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人讀書少、文字功底不足,但創作故事的能力不錯;有的人讀書多、文字功底深厚,但不見得會創作故事?

回答麻煩限定在文學領域內討論~暫不論及其他藝術形式。


一種叫文學天才——創造性地將日常語言轉化為一種更具表現力的更高形式,生動的描述世界便捕捉人性的聲音。

然而,文學天才是很普通的東西。在世界各地的每一個識字人群內,都有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人能在某種程度上將屬於其文化普通語言轉化為超凡脫俗的精品。

另一種叫故事天才——創造性地將生活本身轉化為更有力度,更加明確,更富意味的體驗。它搜尋出我們日常時光的內外潛質,將其重新構建成一下比生活更加豐富的故事。

純粹的故事天才是罕見的。

試問有哪一位作家能夠全憑藉本能和直覺年復一年地創作出優美的故事?

反正我不能,實在有寫作慾望時,而又無法寫出一個讓人(自己)感動或者震撼的故事,通常便寫些不著調,與「文學」二字毫無關係的「情感發泄垃圾」。我見過的大師寫出幾部了「好故事」後,為了填補沒有好故事呈現出來的空白便出些散文雜集之類的,當然,並不是說這些類型的文章不與文學沾邊,沒有價值,只是終究沒有人能夠純粹地一直把故事講好,一直講下去。

眾所周知,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一個講故事的人即是一個生活詩人,一個藝術家,講日常生活事件,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夢想和現實轉化成一首詩。這首詩(所寫的故事)必須抽象於生活,又不能成為生活的抽象化,失卻實際生活的原味。它又必須像生活,但不能一成不變地搬照生活,以致除了市井鄉民都能一目了然的生活之外便無深度和意味。

年少時以為把語言寫華美精緻,那便叫才華。

後來我發現,我常常被文字打動的正是那些由樸實的話語寫成的故事。

而文學天才,通常多讀些詩詞古文,多錘鍊語言,便可摸清其中門道,寫出優美華麗的文字。要想在寫作的圈子裡混下去,僅僅有文學才華是不夠的,如果不能講述故事,你經年累月精雕細琢的語言也不過是虛有其表,浪費紙張。

完成一部作品,講好故事是關鍵,設計故事能夠測試寫作者的成熟度和洞察力,測試他對社會,自然和人心的洞識。

因此,我特羨慕那些故事天才,他們通常是以平淡樸實的文字而達到穿透人心的力量。

所以,故事天才是首要的,文學天才是次要的,但也是必需的。這兩種天才沒有必然的聯繫,具備其一併不等於擁有其二。

回答引用了羅伯特?麥基《故事》中的言論。《故事》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讀完收穫頗多,值得一看。


讀書太多,見得會越多。越會發現自己想說的別人已經說過了,自己認為的奇思妙想可能別人也已經闡述過了。就會越來越不敢下筆越來越不敢發表言論。而且書類很雜,作家思想也不一。看的越多越會被很多思想衝擊到沒有自己堅定的思想。從而不知道可以表達什麼,該表達什麼,而變得慎重。以至於不敢下筆寫不出東西。

謝謝閱讀


私以為,在文學裡潛的越深,越不敢隨意妄為。


故事創造需要想像以及經歷中敏感的心思,這和文筆無關的。就像1q84裡面的深田繪里子,她不懂寫作,可是經歷奇妙,能道出好的故事,卻沒有文筆潤色的能力。而男主天吾寫作能力純熟,就是缺少創作好故事的能力,缺乏奇思妙想。創造性和文筆是完全不搭界的兩個東西,自然是不能放一起的。


只能說,創作更多的時候靠的是個人的天分和生活經歷中的奇遇。


書讀得越多,越想好好寫,越怕別人笑話,寫的越中規中矩,越不想讓別人挑毛病,反而越平庸。


簡言之,創作故事的能力和文字功底是兩碼事。

讀書後面說。

在我鄉下老家,很多老人不識字,卻可以講出十分勾人心弦的故事,一方面因為他們經理豐富,另一方面因為人和人面對面時更容易激發同理心。個人見解,所謂好的故事是激發同理心的故事,帶入其中、感同身受。

再說文字功底,文字是一種表達手段,在於把自己感受傳達給讀者,是通道。換言之,如果沒有目的地,哪怕公路再平坦開闊,即使在路兩旁種滿花與雲又有什麼意義呢?

用個好理解的比喻,故事創意是食材,文字功底是廚藝,廚藝不好學、看天賦,食材何嘗不也是難尋覓、須機緣。

最後,說看書,閱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創作能力,但其本質功能還是在思維能力的提高。讀書多的人多了去了,作家有幾位呢?讀書是創作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沒說反吧……)


前排有個答案明顯引用了《故事》里的話,但是通篇沒有提引用。當然他融會貫通了一些自己的體會。

在此提個醒。反正我認為:太融會貫通了不太好。我是覺得,應該是受了麥基《故事》的啟發,那就應該提一提麥基。

答主好像是個姑娘…歡迎來解釋一下

沒有在答案評論中指出,因為我只想在背後默默放個冷箭…


讀的越多,思維也許也會僵化的


前者愛天馬行空的想像,後者是固守書本的頑固,敢想還要敢寫


推薦閱讀:

如何製作大綱 實踐篇
如何評價電影 《改編劇本》?
如何寫劇本?
如何利用觀眾和劇中人物的信息不對稱

TAG:文學 | 小說創作 | 劇本創作 | 文學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