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與中國版圖的工業化 | 寧南山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誰是對中國工業化貢獻最大的工業企業?中國有十幾個中央製造集團,每一個都為黨國工業化立下赫赫戰功,另外,中國在地方也有各種大型製造業企業,其中華為和富士康是佼佼者。若說對中國工業化進程,對中國消除地區貧困貢獻最大的企業,富士康一定是候選者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誰是對中國工業化貢獻最大的工業企業?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中國有十幾個中央製造集團,每一個都為黨國工業化立下赫赫戰功,吸納了大量高學歷人才就業。其中的佼佼者如國家電網公司,中車集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核工業,中航工業等等,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流製造集團。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有什麼東西中國能造,外國不能造的」裡面專門寫過國家電網公司,不僅是全世界最大的電網公司,而且在特高壓電網和智能電網方面已經掌握了世界標準和技術話語權。

我們近年來自豪的國產航母,國產萬噸大驅,國產艦載機,四代機,標準動車組,特高壓智能電網,空間站,貨運飛船,重型火箭等都來自上述企業的貢獻。

除開這些中央製造集團,中國在地方也有各種大型製造業企業,其中華為和富士康是佼佼者。

若說對中國工業化進程,對中國消除地區貧困貢獻最大的企業,富士康一定是候選者之一。

一般有朋友來深圳,都會問我深圳有什麼好玩的沒?當然有,在市區就有長達十幾公里紅樹林海濱公園,每當黃昏大批深圳市民在海濱公園跑步,騎自行車。

有酒吧雲集的蛇口,有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十大最美海岸線之一,位於大鵬半島的東西沖海岸線。有KK Mall,海岸城,萬象城,星河時代等大型購物中心,有東門這樣的大型步行街,有華強北這樣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聚集地,有堪稱全世界綠化最好,距離最長的大城市主幹道深南大道。

然而我往往會對朋友說,來深圳你不能只看這些,這樣就太俗了,購物中心,海濱公園,城市主幹大道,長距離海岸線,步行街,其他城市也有。要想在深圳感受到不一樣的地方,必須要去四個地方。

第一個是深圳南山的科技園,這裡是IT和互聯網的集中地。

聚集著大疆創新總部,中興通訊總部,騰訊總部,邁瑞公司總部,百度,IBM,甲骨文,聯想,以及大量互聯網,IT軟體高科技企業,整個南山區有122家上市公司。

如果你想看到奮鬥的中國年輕人,感受到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飛速進步的步伐,請晚上到南山科技園,這裡是中國高學歷年輕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即使到九點以後,你會看到很多辦公樓仍然是燈火通明,晚上加班是科技園的IT男們的生活常態,晚上九點的公交車,仍然擠滿了人。騰訊大廈的門口,即使到半夜也總是等滿了計程車。每天在科技園的公交車上,你會遇到大量畢業於全國各大高校的男性,以及一部分女性。每次在科技園坐公交車,看著滿車的IT男,我就在想這輛公交上或許有一半的人能年入二十萬。

和美利堅的灣區一到晚上連個鬼都看不到不一樣,南山科技園的晚上總是人聲鼎沸,剛畢業的年輕人和同事一起加完班之後,到路邊小店擼個串,喝個啤酒什麼,吹著來自幾公里以外海上的風,聊著深圳的房價,盤算著什麼時候能漲工資。或者討論周邊哪個城中村房租便宜點,哪個小區的單間便宜點。

女孩子們可能更喜歡附近的歡樂海岸和海岸城,下了班去散散步,吃個飯。

科技園有可能是深圳最容易跳槽的地方之一,走那麼幾步路,就可以到隔壁公司面試了,這裡的老闆們內心壓力真的很大,時刻的關注著隔壁公司的薪資和福利待遇調整情況。

多年前曾經認識一個科技園的女生,她直接對我說她24歲,一個月工資有一萬五,如果找另一半希望生活水平不要降低,於是月薪只有幾千的我默默的刪除了聯繫方式。

第二個地方是龍崗坂田,這是通信產業的集中地。

華為集團基地在這裡佔地1.3平方公里,坂田是深圳髒亂差的地方之一,然而一到華為基地附近,道路整潔,綠化整齊,幾條道路被命名為居里夫人大道,稼先路,沖之大道,綠樹成蔭。

