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到底是不是由軀體和靈魂組成?靈魂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暗物質或者一種電場或者電波或者高能粒子?


謝邀。考慮靈魂是否存在之前,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說房間里有一隻看不見摸不著用所有已知科學方法都探測不到的粉紅色大象,你怎麼看」。如果你的反應是兩手一攤表示既然什麼方法都探測不到,那誰知道到底有沒有這粉紅色大象啊。靈魂問題同理。


問題在於你認為所謂的靈魂是什麼;在非科學界,有相當多認為是身心二元論,但是這個理論在神經科學下可能有些站不住腳。

我並非神經科學專業,略懂一二而已,僅僅只說一點我知道的案例。

  • 關於意識:通過電刺激屏狀核,可以關閉人類的意識,可以認為是睡著了。(屏狀核:大腦的意識開關? - 知乎專欄)
  • 關於記憶:代號為H.M.的病人,在接受了完整的海馬體切除手術後,無法形成新的記憶力,永遠活在手術前的記憶中。
  • 關於識別:代號為P.T.的病人,自從中風後,對於生活了66年的農場出現識別錯誤,如不認識眼前的景色,給公牛擠奶,不認識周圍的人,包括他的妻子,但他能識別出他的妻子這個東西是頭、身體、胳膊等一堆零件,卻竟然能分辨出是她的聲音。其他一些病例,如負責視覺的某部分腦區受到損害,無法識別活動的物體,但如果是靜態的則可正常識別;又有語言部分腦區因中風產生的出血壓迫,導致看不懂也聽不懂自己的母語,同樣也不會說和寫母語,等等;
  • 關於情緒:代號 S.M.的病人,在因癲癇導致杏仁核萎縮後,不知道什麼為恐懼;
  • 關於社會認知:Phineas Gage在 眶額皮質 被擊穿摧毀後,從一個受人尊敬的男人變為了粗俗、無耐心的人。

以上案例除第一條外,均出自《認知神經科學——關於心智的生物學》 (豆瓣)

病例非常多,不勝枚舉。還有例如,斷開了左右腦後,出現左手打右手左腦說有右腦說無的病人;截肢病人認為自己被截掉的手在臉上,做核磁共振會發現是因為原來缺失的那部分手的神經被旁邊臉的神經亂入;通過人腦介面可以實現通過你有意識/無意識的行為控制

再來一點專業級的相關案例:

在神經科學領域,有哪些反直覺的研究成果? - 知乎

現在主流科學界是否認為,意識就是大腦所產生的功能和作用? - 知乎

不過究竟什麼是意識/靈魂?如果你將其當作一個整體來描述,甚至可能不同領域的人會有不同的定義;但如果將其相關功能進行拆解,會發現也許只是一堆功能的集合體罷了。就像,電腦明明是一堆零件拼接出來的機器,軟體是怎麼出來的呢?

也許神經科學會幫助我們探索到答案

具體請自行系統的學習認知神經科學,亦可關注知乎 神經科學 - 索引 及其子話題


個人理解,基督教的理論中,靈是指價值觀;魂是指以大腦為物質基礎的意識,包括邏輯運算能力、簡併處理能力;血氣是指以激素調節為物質基礎的情緒。

沒有身體這個物質基礎,價值觀就不能實踐,也就是死的、被隔絕的、失去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力的。

而基督教的傳統解經中,是存在一個靈界,靈就是那個世界的「生物」。我特想知道,持這種觀點的人,如何去解釋「基督教的末日審判不是靈魂受審,而是復活受審。」


玄學就是玄學,不要強行披上科學的外衣,偽裝成大眾聽不懂的樣子招搖撞騙。


靈魂是包含在大腦結構中的信息,包括你的記憶啊,行為模式什麼的。

不是什麼高能粒子,暗物質 暗能量之類的東西。

任何不是回答這個的答案都是錯的。(如果只是換種說法的除外。)


從人視覺聽覺 自閉學者 語言 天賦論 引力場量子場論 以相對論量子論為基礎 討論人的大腦暗能量-默認模式 2

從人視覺聽覺 自閉學者 語言 天賦論 引力場量子場論 以相對論量子論為基礎 討論人的大腦暗能量-默認模式 2

人的感知系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首先談人的視覺感知系統。

人的眼睛有著接收及分析視像的不同能力,從而組成知覺,以辨認物象的外貌和所處的空間(距離),及該物在外形和空間上的改變。腦部將眼睛接收到的物象信息,分析出四類主要資料;就是有關物象的空間、色彩、形狀及動態。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可辨認外物和對外物作出及時和適當的反應。

·當有光線時,人眼睛能辨別物象本體的明暗。物象有了明暗的對比,眼睛便能產生視覺的空間深度,看到對象的立體程度。同時眼睛能識別形狀,有助我們辨認物體的形態。此外,人眼能看到色彩,稱為色彩視或色覺。此四種視覺的能力,是混為一體使用的,作為我們探察與辨別外界數據,建立視覺感知的源頭。

人類視覺系統的感受器官是眼球。·眼睛後段是感光的部分。後段有視網膜,它是由兩種感光細胞所組成,這兩種細胞因其形狀而名為桿狀細胞(rod cells)和錐狀細胞(cone cells),作用是將水晶體聚焦而成的光線變成電信號,並由神經細胞送往腦部。外界的光線信息進入眼球後,會被眼球內的神經細胞轉變為電信號,再被傳輸送到腦袋中。腦部接收電信號之後,會引起連串的思維活動,並作出適當的行動或反應。·一個視能正常的人,能分辨在視網膜上來自不同投影的影像。這種能力稱為」視覺敏銳度」。 在接近視網膜的中央,距離眼角膜最遠的地方,這位置稱為黃點(fovea) ,是感光細胞最密集,視覺敏銳度最高的位置。

·色視覺原理

·眼睛裡有三種不同的錐細胞,分別對紅、綠、藍三種波長的光線敏感,當不同波長的光波進入眼睛並投映在視網膜上時,大腦就通過分析由各個錐細胞輸入的信息去感知景物的顏色。

·色盲的形成,是因為視網膜上的錐狀細胞不能分辨顏色。大部分人天生具有正常色覺,他們可辨認由三原色調配出來的不同顏色。但亦有人是二色視者,他們只可看見光學三原色中的二種。二色視者又稱色弱,他們仍能看見顏色,只是他們看不見其中一種三原色,他們會混淆某些顏色,例如會看不出黃黑條紋顏色,不過可以會出對比大的色樣,所以我們設計機動部分的時候,應考慮這一點,提高使用者對危險部分的警覺。但亦有人是全色盲的,他們完全不能分辨顏色,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全黑白灰的。

·正常人眼可分辨大約七百萬種不同顏色,人眼不同區域對顏色有不同的敏感度,眼睛中央對顏色和動態十分敏感,但眼睛邊緣的顏色敏感度則較差。不同顏色當中,人對紅,綠和黃色則比對藍色敏銳,這種特性對視象傳意有很大的影響

