷誤。難道你沒有看見真主已本真理而創造天地嗎?如果他意欲,他就消滅你們,而創造新人。

第四十七章 穆罕默德n8~10 不信道的人們,將一蹶不振,真主將使他們的善功無效。那是因為他們厭惡真主所降示的經典,故他將使他們的善功無效。難道他們沒有在大地上旅行,以觀察前人的結局是怎樣的嗎?真主又毀滅了他們。不信道的人們,將有同樣的結局。

人們的善良就如同「為沽名而施捨財產」,並不能夠拯救世界。只有使人人獲得神賜予的本有的權力,世界才能回歸極樂。人們都以善良榮耀自己,而結局卻是死亡。只有順從真主賜予的慾望,才能得到拯救。

13.4 原罪

在《聖經》<創世紀>中,亞當和夏娃吃了善惡樹的果子,羞恥神賜予自己的身體,從而犯了原罪。而《古蘭經》在此基礎上改寫了這個故事,加入了伊斯蘭教獨有的魔鬼「易卜劣廝」,並認為是魔鬼誘惑了人類的始祖。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35~36我說:「阿丹啊!你和你的妻子同住樂園吧!你們倆可以任意吃園裡所有豐富的食物,你們倆不要臨近這棵樹;否則,就要變成不義的人。」然後,惡魔使他們倆為那棵樹而犯罪,遂將他們倆人從所居的樂園中誘出。我說:「你們互相仇視下去吧。大地上有你們暫時的住處和享受。」

第七章 高處(艾耳拉弗)10~28我確已使你們在大地上安居,並為你們在大地上設生活所需。你們很少感謝。我確已創造你們,然後使你們成形,然後對眾天神說:「你們向阿丹叩頭。」他們就向他叩頭,唯獨易卜劣廝沒有叩頭。主說:「當我命令你叩頭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叩頭呢?」他說:「我比他優越,你用火造我,用泥造他。」n主說:「你從這裡下去吧!你不該在這裡自大。你出去吧!你確是卑賤的!」 他說:「求你寬待我,直到人類復活之日。」 主說:「你必定是被寬待的。」 他說:「由於你使我迷誤,我必定在你的正路上伺候他們。然後,我必定從他們的前後左右進攻他們。你不致於發現他們大半是感謝的。」n主說:「你被貶責地,被棄絕地從這裡出去吧!他們中凡是順從你的,我必以你和他們一起充滿火獄。」 「阿丹啊!你和你的妻子同住樂園吧,你們可以隨意吃園裡的食物。但不要臨近這棵樹;否則,就要變成不義者。」n但惡魔教唆他倆,以致為他倆顯出他倆的被遮蓋的陰部。他說:「你倆的主禁你們倆吃這棵樹的果實,只為不願你倆變成天神,或永生不滅。」 他對他倆盟誓說:「我確是忠於你倆的。」n他用欺騙的手段使他倆墮落。當他倆嘗了那棵樹的果實的時候,他倆的陰部便對自己現露出來了,他倆只好用園裡的樹葉遮蓋自己的陰部。他倆的主喊叫他倆說:「難道我沒有禁止你倆吃那棵樹的果實嗎?難道我沒有對你倆說過,惡魔確是你倆的明敵嗎?」n他倆說:「我們的主啊!我們已自欺了,如果你不赦宥我們,不慈憫我們,我們必定變成虧折者。」 主說:「你們互相仇視地下去吧。大地上有你們暫時的住處和享受。」 主說:「你們將在大地上生活,將在大地上死亡,將從地下被取出來。」n阿丹的子孫啊!我確已為你們而創造遮蓋陰部的衣服和修飾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為優美。這是屬於真主的跡象,以便他們覺悟。阿丹的子孫啊!絕不要讓惡魔考驗你們。猶如他把你們的始祖父母的衣服脫下,而揭示他倆自己的陰部,然後把他倆誘出樂園。他和他的部下,的確能看見你們;而你們卻不能看見他們。我確已使惡魔成為不信道者的盟友。當他們做了醜事的時候,他們說:「我們發現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做的。真主也是命令我們這樣做的。」你說:「真主不命令人做醜事。難道你們假借真主的名義而妄言你們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嗎?」