華為坂田基地有五萬名畢業於中國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在這裡上班,坂田附近的馬蹄山村堪稱是中國高學歷人才最密集的城中村,成千上萬的華為員工在這裡租房居住,華為人往往自稱是馬蹄山村民。

一到晚上下班時刻,馬蹄山村裡面總是人潮如織,大批華為員工回到居住的地方,各式各樣小吃攤,水果攤,路邊燒烤和餐館生意火爆。大批人在路邊燒烤攤位喝酒聊著未來,看到馬蹄山村裡的男男女女,恍惚會有回到大學校園旁邊的小吃路的感覺,也許裡面就有清華,北大,交大,復旦,科大等學校的畢業生。

馬蹄山村裡的東西,不管是水果還是餐館,總是感覺有點昂貴,價格和城中村的形象格格不入,想來是村民吃定了華為員工有錢的緣故。

第三個地方是龍崗的深圳比亞迪寶龍和坪山工業園,這裡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地。

坪山是比亞迪集團的總部,這裡聚集著三萬多名員工,包括一萬名本科學歷員工,比亞迪集團總部佔地接近3平方公里,在裡面參觀還要坐電瓶車,現在在園區還修建了雲軌也就是空中地鐵。

從衛星地圖上看,比亞迪的總部是六角大樓,比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還多一個角,可以容納上萬人辦公。

比亞迪集團門前的長達一公里多的大道被命名為比亞迪大道,進入其總部園區,有一個震撼,簡直是中國比亞迪汽車最密集的地方,每到上班時候,數千輛員工的比亞迪汽車停放在園區,連綿不斷。

第四個地方,就是龍華和觀瀾的富士康集團廠區,這裡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代工廠之一。

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最多的廠妹廠弟們,龍華富士康其實和坂田華為相距不遠,所以網上經常有出現一個路牌的照片,一邊是華為,一邊是富士康。

你如果在晚上八點左右的下班時間路過富士康廠區,你會看到路邊和人行橫道上連綿不斷的數公里的下班人群,都是看樣子只有二十來歲甚至只有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都穿著富士康的工衣,那個景象無比震撼,這個超級工廠究竟養活了多少人。

在員工們下班的道路上,充斥著各種油煙味,各個地方小吃,麵條和炒飯的味道。在這裡,我真的能夠近距離的感受到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歷史,各種髮型,各種方言口音,大多數來自於內陸農村地區,只有初中,中專和高中學歷的年輕人們,在這裡貢獻著他們的青春。

在富士康集團的周圍逛街,各種各樣的網吧,髮廊,小店,手機店,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慾望。

這裡有下了班無所事事只知道去網吧揮霍時間的少年,有以追求廠妹為樂趣的打工仔,有各種各樣廉價商品的X元店,有賣廉價首飾的小攤,有剛來深圳一無所有,等著明天到廠門口排隊進廠的年輕人,有剛從富士康離職準備回老家歇一歇的人。他們的臉上共同的寫著年輕兩個字。

如果你來了深圳,每天早上你到富士康廠區的大門口,看下數萬員工湧入園區連綿數公里的震撼場面,在富士康招聘的大門口,你能夠看到數百人乃至上千人排起長龍準備進廠,來這裡獲取工資,尋求生存。

他們中很多人,是下了火車或者大巴就直接帶著行李來到這裡,所以你在隊伍之中,還可以看到很多人拖著行李箱。

現在的龍華和觀瀾富士康園區,由於深圳市的騰籠換鳥,比起往昔三十多萬人的超大規模已經稀疏了許多,富士康在深圳市的產值從2011年最高峰的3881億元(約合4439億港元)降至2016年的2290億元(約合2619億港元)。但是富士康仍然有至少十幾萬,或者二十萬人在這裡上班。

在華為崛起之前,富士康一直是深圳最大的工業企業,可以說是深圳工業的支柱。富士康為深圳貢獻了大量的生產製造人才。

我剛來深圳的幾年,公司宿舍還是兩人間,同住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專科生,就是我的公司從富士康挖過來的品質人員,在那個年代,給這樣一個學歷並不高的品質人員差不多五千元一個月的工資。