立體視覺

人類和其它的肉食、雜食動物,無需處處提防捕食者,反之要在捕食時準確判斷自已與獵物的位置,所以演化出兩眼向前的頭部結構,並發展出利用雙眼所見之差別來計算距離的能力。

運動感知

人類的眼睛會對四種視覺刺激有反應,然後對此四種刺激在腦里產生信息

當遇見一物體,會產生顏色,形狀,深度,及運動四種信息。我們會因應物體的位置,速度,方向,作出反應。物體在眼角膜留下影像,物體移動愈快,影像移動愈快。 如果我們要圍著某物體旋轉,則一定要知道該物體的位置及運動軌跡。

由人類視覺系統的功能可知,人類大腦神經系統具有以下維度的感知

1.三維空間的感知

2.時間維度與速度的感知

3.光波維度與對三種的原色光分別是紅,綠及藍的感知。

這裡視覺系統的感知就已經超越了三維空間,而是有了時間的維度,光譜光波的維度。這是五個維度。

人類的繪畫藝術,就是人的視覺能力與視覺感知的充分展示。每一個畫家,他對色彩、空間、時間維度的感知是截然不同的。東方的繪畫藝術與西方的繪畫藝術有著很大的不同。東方人西方人對同一幅繪畫作品,認知、情感、意識範疇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腦嚴重損傷的的病人,有部分人恢復生活以後,突然爆發了奇特的創造力,就有繪畫、音樂、數學的天才能力,這是無法用大腦的學習理論予以說明的,,這是對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結論的重大質疑與推翻!

2005年,《神經病學》上報道了一個由突發腦部出血造成的「意外天才」案例:在發病之前,患者對藝術創作沒有絲毫興趣,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才能。但在患者突發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幾周內,他開始「在許多筆記本上寫滿詩歌,誇張而極具表現力地進行繪畫創作,把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來繪畫和雕塑。」他不但充滿了創作力,而且無法停止手中的創作。他渴望把所有的空間都填滿自己的作品,這已經成了一種強迫症。他畫滿了家裡所有的地板、牆磚、天花板,他瘋狂的在所有能夠繪畫的地方創作,不僅僅用畫筆和顏料,甚至用蠟油和煙火——這種瘋狂最終讓他的妻子無法忍受,離他而去。

大量的紀錄片對這位叫做湯米·麥克休(Tommy McHugh)的獲得型學者症的故事進行了報道。其中《我天才的大腦》對這位患者的生活片段進行了生動詳細的描述

Tommy McHugh,一次幾乎致命的腦部出血使他成為了具有狂熱創造力的畫家。圖片來源:《我天才的大腦》

與之前所提到的情況不同,他僅有輕微的前額葉異常,依然具有正常的智商,記憶和語言能力也幾乎沒有受損。神經學家愛麗絲·弗萊厄蒂(Alice

Flaherty)認為,麥克休在發生出血後,淤血集中在左腦的某個區域,抑制了兩個關鍵腦區的功能,最終引發了他的創造力大爆炸。這兩個腦區分別是負責思考決策的前額葉,以及控制語言的顳葉。麥克休發生出血的區域正好在這兩個腦區之間,於是形成了一種新的平衡,這種萬里挑一的運氣,說是「奇蹟」也絲毫不為過。他的創作已經持續了六年有餘,狂熱的創造慾望也許還會持續下去。

還有一個大眾都知道的例子,就是梵高。

梵高的《星夜》好在哪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60603

匿名用戶

亦何歡、蟲蟲 、余北溟 等 3271 人贊同了該回答

說來慚愧,真正意識到梵高的偉大是在自己得了精神疾病以後。雖然以前去過好幾個收錄了梵高作品的博物館,卻沒有感受到強烈的衝擊。直到後來得了嚴重的抑鬱症,每天需要吃藥才有感觸。有一個夏天的晚上吃完某種安定情緒的藥物後產生了幻覺,當我看到窗外稀疏的星星時,星星就像《星空》中的一樣旋轉跳躍起來,甚至湧向我。第一時間我想到了梵高,感動得留下了眼淚,由於吃藥我已經很久沒有哭了。這種感覺不是悲傷也不是孤獨,而是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當中總有一些孤獨的靈魂,而孤獨的靈魂也可以有強烈的共鳴,雖然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知乎這一段回答,說出了繪畫藝術的本質。繪畫就是人類靈魂內容、意識思想表達一種很好的方式。

追溯到4萬年前法國岩洞的智人岩畫的內容,與4萬年以後梵高、湯米·麥克休Tommy McHugh繪畫表達的情感內容,梵高、湯米·麥克休對於色彩的運用與4萬年前的智人有基本一致的要素。

肖維岩洞中共有1000多幅壁畫,可追溯到3.6萬年前的石器時代,它們被認為是歐洲最早的人類文化形式。(網頁截圖)

這就可以下結論,繪畫表達的人類意識內容,首先是跨越時間與空間。

梵高是在精神病發作以後,才創作了最偉大的作品。

湯米·麥克休Tommy McHugh是大腦嚴重創傷以後,沒有學過繪畫的他,突然具有狂熱創造力,他不但充滿了創作力,而且無法停止手中的創作。他渴望把所有的空間都填滿自己的作品,這已經成了一種強迫症。他畫滿了家裡所有的地板、牆磚、天花板,他瘋狂的在所有能夠繪畫的地方創作,不僅僅用畫筆和顏料,甚至用蠟油和煙火。

這不是告知大眾,繪畫的天賦不是僅僅通過學習就可以得到。繪畫,是人類視覺系統對於三維空間,時間的維度,光譜光波維度五個維度綜合感知。

在大腦發生病變引發神經疾病,大腦嚴重損傷的情況下,按照牛頓經典世界腦科學理論,人的視覺系統受到了嚴重損害,人類應該不再具有正常的三維空間、色彩光波、時間運動的感知能力,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經典世界的腦科學是正確的,現在大腦受到嚴重損害喪失正常視覺功能的情況,屬於絕大多數。

但是湯米·麥克休Tommy McHugh繪畫天賦是腦損傷以後才具有的,屬於後天學者症候群。

後天學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是指有認知障礙,但在某一方面,如對某種藝術或學術,卻有超乎常人的能力的人。自閉患者中有10%是學者症候群(故稱自閉學者,Autistic savant),大腦損傷患者中則約1/2000的機率是。(50%

自閉症患者, 50%大腦損傷患者)。

他們的IQ大部分低於70,但在一些特殊測試中卻遠勝於常人,故俗稱為白痴天才(Idiot Savant)。他們的天賦有多種不同的形式,有演奏樂器、繪畫、記憶、計算及日曆運算能力。美國電影《雨人》中的「雨人」就是一個典型的學者症候群,他對數字的計算能力和記憶力非常驚人。

後天性學者症候群指兒童或成年人在左腦受損後,突然間發展出的學者症候群患者特殊才能。學者症候群指個人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自閉症或其他心理疾病,卻擁有與其障礙全然相對的、不協調且驚人的某種能力。後天性學者症候群患者一般頭部曾受創傷,之後出現超凡的數學、音樂或藝術才能。