《古蘭經》在第二章<黃牛>中,與《聖經》的意思一致。人類因原罪由相愛變為相互仇恨,並且由永生變為了有限生命。但是《古蘭經》第七章<高處>進一步解釋原罪時,卻完全與《聖經》相反。<高處>自創了魔鬼「易卜劣廝」,並稱魔鬼「必定前後左右進攻」人類。人們凡是順從魔鬼的,將和魔鬼一起充滿火獄。世界看似分為了正邪兩部分,順從魔鬼的,下火獄;而順從真主的,進入天園。實際上並不需要魔鬼的引誘,原罪是人類自己的墮落。

<高處>還認為魔鬼使得人類的陰部對人類顯現,真主給人類創造了衣服。而《聖經》則認為人最初是不穿衣服的,穿上衣服就是原罪。這裡《聖經》和《古蘭經》是完全相反的,而這也造成了伊斯蘭教在禁慾方面尤為突出。現在最保守伊斯蘭教區域的婦女連頭髮都要包紮起來,原因就是《古蘭經》的第七章<高處>認為人類的性慾和陰部是醜惡的。

這裡最為關鍵的問題出現了,到底人類的陰部是潔凈的還是骯髒的?既然真主創造了人類的身體,真主創造的事物怎麼會是骯髒的呢?人們還是不清楚自己的罪到底是什麼,《古蘭經》中對此也進行了描述:

第一六章 蜜蜂(奈哈勒) 28 他們在自虧的情況下,天神們使他們死亡。他們表示屈服,說:「我們沒有犯過什麼罪惡。」不然!真主確是全知你們的行為的。

第四八章 勝利(費特哈)17 瞎子無罪,跛子無罪,病人無罪。誰服從真主和使者,真主要使誰入那下臨諸河的樂園;誰規避他,他將使誰受痛苦的刑罰。

人人都正常地生活,沒覺得自己犯了什麼罪惡。而有人認為瞎子,跛子和病人是因為犯罪才導致被懲罰的。而實際上,人類與自己的真本自相矛盾,這才是真正的罪。真主創造了萬物,創造了人類的身體,人類的身體是潔凈的。

13.5 潔凈

《古蘭經》中對於人類的自然慾望--食慾和性慾的看法是:這些都是潔凈的。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5 你當向信道而行善的人報喜;他們將享有許多下臨諸河的樂園,每當他們得以園裡的一種水果為給養的時候,他們都說:「這是我們以前所受賜的。」其實,他們所受賜的是類似的。他們在樂園裡將享有純潔的配偶,他們將永居其中。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57 信道而且行善者,我將使他們入下臨諸河的樂園,而永居其中。他們在樂園裡有純潔的配偶,我將使他們入於永恆的庇蔭中。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15 你說:「我告訴你們比這更佳美的,好嗎?敬畏者得在他們的主那裡,享受下臨諸河的樂園,他們得永居其中,並獲得純潔的配偶,和真主的喜悅。」真主是明察眾仆的。

第五二章 山嶽(突爾) 17~20n敬畏的人們,必定在樂園和恩澤中,他們因主的賞賜而快樂,他們的主使他們得免於烈火的刑罰。你們因自己的行為而愉快地吃喝吧!他們靠在分列成行的床上,我將以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們的伴侶。

第六章 牲畜(艾奈阿姆) 145 你說:「在我所受的啟示里,我不能發現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除非是自死物,或流出的血液,或豬肉——因為它們確是不潔的——或是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犯罪物。」凡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因為你的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168 眾人啊!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你們不要隨從惡魔的步伐,他確是你們的明敵。

對於食物,《古蘭經》說:沒有發現任何人所不得吃的食物,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也即一切的食物都來自真主的恩賜,是潔凈的。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古蘭經》單單要人不吃豬肉。為什麼會禁止吃豬肉呢?可能是因為古代豬較之牛羊較易傳染疾病。比如豬排都要全熟才能吃,而牛排則可以選擇幾分熟。在古代衛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據說當時因食用不全熟的豬肉經常引起疾病,甚至有豬引起的瘟疫。這也許就是禁食豬肉被寫入《古蘭經》的原因吧,我們現在只能依靠猜測了。

而對於性慾,《古蘭經》經常提及「天園」中有「純潔的配偶」。眾所周知,伊斯蘭教國家規定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伊斯蘭教認可人的性慾,人們在「天園」中將享受「純潔的配偶」。n實際上人們本來就都是潔凈的,陰部本來就不是醜惡的。性慾是真主的恩賜,人類都在自然慾望的控制之下。