他跟我說過,富士康工作經驗出來很好找工作,富士康在精益生產和製造方面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受深圳各個工廠的歡迎。他到深圳快十年,作為一個學歷不高的人覺得很滿意了,他當時還沒有結婚,我問他怎麼打算,說過幾年回老家娶個媳婦,但是估計到時候還是在深圳上班。

可以說,中國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強城市以外,唯一新崛起的一線城市深圳,富士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富士康給深圳帶來的不僅僅是頂峰時期三十多萬人的就業機會,為深圳的電子工業培養了大批品質,技術,製造和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上游積聚了大量的配套企業,使得深圳形成了超強的企業集群優勢。

深圳有大批企業為富士康配套,我在之前的手機結構件的中國力量裡面提到,中國最大的連接件企業立訊精密公司,是蘋果,華為等的供應商,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來春女士就曾經是富士康的打工妹,在立訊精密做大之前,富士康一直是其最大的客戶,來自富士康的收入佔了立訊精密的一半左右。

深圳市在產業不斷升級的態勢下,富士康對深圳的重要性在降低,也因為此,富士康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向內陸擴張,直接帶動了中國內陸地區的工業化。另一件是富士康開始做產業升級,跟上中國先進地區發展的腳步。

我在「如何看待中國還有時薪1美元的企業」一文裡面寫過,中國從甘肅—陝西—山西—內蒙-寧夏-河南-河北這七個省區大約3.1億人,有一個華北貧困帶,華北在農業文明時期是非常富庶的土地,能夠養活眾多的人口,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然而在工業文明時代,華北地區落後了,上述七個省區,2016年全國扶貧重點縣的數量都在全國前十位。

這麼重要的地帶,3.1億人口,只有一個西安市和一個鄭州市算得上是地區發展的核心力量,算得上國內的二線城市,其他石家莊,呼和浩特,銀川,太原,蘭州,洛陽的實力都還不夠。這樣的態勢發展,必須要持續的藉助外部力量。所以中央政府必須想辦法在這個三億人的廣闊華北區域打造除了西安和鄭州之外的第二個發動機。

即使在西安這個城市,2016年GDP為6480億人民幣,在全國只能排在第25位左右,遠遠落後西部城市成都的1.17萬億。

上述七省區中,唯一一個進軍全國城市GDP 20強的城市,超過了西安,這個城市就是鄭州。2016年GDP大約7920億元。

為什麼2017年國家選擇在河北雄安搞千年大計,打造第三個發動機,拉動華北地區3億人乃至東北地區1億人的發展,我相信這是原因之一。

富士康的出現,很好的配合了國家戰略,富士康在華北這個廣闊的地帶,投資了大批巨型工廠,尤其是鄭州廠,太原廠等規模巨大。富士康在河南省工廠尤其密集,包括鄭州,蘭考,南陽,濮陽,鶴壁,濟源都有工廠。

特別是富士康鄭州基地,已經超過了深圳成為全國最大的富士康工廠群。

富士康成為拉動河南省工業升級的主要力量之一

2010年,富士康在鄭州設廠,僅僅一年多以後,到2011年底,已經奇蹟般的擁有了超過10萬名員工,目前鄭州富士康員工人數已經在20萬人以上,當時從深圳富士康調動大批有生產經驗的員工到河南支援建廠,還造成了不少員工離職。

經過6年的發展,到2016年,以鄭州為核心的河南基地和以深圳為核心的廣東基地已經是富士康全國最大的兩個工廠集群。其中只是鄭州富士康,員工總數就超過25萬人。

2016年全國手機產量前三名是廣東,重慶,河南。其中廣東遙遙領先9.64億台,佔了全國的60%。重慶第二2.87億台,河南第三2.59億台。河南省的手機產量由幾乎為零一舉突破2.5億台大關,進入全國前三位。

事實上,如果把河南省單獨放在世界上比較,不算中國的話,河南省手機產量可以排在世界第一位。

2016年,河南省進出口4714.7億元人民幣,其中台企富士康在河南企業進出口3171.9億元,占該省進出口的近七成。以手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取代傳統產業獨佔外貿進出口鰲頭,成為河南外貿的支柱產業。鄭州一躍成為電子製造明星城市。