傳統的腦科學,把此現象歸於大腦的可塑性,是沒有說服力的。

依據現代的相對論、量子場理論,就可以很好的解釋。

宇宙在宏觀角度、超微觀角度,都是一體的統一的,引力場量子場就是宇宙構成的基本因素。宇宙在其背後存在一個隱蔽的秩序,全息宇宙的理論就充分說明了這點。

人類的DNA就是存在於人體的每一個細胞之內,只要是人的頭髮、唾液、骨骼、血液、人體的任何的機體部分,都是帶有DNA。一個DNA就包含人類的整個信息內容。

人的意識就是由於宇宙的量子場存有人類以及所有生命的量子信息。

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過程是一個極其複雜而富於神奇的演變過程,其生命開始於一個小小的受精卵,逐周在子宮內發育成健康的寶寶。

一個人自子宮中誕生,就是神經系統率先發育。感官發育離不開腦部發育

第3個月,胎寶寶的身體比例中,腦袋顯得很大,大腦已經發育得非常複雜;第4個月,腦部迅速發達起來,但腦的表面還很平滑,沒出現溝回;第5個月,感覺器官開始按照區域迅速的發展,味覺、嗅覺、觸覺、視覺、聽覺會在大腦中專門的區域里發育;此時神經元的數量減少,神經元之間的連通開始增加;第7個月時,胎寶寶的腦細胞在迅速增殖分化,神經系統發育;到9個月時,胎寶寶腦的功能已經較為發達。

第1~2個月感覺器官初現雛形

孕4周後,胎寶寶的視網膜初步形成。6周後,聽覺開始形成。接著小手、小腳以及面部器官開始出現雛形。但是,此時胎寶寶的感官功能還未形成。

第3~4個月觸覺、味覺形成

孕8周以後,胎寶寶的皮膚開始有感覺,隨著神經元的增多,用手觸碰腹部,TA會蠕動起來。孕11~12周味覺發育完成,可感覺甜、酸等多種滋味。

第5~6個月聽覺開始發達

胎寶寶的聽覺越來越發達,聽到不喜歡的聲音會皺眉。18~20周開始,孕媽咪會感覺到胎動,胎寶寶也會對孕媽咪的觸摸做出收縮反應。

第7~8個月視覺變得敏感

孕27~28周,胎寶寶腦部的發育非常快,能認知節奏和旋律,有時還會用胎動對聲音做出回應。同時還能能感覺光線的明暗,對外界的刺激也越來越敏感。

第9~10個月感官發育完善

孕37周時,胎寶寶幾乎能對任何光線產生反應,眼睛也能靈活地眨動。隨著宮內空間的縮小,胎動開始那麼頻繁,不過此時TA的感官發育已和新生寶寶差不多了。

胎兒的發運過程,就是在宏觀宇宙世界發育的過程。孕4周後,胎寶寶的視網膜初步形成。6周後,聽覺開始形成。也就意味著,視覺系統是胎兒最早形成的感知系統。

在超微觀的量子世界,胎兒的發育就是一個量子場的量子坍塌的過程,也就是量子信息傳輸的過程,超弦的振動頻率是量子世界的基本構造。

也可以說,胎兒就是宇宙信息的在宏觀世界的載體與記錄者,胎兒具有許多天賦不是來自後天的學習,而是在胎兒子宮發育過程中,胎兒從宇宙生命場中獲取的。

每個嬰兒天生的5種天賦。

1.運動能力。在懷孕第7周胎兒就開始學習運動。

2.音樂能力。寶寶在胎兒時期就能被子宮外的音樂吸引,寶寶在幾乎還站立不穩時就會按音樂的節奏搖晃。

3.繪畫能力。嬰兒在出生後第4個月到第8個月開始學習看東西,眼睛和大腦中的視力中心被接通,外界一幅幅的畫面印在他們的腦海中。

4.嬰兒的面部識別能力。

5.語言能力。美國科學家發現,嬰兒從出生到4個月是各種語言的專家,他能夠分辨出150種人說話的聲音。只有在6個月左右才變為本國語言的專家。

嬰兒的天賦能力,在子宮就具有了,這也證明了人類的意識確實有一部分來自外部的宇宙世界,以及人類基因帶有的意識信息。這就是佛學說的第八識種子依的部分。

在成人以後,嬰兒的天賦能力漸漸喪失。但是在後天性學者症候群中,由於大腦的損傷,導致後天性學者症候群的成員,突然獲得了來自宇宙生命體的信息,這個信息比嬰兒的天賦信息更加完整、更加強大。

美國中年男子賈森·帕吉特,12年前,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對數學等學科毫無興趣。12年前遇襲,腦後挨了一悶棍,第二天醒來,帕吉特走進浴室,覺得眼前的世界完全變了樣,「水流變成一條條垂直的線」。隨後,帕吉特開始痴迷於家中所有的線條。並且他不再上班,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研究數學和物理,專註於分形幾何學[。他把這段奇特經歷寫成回憶錄,於2014年4月22日出版。

 幾何天才:一次搶劫導致帕吉特受到了嚴重的腦震蕩,並使他的數學、物理和藝術才能釋放了出來,此後他開始繪製出類似右邊的那些圖案。在此之前,這位大學輟學者從不知道自己擁有這些才能。

分形幾何學的基本思想是:客觀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層次結構,局部與整體在形態、功能、信息、時間、空間等方面具有統計意義上的相似性,稱為自相似性。雖然分形是一個數學構造,它們同樣可以在自然界中被找到,這使得它們被劃入藝術作品的範疇。分形在醫學、土力學、地震學和技術分析中都有應用。分形幾何學作為當今世界十分風靡和活躍的新理論、新學科,它的出現,使人們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世界是非線性的,分形無處不在。分形幾何學不僅讓人們感悟到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數學與藝術審美的統一,而且還有其深刻的科學方法論意義。

賈森·帕吉特可以研究現代最前沿的數學--分形幾何學,就完全不是用學習能力可以解釋的。這與湯米·麥克休Tommy McHugh繪畫天賦,具有強大藝術創造原動力的源頭是一致的,就是賈森·帕吉特與湯米·麥克休的大腦,重新與宇宙生命體信息場接通了。

宇宙生命體信息場存有人類的所有的宇宙生命的智慧,也就是存有數學大智慧、繪畫大智慧等等。賈森·帕吉特與湯米·麥克休後天的大智慧,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承接了宇宙生命的大智慧。

牛頓經典世界的腦科學理論,以大腦的可塑性來解釋賈森·帕吉特與湯米·麥克休的後天大智慧,根本就是說不通的。要以大腦可塑性為依據,那麼絕大多數腦損傷患者,為何沒有大腦功能恢復正常呢?絕大多數腦損傷患者的經歷,證明了成年人的腦損傷是是很難恢復的。神經元一旦損害就是永恆的損害。大腦可塑性只是極個別的情況。

