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產生物再生材料技術如何?這公司把產品毛利做到了93%

8月接近尾聲,上市公司中報披露也即將落幕。

比起公司業績,更能撩起大家熱情的是,誰又將成為「王的女人」?

王,乃國家隊是也。

社保基金和養老金,一向以穩重著稱,畢竟拿著的是千萬老百姓的養老錢,關乎國計民生的利益,所以臨幸的妃子當然要精挑細選。

二季度,養老金首次入市,就買入正海磁材392萬股!

翻牌子的消息一傳出江湖,各位炒官紛至沓來,連續給正海磁材送了兩個漲停板,市值飆漲22億。

然而有趣的是,這邊廂,正海磁材鬧得鑼鼓喧天,那邊廂,一個叫正海生物的公司卻冷冷清清,似乎被投資者打入了冷宮。

why?

正海磁材、正海生物,他們有著同一個家族姓氏,乃姐妹花是也,來自「國舅」正海集團。

前者,正海磁材做的是釹鐵硼磁性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電機中,稀土永磁可謂傾城一枝花,王自然早有耳聞。

正海生物呢?

今年5月,正海生物登陸A股,股價最高去到47.4,之後一路下跌。

如今,總市值只剩26.5億,這個數字在A股3000多家公司里大概能排進前200,倒數的。

如果放到醫療行業,那麼在200多家上市醫藥公司中,正海生物市值穩穩的倒數前5。

這個位置,讓人有著不懷好意的殼股嫌疑呢。

正海磁材和正海生物這樣一對比,一個就像自帶光環的偶像劇女主,一個就像女主身邊的陪嫁丫鬟。

漫長的一部劇中,或許只有一兩句不咸不淡的台詞。

然而,你可不能忽視了他,這更像一個灰姑娘,或許有一天,他將穿上水晶鞋,成為華麗舞台上最耀眼的那個公主。

1

正海生物是做生物再生材料的。

產品主要包括口腔修復膜、硬腦(脊)膜、皮膚修復膜和骨修復材料。

生物再生材料,簡單地說就是人體哪塊零件出問題了,要替換,那麼就用豬、牛等動物的相應組織給你補上。

生物再生材料和傳統金屬、陶瓷、高分子等醫用材料相比。

一來,可以減少醫用材料植入體內與機體發生反應導致的炎症、異體反應和植入失效等,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二來,可以刺激受損組織再生,比如腦膜的動物源材料主要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變成氨基酸,等於給受損組織提供了養分,誘導再生。

這聽上去很不錯,但做起來可不簡單。

這種動物源再生材料,放在人身上可不比補衣服,拿著塊布就往上釘。

大家最關心的一定是——

安不安全,牛有瘋牛病啊,豬有瘦肉精啊!

還有免疫排斥呢,這怎麼解決?

這正是生物再生行業的技術門檻所在,要獲得市場,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2003-2006年,剛剛成立的正海生物花了三年時間去研發動物源材料去抗原、病毒滅活和組織融合等核心技術。

軟組織修復材料生產工藝

2007年,正海的口腔修復膜獲批上市。

2009年,生物膜和皮膚修復膜上市,產品線不斷擴張。

2016 年,正海生物營收1.5億元,凈利潤4547萬,口腔修復膜和硬腦(脊)膜是主要營收來源,各佔48.82%、46.33%。

2016年正海生物營收構成

2

目前全球生物再生材料研究和開發還在起步階段,通常一個領域的玩家就只有寥寥幾個,競爭性有限。

這是一個類似於人工智慧這樣的生物界尖端領域。

在國內,像皮膚、骨、肌腱類等產品,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少數幾家公司手上,本土公司的實力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一流的。

正海,便是其中一個佼佼者。

正海的口腔膜在頜面外科市場中居於獨家壟斷地位;

在種植牙領域市場佔有率居國內第二;

在硬腦脊膜等神經外科手術和骨科領域,市佔率國內第三。

國內硬腦脊膜競爭對手

技術門檻高,對手少,毛利率一定高高在上。

沒錯,正海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又是一個悶聲賺大錢的公司!

在正海的強項,口腔膜和硬腦脊膜,基本滿產滿銷。

在研的活性生物骨也準備上市了。

好行業,近年保持20%的複合增速;

好公司,強技術,高毛利,銷路不愁,對於投資者來說,難道不是萬里挑一的傾城美女?