不僅如此,富士康在河南不只是提供了低端的製造業,也在往高等級工業進軍,2015年11月,鄭州經開區管委會與富士康在鄭州舉行了第6代低溫多晶硅(LTPS)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80億元,預計2017年項目生產線點亮,2018年實現量產。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數字,由於iphone的手機都喜歡用空運,所以直接帶動了鄭州機場貨運量猛增。

2011年,鄭州機場貨運吞吐量102802.6噸,首次突破10萬噸大關,同比增長19.82%。2012年,這個數字增長到151193.5噸,同比增長47.07%。2013年,鄭州機場貨運吞吐量255712.8噸,同比增長69.13%。2014年,鄭州機場貨運吞吐量370420.8噸,同比增長44.86%。

富士康2011年開始生產之後的幾年,2011—2014年,鄭州機場成為全球貨運量增長最快的機場,沒有之一。

2015年,鄭州機場貨運吞吐量403339噸,同比增長8.89%,高居全國第八位,2016年鄭州機場貨運量高達45.67萬噸,躍居全國第七位。相比之下,鄭州機場的客運量僅為全國第15位。

當然多說一句,除了富士康為核心的電子信息製造業以外,河南省自主發展的食品工業是該省工業經濟的支柱和一大亮點,河南是中國的核心糧食基地之一,中國年產糧食4000萬噸以上的省只有3個,其中山東4700萬噸,另外兩個是河南和黑龍江,年產都是6000萬噸左右,河南比黑龍江少大約100萬噸排名全國第二。

河南省背靠強大的農業產能,發展出了全國一流的食品工業,河南的食品工業產值自2006年以來居全國第二位,2015年首次超過一萬億達到10603億,增長8.3%,河南省規模以上食品企業超過了3000家,2015年達到3410家。全省小麥粉、餅乾、速凍米麵食品、速食麵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鮮冷藏肉產量居全國第三位。

全國肉類綜合10強中,河南省有3家企業;全國速食麵10強中,河南省有5家佔了一半。

雙彙集團是全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三全、思念速凍食品全國市場佔有率超過50%,白象集團居全國速食麵行業前三名。河南還吸引了可口可樂公司在鄭州落戶設立工廠。

如果說裝備製造業,食品工業和電子製造工業是河南省工業的三大支柱的話,那麼富士康一己之力扛起了河南省的電子製造業,可以說2010年引進富士康是當時河南省近年來的主要經濟政績之一。

2017年7月,華爾街日報報道了鄭州富士康的情況,其中採訪了兩個人,體現了富士康的出現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1:現年28歲的袁艷玲(Yuan Yanling音譯)說,她曾在iPhone裝配線上三進三出,每次出現待遇更好或者更有趣的工作,她就會辭職。2016年11月,她開始在富士康工廠附近的商場賣化妝品。

「我們的顧客幾乎全都是富士康員工。」袁艷玲說。她現在跟在富士康工作的丈夫和兩個孩子一起住在一間租來的單房公寓里。

2:其他的當地農民則稱,土地補償費比他們耕種小麥玉米一輩子能夠賺的錢還要多,華爾街日報採訪的當地農民張海林,用部分補償費購買了兩套房子。他說,他去掃街都比干農活賺得多。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富士康工作。

手機和鋼鐵是山西省出口的絕對支柱

2016年山西省實現進出口總值1099億元,同比增長20.5%,進出口總值居全國第23位,增速居全國第一位。其中:進口443.6億元,同比增長14.2%;出口655.3億元,同比增長25.2%;貿易順差211.7億元,同比增長57%。

在山西省的出口當中,手機出口大幅增長,鋼材出口量價齊跌,手機和鋼材出口佔全省出口總值的73.8%。2016年,我省手機出口2531萬台、貨值38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2%和65.4%。鋼材出口142.2萬噸、貨值103億元。