所以,賈森·帕吉特與湯米·麥克休後天的大智慧,只有在相對論、量子理論的基礎上,才可以合理的解釋。

======================================================

我們探討了人類的感知系統第一部分視覺感知系統,從而證明了人類視覺感知系統就有五個維度的感知,三維空間,時間維度,色彩的光波光譜維度的感知。

接下來探討人的聲音感知系統。

聽覺系統是聽力感覺的知覺系統.它主要由植物神經和交感神經支配。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發放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感覺。16至20000赫茲的空氣振動是聽覺的適宜刺激,這個範圍的空氣振動叫聲波。比16赫茲低的次聲,以及比20000赫茲高的超聲人們都聽不到。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處於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以至於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震生感。聽覺是僅次於視覺的重要感覺通道。它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人耳能感受的聲波頻率範圍是(重點16~20000赫茲),以(重點1000~3000赫茲)是最為敏感。除了視分析器以外,聽分析器是人的第二個最重要的遠距離分析器。從生物進化上看,隨著專司聽覺的器官的產生,聲音不僅成為動物攫取食物或逃避災難的一種信號,也成為它們彼此相互聯絡的一種工具。

空氣振動傳導的聲波作用於人的耳朵產生了聽覺。人們所聽到的聲音具有三個屬性。稱為感覺特性,即響度音高音色。音強指聲音的大小,由聲波的物理特性振幅,即振動時與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所決定。音強的單位稱分貝,縮寫為dB。0分貝指正常聽覺下可覺察的最小的聲音大小。音高指聲音的高低,由聲波的物理特性頻率,即每秒振動次數決定。頻率的單位稱赫茲,縮寫為Hz。常人聽覺的音高範圍很廣。可以由最低20赫茲聽到20

000赫茲。日常所說的長波指頻率低的聲音,短波指頻率高的聲音。由單一頻率的正弦波引起的聲音是純音,但大多數聲音是許多頻率與振幅的混合物。混合音的複合程序與組成形式構成聲音的質量特徵,稱音色。音色是人能夠區分發自不同聲源的同一個音高的主要依據,如男聲、女聲、鋼琴聲、提琴聲表演同一個曲調,聽起來各不相同。音色的不同由發生物體本身決定。

聽覺系統涉及人類兩大天賦能力,音樂能力,語言能力。

在喬姆斯基看來語言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大腦器官,和人的眼睛嘴巴一樣是由人的基因決定的,它存在於大腦之中並且是可以遺傳的語言器官,最初始狀態並不為零而是具有一種先天賦予的語法結構這種語言官能能通過基因遺傳存。

人類是如何學會說話的,以兒童為例一般兒童子五六歲時就可以掌握母語,而在這個年齡段學習起其它只是還比較學習起其它只是還比較困難,如數理化知識,語言的學習卻是相當容易而且兒童在學習得語言的過程中獲得的的語言信號很多都是不標準的不符合語法規則的,但兒童卻可以從中掌握標準的語法並迅速學習得,他們接觸到的語言是有限的卻能從中掌握一套系統的語法規則並發展出無限的句子,由此喬姆斯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語言官能存在於人的大腦里,通過遺傳基因代代相傳,這種語言官能必須在一定的外部因素的啟迪或刺激下才能發生才能轉換生成不同語言這樣的表層,即先天的普遍語法是相同的,只是表層語法結構不同把一個在中國出生的嬰兒放在美國長大,他習得的是英語。還有狼孩的例子,小孩遺失後與狼一起生存學會的是狼嚎這些都可以驗證喬姆斯基的觀點。

外界環境促使語言從普遍語法向具體語法轉換,但其本質不會發生變化。語言是如何運用的,喬姆斯基認為創造性是語言的本質特徵之一,人類可以運用有限的語言知識創造出無限的表達方式這就是一個關鍵的概念生成,人類本身就具有創造和生成句子的固有機制。語言通過有限地手段造就了無限表達的可能。喬姆斯基的天賦假設論,喬姆斯基的一切語言觀念都體現了他的語言哲學觀念,轉換生成語法學派將哲學與語言學結合起了來。喬姆斯基與笛卡爾語言哲學觀念之異同,要了解喬姆斯基的語言觀就必須對唯理主義有所認識,唯理主義認識論是由十七世紀法國的笛卡爾創立的,人類的主觀認識是人類大腦里固有的知識而非來源於實實踐,固有的天賦觀。

天賦觀念論是西方哲學中一種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認識論學說。天賦觀念學說源於古希臘。古希臘唯心主義者柏拉圖提出「靈魂回憶說」,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家把世界看成是一種理念性的存在,人們通過學習活動所獲得的知識不過是對已經被塵世暫時埋沒的靈魂知識的回憶。羅馬基督教思想家奧古斯丁認為經驗不是實在的,知識的確定性起源於人的內部,這是對古希臘天賦觀念思想的繼承。

法國唯理論哲學家R.笛卡爾提出「天賦真理」他認為人們所獲得的觀念有三類,「有一些是我天賦的,有一些是從外面來的,有一些是我自己製造出來的。」第三類是心靈隨意平湊的產物並不具有探究價值,由於主張「普遍懷疑」,笛卡爾認為第二類觀念,也就是通過感官由外界獲得的,是值得懷疑不能信任的。因此,只有第一類觀念,那些不證自明的是最真實、最可靠的。在笛卡爾看來,一些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的簡單公理與原則都是上帝在人出生前就放到人心裡的,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是人們可以信任,並藉此推理演繹而認識世界上其他複雜事物的基礎。笛卡爾主張理性,希望以數學化的嚴密思維,邏輯推理來分析研究哲學,他提出了世界確定性的第一原則,即具有天賦性的「我思故我在」作為哲學的第一原理。

萊布尼茨是天賦觀念的集大成者,在繼承和發展了以往哲學家的認識論思想基礎上,對笛卡爾天賦觀念學說做了進一步地修正,提出了自己的天賦觀念學說。他提出心靈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一切思想,所有的知識都是天賦的,所有的觀念都是以潛能的方式存在於人心中。天賦的東西作為人先以形成的知識結構對人的認識發揮著作業。萊布尼茨在認識論上堅持唯理論立場,吸收了經驗論的觀念,在兩大邏輯原則的基礎上提出兩種真理的觀念。第一種是推理的真理,建立在矛盾原則基礎上。所謂矛盾原則就是兩個相互矛盾的東西不能同時為真,也是同時為假。推理真理不是來自感覺經驗的,只能來自心靈內在的潛存的天賦原則,只能來自理性。另一種真理是事實真理,事實真理是特殊的,偶然的,建立在充足理由原則基礎上。事實的真理來源於感覺經驗。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知識始於經驗,但只是時間上始於經驗,內容上並不來自於經驗。他把知識了解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嚴格科學知識稱之為先天綜合判斷。先天綜合判斷可能的條件不是外來的,而是認識主體所固有的先驗形式,如感性的空間和時間知性的概念或範疇。沒有這些先驗的概念,經驗就難以理解和獲得。康德的認識論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結合了天賦觀念論與經驗論兩方面的觀點。

因此喬姆斯基的語言天賦論,是有很深的西方古希臘文明與現代哲學基礎的,現代哲學從笛卡爾開始為起點,現代科學的基石就是現代哲學,笛卡爾--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是現代哲學主流線索,天賦觀念論與先驗論,一直是西方哲學的中心話題。

