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鐘 | 河森堡:一線文博宣教人員,不是只對著文物說話的「啞巴」

@河森堡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

對於絕大多數博物館的宣教人員,特別是講解人員來說,我們最羞於提起的莫過於我們尷尬的薪水。很多講解員都會因此在生活中感到捉襟見肘。

別人中午吃紅燒牛肉麵,我們中午吃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別人出門用四輪電動車,我們出門用兩輪電動車;別人度假去多瑙河,我們度假去北戴河。

——河森堡對博物館講解員「薪資」的看法

從很務實的角度來說,這種尷尬薪水是留不住頂尖人才的。沒有頂尖人才,我們這個崗位就會被人輕視,從而進一步加劇我們薪水的尷尬。在這種劇烈的負反饋中,我們所有講解員都在煎熬。

前些年,他給觀眾準備的主題是《脊椎動物的登陸與演化》,今天他給觀眾準備的主題是《小翼龍為什麼哭了》。幾年前他的同事曾經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在展廳里給人講的《真核生物的起源途徑》,然而今天他很多同事不得不穿著大毛毛蟲的衣服,跪在地上一邊拍手,一邊唱兒歌:長頸鹿,一排排, mother father giatting line……

——河森堡對講解員工作的解讀

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我們不再騎著那隻年老體衰的毛驢,而是坐上了風馳電掣的高鐵。一年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很少有專家和學者願意為我提供幫助;一年後的今天,在那隻白色小狐狸的幫助下,眾多高校學者和一線科研人員為我慷慨解惑、撥雲見日。因為他們知道,當以後他們遇到困難時,這隻白色的小狐狸也願意站出來幫助他們。

——河森堡對一隻「白色小狐狸」和知識的看法

完整版演講視頻:

河森堡:一個博物館講解員的尷尬_騰訊視頻 http://v.qq.com/x/page/k0504x0ovps.html (視頻播放異常請戳:河森堡:一個博物館講解員的尷尬_騰訊視頻)

各位知乎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河森堡。

2017 年 2 月的一天,我正在國家博物館的辦公室里趕文件,當時電腦的風扇發出嗡嗡的鳴響,杯里的咖啡騰起暖暖的香氣。正在我倍感愜意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有一個毛茸茸的東西在蹭我的腿,我低頭一看,嚇一跳,只見一隻狐狸。確切來說是一隻白色的北極狐,正在氣喘吁吁的往我辦公桌上爬。大鼻頭、小豆眼、尖耳朵、水桶腰,屁股上還長了一坨毛茸茸的短尾巴。好不容易爬到我的桌子上以後,扶著膝蓋呼哧呼哧的喘了起來。我拿手指頭戳了它一下,覺得手感軟綿綿的。

看著他的臉說:你不是那個誰嗎?

他抬頭說:對啊,就是我,你叫我小劉就行。河森堡,今天我來國家博物館是特意來問你一個問題。如何評價我(你)對博物宣教工作的價值?

看著他濕漉漉的大鼻頭和閃爍的小眼睛,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那是幾年前的一次聚餐,我的一個朋友把我約在了北京市中心的一家體面的西餐廳。直到今天,我依然還清晰地記得,當時那家西餐廳裡頭放著優雅的小提琴曲,服務員一個個西裝革履、皮鞋鋥亮。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我那個朋友略帶得意地指著自己的老婆說:

「河森堡,你知道嗎,我老婆現在是她們公司骨幹。你知道外面多少人挖她嗎?她現在隨便跳個槽,起薪最起碼這個數。」

說完在我眼前伸出五個手指頭筆划起來。其實當時我那個朋友想表達的意思是:起薪最起碼五位數,就是上萬。當時我滿頭大汗,看著他那些手指頭說:

