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育進步 & 階級固化(上)——看起來很扯?但中國教育真的一直在進步

如果我說,中國教育一直都在進步,那麼你會不會想打我一頓?

反正小明很想打我。

小明出生於80年代的普通城市、普通的兩室一廳,玩著普通的n彈珠、水滸人物卡牌n以及 帝國時代 和dota長大。偶爾,他也想玩玩 智能機器人,偷窺一下國外解密過來的政治歷史資料,然而

他爸說:玩兒你妹啊,數學才92!

他老師說:看個頭啊,你這分數要衝清華北大,還差幾十分呢!

於是他就奄了。他被迫一天做3~5張試卷,死記標準答案,在被老師罵了幾次後學會不去問一些奇怪的問題。

在這麼被壓抑和煩躁了很多年後,他突然聽到我說中國教育一直在進步,心裡就很不爽了:當年我不敢打老師一頓,今天還不能打你么?

我為了避免被打,只好說:來,我們做一點簡單的了解和分析。先來看看影響教育的幾個最關鍵因素:

一、資金(基建、設備、教師薪資)

二、教育硬實力(教育理念理念、技術水平、教師素質能力)

三、政策體制(高考招生制度、評價標準、辦學自主權)

一、過去這麼多年,上述因素處於怎樣的變化中?

是的,過去這麼多年,教育的總體水平看起來沒有變化,沒怎麼長進,但不代表其各個影響因素沒有變化。

打個比方,限制教育發展的天花板,沉重地蓋在教育的瓶子上。要衝開這個天花板,需要三股力量結合起來才有明顯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從瓶子里衝出來什麼東西,因為這三股力量還有結合起來——七顆龍珠還湊齊呢,哪來的神龍?

然而,一部分力量,一直在發生變化。

以並不精確的標準劃分幾個時間段:

1 90年代初——2003年左右

這一階段,是北上廣深等城市經濟迅速發展的階段,其他二線城市略有發展,三四線城市和農村變化不大(更早的我沒研究,也認為對局勢分析影響不大)。

在教育領域,一線城市的學校們在資金上得到了迅速的補充。校園基礎建設翻新、重建、擴建,變得蓬勃大氣,教學樓、宿舍和操場等煥然一新。並且校園內部的各項配套設施跟進很快,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器材,圖書館,體育藝術用具,多媒體,甚至互聯網,等,幾乎一應俱全(二線城市核心區、重點學校可按照一線城市算)。

二三線城市,也有一定發展。校園建設等還都不錯,但內部的配套設施就相對弱一些了,理科實驗器材不一定全,多媒體和互聯網不一定使用,圖書館資源稍顯局限。

縣城農村基本沒動。

這一階段,在資金這個度量上,大城市,北上廣深等,蓄力槽已經比較充足了;二三線城市剛剛啟動;農村城鎮等還沒啟動。

在效果上,一線城市只具備了資金因素,在教育的硬實力——理念、方法、教師素養上還沒有跟上,政策也還僵化著。通過這單一因素的變動, 5分的資金增長,最終帶動了1分的實際教育效果

二三線及以下的城市,資金增長只有1分或更少,效果無限接近於0。

2 2003年左右——現在

一線城市的教育管理者們的確不是傻子,他們很快就發現,只有資金增長,沒有理念更新和教師素養的提升,教學效果並不突出。

隨後,他們大規模的開展兩方面的提升,1)教師提升 2)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提升

1)教師提升

教師提升有兩條路徑:挖人,或者自己培養。

顯然,挖人比較方便

於是,北上深等城市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名師搜刮行動。如,北京基本上把山東的名師搜刮一空;上海掠奪了江蘇浙江的教師資源;深圳則千里迢迢深入內地,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優秀教師們搭橋引線。

在各個省份內部也有類似的結構——省會城市搜刮城市縣城的名師。

名師搜刮到一定程度以後,出現了局限,一方面人數還是不夠,一方面這些名師只是相對較好,也還需要提升,這時候,就開始搞教師培訓了。

而教師培訓,往往是與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傳播融為一體的。

2)理念和方法提升

在這一小小的浪潮當中,一大波名師以及相應的教育理念流行傳播開來。

比如全國名師、名校長,成都武侯實驗中學的李鎮西、山東濰坊一中的趙桂霞、山東杜郎口中學的崔其升,江蘇的蔡林森、江蘇翔宇教育集團的盧志文,北京清華附小的竇桂梅等等等。(時間不一,有的成名很早)