13.6真實

人類因自我矛盾而痛苦,自我矛盾使得人類失去了真本,開始了說謊的生活。《古蘭經》認為「天園」中的人將不再說謊。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9~10 他們想欺瞞真主和信士,其實,他們只是自欺,卻不覺悟。他們的心裡有病,故真主增加他們的心病;他們將為說謊而遭受重大的刑罰。

第四七章 穆罕默德 3 那是由於不信道的人們遵守虛偽,而信道的人們遵守從他們的主降示的真理。真主如此為眾人設許多譬喻。

第三九章 隊伍(助邁爾) 32~33 假借真主的名義而造謠,並且否認已降臨的實言者,有誰比他還不義呢?難道火獄裡沒有不信道者的住處嗎?傳達實言和承認實言的,這些人確是敬畏的。

第七八章 消息(奈白易) 31~35 敬畏的人們必有一種收穫,許多園圃和葡萄,和兩乳圓潤,年齡劃一的少女,和滿杯的醴泉。他們在那裡面聽不到惡言和謊話。

不信道的人虛偽,將為說謊而遭受刑罰。刑罰便是自然慾望不滿足而痛苦,自我矛盾而痛苦。而信道的人是「傳達實言」和「承認實言」的。到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後,人類將不再說謊,真本地生活。

13.5~13.6兩節分別談到了「清」--「潔凈」,「真」--「真實」,兩者合起來就是「清真」。下一節我們談「伊斯蘭」--「順從」。

13.7順從

真本地生活就是順從自己的內心,而人類的精神和肉體都是由真主創造的。所以順從內心,也就是順從真主。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56 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因為正邪確已分明了。誰不信惡魔而信真主,誰確已把握住堅實的、絕不斷折的把柄。真主是全聰的,是全知的。

第二四章 光明(努爾) 52 凡順從真主和使者而且敬畏真主者,確是成功的。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31 你說:「如果你們喜愛真主,就當順從我;(你們順從我),真主就喜愛你們,就赦宥你們的罪過。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27 真主欲赦宥你們,而順從私慾者,卻欲你們違背真理。

第一八章 山洞(凱海府) 28在早晨和晚夕祈禱自己的主而求其喜悅者,你應當耐心地和他們在一起,不要藐視他們,而求今世生活的浮華。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視我的教訓,而順從自己的慾望。他們的行為是過分的,這種人你們不要順從他們。

第二八章故事(改賽素) 50 如果他們不答應你,那末,你應當知道他們只是順從自己的私慾。舍真主所啟示的正道,而順從自己的私慾者,有誰比他更迷誤呢?真主必定不引導不義的民眾。

第三十章 羅馬人(魯姆) 29~30n不然,不義者,無知地順從自己的私慾。真主所誤導的人,誰能引導他呢?他們絕沒有援助者。你應當趨向正教,(並謹守)真主所賦予人的本性。真主所創造的,是不容變更的;這才是正教,但人們不半不知道。

《古蘭經》明確認為:人應該按照「真主所賦予人的本性」生活。人類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本性是什麼?自然慾望的滿足就是人的本性,順從本性就是順從真主。

《古蘭經》第四章認為「順從私慾者」是違背真理的。這裡我們要探討私慾的問題:人類的自然慾望並不是人類自己可以決定的,是真主恩賜的肉體自動提出的,人類無法拒絕。而人類的私慾卻是由自己產生的,比如生活的浮華,而這些都是要靠痛苦的工作才能實現。

13.8榮耀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90 他們因真主把他的恩惠降給他所意欲的僕人,故他們心懷嫉妒,因而不信真主所降示的經典;他們為此而出賣自己,他們所得的代價真惡劣。故他們應受加倍的譴怒。不信道者,將受凌辱的刑罰。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126~127真主只以這應許對你們報喜,以便你們的心境因此而安定。援助只是從萬能的、至睿的真主那裡降下的。(他援助你們),以便對於不信道的人,或剪除一部分,或全部加以凌辱,以便他們失敗而歸。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14 誰違抗真主和使者,並超越他的法度,真主將使誰入火獄,而永居其中,他將受凌辱的刑罰。/151這等人,確是不信道的。我已為不信道的人預備了凌辱的刑罰。

不信道的人將受凌辱的刑罰,什麼樣的刑罰呢?那就是自己本來的自然慾望得不到滿足,而自己的私慾比如積累財富,也因死亡而註定失敗。只有真主的榮耀是真正的榮耀,其他的榮耀都因死亡而消失。