手機出口幾乎全部來自於富士康,富士康在山西有兩個廠,太原和晉城。也就是說,富士康的出口佔了整個山西省的58%

鋼鐵產業也是山西工業的支柱,山西最大的製造業企業就是太原鋼鐵公司。山西省的這個經濟結構,是需要改善的。

山西省三大主力產業:電子製造業,鋼鐵和煤炭,其中作為支柱產業的鋼鐵和煤炭,都處於去產能的大潮之中,增長乏力,不難想像,如果失去了富士康,山西不知道會怎樣。

如果沒有了富士康,山西省以鋼鐵和煤炭為主的工業經濟結構,跟建國初期一五計劃和二五計劃的時候差不多。

山西近年來經濟表現和遼寧一起作為全國增速最差的兩個省,是有原因的。

遼寧的情況比山西要更好,遼寧還有機床,大型生產設備等裝備製造業可以搞產業升級,山西需要有新的增長點。

除了河南和山西以外,富士康在山東菏澤,河北廊坊等也有工廠,相當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河北省的經濟結構也不太好,出口四分之一是鋼鐵。

2016年河北出口總額2014.5億元,534.7億是鋼鐵,服裝和紡織品353.2億,鋼鐵和服裝出口佔了河北的44%。除了這兩項以外,其他河北沒有任何一種商品的出口超過了100億人民幣。這也反映出河北經濟結構需要調整。廊坊富士康的出現,提升了河北省在電子產品製造的領域的表現,在以重工業為主的華北地區,帶來了新的氣象。

當然河北比起山西有一點好,就是在汽車和軌道交通方面還不錯。擁有一家明星自主品牌車企——長城汽車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86.16億元,同比增長29.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51億元,同比增長30.92%。

另外還有中車唐山機車車輛公司,該公司前身是我國國產機車工業的發源地,製造了中國第一輛機車,第一輛客車,第一輛貨車等,目前是全國主要的高鐵動車組生產基地之一。

除了華北,中國目前經濟增速最快的是西南地區。

富士康是四川進出口的三大支柱之一。2016年四川實現貨物進出口總值32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三家公司佔了四川省進出口的42.7%。

其中,富士康旗下的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實現進出口647億元,同比增長23%;英特爾產品(成都)有限公司實現進出口627億元,同比增長56%;戴爾(成都)有限公司實現進出口118億元,同比增長5%。成都富士康一家企業的進出口金額佔到了四川全省的19.2%。

僅僅從進出口結構來看,四川的經濟結構比華北地區都要好,近年來中國西南地區呈現整體大幅度逆襲的態勢,高級人才不斷迴流,貴州和重慶經濟增長率近幾年一直穩居全國前三位,而四川省全國排名近年來不斷上升,從2014年的全國第8位上升到2016年的全國第6位。汽車,電子,軟體等產業都在快速發展,2016年四川甚至生產了130萬輛汽車。

四川崛起的背後,富士康也做出了貢獻。

實際上,除了上述省份以外,全國還有很多富士康工廠,例如崑山,煙台,重慶,貴陽等等,煙台富士康是2016年山東省最大的進出口企業

當然,富士康對中國工業化的貢獻,不僅僅是在中國落後地區大量投建工廠,培養現代工業製造經驗,目前富士康自身也在逐漸開始發生變化。

富士康的營收主要以EMS電子製造服務為主,基本上算是別人的打工仔,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富士康的原因,事實上,做好製造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除了代工業務之外,富士康也在開始向自主創業進軍。

富士康旗下的深超光電是中國十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之一,富士康旗下的金屬殼製造業務,為蘋果公司大量生產製造手機金屬殼。

富士康在收購日本夏普之後,執行去日本化政策,將夏普的主要工廠設置在廣州,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與夏普共同出資成立的電視液晶面板製造商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於2016年12月30日正式宣布,將與廣州市政府共同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面板新工廠。計劃建設以工廠為核心的工業園區,雙方當天在約61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協議上簽字。

這是富士康在努力將日本的先進位造業和技術轉移到中國,促進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國需要眾多的能給農村和小城鎮低學歷人口提供五險一金,提供不錯的薪資,按照勞動法提供就業機會的大型工廠,而富士康絕對是其中的主力軍之一。

