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的吉普賽新娘

四年前我去保加利亞的時候,才發現那是我所去過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歐國家。在那之前,我對東歐的印象就是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類的「中歐」國家,並不是很清楚在歐洲東部邊緣的國家是什麼樣子。

在東歐國家裡面,讓我總感覺很憂傷的有兩個國家,一個是摩爾多瓦(請看我之前的文章:消失的摩爾多瓦),另外個便是保加利亞了。跟Sofia(索菲亞,保國首都,下圖街景)和Chi?in?u(基希納烏,摩國首都)比起來,像烏克蘭這種隨時都在戰爭威脅下的國家,他們首都基輔都要歡快明媚很多。

也可能是因為我才到索菲亞那天,地上到處都是水窪,天也很陰沉,我才覺得很壓抑。我還懷疑是我國施工隊修的他們的路,竟然也會出現踩到某塊石板再飛濺出一腿的污水。只要一離開市中心,就看到各種年久失修的蘇聯時期建築,牆面塗料剝落,底樓的牆面畫滿了各種塗鴉。

我每到一個國家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量那裡的姑娘,雖然現在我結婚了,老婆也是個大美女,這個習慣是不會改變的。從最開始打量姑娘僅僅就是覺得好看,後來便形成了一種技能:從當地姑娘審美著裝與身體發育大概判斷出那個地區的人均GDP

如果你從來沒有去過歐洲,也不知道種族外觀區別,沒關係。但我相信你們能看得出來下面哪張是芬蘭姑娘,哪張是保加利亞姑娘吧。(芬蘭人均GDP是保加利亞的6倍,中國的5倍。)

當然,這次就不扯遠了。而且這兩張圖片都用不著判斷,你要是在大城市長大,一下就能看出來哪個更城市哪個更鄉土。我給我朋友看這兩張照片,他們都是一眼就能猜出。這個話題會單獨寫文章跟大家聊,只要見得足夠多,就能建立一種不需言表的感覺。

保加利亞人是什麼民族?

關於歐洲哪個民族的姑娘長得漂亮,這個話題以前跟很多留學時同學都聊過,但奇怪的是,哪國的男生都喜歡說別人國家的姑娘漂亮。芬蘭男生說愛沙尼亞姑娘美,愛沙尼亞男生說俄羅斯姑娘美,俄羅斯男生說烏克蘭姑娘美,等等一系列循環(插一句,從來沒聽人說過英國姑娘美)。說明了兩個問題:1. 審美是個主觀看法,2. 審美容易疲勞。所以才大家看法不同,而且都覺得別人國家姑娘好看。

但整體來說,大多數斯拉夫民族姑娘還是比較好看的,至少外表平均要比她們國家的男生高出一大截來保加利亞族(英語中的Bulgarian主要指的是保加利亞民族)是屬於南斯拉夫民族,大家要知道斯拉夫族裡面還分了東西再加南部,東斯拉夫以俄羅斯為代表,西斯拉夫以波蘭為代表,南斯拉夫你懂的。

但是我今天想說的一個話題是關於保加利亞的一支少數民族的。

他們就是吉卜賽人。

那誰是吉普賽人?

其實吉普賽人最討厭被人叫成Gypsi(吉普賽),他們覺得這是對她們一種侮辱,因為這個稱呼暗示了歐洲各國對這個異族的不認同與排斥。他們最喜歡被人喊成Roma或者Romani(總不成我們中文叫他們羅馬人吧?),但大家不要被誤導了,他們和古羅馬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吉普賽人其實本質都是印度人後裔,一千多年前印度北部的幾十隻部落往西亞的方向遷徙,到了土耳其和巴爾幹一帶就在那裡住下來了,然後在後面的千多年從那個地方繼續往世界各地遷徙。印度外交部在2016年還發表了個官方聲稱:全球各地的Roma community都是印度的子孫

在芬蘭的時候我見到吉普賽人,都是繞道走。就是擔心被找麻煩,雖然他們不一定會攻擊我,但總覺得只要他們在身邊遊走,就有潛在的危險。因為他們說話都是用的吼,而且一句話裡面有一半詞都是髒話。行為極其反社會規範,他們那些行為在中國看上去都很欠抽。

有一次我在赫爾辛基的地鐵上,旁邊坐下一對吉普賽夫妻(他們有民族著裝,一看就知),男的一坐下就掏出一款十年前的諾基亞手機大聲打電話,唾沫四濺。他和老婆是面對面坐著的,他抬起一隻腳放到他老婆兩腿中央,對著他老婆吼了幾聲,她就乖乖地把他鞋脫了,襪子脫了,按摩他的腳。大家知道這個場景在極其尊重公序良俗的北歐能有多震驚嗎?