13.9火獄和天園

再來看《古蘭經》所描寫的火獄和天園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4 如果你們不能作──你們絕不能作──那末,你們當防備火獄,那是用人和石做燃料的,已為不信道的人們預備好了。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 10 不信道者所有的財產和子嗣,對真主的刑罰,不能裨益他們一絲毫。這等人是火獄的燃料。

第二一章 眾先知(安比雅) 98 你們和你們舍真主而崇拜的,確是火獄的燃料,你們將進入火獄。

第九章 懺悔(討白) 35 在那日,要把那些金銀放在火獄的火里燒紅,然後用來烙他們的前額、肋下和背脊。這是你們為自己而窖藏的金銀。你們嘗嘗藏在窖里的東西的滋味吧!

薩特說:他人即是地獄,而古蘭經則說火獄的燃料是人。人類由相愛變成了相爭,在爭鬥中人們痛苦勞累。

窖藏的金銀在人死亡時會使人痛苦,因為人必將離開這些金銀。而這些金銀本可以換取自然慾望的滿足,現在卻變成了無用之物。金銀在死亡面前毫無用途的,只能使人自悔。

第三一章 魯格曼 8~9 信道而且行善者,必將享受極樂園,而永居其中。這是真主的真實的應許,他確是萬能的,確是至睿的。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25 你當向信道而行善的人報喜;他們將享有許多下臨諸河的樂園,每當他們得以園裡的一種水果為給養的時候,他們都說:「這是我們以前所受賜的。」其實,他們所受賜的是類似的。他們在樂園裡將享有純潔的配偶,他們將永居其中。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57 信道而且行善者,我將使他們入下臨諸河的樂園,而永居其中。他們在樂園裡有純潔的配偶,我將使他們入於永恆的庇蔭中。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15 你說:「我告訴你們比這更佳美的,好嗎?敬畏者得在他們的主那裡,享受下臨諸河的樂園,他們得永居其中,並獲得純潔的配偶,和真主的喜悅。」真主是明察眾仆的。

第五二章 山嶽(突爾) 17~20n敬畏的人們,必定在樂園和恩澤中,他們因主的賞賜而快樂,他們的主使他們得免於烈火的刑罰。你們因自己的行為而愉快地吃喝吧!他們靠在分列成行的床上,我將以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們的伴侶。

極樂園中配偶是純潔的,人們靠在分列成行的床上。人們快樂地吃喝,以自然產生的水果為給養。實際上這裡談到的自然慾望的滿足。

第二一章 眾先知(安比雅) 104 在那日,我將天捲起猶如捲軸將書畫捲起一樣。起初我怎樣創造萬物, 我要怎樣使萬物還原。這是我自願應許的,我必實行它。

極樂園就是人類最初的樣式,一切都還原為真本,人類從極樂園中來,最終又回到極樂園中去。伊斯蘭教最廣為人知的話就是「天堂里有七十二個處女」,而《古蘭經》對何為處女做了解釋。

第五六章 大事(瓦格爾)35~36我使她們重新生長,我使她們常為處女。

人們認為只有處女是潔凈的,實際上女人任何時候都是潔凈的。相信真主創造的一切都是潔凈的,就能使女人「常為處女」。

13.10 出生和死亡

最後來看《古蘭經》如何看待出生和死亡。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48 你們當防備將來有這樣的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幫一點忙,任何人的說情,都不蒙接受,任何人的贖金,都不蒙採納,他們也不獲援助。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107 難道你不知道真主有天地的國權嗎?除真主之外,你們既沒有任何保護者,又沒有任何援助者。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123 你們當防備將來有這樣的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幫一點忙,任何人的贖金,都不蒙接受,說情對於任何人都無裨益,他們也不獲援助。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阿黎儀姆蘭) 25在毫無可疑的一日,我將集合他們,那時人人都得享受自己行為的完全的報酬,毫無虧枉。在那日,他們怎樣呢?

第四章 婦女(尼薩儀) 78 你們無論在什麼地方,死亡總要追及你們,即使你們在高大的堡壘里。如果他們獲得福利,他們就說:「這是真主所降賜的。」如果他們遭遇禍患,n他們就說:「這是你所召致的。」你說:「禍福都是真主所降的。」這些民眾, 怎麼幾乎一句話都不懂呢?

