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去泰北咖啡產地叢林里玩咖啡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和Sam發起了清邁雨林咖啡,之後便開始陸續開放面向中國的SCAE(現SCA)課程。之前是人滿了有人報不上,這一期倒是由於國內五一大家其實還是比較忙的緣故只留下了:超級戀家的廈門恩語咖啡館館主Action;和一位之前對咖啡了解不多但對諸多有趣的話題都涉獵地既深又廣的醫學博士Doctor Zhu。還來了一位剛從英國利茲大學畢業旅行過來打醬油的助教Tian

在開課的那一天就很認真詳細地問了Action和Doctor針對這期課程想要實現的目標,然後我們的課程內容的方向框架不變,內容根據需求更定製化地出爐了。

於是我們就這樣開始啦!

< DAY 1 >

報道 / 生豆與感官初級理論 / 清邁精品探店

9:00 來上一杯咖啡,然後正式開課;發放厚厚的一本中英雙語教材(大概也就幾百面吧)。

上午我們完成了咖啡生豆初級理論課與咖啡感官品鑒初級理論課。

下午,我們造訪了

連續N年奪冠泰國至今仍在挑戰世界排名的拉花神店——Ristri8to

泰國本土最為知名的莊園直營店之一——Aka Ahma,Aka是他們部落的名字,Ahma是媽媽的意思。創始人Lee是家族咖啡莊園的年輕傳承人,他一手改變了咖啡農的貧困現狀。並和美國Stumptown等知名品牌曾有供應合作。

一家在古城內開了許多年的有脾氣的精品店——Ponganes。之所以說有脾氣……是因為老闆娘真的非常凶(凶到清邁咖啡圈的人都知道她凶的地步)。所以如果你去了不太受待見,真的不是你的問題。泰國人一般都非常溫和,她也算是一枚有個性的館主了。可能咖啡好喝就是她的底氣。

< DAY 2 >

出發莊園 / 初級實操考試與練習 / 莊園分享

9:00 從B2酒店出發,前往咖啡莊園

一抵達,我們就開始了咖啡生豆初級的實踐考試(節奏就是這麼高)。

然後我們就在莊園經理人Tuk Da的帶領下,坐著莊主心愛的敞篷Jeep進入原始森林啦!

到了熱帶雨林里的莊園之後,我們開始了很多有關於實踐的部分。我們第一次接觸到聞香瓶,不同的水質的對咖啡的影響,初步地進入到杯測。在充滿北歐童話風的莊園里。

沒有Wi-Fi和信號的山區總是可以聊天聊的比較徹底,導師話匣子打開了根本收不住,一直暢翻到夜裡10點。除了睡覺,全部時間都在分享和學習的狀態,真的是很適合奮力拚搏的中國學生。

< DAY 3 >

生豆與感官初級實踐考試 / 處理站 / 有機種植

8:00 Wake up

清晨山間的空氣非常舒暢!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的原因真的很久沒有一口氣睡到八點了哈哈。這幾天山裡的天出奇的好,雨季好像突然提前了似的。

莊園主很有趣,不僅房間是童話風一定會有壁爐、獸皮等等這樣的元素,還在自己的莊園里蓋了一棟巨大的樹屋。了解我們的會知道,我們每一次的莊園行程,莊園目的地都不一樣。其實我們很歡迎已經結課了的學員再次過來隨堂聽課,因為每次的體驗又會完全不一樣。我們不是所謂的標準化模式,只是很用心的分享。

莊園的工作人員做好了早餐給我們,用心到讓人感動。

吃飽之後一瞬間又進入到緊張的感官實操考試環節。考試結束,就開始去咖啡處理站啦!因為這次兩位同學都是精品玩家,因而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這個純有機的精品咖啡莊園了。之前有貿易商與大型生豆企業品控人員來課時,我們帶去的是大型商業化處理站,我之前也有過一些分享清邁雨林 | 2017年第1期咖啡烘焙大師課程回顧。而在這個精品小處理站很有意思,它們都——純水源動力。

上一步驟之後便是手工的精挑細選了。

然後處理站裡面還有最原始的手工去殼機(有點像我們打糍粑和年糕的裝備我會亂說?),水源驅動的生豆篩網等等這樣有趣的設備。

在樹叢里我們了解學習了一下關於咖啡樹種與種植。

有機農場的肥料部分也是他們的重要環節。這是咖啡農在展示他們的堆肥間,香蕉葉等植物經過7天左右在無水無潮的環境下堆積;之後進行調配,以及蠕蟲的翻動和分解;最終晾晒成球狀。施肥的時候會均勻地擺一圈在咖啡樹周圍。

(via:ecofriendlycoffee)

因為太過於天然有機,莊園主也很善良。一個野生猴子家庭被隔壁山的農民給打了逃到了這邊來……莊園主很是頭大咖啡櫻桃總是被偷走的問題…既要保護野生動物,又要保護自己的農作物,真的是很為難啊!哈哈!