至於東方的印度文化、中國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更是有成仙成佛的天賦觀念。東方文化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代表「道」、「真理」、「法則」,萬物芸芸,各含道性,「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復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在物理學中,引力波是指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在1916年 ,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洛倫茲不變性的結果,因為它引入了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有限的概念。相比之下,引力波不能夠存在於牛頓的經典引力理論當中,因為牛頓的經典理論假設物質的相互作用傳播是速度無限的。

http://news.163.com/17/1022/15/D1C348JF0001875O.html

歐洲南方天文台(ESO)16日就在網站發布了用天文望遠鏡「看到」的引力波之光。ESO的望遠鏡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對應的光學信號,並在網站上公布了捕捉到的引力波之光畫面。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曾描述:「引力波以光速迅速擴散,充滿整個宇宙。」引力是由於質量所引發的時空扭曲所造成,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加速運動都會對周圍的時空產生影響,時空在伸展和壓縮的過程中,會產生振動,這些振動就是引力波。這些波動,可以想像為將一塊石子投入水中所掀起的漣漪,因此人們也為引力波賦以一個好聽的名字「時空漣漪」。

金秋十月,「引力波」變得如巨星般耀眼,先是10月3日,來自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團隊的科學家們由於其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接著北京時間10月16日晚上10點,一個世界天文學界里程碑式的時間來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歐洲南方天文台、中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機構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一次同時「聽到」和「看到」來自雙中子星併合的一次引力波事件。

這是人類第五次探測到引力波。然而科學界的興奮之情甚至不亞於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時。因為與之前被探測到的四個引力波信號不同,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GW170817來自1.3億光年外兩顆併合的中子星,而且科學家第一次同時觀測到了引力波及其電磁對應體。

「這次科學家們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壯麗的雙中子星併合產生的時空漣漪——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這標誌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其他望遠鏡同時觀測到了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這次發現同時也打開了等待已久的多信使天文學的新窗口,引力波天文學為理解中子星的性質提供了電磁天文學單獨所不能實現的新機會。這次發現是由位於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位於歐洲的室女座干涉儀(Virgo)引力波探測器以及其他70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共同完成的。」清華大學LIGO科學合作組織負責人曹軍威說。清華大學LIGO科學合作工作組是此次中國唯一參與觀測引力波的團隊。自2009年成為LIGO科學合作組織正式成員以來,清華大學的這個團隊參與了迄今為止的所有引力波的發現。

「這是人類迄今觀測到強度最強的引力波信號。」與之前探測到的雙黑洞併合引力波信號只有1秒不同,此次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持續了大約100秒,

LIGO科學合作組織成員的科學家向記者展示了雙中子星併合的動畫過程,兩個天體相互旋進,最終併合併產生大量拋射物,外形就像旋轉的風車。最大的驚喜來自100秒的後半程,「一定要準備好你的耳朵,聽,開始了……」果然一聲「啁啾」聲傳來,這就是雙中子星即將發生併合前由於相互繞轉頻率不斷提高而發出的聲音,引力波長啥樣,聽這個聲音就知道了。

在清華大學引力波成果展示現場,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張北京地圖,此次併合的中子星大約有多大,科學家說,直徑約為20到25公里,如果放在北京地圖上,大致可以覆蓋北京的三環區域,「也就是說,清華大學所在四環外還不在中子星覆蓋範圍內。」中子星到底有多重,科學家預測,這兩個相互旋進的天體的質量估計為1.5到1.6倍太陽質量,也就是說把1.5到1.6倍的太陽質量壓縮到一個非常小的區域中,其密度大得驚人。距離我們有多遠,約1.3億光年,也就是說這是1.3億光年前的一次碰撞,今天才被我們人類所觀測到。

眾望所歸!2017 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引力波發現者

眾望所歸!2017 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引力波發現者

(引力波傳播示意圖)

(兩個互相吸引的黑洞-示意圖)

中子星合併併產生引力波示意圖。大約13億年前,兩個間隔大約300公里,相互繞轉的中子星逐漸靠近,越轉越快,造成周圍時空的擾動,產生引力波信號,並最終合併為一體

觀測數據顯示,在這兩顆中子星的合併現場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跡象,顯示那裡合成了大量重元素,包括金,鉑和鈾等。這回答了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宇宙中的重元素從何而來?

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厄爾多·貝格(Edo Berger)表示:「此前元素周期表中那些質量最大的元素的起源一直不甚明了,直到今天——我們了解到,它們可以在中子星的合併過程中被產生出來。」他說:「每次這樣的合併事件都能產生質量超過一個地球的貴金屬,比如珀金和黃金,還有很多非常稀少的稀土元素。」事實上,科學家們的計算顯示,今年8月17號觀測到的這次中子星合併事件,產生了相當於10倍地球質量的黃金和鉑金。這些重元素在這裡被製造出來,並隨後被撒播到宇宙各處,或許其中一部分會有一天落到地球上,最終成為了我們婚禮上的愛情信物。(晨風)

引力場是描述物體延伸到空間中對另一物體產生吸引效應的理論模型。現代觀點認為引力場是物質在空間中產生的空間彎曲效應,物體在該彎曲空間內運動時表現出在直角空間中的運動狀態改變,從而體現出引力效應。在牛頓力學的經典理論框架下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框架下均有對引力場的定量描述。然而,通過現代觀測手段發現宇宙中星際物質的運動與現有理論存在不相符的現象,因此引入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概念,來彌補原有理論和實際觀測的差距。儘管學術界針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可能的量、分布和屬性已經著手研究,但它們仍然是未知大於已知,且尚未完全證實的概念。

引力場定義:引力場是一種全域性的時空性質,其場強度和能量物質分布及物質運動速度成正比關係。

所謂全域性是指從理論上來講引力場是整個時空的性質,那麼它的廣度就是時空所在處必然存在引力場。

物質能量分布該怎麼理解,在整個時空中物質能量的分布是不均的,引力場強度自然就是不同的。雖然是理論上是全域性的場,也就是瀰漫整個宇宙。但是從微分思維出發,由於這種的物質能量的不均性,我們可以把全域場劃分為N個局域場。

科學家們一再通過各種的觀測和計算證實,暗能量在宇宙中佔主導地位,約佔73%,暗物質占近23%,我們所熟悉的物質僅約佔4%。所以宇宙的運動不是由我們所熟悉的物質來推動的,而是由暗能量來推動的。太陽系和銀河系的運動都是旋渦型的,所以,暗能量必定以一種旋渦運動的形式存在,以便推動它們的這種運動。結果,在暗能量運動的範圍內就會形成一種旋渦場,我們稱之為暗能量旋渦場,簡稱為旋渦場。

暗能量是驅動宇宙運動的一種能量。它和暗物質都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人類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技術進行觀測。

人類到目前為止對宇宙的研究表明:27%的宇宙是由暗物質組成的,暗物質就像膠水一樣把所有物質連接在一起。新的一項研究發現,一部分暗物質正在消失,而導致他們消失的原因則是暗能量。 暗能量很有可能在消耗著暗物質,如果這一推論正確那這種現象將對宇宙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相關結果已經發表在了物理學評論快報上。

