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要強,情緒起伏大,不喜歡去表達的孩子?

孩子已經6歲了,最讓我頭痛的事,孩子情緒起伏大,一點小事就立馬FLAG。舉個小例子,早上起來,讓他穿好衣服(衣服都是昨晚提前挑好放在床邊的),然後去幼兒園,誰知道,到了幼兒園的門口,死活不肯進去,就問他原因,一直不吭聲。然後我就說,我走了 ,你自己進去吧!看到我真要走了,他就馬上發作了,把書包一摔,然後發脾氣在哪裡吼:我以後都不來幼兒園了!然後嚎啕大哭,看到這樣子,只能再哄他,哄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是他穿了一雙他不喜歡的襪子,所以不想進幼兒園。馬上回家給他換一雙襪子,才肯上幼兒園。有時候,看著他那委屈的眼神,我真心迷茫,不知道怎麼去引導他!而且孩子還要強,比如:和他媽媽下象棋,一定要他贏才行,輸了立馬就發脾氣,摔東西!希望各位達人指導指導!


這方面要從小訓練。我們家的規矩是: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一定要嘴巴說出來,不能靠大人猜,不能哭鬧,一哭鬧就反而沒有了。有時他結結巴巴說不出來,我們就蹲下來耐心等他說完再作動作。

如果小時候大人太過主動,就會影響小孩在這方面的表達能力。另外,小孩子6歲了,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對自己的事務進行決策。我們家小孩穿什麼衣服、買什麼衣服是由他自己決定的,穿得或美或丑他自己承擔,當然選擇的範圍由我們提供,我們只關心是否保暖實用。每天穿衣服他自己選,所以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之外其他事務,例如吃什麼,玩什麼,買什麼書看,怎麼安排一天的活動,這些我們都是鼓勵孩子跟我們溝通後制定雙方同意的章程。無理取鬧在我們家是嚴厲禁止的。有時寧可取消一天的行程,也不會妥協。所以慢慢的他就學會了和我們用這種方式相處,也學會了凡事商量,雙方讓步妥協是讓事情辦成的關鍵。當然,有時他仍然會情緒失控,但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昨晚因為想多吃一塊奶糖,二寶跟我哭了將近十分鐘,最後自己放棄了。

大寶四五歲的時候曾經因為想多買一個計劃外的玩具,坐在玩具店門口哭十幾分鐘,直到自己放棄。

面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合理的哭鬧,大人是否能狠下心來,堅持不退讓呢?

家長適時的固執,是在教孩子學會,接受生活當中的不如意。

家長一味的縱容溺愛,只是讓孩子到社會上去受更多的創傷罷了。

關於不喜歡的襪子這件事,要分開兩方面看:如果這個襪子孩子一直都不喜歡,那就是大人的責任,不夠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這個襪子是他以前能接受的,今天突然不喜歡了,那就是孩子無理取鬧,應該毫不猶豫的把他推進幼兒園去。

如果是穿錯了孩子一直都不喜歡的襪子,那麼大人應該跟孩子道歉,並請求孩子諒解,然後告訴他今天時間不夠用了,所以暫時先將就一天,明天再換成喜歡的襪子,這雙襪子以後就要徹底的收起來,再不拿出來給孩子穿。

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的話,也是同樣的態度,告訴他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先將就一天,明天可以給他換襪子。如果實在不同意的話就乾脆把襪子脫下來,光腳一天。

總之,就是絕對不應該領著孩子回家換襪子。

還有隻能贏不能輸什麼的,必須要改過來。

把孩子養得這樣自我中心,是想讓他上學之後在學校里挨揍嗎?


看題主的描述,目前孩子讓您比較頭疼的主要問題是:1.不太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其實孩子哭鬧也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只是這種方式有點過激了。人有情緒都是需要表達出來的,情緒積攢在心裡長期得不到宣洩反而容易出問題。成人也會有情緒,但與兒童相比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理性的多,這是因為成人認知發展程度遠遠高出孩子,成人可以輕易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孩子們則不然。孩子們認知有限,辭彙量有限,有時候他們是什麼感受他們自己都不清楚,更別提把他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要想讓孩子用語言表達情感,首先,要讓他認識各種不同情緒,給自己的情緒命名。最簡單好用的方法,您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在他碰到什麼事後的時候,對他說:剛剛發生了xx事,你感到很xx對嗎?多來幾次,孩子就會知道這是什麼情緒了。6歲的孩子基本的喜怒哀樂他肯定知道,所以這個時候可以交給他一些稍微複雜的情緒辭彙了,如:失望、興奮、尷尬……可能,有的人會說孩子明明知道不同的情緒,還是啊願意表達情感,這就涉及到孩子願不願意用表達自己的情感了。想要讓孩子用語言表達情感,父母首先一定要接納孩子的感受,有些家長不願意接受孩子的負面情感,孩子哭,說自己難受,家長回:「你真沒用,哭什麼哭」這樣久了,孩子就不會想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感受了。孩子們在有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和孩子共情,對他感受表示理解,這樣孩子會更願意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感受。另外,家長也要多言傳身教,自己有情緒的時候也要學會控制,盡量用語言表達情感,孩子的模仿能力可是很強的,爸爸媽媽老是發脾氣,他們多多少少都會學到的。再就是,多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種能力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提高。

2.孩子好強,抗挫力比較差。現在的部分孩子,在家是中心,一家人捧在手心照顧著,平時聽的是誇讚是好言好語,所以碰到挫折會比較難以接受。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以後與孩子的互動中,更多的強調享受遊戲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平時誇讚孩子的時候,也注意多誇孩子努力的過程,誇得越詳細越好,讓孩子知努力去做才是最重要的。還可以多給孩子讀些抗挫力方面的繪本,平時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體育競賽活動,對孩子自信心、抗挫力、團隊合作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推薦閱讀:

我如何將兒子培養成自己的同聲傳譯搭檔?
哄睡時用力搖晃孩子有多危險? 湖北一寶寶被搖成腦癱
練琴乾貨 | 那些背譜/忘譜/車禍的背後到底是啥,怎麼破
請救救更多藍白黑的孩子
爐石傳說在ESRB分級標準約束下嗎?如果有,那麼它的分級結果如何?適合7~8歲的女孩子嗎?

TAG: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