在保加利亞則有多少吉普賽人?

保加利亞人口有700多萬人口,但是吉普賽人比例在歐洲是最高的,超過10%的保加利亞人口都是吉普賽人。

而這個數字都是非常低估的,因為在歐盟國家裡面沒有像我們一樣的戶口制度來記錄每個人屬於什麼民族,這個統計只能靠他們自己申報。很多受過點的教育的吉普賽人是比較恥於承認是自己吉普賽人的,而且一旦與保加利亞人通婚(當然也沒什麼通婚現象),他們絕對不會對外再稱自己是吉普賽人,雖然外表也看得出來。

今天要說的新娘市場是什麼?

在保加利亞中部有個小城市叫做Stara Zagora(紅色箭頭所在地方),這裡有著歐盟境內唯一一個不違法的(與「合法」還是有區別的)新娘買賣市場

在保加利亞中部,這裡可以說都能算作歐盟的赤貧地區,年收入15000人民幣的家庭(對,是家庭為單位)比比皆是。

下面這張表是從保加利亞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截取的,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人均收入。第一季度人均收入1252元保加利亞幣(圖中紅框,單位為Lev,貨幣標誌為BGN),合約人民幣4921元,平均到每個月就是1640元。

還沒完,保加利亞中部貧窮地區應該是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所以應該是在500到600人民幣的每月個人收入

在這個城市裡面幾乎住的都是吉普賽人,住在這裡的吉普賽人被叫做Kalaidzhi,他們的「新娘市場」傳統已經保持了上百年了,哪怕是現在他們已經加入歐盟了,擁有了歐盟公民的現代稱號,在這個小城市裡面每年都會舉行四場新娘交易會。

他們會在一個露天廣場上面搭建一個簡易集市,女孩們盛妝打扮,綽約多姿,千嬌百媚地引起男孩的注意,讓他們來主動握手搭話。就像這些姑娘一般的花容月貌,是不是看了有點小激動啊。

哦,不好意思,發錯圖了,懶得刪了。

請容我再發一次。

當然,也不一定所有姑娘都有那麼濃的妝。

這些姑娘們對家長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能成年之後能賣個好價錢,她們在來第一次月經後,家長就會強迫他們退學,從此在家一直待到嫁出去為止。由於她們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幾乎不能承擔任何非體力工作,就算成年經濟也無法獨立,所以只能住在家裡直到被賣出去為止。

由於常年住在家裡,不工作不學習,幾乎隔絕了所有外界聯繫,而且還沒有經濟基礎,這些女孩都非常單純,特別容易被控制。家長說什麼,她們就做什麼。所以自從有這個「傳統」以來,幾乎沒有女孩離家出走去尋找另外一種人生

這種集市一年有4次,這幾乎成了本地區吉普賽姑娘唯一嫁人的方式。雖然他們也有Facebook,但是就算網上聊了也不能線下約會,還是只能等到這個集市的時候再見面。每次到集市的時候,姑娘們都會穿上自己壓箱底的衣服,平時怕穿壞了根本就不敢碰的衣服在這一天能大大方方地穿出來了。相信大家看到這些姑娘們的衣服樣式就能猜到(下圖,這種鞋在我國三線到五線城市很常見吧),那裡能買到的衣服幾乎都是中國商販帶過去的。

在這種場合按理來說家長就不要去摻和了,但是付錢和收錢的都是家長,當然少不了他們的參與。他們一般在當天都會陪著女兒去集市,但是家長全部站在外圍一圈,就旁觀者自己的女兒跟哪些男生說了話。

在現場經常都放著震耳欲聾的當地鄉村音樂,青年男女在集市上接踵摩肩,男生看到感興趣的女生就會主動上去握手並介紹自己。介紹完了之後,聊上幾句,看看雙方能不能有些火花的,但這種喧鬧的菜市場環境下估計也難有什麼感覺吧。