暗能量和暗物質並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人類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技術進行觀測。於是研究測試它們的性質變得十分困難。天文學家們一直以來通過觀測一些宇宙結構和物質受引力的影響以及能夠探測到的輻射來研究這一概念。

這項研究是基於宇宙時空的基本性質。在宇宙層面上來看還能揭示它的命運。如果暗能量真的持續吞噬暗物質的話,那我們的宇宙最後就會成為一個近乎絕對的虛無。暗物質在宇宙中的作用就相當於一個框架,如果不是因為暗物質我們所見到的星系們就不會在今天的位置。目前的研究表明暗物質很可能在被消耗,我們宇宙框架的成長隨之變慢。

約二十年前,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而膨脹的速率不是恆定或減慢,而是在加速。這項研究在2011年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學者們認為暗能量的密度可能是一種宇宙常量,而真空則提供了宇宙膨脹的動力。

通過研究許多不同的資料,研究小組比較了宇宙的膨脹規律。他們認為暗能量吞噬暗物質可以作為宇宙加速膨脹的解釋。而傳統的標準模型對這一現象並不能給出合理完整的解析。

在物理宇宙學中,暗能量是一種充溢空間的、增加宇宙膨脹速度的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暗能量假說是當今對宇宙加速膨脹的觀測結果的解釋中最為流行的一種。在宇宙標準模型中,暗能量佔據宇宙約68.3%的質能。

模型

暗能量現有兩種模型:宇宙學常數(即一種均勻充滿空間的常能量密度)和標量場(即一個能量密度隨時空變化的動力學場,如第五元素和模空間)。對宇宙有恆定影響的標量場常被包含在宇宙常數中。宇宙常數在物理上等價於真空能量。在空間上變化的標量場很難從宇宙常數中分離出來,因為變化太緩慢了。

要提及暗能量,不得不先提及另外一個和它密切相關的概念—暗物質,之所以將其稱之為暗物質而不是物質就是因為它與一般的普通物質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普通物質就是那些在一般情況下能用眼睛或藉助工具看的見、摸得著的東西,小到原子、大到宇宙星體,近到身邊的各種物體遠到宇宙深處的各種星系。普通物質總是能與光或者部分波發生相互作用或者在一定的條件下自身就能發光、或者折射光線,從而被人們可以感知、看見、摸到或者藉助儀器可以測量得到,但是暗物質恰恰相反,它根本不與光發生作用更不會發光,因為不發光又與光不發生任何作用,所以不會反射、折散或散射光即對各種波和光它們都是百分之百的透明體!所以在天文上用光的手段絕對看不到暗物質,不管是電磁波、無線電還是紅外射線、伽馬射線、X射線這些統統都毫無用處,故爾不被人們的感知所感覺也不被儀器所觀測,故此為了區分普通物質和這種特殊的物質而將這種特殊的物質稱之為「暗物質」。

大腦暗能量

你躺在屋外的搖椅上打盹兒,腿上放著一本雜誌。突然,一隻蒼蠅停在胳膊上,你拿起雜誌去拍它。在蒼蠅停在你身上之後,你的大腦里發生了什麼?在停下來之前呢?長期以來,神經科學家一直認為,人在休息時,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基本處於關閉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時的神經活動屬於「隨機雜訊」,就像沒收到信號的電視機顯示的雪花狀圖案。而當蒼蠅停在你的胳膊上時,大腦恢復意識,準備執行「拍蠅任務」。但最近的神經成像研究揭示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事實:當人們躺著休息時,大腦並未閑著,很多重要的神經活動仍在進行。這種不間斷的信息傳遞被稱作大腦的默認模式,它所消耗的能量是我們拍打蒼蠅,或有意識地對其他外在刺激作出反應時所耗能量的20倍。實際上,我們有意識去做的大多數事件,比如吃飯和演講等,都是對大腦默認模式下基準神經活動的背離。

理解大腦默認模式的關鍵,是要找到此前不為人知的大腦系統——默認模式神經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DMN)。在組織神經活動的過程中,默認模式神經網路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現在仍在研究當中,但我們知道,大腦在形成記憶,組織其他各種需要為未來事件做準備的神經系統時(比如感覺到蒼蠅停在胳膊上就下意識地去拍打,這個動作就需要大腦的運動系統隨時做好準備),可能就是採用默認模式神經網路預先設定好的方式。在使腦區行為同步方面,默認模式神經網路可能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各個腦區就像賽跑運動員一樣,在發令槍打響的那一剎那,都處於合理的「預備」狀態。如果默認模式神經網路確實在為大腦的有意識活動做準備,那麼研究這個網路的行為,也許能讓科學家找到一些線索,揭示意識體驗的本質。另外,神經科學家還推測,默認模式神經網路遭到破壞,可能會引起精神錯亂,以及從阿爾茨海默病到抑鬱症的一系列複雜大腦疾病。

人們在休息或發獃時,大腦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過去幾年,我們和其他一些研究小組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多項研究都暗示,在這種狀態下,大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背景活動。

只須對大腦成像圖進行肉眼觀測,就能找到大腦背景活動存在的證據:無論來自對照組還是試驗組,大腦成像圖總是顯示,多個腦區都處於相當忙碌的狀態。由於都存在背景「雜訊」,通過肉眼觀察原始圖像,我們幾乎不可能從兩類大腦成像圖上找出差別,而要完成這一任務,只有利用計算機進行精密的圖片分析。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執行特定任務時,大腦消耗能量的上升幅度不會超過基礎神經活動的5%。在神經迴路中,大部分神經活動都與外部事件無關,這些活動消耗的能量佔大腦總消耗能量的60%~80%。因此我們借鑒天文學家的說法,把這些固定存在的神經活動稱為大腦的暗能量——看不見的暗能量佔據了宇宙中物質能量的絕大多數。

推測大腦暗能量可能存在的另一個理由是,研究發現只有極少的感官信息能夠真正抵達大腦的中樞處理區域。視覺信息從眼睛傳向視覺皮層的過程中,信號強度會大幅衰減。

人們周圍存在無數信息,每秒約有上百億比特的信息抵達視網膜,但與之相連的視覺輸出神經連接只有100萬個,每秒鐘視網膜傳向大腦的信息只有600萬比特,最終能到達視覺皮層的信息只有1萬比特。

經過進一步處理,視覺信息才能進入負責產生意識知覺的腦區。令人驚訝的是,最終形成意識知覺的信息每秒鐘不足100比特。如果這些是大腦所能利用的全部信息,如此少的信息量顯然不大可能形成知覺,因此固定存在的大腦神經活動必定在此過程中發揮了某種作用。

神經突觸的數量也暗示大腦暗能量可能存在。突觸是神經元間的連接點。在視覺皮層中,負責傳遞視覺信息的突觸數量還不到全部突觸的10%。因此,大部分突觸肯定是用於建立視覺皮層內部神經元間的聯繫。

