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比特幣Segwit2x硬分叉?


先不談segwit2x涉及技術發展路線部分,我們先講一下最近segwit2x原定硬分叉宣布中止的事情。首先這個中止的聲明有六個人簽名,大家可能要琢磨一下,號稱去中心化的比特幣,怎麼之前比特幣現金(BCC/BCH)一幫人說分叉就分叉了,這次segwit2x(簡稱b2x)幾個人說不分叉就不分叉了。

其實這兩件事情的本質完全不同,BCC/BCH是一次完全人造的分叉,改了比特幣的代碼,調整了其中難度部分,用較少的算力就可以出塊,發起者用少量算力創造新鏈,像這樣的分叉,搞十個一百個都沒有難度,所以近期比特幣黃金(BTG)和比特幣鑽石(BTCD)相繼效仿它的搞法,創造新鏈,說搞就搞,沒有人可以阻攔,所謂這種分叉是「偽分叉」。所以這是這一類事件的本質。

而Segwit2x分叉是另外一種性質,它在改變比特幣代碼之後,由整個社區進行自願選擇使用,只改變區塊大小,不改變原定的難度和參數,假如社區大部分人認可,絕大部分算力切換過去,自然過渡產生新鏈,舊鏈停止使用,比特幣自然升級成新版本,舊版本鏈條如果沒有算力或者算力很小挖不出塊,自然就消失了,如果改變難度代碼接著玩,那就等同於以上BCH的玩法,反而會成為另外一種山寨幣。我們知道比特幣網路的算力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難度正常調整周期為14天左右,算力下降,周期按倍數增加,1%的算力就要等1400天才能等來難度調整(調整完也快不了多少),如果沒有完整的共識,剩下少量的算力繼續挖礦很難出塊,出塊極其緩慢,交易全部擁塞,礦工得不償失(每天都虧錢,扛不了幾天),也就會撤出,惡性循環,所以,在歷史上,比特幣也發生過很多次這樣的版本升級,因為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最終沒有分叉,應該說已經通過了很多次的分叉風險考驗。到目前為止,比特幣還沒有一次真正意義的分叉存活下來。應該說這個體系運作良好。

同理,得到社區廣泛認可的升級,絕大部分算力都會投入新的版本,順利升級。所以,這種升級要得到80%以上支持才有戲,基本不會出現分叉,如果只有30%-50%支持,硬要升級,兩派人馬各干各,這個時候才會出現分叉。也就是造反要成功,需要80%支持就可以當皇帝,有50%支持,也可以割據一方,單獨稱王,兩王並立,而低於30%支持,其實很難造反,因為這個比率會導致造反隊伍裡面的人覺得成本太高風險太大收益不高而放棄,這個時候帶頭的人只能放棄。所以,segwit2x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分叉,但是並不是帶頭的人六個人寫聲明放棄而放棄,而是他們在發起這次升級的過程中,積攢不到足夠的有把握的支持率,這就像選舉敗選的一方承認敗選,是因為票數不夠,而不是他想認輸。這種情況,恰恰是比特幣社區去中心化運作的模式證明。

任何人想發叉都可以分叉,只要你有足夠實力,拿到社區90%以上支持,沒有人可以攔著你,而拿不到足夠多的支持就想搞事,現在看來行不通。礦工的利益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社區的全部,就像一個國家,底層民眾的利益佔比很大,但是如果一味地照顧底層民眾,這個國家也可能像希臘一樣陷入衰敗。好的政治是平衡,而不是一面倒。如果一國政治被民粹劫持,其實是很危險的,會導向盲目擴張而後敗亡。具體歷史上有很多例子。

有很多從經濟角度對比特幣進行解讀的觀點,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現在比特幣涉及到的利益群體巨大,我們需要衡量社區的政治成熟度。比特幣社區現在的核心開發組其實只是代表社區的代議人員,我國民眾在這類事情上有時看得很模糊,覺得人大代表的作用只是表決通過決議,其實這是很片面的,代議制度的議員還有一項功能,就是阻止某些議案的通過,而且不是50:50的靜態比率,有很多時候會發生100%的杯葛。確保能夠通過的是各方認可的最大公約數,而不是偏向某一方的,這裡面有很多的政治手段來實現這個目的。在我國民眾看來有時候只是覺得各種爭吵不休,好像效率很低,但是我們細想一下,中國傳統一團和氣的家族組織形式為什麼徹底解體了,一團和氣的表面下的矛盾糾紛難道就不存在了嗎?沒有去敞開去爭論的矛盾,很多時候只是掩蓋了,到了適當時機難道不會爆發?