在集市那天,還有小販帶著從中國進口來的女鞋在那裡賣。

甚至還從中國學來了糖葫蘆,讓男生買來給心儀的女生。

如果沒有帶發繩出門,還能在那裡買到各種顏色鮮艷的中國髮夾與髮飾。

根據當地審美的要求,一個漂亮的女生必須要皮膚白,擁有藍眼睛,這樣外表才能賣出最高價格來所以女生都使勁往臉上塗很多白粉底,如果家裡有條件還會鑲上金牙來獲得男性的注意。有的離婚婦女仍然會來這個市場(下圖),已經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她們,希望自己還能被賣出第二次,當然這個時候已經不可能像第一次那麼貴了,能有人買已經是萬幸了。

在集市上,如果女孩的父母喜歡小夥子,最重要的是對方能比其他的人給出更高的價格來,那麼接下來就要進入幾周的具體細節談判。如果有人當場就談好價格,他們會馬上公布給大家,現場就開始慶祝一番。一般來說,男方需要一次性支付女方父母價格約為2萬到5萬人民幣

大家怎麼看待他們?

在這支吉普賽人中,他們幾乎都是嚴格的東正教遵守者,所以絕對禁止婚前性行為,而且她們不能單獨見任何男生,如果要見,就必須是男生到家裡面來同時見她和她的父母。正是因為從小沒有任何機會單獨接觸到男生,大家的統一期望就是新娘必須是處女。所以他們還有規定,如果在初夜沒有「落紅」,那麼新娘家裡要把所有錢都退給新郎家,還要被整個社區都罵為「妓女」。因為這筆錢的目的便是要買女方的貞潔。

在結婚之後,妻子對丈夫的順從幾乎是百依百順,正是因為結婚前這麼多年的鋪墊,再到後來變成一個生育工具,這些姑娘幾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與生活,一切都要以丈夫為中心。

當然這些姑娘有沒有過得不開心,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她們也不太可能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也許甚至沒有想法。但我知道很重要的一點,吉普賽人在歐洲各國被極其嚴重的歧視,比如在北歐,幾乎坐在街上乞討的都是吉普賽人,政府、警察和慈善組織都不會管他們,哪怕他們也是歐盟公民,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漫天大雪的時候仍然有吉普賽人坐在火車站的牆角乞討。但是要是坐了個其他歐洲國家的公民乞討,警察很有可能就帶到救助站去了。

這點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民族願意,甚至他們所在國的其他民族都不願意和他們通婚。但他們可不像曾經被歐洲各民族歧視的猶太民族,為了突破困境一心奮發圖強,自強不息。吉普賽人的心態便是,這裡容不下去我了,我換個地方就行了,我走還不行嗎?反正他們人又多,一成片的遷徙,要趕走也很困難。但又因為吉普賽人沒有能力侵佔其他民族的資源,不構成生存空間的威脅,所以其他民族就讓他們在夾縫中生存下去了

其實新娘買賣傳統就是吉普賽家庭的在幾百年經受貧窮與歧視下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幾乎成了生女兒後一個父母年老唯一能存活下去的方法也許不管時代怎麼變遷,吉普賽人生活方式都不會變,他們沒有國家,沒有歸屬感,就是一群流浪在世界各地的人而已

P.S. 我簡直是無語了,我都說了那兩張圖看審美和發育。上一張芬蘭姑娘,下一張保加利亞姑娘。芬蘭姑娘前凸後翹,衣著簡潔不花哨,一看就是北歐姑娘。保加利亞姑娘的大多數買不起zara和HM,衣服很多都是中國進口的,那個樣式你們看不出來嗎?而且穿ballerina鞋,還穿肉色短襪,這不是農村穿法么?

———————————————————————————————————————

想深入深入了解歐洲的見聞與奇聞的童鞋們,不管你是住在歐洲,還是想去歐洲;不管你是留學還是工作,那就請跟我來一起探索歐洲。緊緊關注我的知乎專欄:看懂歐洲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寒心!她因生孩子癱瘓,孩子爸卻一走了之
學人說:公園相親角:我在海淀,你在朝陽,太遠了你們不合適
為什麼選男人就像挑衣服
如果以 Friends 裡面的六人行契約(多人信任忠誠互助關係)代替或補充婚姻的形式,能否解決存在於一對一的婚姻中的現實問題?

TAG:欧洲 | 旅行 | 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