1995年,威斯康辛醫學院的BharatBiswal等人,發現在完全沒有運動的休息狀態下,大腦左右兩側運動皮層的fMRI信號仍然會顯示出很強的相關性——即腦區激活(activation).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因為之前雖然知道左右兩側的運動皮層在完成雙手協調任務時會同時激活,但並沒有人會想到人在沒有動手的時候負責控制兩側手的區域仍然會同步活動。這提示了一個大腦重要的屬性——大腦中存在著某種暗能量,一種自發的腦活動,而且這些自發腦活動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組織的。

這些腦區包括這些腦區有後扣帶回/前楔葉(PCC/Precuneus), 內側前額葉(MPFC), 雙側角回(bilateral AG), 雙側外側 顳葉 (bilateral lateral temporal cortex, LTC), 雙 側 海 馬 (bilateral hippocampus, HF+) (Fox et al., 2005; Raichle et al., 2001)——在很多認知任務實驗條件下幾乎不激活。

Shulman 等人(1997)綜述了相關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的研究, 發現這些腦區的大部分在安靜條件下的活動比主動任務條件下高, 被試在進行認知任務時, 這些腦區總是表現出負激活(deactivation)——即默認網路的活動和注意網路 (attention network)的活動相互拮抗(anticorrelation)

隨後, Raichle (2001)提出大腦功能「默認模式(Default mode)」的概念, 以指當大腦不加工外在任務時回歸到基線狀態(baseline state), 並將支持這一功能的腦區稱之為「默認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這一概念逐漸被其他研究者所接受。

Mazoyer 等人(2001) 的PET研究元分析, 以及Shannon (2006) 分別對區組設計和事件相關設計的 fMRI 研究進行的元分析得出的默認網路腦區均和 Shulman 等人(1997)的元分析結果非常相似。Greicius, Krasnow, Reiss和 Menon (2003) 首次使用靜息態功能連接分析發現以默認網路的重要腦區後扣帶回/前楔葉為種子點, 其與剩下的腦區都存在功能連接, 說明這些腦區具有同步活動的特性, 證實默認網路的存在。獨立成分分析的研究證明默認網路的存在, 研究發現對大腦低頻血氧信號進行獨立成分分析, 可以分離出幾個不同的成分, 其中一個成分就是默認網路, 其覆蓋腦區與任務誘發的負激活腦區類似(Greicius,Srivastava, Reiss, Menon, 2004; Damoiseaux et al., 2006)。

和感興趣的朋友聊天,發現還有很多概念不很清楚,本著逐一掰斥明白的目的,未來幾天會先圍繞「默認網路」聊一段。

但是量子場才是最基本的!

http://www.sohu.com/a/132709257_372479

我提到了世間萬物並不是由你們所熟知的基本粒子構成的,而是由遍布宇宙的場構成的。沒錯,在你身體里的所有電子都是來自同一個場的波。也就是說,你身體中的電子和我身體中的電子都是來自同一個場的漣漪。而這背後的理論就是量子場論,今天就來簡單探討一下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子場論?

概念告訴我們電子和光子的性質在根本上是非常相似的。儘管它們二者間的質量和電荷非常不同,但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們都會表現出波的行為和粒子的行為。

在經典物理中,這些物體的確是非常不同的。電子和其它物質粒子被認為是自然的基本成分。相比之下,光則是衍生的概念:它是電磁場的漣漪。如果光子和粒子是同等的,我們要如何協調在量子世界中的這個區別?我們是否應該把粒子視作基本的,而電磁場只有在來自光子的集合的一些經典極限下才會出現?又或者我們應該把場視作基本的,而光子只有在正確對待和量子理論相符的場下才會出現?如果後者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們是否應該引進一個「電子場」,它的漣漪產生了具有質量和電荷的粒子?

△ 通過對撞質子束,會產生出大質量的希格斯玻色子。(圖片來源:CERN/AP)

△ 粒子是場的激發態,或說場的局域振動。(圖片來源:Fermilab)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量子場論所要回答的。我們最終會發現後者的觀點是最有用的:場是基本的,而粒子是衍生的概念,只有在量子化後才會出現。當電磁場被量子化後,光子就會出現了;而物質場被量子化後就會出現帶有質量和電荷的粒子,比如電子。而最終我們會發現,為了描述自然的基本定理,我們不僅需要引進電子場,也需要夸克場、中微子場、膠子場、希格斯場等等。自然界中出現的每一種粒子都有一個相關的場。

量子場論在凝聚態物理、高能物理、宇宙學、量子引力和純數學中都有重大影響。可以說它是自然定律所譜寫的語言。

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 QFT),量子場論是量子力學經典場論相結合的物理理論,已被廣泛的應用於粒子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中。

量子場論為描述多粒子系統,尤其是包含粒子產生和湮滅過程的系統,提供了有效的描述框架。量子場論的實效理論應用也是與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希格斯粒子場」的微觀量子粒子的關聯,作為量子場粒子的中介子的媒介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和發現。量子場論包含著希格斯機制(希格斯粒子場)理論。非相對論性的量子場論主要被應用於凝聚態物理學,比如描述超導性的BCS理論。而相對論性的量子場論則是粒子物理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是微觀現象的物理學基本理論,而量子場論是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的數學基礎。標準模型認為一切物質都是由該模型中的基本粒子構成,而這些基本粒子可以用量子場論描述。

量子場論的建立基於經典場論和量子力學。經典場的物理性質可以用一些定義在全空間的量描述〔例如電磁場的性質可以用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或用一個三維矢量勢A(x,t)和一個標量勢phi(x,t)描述〕。這些場量是空間坐標和時間的函數,它們隨時間的變化描述場的運動。空間不同點的場量可以看作是互相獨立的動力學變數,因此場是具有連續無窮維自由度的系統。場論是關於場的性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理論。量子場論則是在量子力學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的場論,即把量子力學原理應用於場,把場看作無窮維自由度的力學系統實現其量子化而建立的理論。量子場論是粒子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但也被廣泛地應用於核理論和凝聚態理論等近代物理學的其他許多分支。

通過上述從人的天賦論哲學,天人合一文化,到引力波、引力場、量子場論,可以論證人類的文明已經發展到了對宇宙是一體化的統一的生命場的認知階段,牛頓力學的經典理論,只是在地球三維時空的範疇之內近似的符合宇宙的本質。

當今腦科學建立於牛頓理論之上,認為大腦的意識只是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由於他無法進一步描述意識是量子場的運動而被放棄。


又看到了這個經典的問題。

之前和別人交流過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們討論到最後往往掉到一個很尷尬的場景裡面去:我們以為我們是在研究「靈魂」,其實我們只是在為「靈魂」找借口。

一般來說科學研究的確離不開假設,所謂靈魂的概念,其實也就是一種假設(雖然並非科學的假設),應該是脫胎於早期人們在缺乏相應的科學理論和觀測方式下的無奈設定。隨著科學的發展,一些假象被漸漸否定,例如「以太」。靈魂作為解釋人的精神的一種假設,雖然還沒有被徹底推翻,但是也已經不被大家所信任。

靈魂在歷史上的形象就是一種「高端的存在」,和我們的日常存在有所不同。古人這麼去假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他們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其他的存在能和人類的相比,而人類除了這個物質的軀體外,應當還有一個作為思想和理念化的存在作為人類的理性的基礎。如果將這種存在說得太低級,和普通的石頭、沙子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那麼也就證明了人類本身也只是自然界很普通的一份子,這同人類本身的自我界定存在一定的衝突,讓人不快。因此,那就乾脆認為是一種比較碉堡的存在就好了。但是現代科學似乎隱約告訴所有人:其實人類還真的就和其他普普通通的動物之類沒有太大的差別,大家都是碳水化合物和一些化學元素組成的結果,我們引以為豪的思維和精神似乎還是會落到令人反感的類機械論解釋中去。

這時候就是兩條路了:接受、改進假想。接受談何容易?那麼乾脆就改進這個假象唄!