第八章 戰利品(安法勒) 17你們沒有殺戮他們,而是真主殺戮了他們;當你射擊的時候,其實你並沒有射擊,而是真主射擊了。(他這樣做)原為要把從自己發出的嘉惠賞賜信道的人們。真主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

第五十章 戛弗 36 在他們之前,我毀滅了許多比他們更強悍的世代!他們曾在各地旅行,難道有什麼避死的地方嗎?

第三一章 魯格曼 33 人們啊!你們應當敬畏你們的主,你們應當畏懼那一日,父親對於兒子毫無裨益,兒子對於父親也毫無裨益。真主的應許,確是真實的。絕不要讓今世的生活欺騙你們,絕不要讓猾賊以真主的容忍欺騙你們。

《古蘭經》認為死亡是真主的權力,是真主使人類死亡。死亡是每個人都需要獨自面對的,無人可以幫忙,無人可以說情,金錢也毫無用處。

再來看出生:

第五三章 星宿(奈智姆 ) 42~47你的主,是眾生的歸宿。他能使人笑,能使人哭;他能使人死,能使人生;他曾創造配偶──男性的與女性的──是以射出的精液;他以再造為自己的責任;

第四七章 穆罕默德 38 你們這等人啊!有人勸你們為主道而費用,你們中卻有吝嗇的。吝嗇的人自受吝嗇之害。真主確是無求的,你們確是有求的。如果你們違背命令,他就要以別的民眾代替他們,然後,他們不象你們樣。

第三五章 創造者(法頹爾) 16~17如果他意欲,他將毀滅你們,而創造新的眾生。那對真主不是煩難的。

第七十章 天梯(買阿列支) 41 我能以比他們更好的人代替他們,我不是無能的。

第一六章 蜜蜂(奈哈勒) 70 真主創造你們,然後使你們死亡。你們中有人復返於一生中最惡劣的階段,以致他在有知識之後又變得一無所知。真主確是全知的,確是全能的。

《古蘭經》認為,出生是真主再造人類,用無罪的人代替有罪的人。人類出生時一無所知,不羞恥自己的身體,是潔凈的。人類社會出生死亡的循環,就是真主在「潔凈」人類,創造新的無罪的人類,直到原罪被徹底消滅。

13.11 古蘭經的問題

根據伊斯蘭教的歷史,《古蘭經》並非穆罕默德親自編寫。伊斯蘭教也承認穆罕默德是既不會讀也不會寫的文盲,他在世時只有口頭傳經,沒有人系統地對他的言行進行記錄整理。穆罕默德死後,又過了幾年,經過多次征戰,部分能背誦古蘭經的信徒戰死後,第一代「哈里發」伯克爾才下定決心開始收集整理古蘭經(「哈里發」的意思是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中間的整理過程有爭議,但最終到第三代「哈里發」奧斯曼時才頒發統一的古蘭經版本並銷毀了其他版本,今日流傳的古蘭經均為奧斯曼版本。

古蘭經和基督教福音書一樣,都經歷了眾多版本和統一的過程。不過福音書保留了爭議,將三本對觀福音和約翰福音都作為正典放入新約中。而奧斯曼對古蘭經的統一較為徹底,除奧斯曼版本外,其他版本都被銷毀了。在統一古蘭經文本的過程中,所有有爭議的經文都被刪除。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對於它的解讀就無法像福音書一樣,可以進行對比研究從而發現真正的耶穌基督。但是伊斯蘭教發展出了「聖訓學」,來研究先知穆罕默德自身的生活,來作為對古蘭經的補充。

今天的伊斯蘭教在奧斯曼版本《古蘭經》的指導下,也出現了眾多的問題。人們普遍認為伊斯蘭教存在極端暴力傾向,女性地位低下,而問題的根源就在奧斯曼版本的《古蘭經》中。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奧斯曼版本《古蘭經》中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1)善功到底是什麼?