富士康的代工業務,在深圳地區大約有20萬普通員工,其入職的底薪2017年為2130元,三個月試用期後都會大幅提高底薪至2550元。

下圖為深圳富士康某普工2017年6月的工資,加班48個小時,應發4191元,實發3878元。

深圳富士康在全國的富士康工廠算是加班比較少,待遇也比其他的要高。

一個月48小時的加班,按照一個月平均21.75天的上班時間,平均每天加班也就是2小時多一點,比起多年前,深圳的工廠很多只能一個月休息一天,勞動強度已經大大改善。

下圖為鄭州港區富士康某員工上傳的2017年6月份的工資單,深圳和鄭州是富士康在全國最大的兩個工廠集群。

該普工底薪2200元,比深圳低350元,6月份加班57個小時,其中有3天周末在加班,應發工資4536元,扣除社保,公積金,伙食費和住宿之後,實發3818元左右。

每個月扣除住宿費和伙食費,扣除社保公積金,還有到手4000元左右的收入,還有五險一金,一個月加班57個小時,累嗎?當然累,但這對中國農村的打工者們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

和從事農業生產相比,在中國種一畝地一年只能賺幾千元,央視報道的精準扶貧系列報道,基本上一年收入只有幾千元的貧困人口,幾乎都是在農村種地的中老年。

可以說同樣是掙幾千元,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遠遠大於從事工業生產。只要安心的在工廠做下去,不亂花錢,不說升官發財,但是基本的小康生活是可以保證的。

尤其是現在富士康的工廠就設在內陸地區,對於打工者們來說,離家鄉也近,算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你機靈點,聰明點,當上了線長,拉長,或者能進一步往上升,待遇還可以進一步提高,例如富士康的線長底薪就比普工高大約500元左右。

我們和鴻海集團的老家台灣比較一下,2016年台灣省居民經常性薪資(也就是不算年終獎等)為3.92萬新台幣,按照今天2017年7月初的4.47的匯率,大約為8770元人民幣。

一個中國農村的低學歷勞動力,在富士康工作可以拿到台灣這個發達社會50%水平的工資,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更何況還在不斷上漲之中。

富士康機器換人的思考

2011年,郭台銘曾經宣布過一個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也就是部署一百萬機器人。

到現在6年過去了,機器換人進行的怎麼樣了呢?2016年10月,一則富士康崑山工廠裁員6萬人的新聞在國內產業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各大媒體紛紛轉載。

實際上,這則新聞是來自外媒digi times,引用是是香港CAN通訊社對富士康自動化技術發展委員會總經理代佳鵬(Dai Jia-peng,音譯)的採訪。

媒體其實有點標題黨,所謂崑山工廠裁員6萬人,是指崑山富士康員工總數從2011年左右的11萬人逐漸減少到2016年的5萬人,減少了6萬人,並非是一年裁員。

並且這個裁員並不完全是因為機器換人,更多是富士康全國產業布局調整的緣故。富士康在2016年底總共全國才部署4萬台機器人多點,怎麼可能一個崑山一年之內就裁員55%?機器換人一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是這個趨勢不可扭轉。

對於機器換人,富士康自動化技術發展委員會總經理代佳鵬(Dai Jia-peng,音譯)表示,該公司的這項計劃將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針對過於危險的崗位或者人類員工不願從事的工作設置自動化工作站。

第二階段是實現整個生產線的自動化。

第三階段則會實現整個工廠的自動化,只保留少數人類員工負責監督生產、管理物流,並部署測試及視覺檢查工作。

目前富士康成都、深圳、鄭州的工廠已經進入部署機器人的第二甚至是第三階段。目前成都工廠擁有 10 條完整的自動生產線,而該工廠主要負責一體式 PC 的生產。也就是說,富士康所接到的一體式 PC 生產訂單,都可以完全使用機器人來負責整個組裝過程,不再需要人力。

也就是目前富士康生產的PC已經出現了機器人生產線,而富士康的目標是在 2017 年讓更多科技產品進入全機器人組裝的程序,包括 iPhone 在內的一系列蘋果產品將會是重點目標,也就是說,希望2017年能夠首次實現iphone生產線的首次全機器人生產。可以預計,如果富士康按照計劃在2017年首次實現了全機器人生產iphone,並且實現了穩定的量產,勢必會不斷在全國推廣,也就是說,富士康全國的各個工廠必然會像崑山一樣逐漸減少人數,事實上,近年來打工者的感受也能知道,富士康招工不像以前那麼緊缺了。

