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中的群聊設計分析

在眾多社交app中,除了1v1的社交對話外,也有1v多的群主社交方式。在群組的社交中,用戶交流更為自然,回復壓力小。並且在互相的交流中,更能相互激發群組中成員的交流目的。在《人類簡史》中提到:人的社交本質就是融入一個群體的社交,本質上來說是因為人具有群居屬性。

1、 snapchat

創建步驟(3步):

選創建人–––– 群組引導命名––––發送消息頁面(AIO)

設計細節:

1 發送消息時,發送框上方提示群組中成員是否在線。

2 snapchat群聊24小時後將自動刪除,聊天界面中系統提醒所有截屏操作。

整體思考:

snapchat作為近期在美國青少年中的社交app霸主。snapchat中閱後即焚的特性,導致其產品在群聊中消息傳達性的確認,所以有群組成員是否在線的提醒設計。整個創建過程中也是向輕量級群聊來打造。

2、allo

創建步驟(4步):

輸入名稱、 選群頭像––––選擇群聊人員––––發送消息頁面(AIO)––––選擇聊天背景

設計細節:

群頭像的展示和聊天背景的選擇,在產品視覺風格上處理較多,意圖烘托聊天氛圍。

整體思考:

Google的allo,在發送消息頁面中的文字效果做了大小字的設計,讓整個聊天更加生動有趣。並且在群聊中對聊天背景的切換,營造不同的聊天氛圍,更加向趣味性發展。

3、imessage

創建步驟(3步):

寫內容––––選擇發送成員––––發送信息

設計細節:

1 群聊頭像在導航欄,可點擊展開滑動。為查看群成員提供了快捷查看的入口。

2 群聊頭像,最多顯示兩個群成員。

3 群共享圖片和附件,都鋪開展示在信息設置頁。可直接快速查看歷史聊天中的圖片和文件。

整體思考:

嚴格意義上來說,message主要還是針對的是信息群發,並非是群聊。所以其產品在設計上,群聊的創建是基於信息內容的,現有信息內容,再選擇發送給1個或多個人。如果有發送給多個人的情景下,才會順其自然的引導創建群聊。這裡是會將共享的圖片文件鋪開在聊天設置頁,便於用戶翻看聊天記錄。

4、facebook messenger

創建步驟(3步):

選擇邀請人––––命名群聊––––上傳群頭像

設計細節:

1 群聊以卡片形式展現,群成員展示除自己以外的人。

2 創建群聊中,命名群聊、上傳群頭像和選人鼓勵在一步完成。後續引導更換群名和群聊頭像。

3 群聊設置頁中將共享的圖片鋪開展示。

整體思考:

messenger作為facebook旗下的一款社交軟體,遷移了fb的關係鏈。近期的主要亮點是對拍照、短視頻的強引導,以及在線活躍用戶的顯示引導。在針對群聊的設計中,創建過程便捷快速,有多種互動玩法(這裡後續會單獨寫一篇社交app里互動玩法的分析)。

5、陌陌

設計細節:群聊界面的頂部導航欄,點擊展開群成員。

整體思考:

陌陌中群聊的創建,有分多人對話和群組。群組從創建步驟上來說體驗上更重,例如創建地點,選擇群分類...等等更為複雜。創建多人對話,則是直接拉通訊錄里的人發起對話,更為輕量而便捷。

6、group

設計細節:n群聊頭像支持根據群名稱快捷搜索匹配。

這裡只是針對目前社交app中群聊設計的相關整理和分析,討論的面還較為窄,後續若有新的思考會及時補充。不足之處還望指出。

推薦閱讀:

TAG:社交APP | 群聊 | 交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