「五千!這麼多!快到我工資的兩倍了!」

這話剛一說完,餐廳里所有人包括服務員全都齊刷刷地轉頭看向我,現場鴉雀無聲。整個餐廳陷入了一陣滾燙的尷尬之中。現在我回想起來我覺得當時我一定是太nlow 了,nlow 穿了我朋友的認知底線。以至於當時他舉著手傻在原地,半天說不出話來。服務員過來給我們倒酒,我看他那手在抖,我覺得他一定是用全身力氣才憋住沒笑的。我的朋友趕緊舉起酒杯說:不說這事了,咱們乾杯。我趕緊見坡下驢跟他乾杯,然後把話題引到別處。

但是在這之後的進餐的過程里,我的雙腳一直鞋裡緊緊握成拳頭。我覺得那應該是我一生中經歷的最尷尬的事了。事實就是如此,對於絕大多數博物館的宣教人員,特別是講解人員來說,我們最羞於提起的莫過於我們尷尬的薪水,很多講解員都會因此在生活中感到捉襟見肘。

別人中午吃紅燒牛肉麵,我們中午吃康師傅紅燒牛肉麵。

別人出門用四輪電動車,我們出門用兩輪電動車。

別人度假去多瑙河,我們度假去北戴河。

別人文具福利發筆記本,我們文具也發筆記本。

但是確實在這點上還有優勢,因為我們多發一根筆。

從很務實的角度來說,這種尷尬薪水是留不住頂尖人才的。沒有頂尖人才,我們這個崗位就會被人輕視,從而進一步加劇我們薪水的尷尬。在這種劇烈的負反饋中,我們所有講解員都在煎熬

其實很多人都離開了。這麼多年來,在我們講解員的辦公室中,時常會多出一張辦公桌,多出一副講解器。當然尷尬的薪水僅僅是我們這些講解員遭遇到的眾多阻力之一,最讓我們心痛的或者煎熬的是這個社會對我們的誤解。我們這些講解員經常在展廳里聽到觀眾叫我們「導遊」,說:那個導遊,你給我講講這怎麼回事?唉導遊,這個文物真的假的,值多少錢?除了叫我們導遊的,還有叫我們服務員的。說:服務員,國寶在哪?我要看國寶。

在這裡我要解釋一下,我不是輕視導遊、服務員這兩個崗位,我哥就是導遊。但是導遊和博物館講解員的工作性質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並不通過講解盈利或者推銷產品。我們在展廳里的工作是——給公眾傳播知識和價值觀。

其實我一直以來啊都是一個反求諸己的人,我作為國家博物館的講解員,就總是反思:公眾為什麼會對我們有誤解呢?這幾年來我一直都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直到去年我去外省拍攝一個電視節目的時候,就趁著拍攝的間隙,去參觀了當地一家博物館,我想我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在這兒我不說哪個博物館了,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我記得那天來到那家博物館的前台,滿懷期待地說:我想請個講解員。一會兒來了一個同行對我說:你要請講解員啊,那好吧,我給你講一個小時。

他說:你先看這門口的大石頭,你覺得像什麼?

我說:石頭就是石頭,什麼都不像啊。

他說:你再仔細看,使勁看這石頭像什麼?

我說:真看不出來。

他說:你看這個大石頭,上面大、下邊小,你就沒覺得它像一個吉祥的「吉」字嗎?

我說:是,像怎麼了。

他說:你看,開門就能看到這麼大一個吉字,這叫「開門大吉」。

當時他說完之後,我就忍不住捂臉,我想這跟我期待的講解差的也太多了。可是我天真地安慰自己,可能人家上來跟我開個玩笑,到後邊就好了。於是就硬著頭皮跟著講解員繼續參觀。往裡邊走的時候,這個講解員突然轉頭,

他說:您快別走了,您看看這地上的磚像什麼?

我說:磚就是磚啊,不像什麼呀。

他說:你看這個磚一個一個斜著疊在一起,您就沒覺得像漢字中的那個「人」字嗎?

我說:是,像,怎麼了?

