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個女人她都可以立大志、成大事

榆林產婦跳樓事件今天又更新進展了

榆林一院放出視頻,顯示產婦在漫長的產程中幾次走出分娩中心和家屬溝通,其中2次下跪(也可能是疼跪下的),請求家屬簽字,同意剖腹產,但家屬屢屢拒絕,最終產婦疼痛絕望至跳樓自殺

需要家屬簽字的原因是:產婦簽署了《授權書》,授權其丈夫全權負責簽署一切相關文書,在她本人未撤回授權且未出現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產程記錄產婦血壓、胎心正常)時,未獲得被授權人同意,醫院無權改變生產方式

我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機構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者特殊治療時,必須徵得患者同意,並應當取得其家屬或者關係人同意並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時,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係人同意並簽字;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者關係人在場,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准後實施。」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醫護人員動輒被砍,醫鬧比比皆是,醫院為了自保,也只得儘可能完善地走流程辦手續,以免被倒打一耙

我可以不婚不育

因為我無所畏懼

我可以賺錢養活自己,沒有情感需求,不怕沒有兒孫老無所依

實際上和人在一起生活我還有點煩

我今天學點法律,明天看看婦產醫學,後天研究下經濟,閑了跑跑步,出門逗逗狗,挺滿足的

現在傳染病、婦產醫學之類的看多了我連性生活都不想再過了

推薦閱讀:《皮膚性病學》、《婦產科學》

這一定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雖然不知道所受的教育在什麼時間影響了我

但我很早就把婚育這件事的權重放得很低了

排在讀書、工作、奮鬥和享樂之後

我從小沒聽過什麼「女孩就是不行」 「現在別看還湊合就是沒後勁」 「女孩學不懂數理化」 「女人的幸福是家庭美滿」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沒有人跟我說過

沒有人在我的成長經歷中潑冷水唱反調打壓我

他們總是笑眯眯地鼓勵:你試試嘛,你可以的!

他們努力把一個資質平平、一窮二白農村家庭出來的我往上托

我本科畢業打算工作

我爹三番五次勸說:是不是應該繼續讀,不要擔心錢,我們供得起,你想讀到什麼時候就供到什麼時候,讀到博士才好

我自己膩了,沒繼續堅持

他們直到今天還念叨:你應該去讀博士,你有這個能力

老有人說我:你鼓勵大家去一線城市,可一線城市加起來也就1億人,即便一半是女性,那才5000W,其他6.5億女性,學你有用嗎?

我都懂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運氣和機會感受發達

有些人在悲慘的境地里不是她不行,是遭遇的環境不好

那些女童時期就被性侵被害了的,早早輟學的,被父母賣了收彩禮的,被拐賣的,被惡意傷害的

是她們不努力嗎?

她們就努力無門

我之所以成天嗶嗶嗶沒完

不是因為我遭遇了什麼事

而是我希望點醒她們本該在幼兒時期,她們父母給她們植入的觀念:「你是頂天立地的,你可以做大事的,你可以過上好生活,只要你別放棄」

我從不喊不婚不育,因為這不現實,我也能理解她們有很多不能自主的困難

我只是呼籲謹慎婚育,晚一點婚育,自己強大一點再婚育

也許有人就是軟弱無能,就是不想努力懶散著

可以嗎?

可以的

一個女人,她即便軟弱無能,即便好吃懶做,也不應該因為制度,慘死在產床上

我們應該提供的是均等的機會

一個公民的生命安全重於一切

她不需要付出努力就應該得到

一個女人可以因為想要陪伴、想要孩子、想要錢、想要穩定的性生活選擇婚育

不是人人都驍勇善戰喜歡打打殺殺

但她同樣應該得到基本的人權保障

這是她個人憑一己之力很難做到的

這需要推動立法、需要爭奪話語權

2013年,100多個女記者聯合發起了「女童保護」公益項目

項目於2013年8月掛靠在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兒童安全基金下,推出防性侵教案,開展防性侵教育課程,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向社會普及兒童安全教育知識,並為受害者提供諮詢、法律援助

注意到了嗎,100多個,女記者

只有女人才能感同身受

只有女人才能拉自己人一把

我們這些未婚未育的一線城市職業婦女

可以說是婦女當中遇害概率最低的人群

沒有家暴、沒有24條、也沒有難產死亡

最多工作上有點受氣,但只要工資照發也做得下去

倘若老闆侮辱我們,公司哪怕拖一天工資社保分分鐘告他

遍地攝像頭,走在路上即便遭遇了意外,總是有法可依的

但那些在2.7億個家庭里,30%的遭遇了家庭暴力的婦女呢?