最近兩三年,比特幣社區因為有各種爭論,恰恰證明是各種利益的衝突是存在的,一方壓倒一方,分道揚鑣產生分裂其實都是不利的,目前來看,共識之上的共識是存在的,也就是沒有絕大多數的支持的主張不能夠得到實施。社區管理者的政治能力也在成熟發展,在8月份BIP91出來的時候,成功化解了一次分裂危機,很嫻熟地運用了妥協的手段,然後在這之後,又分化了segwit2x的支持陣營,搞到這次後繼分叉無法啟動,軟硬兩手都能切換。

到目前為止,segwit是落地了,區塊擴容所要解決的問題,用segwit也可以解決,技術路子永遠不是唯一的,現在這條路走出來了,而不是堵死在那,比特幣的整個技術發展得以持續下去。

順帶說一下,BCH/BCC近期因為大幅炒做,有很多軟文、硬文在說,BCH的優勢在於技術路線很清晰,細想一下,能不清晰嗎?除了擴容就是擴容就是擴容,2M、8M、16M.........1G,每兩年改一個參數,還有比這省事、清晰的技術路線嗎?我倒覺得大區塊的技術路線是好的,簡單明了,沒什麼風險,但是這是基於比特幣停止改進的前提下的假設,相當於讓世界冠軍站著等你追,你就是冠軍。從技術上看,側鏈的技術顯然更有前景,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以太坊集成智能合約,已經發行了一千多種代幣,其實都是在側鏈上。所以主鏈做結算即可,其他無限的可能性要由側鏈來發展,真正使整個生態持續繁榮。

很多人以為比特幣的交易擁塞,就應該馬上解決,但是大家想想比特幣如果跟微信支付、支付寶一樣快,那是極快的了,但是卻變成一個中心化的系統,被少數組織和公司把控,它也就玩完了,也不一定能夠跟微信支付競爭。所以要快、要容量大、要功能多,都是基於去中心化的原則不能動這個前提,這才是比特幣網路系統的核心價值觀。

大區塊顯然會導致區塊驗證負擔越來越重,拉高了獨立個體參與的門檻,使整個系統轉向中心化。從技術上看,segwit2x後面的「2x」是沒有必要的,從政治上看,這個「2x」作為安撫礦工取得segwit激活的共識的敲門磚,用完一次也就可以扔了,從一開始,就是這麼計劃的,接下來segwit2x在比特幣社區應該會被無限期擱置,當然會有山寨小團伙,借這個名頭搞類似BCH、BTG的「假分叉,出一個B2X幣,那是有可能的。


樓上的那位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我只補充兩點吧。

1.不要輕易將自己的種子或者私鑰導入到新的分叉錢包、非開源錢包或者市場佔有率不高的錢包。以防為了芝麻丟了西瓜。如果一定要導入務必先降比特幣轉走!!!

2.據說這個比特黃金的分叉,開發團隊預挖20萬個幣,BCG註定不能成功,終究是一方貪婪的產物



我的文章:

交易所要關門,五個常用的比特幣場外交易所對比

場外交易常見8個騙局及總結

比特幣山寨幣期貨合約衍生品交易網站大全

外國比特幣山寨幣主要交易網站具體介紹

國內不能炒幣?國內交易所的海外版正式集體上線

更多乾貨教程科普錦集(長期不斷更新中),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外國幣圈簡訊,個人知乎首頁上方可掃描二維碼。


會有三種情況:

1.Segwit2x完成硬分叉升級,即將1M的區塊變為2M大小。且得到全網大部分算力支持,升級過後的btc1(或者btc1的兼容版本),從而BTC維持一條鏈。

2.Segwit2x硬分叉失敗,BTC繼續維持1M區塊大小不變。全網大部分算力,都運行在不升級的節點版本,如bitcoin core 0.15,從而BTC維持一條鏈。

3.Segwit2x硬分叉成功,但分裂出一條新鏈,就是兩條鏈。全網算力部分支持btc1.部分算力支持bitcoin core 0.15。就是舊的1M區塊鏈。和新的2M區塊鏈。

目前礦工和開發者都持兩邊意見。具體支持數不知道。用戶目前處於吃瓜群眾。

個人認為,第一種情況完成硬分叉升級並且得到算力支持,是最好的方式。

最差的情況就是第三種。因為到最後會有一條鏈死掉。而某條鏈死掉,這個鏈上產生的所有的交易,都會丟掉,會導致大部分的人丟幣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沒什麼好說的。