他說:你看,這個磚像人,你要在這磚上走,說明你是人上人啊。你看這水,這水就是(代表)財,水嘩啦啦流進來,這就是財源滾滾。

nn

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基本上全都是這些內容,什麼大吉大利、福從天降之類的。最後,我幾乎是彎著腰、捂著臉,離開了那家博物館。坦白地講,我作為博物館的講解員感到萬分的尷尬和沮喪。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這種「開門大吉」似的講解,在講解員的這個崗位上並不是個例,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社會公眾並沒有誤解我們,可能是我自己沒有搞清楚情況。

nn

當然今天社會公眾或許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對我們有所誤解,n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最讓我們的心痛的還是公眾對於博物館的輕視和怠慢。

nn

我的一位女同事,原來在展廳里給人講解的時候,一個觀眾直接一口濃痰吐在展廳地上,我那位同事嚇的趕緊制止,說:你怎麼能在博物館的展廳里吐痰呢?然後那個觀眾轉過頭來瞪著我的女同事說:那怎麼樣,不吐地上,吐你臉上?這都是原話。

還有一個地方博物館的講解員曾經私下對我說過,有一次他在石窟里提醒觀眾關閉閃光燈,因為他知道閃光燈對壁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就因為他說了這句話,一位觀眾捋圓了照著臉上抽了一個耳光,就是這麼被當眾毆打和羞辱。這件事給他的刺激極大,以至於從那件事以後,這個講解員竟然變得抑鬱了。他曾經在地方講解比賽中拿過獎的優秀講解員,最後竟然不敢當著人面說話。

就算是沒有遇到這麼惡劣的觀眾,一些在博物館一線工作的經歷,也使得我們開始變得心灰意冷。我記得有一天早晨,北京下著鵝毛大雪,我頂著北風瑟瑟發抖的趕到國家博物館,因為那天我是早上第一場講解。我換上工服以後站在展廳門口,驚訝的發現那天早晨博物館幾乎沒人,我站在展廳門口說句話都有迴音。當時我剛參加工作,我們講解員的紀律是一定要完成這場講解,所以我就在那等,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找到一個願意聽講解的觀眾,給他講完整個展覽。於是,我看見一個觀眾就趕緊蹭上去說:先生您好,您聽我講解嗎?女士您聽聽我講解吧。非常奇怪,那天早上所有觀眾都特別冷漠,都沖我擺手說:不聽不聽,就跟哄蒼蠅一樣。最後我一個人就站在展廳里,原來《安徒生童話》里有賣火柴的小女孩,今天國家博物館裡有講展覽的河森堡。

這還不算是最慘的。我一個好朋友在北京另外一家博物館做講解員,他曾經滿懷期待和熱情的給觀眾準備了一場精彩的主題講解,結果在展廳里講起來的時候才發現,展廳里的公眾似乎對這種嚴肅的學術知識沒什麼興趣。於是最後這些觀眾全都散了,把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曬在展廳里。這對於一個講解員來說是萬分尷尬的場面。所以我那個朋友後來就反思,是不是應該講一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更貼合大眾一些。無奈之下這幾年間,他講解的專業化水平越來越低。我記得前些年,他給觀眾準備的主題是《脊椎動物的登陸與演化》,今天他給觀眾準備的主題是《小翼龍為什麼哭了》。

幾年前他的同事曾經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在展廳里給人講的《真核生物的起源途徑》,然而今天他很多同事不得不穿著大毛毛蟲的衣服,跪在地上一邊拍手,一邊唱兒歌:長頸鹿,一排排,nmother father getting line……

沒在文博一線工作過的人真的不會明白,這是何等的辛酸和委屈。所以,如果大家以後有機會和一個博物館的講解員坐下來聊一聊,我相信你能感受到大多數講解員心裡都有一種情緒,那就是委屈,再加上級的壓力、社會的輕視、公眾的誤解還有微薄的薪水。假如說現在有一個小夥子當講解員,突然把工服一脫說:我不幹了,我完全可以理解他。

有的時候我一個人失落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就想:我們這幫文博宣教人員難道就找不到一個尊重知識、鼓勵交流,既有專業性又兼顧通俗性的宣教環境嗎?很幸運,我想這個環境我還是找到了。