< DAY 4/5/6 >

感官品鑒中級理論及實操

娛樂時光過去,回到清邁實驗室!開始進人Hard模式!

這次的課程內容我們依據SCA的最新標準又一次進行了更新,課程結構和考試內容都開始有了些微調。感官品鑒中級的理論課部分其實非常的紮實深厚,而要把一個整體的動作分層次地讓入門者完全理解並不是一件易事。

感官進入到中級,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理論課,花了很長長長的時間在實踐。因為博士是一位考過葡萄酒的WSET二級的博士,所以雖然不在精品咖啡行業居然感官表現非常優秀。而已經通過了Q-Grader的咖啡館主Action也自然不在話下。

酸甜苦咸鮮的識別,不同強度和品質的對比,不同烘焙程度的感受…由淺入深一一分解。由於基礎比較好的緣故,好像聞香瓶都變簡單了。

SCA大綱之外,我們還分享了SCAA杯測表如何進行打分,Q-Grader和SCAA標準的杯測方式。進行了完整地兩場杯測實操去學習如何校對打分標準,但是方法是一方面,真正的實踐才是長路漫漫啊!

這期課程還有幾支特殊的來賓就是我們的咖啡師Rose自家產的Luwak(貓屎咖啡),以及他們同村的幾個其它咖啡農送過來的貓屎咖啡。雖然我們不提倡非環保的貓屎咖啡,但是這幾位咖啡農都表示是純野生來的,所以就烘來一試啦!喝過才知貓屎也千差萬別。

全天候早九晚六的學習,意味著滿滿的知識鋪面而來!每一期到了這幾天都開始感覺到壓力和疲勞。於是在酒店泳池游泳成了備受大家寵愛的一個舒壓好方法。

< DAY 7/8/9 >

咖啡烘焙初級+中級理論及實操

在前面深厚的咖啡生豆與感官品鑒的紮實基礎之上,我們終於進入烘焙環節!因為前幾天鋪墊的非常充分,進入這個環節的學習進入的非常順利,而且很多問題也解釋起來更加地輕鬆。

最新改版的SCA咖啡烘焙體系,加入了非常大量的三角杯盲測內容。其實是要求學習者具備一定感官技巧的。前面幾天的感官和生豆基礎,極大地幫助了課程的進度,以及課程分享交流的深度。

我們一直在說的「基於SCA課程體系的內容分享」是什麼意思您一個可以了解了。SCA只是一個框架,我們的項目形式,如果你是一個真的學習者,你會驚喜地發現其課程容量大大超乎你的預期。

SCA咖啡烘焙中級結束之後,我們深度探討了如何進行「樣品烘焙」,如何調整烘焙曲線,如何依據目標來制定烘焙方案…這些非常實用的主題。作為一個有烘焙經驗的咖啡館主,Action把這個課程的理論和實操難度都往前拉伸了不少,導師往往總是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忍不住就往專業級去分享更多。Doctor同學作為一個咖啡愛好者——也跟著飛躍式地走入了烘焙方案設計和曲線調整的高階水平。

一個下午烘掉了10+kg咖啡生豆就是你們了

< DAY 10 >

Intro咖啡入門授課示範與考試

因為大家都志於SCA Coffee Diploma咖啡文憑,所以在Day10我們加修了一門SCA Intro咖啡入門。(關於咖啡文憑體系:秒懂君 | 2分鐘小視頻帶你看懂什麼是SCAE咖啡文憑體系)

聽起來這樣安排好像順序是有些問題。但是因為大家可能之後回去都會再進行課程分享,我們教育專業出身的導師用如何教學的方式分享了這門課程。對於從純粹的飲用者突然飛奔到專業領域的Doctor來說,好像這門課反倒是他最愛的了。

所以呀,要做一個真正好的教育項目,怎麼能夠是千篇一律呢?

又一趟開心的旅程結束啦!!

^_^感謝選擇我們的每一位朋友!

原產地烘焙大師項目 下一期定於:7/14-7/25

課程結構相同(咖啡生豆初級+烘焙初中級+感官初中級5證書),但是具體分享內容會依據具體情況微調。

這期將是本年度最後一期能趕上我們10月高級課的初中級課程哦^_^

SCA烘焙感官專業級進階營 定於:9/30-10/7

包含SCA Sensory感官品鑒 + Roasting烘焙 專業級課程

報名條件:初中級畢業3個月及以上,內部學員優先

非常期待新夥伴的加入!更期待與老學員們相約清邁!

詳細課程預告請見:

咖啡產地主題營與SCA課程-預告

品牌故事:

為什麼我突發奇想要在清邁發起「原產地咖啡項目」?

震驚!90後少女漂泊他鄉竟是為了這個!

吶,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做咖啡最重要的是_____?
推薦閱讀:

同志們有喝costa咖啡難受的嗎?
咖啡風味類比參考之六種味道說明
咖啡生豆含水量問題

TAG:咖啡 | 精品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