《古蘭經》中宣稱不信道之人的善功無用,那到底什麼樣的善功是有用的呢?《古蘭經》中並沒有清清楚楚地解釋善功是什麼,而只是不斷強調人們要「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伊斯蘭教由此發展出了「五大功課」,人們要按時間做禮拜,有能力者一生必須朝覲一次天房。更加重要的是,《古蘭經》中還指出「善功」重的人,才是成功的;「善功」輕的人,是虧損的。

第二三章 信士(慕米農) 102~103 凡善功的分量重的,都是成功的;凡善功的分量輕的,都是虧損的,他們將永居火獄之中。

如此一來,人類由物質的自相競爭變為了善功的自相競爭。宗教不但沒有給人自由,反而無中生有增加了一堆必須要做的「功課」。而「善功」的競爭根本就是無窮無盡的。

到底什麼是善功呢?那就是要正確認識真正的善。真主賜予人類身體和慾望,又使人類天生就能慾望滿足,這就是真正的至善。但人類因羞恥自己的身體,犯了原罪,導致自己不再「擁有七十二個潔凈的女子」。而真正有用的功,就是宣傳真主的至善,擺脫人類自己所犯的原罪。我們可以類比佛教,佛教中也有功德一說,而真正有用的功德是指自我的覺悟。梁武帝造再多的寺廟,也沒有絲毫的功德。

(2)只重視後世的回報

《古蘭經》只重視復活日的回報,認為今世的生活是虛幻的。

第三章 儀姆蘭的家屬( 阿黎儀姆蘭) 185 人都要嘗死的滋味。在復活日,你們才得享受你們的完全報酬。誰得遠離火獄,而入樂園,誰已成功。今世的生活,只是虛幻的享受。

正是這種只重視後世回報的傾向,使得人們不重視現世生活甚至自己的性命。這造成了伊斯蘭教的極端暴力傾向,人們認為為了真主而拋棄自己的生命,可以在後世得到真主的回報;實際上真主的回報就在今世,世界本來就是天園,人們應該在現實中獲得「七十二個潔凈的女子」。為主道而奮鬥,並不是要為主道而殺人;而是要讓人們認識真主,發現自己的原罪並擺脫它,將現實世界變成天園。

13.12 宗教的統一

在伊斯蘭教建立的時期,世界上已經有眾多的宗教,《古蘭經》認為正道和真教必然會勝過一切其他的宗教。

第五章 筵席(馬以代) 69 信道的人、猶太教徒、拜星教徒、基督教徒,凡確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人,將來必定沒有恐懼,也不憂愁。

第四九章 寢室(侯主拉特) 14 游牧人們曾說:「我們已信道了。」你說:「你們沒有信道,雖然你們可以說:『我們已歸順了』,但正信還沒有入你們的心。如果你們服從真主和使者,他不減少你們的善功一絲毫。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

第六一章 列陣(蒜弗) 9 他曾以正道和真教的使命委託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勝過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的人不願意。

第二章 黃牛(巴格勒) 136~138 你們說:「我們信我們所受的啟示,與易卜拉欣、易司馬儀、易司哈格、葉爾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啟示,與穆薩和爾撒受賜的經典,與眾先知受主所賜的經典;我們對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不加以歧視,我們只順真主。」如果他們象你們樣信道,那末,他們確已遵循正道了;如果他們背棄正道,那末,他們只陷於反對中;真主將替你們抵禦他們。他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你們當保持真主的洗禮,有誰比真主施洗得更好呢?「我們只崇拜他。」

正道和真教以真主創造的自然規律為基石,符合人類自身的本性。任何違反人性的宗教或對宗教的誤解,必然會被消除。世界的發展和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神的意志推動世界的進步。

上一篇:傳教 ----第二章 闡明宗旨 第十二節/共十三節-知乎專欄

下一篇:天國的鑰匙----第二章 闡明宗旨 本章總結 - 知乎專欄

回到目錄:《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書籍和專欄介紹--永久置頂 - 知乎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上半冊(宗旨和基督教部分)已完成,下半冊(佛教與哲學部分)脈絡已完成,正在寫作中。全書約100萬字,售價100元;僅有電子圖片版,通過郵箱發送,沒有紙質實體書。僅購上半冊57萬字,售價50元。購書請加微信號sunonefly,不購書請勿擾,交流可用私信知乎。以上文章出自作者即將出版的書籍《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版權所有,轉載務必經過作者本人同意。


推薦閱讀:

上帝愛不相信上帝的人嗎?
信上帝但是不是為了上天堂 只希望能為家人求得福分 也希望自己做個好人 不去教堂不去教會在家裡禱告?
上帝創造宇宙的時候在什麼地方?
既然上帝可以直接創造亞當,為何要讓耶穌降臨在凡人瑪利亞的腹中然後出生代替人類受難,而不直接神創他?
我的這種信仰是不是純粹的信仰?克爾凱郭爾和蒂利希關於信仰的態度是一樣的嗎?

TAG:伊斯兰教 | 古兰经 | 基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