去年n7 月底的時候,我的好朋友劉柯給我介紹了一隻白色的小狐狸,就是那隻爬到我辦公桌上的小狐狸。在這隻小狐狸的幫助下,我的講解工作或者說社會宣教工作,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軌道。

一年前的時候,我還在發愁我的課程沒人喜歡,曾經準備了一個月的課程不得不臨時取消,因為臨開課之前,所有的報名人數滿打滿算只有n4 個人;一年後的今天,在那隻白色小狐狸的幫助下,我的課件在網上傳的到處都是,現在瀏覽量已經在n1000 萬以上。

一年前我還在發愁沒有人願意跟我討論學術知識,我身邊的熟人似乎沒什麼興趣或者熱情,跟我討論那些他們覺得既古怪又無聊的問題;一年後的今天,在那隻白色小狐狸的幫助下,各路思想和觀點在我眼前猶如飛火流星噴薄閃耀,知識和經驗已藉助互聯網那無遠弗屆的力量奔涌而來。

一年前,我有時候還會早早出門,頂風冒雪的趕到國家博物館,看著空蕩蕩的展廳悵然若失;一年後的今天,在那隻白色小狐狸的幫助下,我只需要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輕輕點擊幾下,就可以為上千位網友呈現我為了他們精心準備的精彩內容。

一年前在一些生僻的學術領域,我苦於找不到最鮮的學術資訊,在圖書館找到一些文獻都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有的文獻年齡比我都大;一年後的今天,在那隻白色小狐狸的幫助下,有的研究成果上午剛剛發布,下午大家就在一起討論學習了。

所以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我們不再騎著那隻年老體衰的毛驢,而是坐上了風馳電掣的高鐵。一年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很少有專家和學者願意為我提供幫助;一年後的今天,在那隻白色小狐狸的幫助下,眾多高校學者和一線科研人員為我慷慨解惑、撥雲見日。因為他們知道,當以後他們遇到困難時,這隻白色的小狐狸也願意站出來幫助他們。

對了,還有一件事我一定要告訴大家。前不久我組織了一次聚餐,回請上次請我吃飯的朋友,我把聚餐的地點呢定在了北京市市中心的一家體面的西餐廳。直到今天我依然還記得,當時那家西餐廳里放著優雅的小提琴曲,服務員一個個西裝革履、皮鞋鋥亮,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我那個朋友探過身來對我說:

「河森堡,我聽說你現在在網上開了一個叫nLive 的東西,你搞一次那玩意兒能賺多少錢?」

我默默伸出五個手指頭在他眼前筆划了一下。

他看著我五個手指頭說:「什麼!五千!這麼多」!當時我就舉起酒杯說:好了好了,來乾杯吧。

我相信對於國內無數的文博宣教人員以及一線講解人員來說,我一定不是最後一個。今後一定還有更多的文博屆同仁,更多的博物館一線講解員,與這隻白色的小狐狸相識相伴、走向未來。而以上這些就是我對這個小狐狸的答案。這隻小狐狸聽完我這翻話以後,臉紅了,他不好意思地捂住了臉,從我的桌子上跳了下去。

我說:幹嘛,小劉?你要走啊。

他說:是啊。做事情呢,最重要的就是把目光放遠,我想去「看山」。

我說:那我送送你吧。

他擺手說:哎呀行了,不用客氣了,咱們來日方長。

謝謝大家。

完整版演講視頻:

河森堡:一個博物館講解員的尷尬_騰訊視頻 http://v.qq.com/x/page/k0504x0ovps.html (視頻播放異常請戳:河森堡:一個博物館講解員的尷尬_騰訊視頻)
推薦閱讀:

北京41家博物館親身體驗攻略手冊
好物 App | 500 軟妹幣,博物館藏品抱回家
什麼是好的博物館展櫃玻璃
我在印度看馬桶,墨西哥看UFO,那些最奇異的博物館集錦
沒來過「辣醬博物館」,別吹你無辣不歡:「宇宙最辣」等你去挑戰

TAG:知乎盐Club | 国家博物馆 | 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