原文請見知乎專欄:2X分叉——一次沒有選擇的單向套利

歡迎討論和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10月14日到10月31日,比特幣的價格始終處於橫盤期。之前的暴漲暴跌在這半個多月里,突然變得風平浪靜。無論補倉也好下車也罷,坦率地說,幣市都給了你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決斷。

然而在11月1日,幣價突然昂頭上攻,在短短5天里,連續突破70萬日元(約40,750 rmb)和80萬日元(約46,573 rmb)的整數關口,並數度碰觸85萬日元(49,500 rmb)的價格線。在本文寫作時,幣價依然穩穩地站在85萬日元門口(見下圖)。

這其中有兩個因素在起作用:1)國內10月31日徹底封盤;2)2X分叉方案出爐。

關於封盤的影響,如有時間,請參考本人之前的文章(【胖胖牛】你是否聽見黎明的聲音?——比特幣三大平台公告退市後的第一夜),這篇文章主要討論2X分叉方案對幣價的影響。

無論2X分叉還是前不久的BTG(比特黃金)與BCC(比特幣現金)分叉,在現貨市場上,分配法則都是1:1。即每持有一個BTC,在分叉日(或之後)將會等額配比一個對應分叉幣。

倘若你純粹為了分糖果,顯然會在分叉之前囤積BTC,以待分叉。然而很多人卻忽視一個波動性更大的市場——信用交易市場。

信用交易市場介於現貨和期貨市場之間,簡單地說,相當於證券市場的融資融券(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朋友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更直白的例子就是房價,你只需要憑藉信用去支付房產的一部分金額,而另一部分則由銀行持有人來負擔。房價漲了,你全額獲得上漲產生的溢價;而房價一旦下跌,甚至跌破首付,那你手上的房子就成為負資產,很多人只能選擇斷供或者背負更沉重的債務(2008年次貸危機,日本90年代房產崩盤)。

作為一種槓桿交易,信用交易與期貨交易相似,它可以讓你憑藉較少的資本獲得全額利潤;反過來,也可以快速擊穿你的成本價,徹底爆倉。

但是又與期貨市場不同,信用交易一定會有等量的現貨支撐(你每融一個BTC,都有一個借出BTC的人;而期貨則不需要)。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奇妙的現象——信用交易也會參與分叉。

這幾乎是數字貨幣領域所獨有的,因為無論股票、債券,還是房產,幾乎都沒有「分叉」這個概念:當你在北京購房後,不會有一天突然收到消息說上海那邊也打算分給你一套類似的住宅(還有這好事?)。即便股票的分紅、配股,也只有少只有少的股票會偶爾施行,從而淹沒在整個市場里。

然而數字貨幣則不同,如果你在信用市場借入了一個BTC,在分叉後也將獲得等額的分叉幣(BTC盈利 + 分叉幣價格);反之,當你通過信用市場賣空一個BTC時,在分叉後,你必須負擔分叉幣的損失(BTC盈利 - 分叉幣價格)

大家一定已經看出來了,在這種規則下,只有極端看空BTC價格的人才會賣空BTC,因為他在選擇賣空的那一刻起,無論幣價上漲下跌,他都必然要支付一個分叉幣的價格出去。然而這又產生了一個悖論:如果你看空,為何還要在信用市場上賣空呢?直接把手上的BTC清盤好了,至多在期貨市場做空BTC,這還省掉了在信用市場支付分叉幣的額外費用。

因此,一個理性人在這時的信用市場里將只有一個選擇:買入BTC。

原本應該多空平衡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也因為信用市場的分配規則,而隨之單邊移動。

下面我們回頭看一看11月1日那天發生了什麼?

日本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coincheck在當天下午1點24分發布了SegWit2X分叉規則(「SegWit2x」によるビットコインの分岐に係る対応方針について | Coincheck(コインチェック))。如前所述,針對信用市場,該規則規定做多者獲得分叉幣,賣空者償還分叉幣。

從那一天起,幣價上漲了15萬日元,約合1萬元人民幣。

也許這還只是一個開始,至於今後會怎樣,誰又知道呢?


有了bcc的送幣的經驗

現在很多人希望的是第三種吧?跟bcc一樣分出新的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7年12月末李笑來和鄭伊廷 XDite撕逼的事件?
怎樣才能修改區塊鏈里的數據?請結合技術和現實場景來描述?
中國人民銀行準備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會是什麼?這對比特幣來說意味著什麼?
怎麼看9.4號出台的關於ICO的新政策?

TAG:比特幣Bitcoin | 區塊鏈Blockchain | 以太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