那麼,如此美好的正海生物,又是如何被投資者打入冷宮的呢?

3

美女的背後,也有難言之隱。

正海生物成立的前三年,一直都在燒錢研發。

好不容易盼到2007年,第一款產品口腔膜上市,正海才有了那麼一丁點的銷售,不再單純燒錢。

接著,正海厚積薄發,新品上市速度不斷提升,之後陸陸續續推出了硬腦脊膜、皮膚修復膜等產品。

按照偶像劇的套路,這應該是峰迴路轉,人生逆襲的開始了吧。

然而什麼都沒有,一直在虧損,等到2011年,又是一個五年過去了,好姊妹正海磁材都成功上市了,正海生物依然默默的擦著身上的血。

問題在哪裡呢?

答案是市場規模。

前期研發投入大,然而全行業依然在培育期,這就導致你即使做到行業老大了,規模依然很小。

比如正海的拳頭產品之一,口腔膜在國內已經獲得壟斷地位了,但2016年的銷售額也就7351萬。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你的收入長期達不到覆蓋成本的程度,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期。

如此財務煎熬,對於短視的A股投資者而言,簡直就是食之無味!

因此在上市早期,正海生物的不受歡迎就是可以想像的了。

但是,很多投資者忽略一個問題,這種高投入低競爭性的行業,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一旦邁過了成本線,開始掙錢了,那麼就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現金流將好得讓你睡覺都要笑醒。

4

正海生物的創始人叫秘波海。

1954年出生,出生後鬧饑荒,上學後鬧文革,畢業後上山下鄉。

改革開放之後,秘波海帶領正海集團從鐘錶、電子網板,不斷升級擴展到新材料、再生醫學領域。

這還是創業板第一位帶領2家公司成功IPO的董事長,而且都做到了行業領先。

秘波海

63歲的人生中,見識了無數的大風大浪。

真的是從未怨過命,一生靠打拚。

今年7月,上市不到兩個月,正海生物總經理張文彩辭職,一度引發市場的質疑!

秘波海很快做出決策,親自挂帥兼任總經理。這是一個連正海磁材都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在這個小小的領域裡,秘波海為之殫精竭慮,其在正海集團中的未來地位可見一斑。

5

正海生物上市之後,秘波海說過一番話——

「生物行業是個高科技行業,未來想要繼續做領先者,就必然登陸資本市場,如果不去,很可能做不大也肯定做不久。」

沒錯,這行本來就是金錢遊戲,前期研發實在太燒錢了。

且看其競爭對手冠昊生物是怎麼乾的。

2015年,冠昊經過先後3次增發,獲得優德清49.33%股權,優德清的人工角膜2016年獲批上市,是全球唯一以「脫盲」為治療標準的人工角膜。

2016年,冠昊6億購買祥樂,祥樂是美國愛銳人工晶體中國獨家代理,祥樂人工晶體銷售約佔國內白內障手術的16%。

同年,冠昊擬18.5億收購浙江惠迪森,浙江惠迪森主營抗生素、肝病輔助類藥品等生產、研發和銷售。

……

連續出手併購之後,到今年上半年,曾經支撐起整個冠昊的硬腦脊膜業務,營收比例已經從2015年的80.9%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9.75%。

有了錢,就可以脫胎換骨。

但沒有錢,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競爭對手越跑越遠。

就像冠昊上面的任何一項併購,在以前的正海生物眼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所以,很明顯的,在過去的幾年裡,正海的第一目標就是盈利、上市!

如今得償所願,正海生物終於上市,雖然備受投資者嫌棄,但沒關係,能融資就行,秘波海的藍圖正在悄悄展開。


推薦閱讀:

【連載】漫談PHA(2)從細菌到細胞——PHA的醫學組織工程探索
是否存在單向通氣的薄膜材料,風從一側吹來可以通過,從另一側吹來則被阻斷?
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學的生物材料專業,以後想從事醫療器械行業,覺得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如何?做這個行業需要哪方面的知識?
義齒中用到的金屬以及金屬的性質是怎樣的?
人造蜘蛛絲和真的蜘蛛絲在成分上有區別嗎?在實際中有哪些應用?

TAG:生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