她們過著比我們可憐太多的日子,這不是她們無能

老有人覺得職業婦女和家庭婦女之間是互相歧視關係

這個問題我早就寫過了:婦女之間的鄙視鏈

家庭婦女不是缺尊重

真的,是缺錢,缺財產權,缺對家務勞動的經濟補償

尊重,尊嚴這些事情都在最基礎的財產之上

講到底這是法制缺失

法制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執政者不周全

執政者不周全的根本原因是女性太少

領導視察農村,問農民「你們娶媳婦困難不困難」

你們說這是什麼意思?這不就是男性本位思想嗎?

我不敢說女領導會問什麼,但大概率不會問這個

男人娶媳婦,為了增加勞動力,保證繁衍,更主要是維穩

不然為什麼因為性別選擇,憑空多出來的3000萬男人讓國家操碎了心

這些很多是偏遠農村地區、低收入、低知識、不安定人群

為什麼從古至今都有「娶了媳婦就安定了」的思想

是因為性壓力得以釋放、子嗣繁衍得到保障、衣食住行有人提供服務

那麼自然就安生了,至少不會輕易去為非作歹作姦犯科了

還有些壞逼說「就應該妓女合法化,這樣就沒有強姦了,那些農民工不會鋌而走險他們去買就是了」

我覺得這簡直壞到極點了

現在很多性從業者確實是自己願意,但也有很多是被拐賣的,是被迫從事

當這個事情是非法的時候尚且可以解救她們

一旦合法,我們每個婦女都可能被抓去從事性服務,無人解救,無法可依(參考泰國色情業,國際刑警都沒辦法,有很多紀錄片)

代孕合法化是一樣的道理,長子宮的就有可能進入代孕工廠非死不得脫身

這個社會發生的所有事情要往深了想一步

不是國家愛男人,是男人不穩定要出亂子

我們自古提倡「君臣父子 倫理綱常」觀念

當然現在還有壞逼在繼續提倡腐朽價值觀

自古就是女人獻給男人,男人再獻給國家

但這樣對嗎?

時代走到了這一步,打開的國門不會關上

物理的門強行關閉,但精神嚮往不能阻攔

我們個體的奮鬥雖然像螳臂當車一樣無能

但往前走一點,我們的孩子就能向好一點

我們沒孩子的,也不能放鬆警惕關我屁事

因為現在生出來的孩子就是未來的主力軍

未來世界是男女平等還是女權不斷退化的

直接決定了我們的老年生活會是什麼質量

我們要麼為了保護子嗣要麼為了安度晚年

都不能放棄奮鬥

有人恨鐵不成鋼地說「我把你的理論到處宣揚,反倒被人說太極端心裡陰暗,她們怎麼就不懂呢!」

我說:允許一部分人軟弱無能,允許一部分人想靠在哪裡歇歇,但她們的權益不應該受損,她們不爭,我們職業婦女替她爭

最後推薦幾個職業婦女值得閱讀的文章吧:

女性應聘指南

女人不具備力量就貿然婚育,一個比一個千瘡百孔

這二十年來 香港教會我們什麼

60年能改變多少事?

職場人的差異在於是否能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廣泛地吸取能量

成年人最要追求和保住的,是權

平民的女兒

你站起來就很美


推薦閱讀:

女性身體抗爭是不是為嘩眾取寵?
為什麼有些女孩的眼睛水汪汪的,可是並沒有戴美瞳?
什麼是少女感?有哪些充分體現少女感的妹子?
夏天不戴bra如何解決激凸?乳貼被汗水弄濕了怎麼辦?

TAG: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