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將兒子培養成自己的同聲傳譯搭檔?

這個問題的第一步更有分享價值:我如何將兒子培養成央視希望英語風采大賽小學組全國總冠軍?

2009年央視比賽視頻鏈接

背景:二三線城市,我本人是大學英語專業教師,同聲傳譯員,家裡沒有說英語的習慣,孩子12歲之前沒有英語環境。幼兒園有上正規的公辦幼兒園,小學上過一學期,之後輟學,在家上學7年。初二開始留學新加坡,現在美國,大二在讀,同時做創業公司,偶爾做我同聲傳譯搭檔。


1. 啟蒙階段

五歲左右開始接觸英語,使用我自己編的教材《嘟嘟學英語》,用「三明治」教法,一共五冊,在我自己的培訓學校里,跟著所有的班級都上一遍。這個過程很短,孩子有點感覺以後就很快進入自己在家一對一的教學。

這裡回答一下很多家長問的問題:啟蒙階段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繪本和動畫片?作用大不大?

答:繪本和動畫片是有用的,但都屬於教輔。在非母語環境下學外語,輔食之外,當然還要吃主食。我兒子恰巧是上個世紀出生的孩子,那時候並不流行繪本、app 和英文動畫片。但後來我教別的孩子,都有推薦教輔供家長和孩子課外使用。

所以啟蒙期大約幾個月後,就進入正式教學階段。

2. 正式教學階段

使用的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引進的香港小學教材 New Welcome to English 。國內只引進前六冊。學完之後斷糧了,托朋友去香港分幾次搜尋買齊了後六冊,那個年代還沒有某寶或者代購。

在此還是要強調,沒有英文環境,必須踏踏實實有一部完整的教材,把辭彙和語法細緻地學完,也就是必須吃主食。

這12本書學完了相當於國內傳統的初二水平,母語國家的小學一二年級。這時候孩子不過6歲左右。發音,句型,語法,辭彙和語感基本確立。

接下來我們用的是 L.G. Alexander 的《新概念英語》。說到這套書很多人很反感,我覺得是用錯了,沒有理解作者的教學理念。

最重要的是用原著前言里的方法對孩子進行語法訓練。比如:學語言的基本單位不應該是單詞而應該是句子;不說沒聽過的話;不寫沒說過的字。就是對入門者,要使用歸納法而不是演繹法教學,這也是歐洲人能學好幾囯語言的基本方法。如果用學術術語和演繹法對原著進行肢解和注釋,跟體制內的英語教學沒有區別,效率低下,並且容易混亂。買這套書不使用原作者的方法,就是買櫝還珠了。難怪這麼好的一套書被很多人詬病。

我們學這套書把之前 New Welcome to English 學過的語法又過了一遍再繼續推進。孩子年齡小,學完就忘,必須一直重複。我家孩子智力不錯,但絕不是神童,一樣需要反覆記憶。但要注意,對任何年齡的初學者,都應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和選擇題來教語法。

3. 教輔材料

基礎打好之後,要大量增加教輔材料輸入。由於我們是在小城市,能買到的適合的英文書少得可憐。8歲前基本沒使用過什麼教輔材料,也就是說他沒讀過童書。之後網路發達了,就來者不拒。先是在可可英語,滬江英語上練聽力做閱讀,後來使用 TED 官網,每個月做一篇生肉翻譯。正愁沒有進一步的海量閱讀材料的時候,他有了一個 iPod ,為了研究用法他上蘋果官網,等於給他提供了很多地道的英文讀本,蘋果發布會直播就成了現成的生肉教輔。在那之後我就沒有給他刻意尋找過英文教輔,因為英語已經成為他的工具,用它來學其他技能。

後來他學法語的時候,法語老師給了很多語法術語,那時候他英語已經很好,學法語給他一個機會回顧整個英語的語法體系。也就是說他11歲前學的英語,我都是用自然習得法來教,學差不多了,法語給了他一個有意識的系統歸納的機會。音標也是學法語的時候才學的,後來他自己用在英語上。這裡的意思是,任何其他學科,只要認真學,都可以成為英語的教輔。

4. 小孩子學英語要不要查字典?

如果你在國外全英文環境,學英語不需要查字典,相反你要擔心的是孩子的漢語。但像我們這樣在國內完成英語教學,除非你能給孩子送國際學校,全英文浸泡,在家也都說英文,否則必須查字典。

我們在家並不說英語,只有上課時間說,一天兩小時英語課。下課在家裡還是說普通話和閩南語,所以查字典必須的。

5. 留學階段

現在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英語不好沒關係,出國了自然就好了。這要分情況,10歲以前可以自然習得,如果英語輸入量等同於甚至高於母語輸入量,是可以的,但會有可能面臨丟失母語的困境。

超過12歲出國,生活上融入問題不大,成績也可以很好,但如果英語不過硬,幾年後考 SAT,ACT,或者A Level,或者在寫大學申請文書的時候,還是會顯示出非母語英文的硬傷來。

所以,在這點上,我和孩子爸爸權衡之後的共識:英文學好了再出國。

拿了央視英語比賽冠軍之後,我們在家用一年準備新加坡 AEIS 考試,錄取新加坡政府中學,後來轉學到美製高中,期間參加各種比賽得到各種嘉獎不再一一贅述。

對他的教育來說,各種獎勵或者上不上名校都是過程和手段,不是目標。央視比賽對他的手段的意義在於:畢竟我們在家上學,需要一些外在形式的肯定。但拿過央視英語比賽冠軍之後,對他參加其他任何比賽我都不再上心,而是更加自信地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6. 成為媽媽的同傳搭檔

小時候他有看過我練習口譯,或者在電視上看我做一些場面的交替傳譯,但是年齡小,只是對我的口譯筆記好奇。在他十四五歲的時候,我有提出教他口譯,考個口譯證書,技不壓身,以後多條路。他說媽媽以後口譯會被機器翻譯代替,你這是夕陽產業。這樣這事就不再提了。孩子總是有一個階段看不上父母的行當,想做不一樣的事。

到了十七歲,我有幾次接了口譯任務,但搭檔沒檔期,一時缺人,正好他在國內,強化訓練一下,就拉他上了。其實雙語能力這時候已經水到渠成,加上他已經接近成年,對 AI 人工智慧翻譯有了更成熟的認識,也不再排斥他曾經說過的「夕陽產業」。

不過目前他只做過同傳。對技術訓練小時數要求更多的交傳,他還沒做過。交傳不需要搭檔,有任務的時候我一個人搞定,就沒他什麼事了。


兩種語言都接近母語的雙語能力,還是要從小兩個語言都抓。在家學英語這條路挑戰很大,但如果我們更早在八歲前送他出國,那麼我面臨的在純英語環境下留住漢語,堅持在家教漢語,是一項更大的挑戰。另外在他接近成年時,知乎成為他中文輸入的一個重要的學習素材,使他中文也能保持嚴謹高效的水準。我到知乎上來寫東西,開知乎 Live ,也是聽從了兒子的建議。

我的知乎 Live 首秀:雅思作文如何沖7?


推薦閱讀:

哄睡時用力搖晃孩子有多危險? 湖北一寶寶被搖成腦癱
練琴乾貨 | 那些背譜/忘譜/車禍的背後到底是啥,怎麼破
請救救更多藍白黑的孩子
爐石傳說在ESRB分級標準約束下嗎?如果有,那麼它的分級結果如何?適合7~8歲的女孩子嗎?
童玩俱樂部 | Hello,牙齒!停不下來的科學教育,讓孩子愛上刷牙

TAG:口译 | 英语学习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