那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第一個是低端就業崗位不就消失了嗎?讓大批低學歷勞動者喪失了工作崗位,對社會穩定和共同富裕不是打擊嗎?其實我們可以從三個新聞來看待,

第一個新聞是本文前面提到的富士康在河南和廣州投資數百億新建了大型液晶顯示器工廠,也就是雖然低端的組裝業務需要的工人少了,但是中高端的產業跟上來,也會產生大量的用工需求。

第二個新聞是2017年富士康大大的增加了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數量。

富士康進入中國大陸以來,最近的十年平均每年招聘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大約在700人左右,然而在2017年富士康突然大大增加了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到了多少呢?

新華社深圳2017年2月21日電(記者陳宇軒)富士康科技集團近日披露,該公司2017年擬招聘1.2萬名高校畢業生和6000名中專技校畢業生。

據富士康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張占武介紹,富士康2017年重點招聘電子商貿、信息技術、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自動化、新材料、機械工程、精密模具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其中,高校畢業生1.2萬名,中專技校畢業生6000名,崗位覆蓋了富士康在深圳、鄭州、太原、成都、重慶等地的30多個園區。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20日在深圳表示,此次招聘計劃反映了富士康轉型升級的需求。他說,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在向智能製造轉型的過程中,富士康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尤其是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

產業升級會帶來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僅富士康在2017年大學畢業生招聘數量從往年的平均7000人左右大幅增加到1.2萬人,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富士康還提出了招聘中專技校畢業生6000人,這是不同於普工的高級工人需求。

機器換人這樣的產業升級,會帶來信息技術,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自動化,新材料,機械等中高端就業機會的增加,而中高端就業機會的增加,會帶來這個人群的消費升級,這會極大的帶動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增加。

低學歷勞動者還可以在服務業的消費升級中尋找到工作機會。

第三個新聞是富士康搞機器換人,國內有一家機器人公司成為了富士康的供應商。

2017年5月,李總理考察鄭州富士康,就參觀了富士康在鄭州的全球首個智能製造無人車間,該車間使用的協同機器人和AGV就是來自青島的海通機器人公司,能夠實現刀具的自動配送和抓取功能,海通已有200餘台協同機器人和AGV機器人被用於富士康智能工廠。

該公司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終身教授申作軍創立於2013年,成立幾年來,一直處於投入大於產出的狀態,除了公司股東投入的自有資金,海通在2015年獲得公司首輪2000萬元的融資,用於支持公司發展。

2016年,海通的營收僅有400多萬,但研發投入卻高達千萬元。截止到今年5月,海通不到半年的營收達到一千多萬元,陳立鋼說,這一年他們終於迎來了「井噴」。目前該公司除了富士康以外,還打入了中車集團南京基地供應鏈

這則新聞雖然小,說明了什麼呢,在機器換人的浪潮中,給更上游的產業鏈提供了更多機會,中國公司有了更多的舞台,如果沒有機器換人,像海通這樣的小公司可能就無法存活,無法發展壯大,相反在機器換人的過程中,像海通這樣的中國公司才有機會擴大市場份額,增加高端就業機會,在這個過程中,高收入的工作機會更多了,高收入的用工需求也增加了,帶動的服務業工作機會也增加了,從而實現中國人整體收入的增加。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內陸地區也在不斷產業升級,提升工業化水平,富士康本身,也在不斷嘗試跟上中國發展的腳步,最近幾年的一系列動作,液晶工廠,機器人改造,手機金屬殼生產等等,說明富士康自身也在不斷轉型,這也將給中國帶來更多的中高端工業的就業機會。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知乎大V寧南山,文章於2017年7月16日發表於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寧南山mp.weixin.qq.com/s?),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zhuanlan.zhihu.com/feng

一點資訊:

yidianzixun.com/home?

今日頭條:

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夏普S2評測:iPhone8要是做成這樣 蘋果就死定了
你的雞肋、我的雞湯:看鴻海富士康收購微軟功能手機事業
重返中國手機市場,夏普的全屏戰略為何很難全面開花?
睡前消息【17-03-19】五十年不變
當富士康將夏普定位於中低端 千萬銷量竟是飲鴆止渴

TAG:富士康 | 工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