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不做虧本生意的 Google,即將完成自己的最後一塊拼圖

(題圖來自 TechCrunch)

Google 在 2011 年以 125 億美金價格收購 Motorola Mobility 後,連續遭遇滑鐵盧的 Nexus 6 和 Project Ara 讓其心灰意冷,隨即在 2014 年就宣布在保留 Motorola Mobility 專利的情況下以 29.1 億價格將品牌出售給聯想。

從那以後,Google 就學會不再做虧本生意,但是構築自有軟硬體產品線的計劃並沒有停止。

在寫這篇的文章的時間,大約半個小時之後,HTC 就會在台灣宣布關於自己手機業務接下來的計劃。無論在現場會不會公布最終買家,事實上也已經有一部分 HTC 的知識產權資產和對應的硬體工程師已經被 Google 提前收購。更大的可能是 HTC 最終保留自己的品牌,最後懸念只剩下台灣和上海工廠的歸屬。

(更新:Google 已經正式宣布以 11 億美元價格和 HTC 達成部分人員及資產收購協議,後續將一同開發新的移動設備。)

同樣的手法其實 Google 已經練過一次手。在去年末到今年初的這段時間內,Google 已經購買了國內某家基於 Android 做平板操作系統產品的創業公司一部分知識產權和負責開發這部分功能的工程師,這部分資產最終合併進 ChromeOS 團隊。這家創業公司最終保留自己的品牌,但是隨後宣布業務重大轉型。

Android 和 ChromeOS 在未來幾年內即將合併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通過上述團隊和 Google 內部項目的整合,Google 在移動軟體平台軟硬體上的陣容已經基本完成。插一句題外話,這裡涉及的外部團隊和 Google 內部原有的項目都有類似三星 Dex/微軟 Continuum 的方案。

當然,這個故事還少不了自有晶元。

(圖片來自 Business Insider)

蘋果在剛剛發布的 iPhone 8/iPhone X 當中,先把 A11 Bionic 單小核性能就超過高通驍龍 835 單大核的驚人指標放一邊,其自研 ISP + 自研 DSP + 自研 GPU 和祖傳大 die size 的優勢在一眾前後置攝像頭的新增特性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關於這些,Google 早就頗有微詞。以至於Google 自己的編譯器開發者三個月前就在公開文章中點名把高通數落了一通。

(最後是該工程師的本人照片)

說到 Google 的 SoC 工程師,搞好在今年 6 月VARIETY 發消息稱 Google 挖角前蘋果晶元架構師 Manu Gulati 作為自己的 SoC architect lead,隨後這個消息也在他的 Linkedin 頁面上得到證實。到目前為止,得到確認的 Google SoC 工程師至少有以下關鍵人物。

當然,也可以從入職時間上看到這個項目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自有晶元、硬體和系統的整合讓 Google 再一起站上蘋果和微軟十字路口,是堅定為了用戶體驗逐漸封閉,還是像微軟 Andromeda 平台那樣通過極致的系統可定製型滿足更碎片的 OEM 需求,只能期待這家公司最後的選擇。2019 年會是非常精彩的一年,除了我們之前已經提到的蘋果和微軟的消費級 AR 眼鏡,蘋果重大更新的 iOS、Google 自有下一代軟硬體產品的雛形和微軟 Andromeda 平台都會開始嶄露頭角。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華為MATE9的做工?
反編譯APK入門
了解 Android Studio 2.2 中的APK打包,分析 Android V2 新簽名打包機制
如何針對Github上某個Android開源項目進行學習?
Android O DP3來了

TAG:谷歌Google | HTC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