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之末,知識消費者沉澱下的多是失落

副標題:為什麼你值20萬,我值50萬,他值百萬年薪?

正副標題乍一看毫無聯繫,且聽故事

故事一

放假之前多數知識付費忠實用戶,一定為這個假期制定了「宏偉」的計劃,包括啃下N本書,聽N個付費專欄,復盤自己的工作。然後

十月一日,還有7天先玩會兒

十月二日,還有6天來得及

十月五日,該聽專欄了,邊運動邊聽吧

十月六日,偶爾躺在床上腹稿構思下工作規劃吧

十月七日,馬上要上班了,今天再打兩盤王者,上班後再天天認真工作學習

這個「循環」魔咒的纏繞過無數人的長假,時間匆匆,失落無蹤

故事二

小白工作兩年,年薪20萬,每天很勤奮,事情多,鏈接的人也多,每天忙忙碌碌,但是也小錯百出,總體領導還算滿意但無不敢交付高優任務給他

小黑工作七年,年薪50萬,每天很勤奮,事情多,鏈接的人也多,每天忙忙碌碌,但對外的輸出基本沒有紕漏,有重大的項目老闆總是優先會給他,因為覺得即使做不出彩,也會中規中矩,不會有風險和錯誤

小黃同樣工作七年,中間輾轉過2家創業公司,這次加入了一個估值30億美金的中型創業公司,負責一個業務模塊多個重大項目的策劃和落地推進工作,雖然title不是總監,可所有項目的推進效率驚人,和他合作的人都紛紛點贊

忘記說,小黃年薪百萬

現在我們把兩個故事鏈接在一起,

大部分的小白,基本每年都要重演2次故事一

小黑的長假多會出遊,但依然心存職業瓶頸的焦慮

小黃工作的前幾年也困擾在故事一中,但某一年開始他跳出魔咒,魚入大海,龍飛升天

一、20到50,需要經歷什麼樣的躍變?

做好一點即可——

升級「個人與薪水關係」的認知:

關於個人和薪水(工作)之間關係的認知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我為公司打工,完成目標(湊夠工時,等待下班),領取薪水

第二層:我同時打兩份工,先為自己,再為公司(笑來老師的觀點,為自己工作,公司還付你薪水,天下這麼好的事去哪兒找?)

第三層:薪水是公司對我定期的買入,公司實際在為我的事業做「定投」(最近的頓悟)

一念之差,山高水遠,一丟丟的認知差異,經過複利效應的疊加後一輩子會相差多少倍,不用再計算了吧!

1、基於第三點認知「公司在為我的事業做定投」,我們應該做什麼?

設定好你的中期目標,提升估值,讓更多人和組織對你「定投」:有這樣子的認知後,你還會「磨洋工/喊高價」么?你被低估是正常的,被低估太多就不正常了,你可能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投資人(公司),如果找不到,請創業(創業就是用實踐出的客觀產品重新讓他們對你估值)!

2、如何設定好這個目標?

刻畫一張7年之後你的畫像,越細越好,包括那時的財富、社會成就、職位、精神修為、衣著、伴侶、家庭,把日常的「白日夢」都寫出來吧,然後呢?

將其拆解成過程指標,倒推到最近半年、三個月、一周該升級哪些能力,該接觸收集哪些商業資源,這些一旦明確,就會異常篤定的「享受」奔向目標的過程,而且過程中會不斷的有青睞你的投資人(公司)來對你進行再估值和定投(薪水)!

二、為什麼50萬年薪成為了大多數勤奮員工的天花板?

50萬和百萬年薪的不同僅僅在於「價值」,在這個階段不太可能存在估值偏離價值過大的情況,而這三個年薪階段價值差別是這樣的:

20萬年薪:可以做好老闆交辦的工作

50萬年薪:可以做好老闆交辦的工作,有能力根據目標做好業務規劃,負責複雜的項目

百萬年薪:有能力指定好業務目標和規劃,有能力撬動更多的資源來推進項目快速落地

前兩者只需對自己負責,而百萬年薪的員工可以對所有資源負責。

因此,到50萬年薪的階段,勤奮不再具有競爭力

你需要「升級」,不但學會為項目定目標,還要學會結合項目調度的資源(人力),設定這些資源可以得到的「收益」換去項目的快速落地。

不然,根據「彼得原理」當你被提拔到這個職位的時候,就會一步踏空,墜入深淵。

三、或躍在淵後,何人登高望遠,何人墜入深潭

如何修鍊成年薪百萬的人?機遇什麼的且不說,這裡只說個人能力

1、把握總體原則 — 聚焦&收斂

所有的解決方案的目標只有一個:聚焦

所有的論述過程的趨勢只有一個:收斂

不斷的運用「漏斗模型」,底層邏輯依然是對抗宇宙的基本定律「熵增」,所有的問題的解決過程都是收斂的過程,不斷的定義範疇,收斂範圍,聚焦答案。

平庸的人解決問題用的是過去的經驗,所以他們的口頭禪永遠是「我感覺,我覺得」,而成功人士解決問題用的則是「方法論」(管理諮詢行業成立的邏輯支點正在於此),仔細聽聽他們的日常的口頭禪是不是這樣:

在……的範圍下,因為/根據……所以……的概率大概是……

與有這樣口頭禪人走的近些,他們都是潛力股

2、如何訓練?

自我價值決定於你能輸出什麼,而提升輸出質量的唯一方法就是寫作:

因為寫作是深度思考的最有效外延,所有的輸出前提都是內容準備,內容的質量決定於你的認知高度,認知高度決定於你深度思考的程度,而訓練深度思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寫作!

認知高度是寫作by時間的堆積函數

寫作是你對自我價值的持續性定投

只有寫作,還不夠~

沒有執行力的想法只不過是幻覺,然而沒有迭代的實踐就是原地踏步,類比於健身房裡的跑步機,滿頭大汗強身健體之後,卻發現沒有位移!

沒有人的認知高度和有價值輸出是能一蹴而就的

為什麼笑來老師的專欄周一發布,周四要迭代?

寫作激發你的大腦動起來,而只有迭代讓你前進!

而如何迭代,就是不斷問自己:我寫作內容的目標受眾是誰?輸出的核定價值是什麼?他們能通過這篇文字與我共鳴么?有沒有一些雜亂的邏輯在阻礙讀者的理解…

持續迭代>實踐

唯有持續迭代,才能讓你這隻白馬股成為龍頭股!吸引更多的公司對你做「定投」!

長假之末,知識消費者沉澱下的多是失落

不再局限於做知識消費者,做實踐後的知識生產者,另一片天地自然打開

最後和大家分享下我最新的頓悟(結合王者榮耀英雄百里守約的口播):

極致執行者:給我一個目標,還你一片寂靜!

高效管理者:給你一個目標,還我一片寂靜!

推薦閱讀:

有一種修養,叫胡歌
《職人介紹所》第 26 期:這期我們主要聊聊該如何寫簡歷和面試才能拿高分
關於新年拜年:少點群發,多點真誠

TAG:知识付费 | 职场 | 勤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