雖然物質世界看似普普通通,但是有一些東西似乎「顯得比較高端」,自從高能物理、量子論漸漸發展起來之後,化學所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似乎就顯得「低端」了,所以一些人為靈魂找到了藏身之地:雖然靈魂也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但是相比「普通的物質」,「靈魂」是「高端的物質」;所謂「高端」,其實有一大特點就是神秘。畢竟已經被揭示得比較徹底的東西,一般不會給人高端的感覺。

但是這樣一來也不完美:你倒是有本事拿出來證據啊!將靈魂作為一個「物質化」的概念提出的結果就是遲早會撞上對物質進行探索的科學研究,而科學研究一般來說是很謹慎的,如果沒有被證實,那隻能說是假想,既然是假想,就不能當作真的。

可是,多少人搞出來靈魂這個概念,就是要當作真的來看待,否則我們的優越感豈不是沒得宣洩?「人就是複雜一些的動物」這樣的命題畢竟不是一些人能隨便接受的。如果不能當真,那麼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發明出來這個概念,用奧卡姆剃刀原理乾脆將「靈魂」這個麻煩的假象去掉,豈不更好?

所以靈魂是高能粒子、未被發現的存在之類,作為一個假設未嘗不可,但也僅此而已,而且既然是假象,就要做好有一日被否定的準備。個人認為即使相信靈魂的存在,與其拿著科學理論往上面套,不如就讓靈魂稱為哲學上的一個概念,和「自在之物」之類位列仙班,豈不省了一堆麻煩的心事?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說是無解的命題,用物質之類的東西去套,給靈魂找一堆的借口,我倒覺得是委屈了「靈魂」。就算真的要將靈魂套到現實科學之中,也把目光抬得高一點,別總是聚焦在「某種物質」或者「某種粒子」上頭:一個雞蛋的成份就是一些化學元素,但是僅僅一些化學元素並不是一個雞蛋。

當然了,很多人肯定不會這麼假設的,因為他們給靈魂找借口的原因是為了證明:不朽。這個慾望就太大了……

個人觀點,錯誤較多,輕拍。


當你這麼問的時候,你就已經預設了一種叫做「靈魂」的東西。如果你不交代清楚這個「靈魂」是怎麼回事,你的兩個問題都是偽問題。


你這個問題可以把後面3個標籤刪掉的……


我的世界觀表示我不認為有靈魂的存在,因為一方面無法證明有靈魂,另一方面我所學的知識讓我傾向於靈魂無法存在。

不過保持著科學的態度我得說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法證明靈魂不存在。


看怎麼定義嘛

要是說人腦中的量子態就是靈魂的體現,因為量子態不可複製,我覺得也可以。

靈魂這個詞太玄了,一點也不科學。


本人民科,腦洞勿輕信,只為博君一思~

body是硬體,soul是軟體~

和電腦不同的是軟硬體會成長,電腦的硬體製造出來後不會再改變~

人類的CPU,顯卡核心,音效卡核心,內存,硬碟,主板(匯流排)高度集成,還多了氣味、味道、末梢(冷熱,觸覺,壓力)等IO,處理核心和緩存都集中在大腦~

整個硬體建造/成長圖紙和控制程序由進化而來,寫/封裝在名為DNA的種子文件里,令人迷惑的是BIOS不確定是否也封裝在裡面~

以上,有空再更~


謝邀。靈魂不是物質。靈魂世界是不同於物質世界的另一個層面,卻與物質世界有關聯且互相影響。

暗物質雖然有「物質」兩個字,但是你別一廂情願認為是「另一種物質」。也勸你最好不要把靈魂和任何有形物質做關聯。

靈魂到底有沒有可以描述的方面?我認為還是有跡可循的,我的知識來自於《聖經》。

【約3:8】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約翰福音》真理把「從聖靈生的」和風做了一個比較,其實在希臘原文里「風」和「靈」可以共用一個字。

因此我認為靈魂的屬性有以下幾點:

一、靈有意識。

二、靈有來和去的能力。

我還認為靈的屬性包括:靈可以接收信息,靈可以儲存信息,靈和靈可以合一,靈和靈也可以分開,靈不受三維空間的限制,靈不受時間的限制,靈是生命的本質,靈是永遠不死的存在。


有還是沒有?

這重要嘛?

當一個善意溫暖的人,旁人會認為他的靈魂很美麗。

一個惡人呢?有人會認為他的靈魂很醜惡,甚至「他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神經之間的交流,人的思維是靠著一种放電來進行的,那麼這些電流會不會在時空中留下痕迹呢?

會不會在細胞,甚至更小的結構中用電流留下了痕迹呢?

我們的腦電波能不能在宇宙背景輻射中刻下自己存在過的腳印呢?

肯定的回答是錯誤的。

就如同否定的回答也是錯誤的一樣。

因為科學暫時無法證明的事情,叫做迷信。

而被證明真實存在了的迷信,叫做科學。

這裡的迷信指的不是某一個宗教,而是某些現象的迷信解釋。而如今更多的,叫做猜想。比如宇宙大爆炸?

更科學的解釋便是不要解釋,因為科學不能承認推導或者觀測不到的事物。而我們推導或者觀測不到的事物,我們也無法證明他不存在。這好心累呀!

所以,我願意相信靈魂,哪怕只是迷信。

因為和一個溫暖的,善意的,美麗的靈魂在一起時,我覺得自己的靈魂也跟著跳動,發光。


我個人是信辯證唯物主義的,所以要我來說......

如果所謂「靈魂」指的是意識的話,那麼人的確是由「靈魂」和「軀體」組成的

但是意識是物質高度集中的體現,換句話說,你生下來如果沒有視力,那麼你也沒法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如果你沒有大腦,那麼你就會無法思考

將意識和物質割裂開來,是唯心主義的觀點,當然有人信,但是我是不信的

至於題主所謂的暗物質電場高能粒子啥的,我認為是無稽之談,電場需要有電荷的排布,高能粒子在運動的過程中會放出能量,如果人的意識是由這些東西組成的話,想必地球的情況不會特別樂觀


剛開始覺得題主只是問了一個問題,然後看了幾個評論,大部分的說法大概都是「不否認靈魂這種東西,但至今確實也無法定義靈魂的概念/無法證明它確實存在」然而答主顯然激動了,你這是一口咬定靈魂一定存在,這就不是玄學科學的犯愁了,這是中學生。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