同時,也開始流行一些國外引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比如,兒童中心論,人本主義,翻轉課堂,微課,引入國外的IB課程,校本選修課等。

在這一階段,一線城市當中的重點中學們,開始補充第二股力量——教育理念、方法和教師素質,並且有了一定的成效;同時第一股力量——資金投入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現在,7分的資金+5分的教育理念和教師素質,產出了3~4分的教育效果。

一線城市重點學校的3~4分效果,表現在哪裡呢? 比如,上海的PISA測試,曾經幾次排到全球第一;比如,經常有各種哈佛女孩,耶魯男兒,劍橋girl,牛津boy等出現——中國最優秀的一波學生,已經可以登上世界最高標準的平台了。

二三線城市,除去一些偶然出現的超級重點能向一類城市看齊,基本上還沒能在理念更新和教師素質上有多大提升,依然在繼續補充資金力量。

這裡需要做一個補充說明,並非一線城市的所有學校都在同步進步。即便在一線城市,一般也只有市重點以上級別的學校在跟著時代的腳步迅速前行。二三線城市,則需要集中全市之力捧紅少數幾所超級重點,可以達到一線城市的名校中1流或1.5流的水平。比如,長沙集中力量捧出了長沙四校——湖南師大附中,雅禮中學,長郡中學,長沙一中,放到上海去也是1流或1.5流水平(上海類似或更高水平的有十幾二十所)。

到目前為止,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方法模式上的改進還在不斷進行。這一維度,只有一線城市的少數重點已經蓄到了比較充足的力量,其他還在努力。而二三線城市的普通學校,以及廣大縣城農村中學,才剛剛開始,甚至還沒有起步。

在章節的末尾,我們順水推舟的給出一個看似奇怪的結論:

這麼多年來,中國教育一直在進步。

二、政策在哪裡?

上面比較詳細的分析了資金和教育硬實力的變化,卻沒有提到政策變化。

因為政策層面基本沒什麼變化。。。與資金面的迅速補充,理念和教師素養的部分提升相比,政策面的變化實在是拿不出手。

現在,對於一線城市當中的重點名校們,資金已經接近完全充足,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師素養提升已經進行了幾輪,他們最大的障礙就是教育政策和體制的制約

對於其他在理念和教師素養方面尚未蓄力完畢的學校們,政策的作用比較微妙。因為,很多學校沒有做大幅的理念更新換代和教師素養提升,就是因為政策的限制打壓了他們的積極性——反正都是搞應試,我去學那些新的教育方法幹嘛?現在的方法雖然原始,但也夠用了。

所以,一旦政策面放開了,對教師素養、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不過,這裡我們需要說的具體一點,這裡政策,具體指的是什麼政策?政策有很多,但是核心在於:

1 高校招生評價方式和標準

2 高校招生自主權

3 基礎教育領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

4 辦學自主權(人事聘用自主權,課程自主權)

其中第4條沒有加粗,因為第4條已經實現了部分,未來改革起來也相對容易,不構成最主要障礙。

前三條,是壓制中國教育進步的最大天花板,目前變動不大。並且,這3條是嚴重相互影響的,動了其中一個,剩下兩個將會聯動。某種意義上,三件事可以看成一件事。

死水之中,突然冒了個泡出來。

高校招生評價方式,即高考;標準,即應試。應試標準暫時沒有動,而高考方式已經開始改革——真的已經開始了,不是空話。

我們或許還記得,多年以前就開始在網上流傳的一個觀點:中國教育太早的文理分科,導致中國的理科人才缺乏文科素養,文科人才缺乏理科精神,對中國人才的綜合素養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這一次的高考改革,就是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的——你看,只要我們提意見,政策也會變化,雖然反射弧是長了點兒。。。

具體措施為:高考不再文理分科,而是在文理6科(上海市是7科,加了一門「技術」)中任選3門,自由組合,計入高考成績。

這樣,文理科目混選,部分解決了上述的文理分科太早的問題。

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在浙江和上海開始試點,並且將於2017年全國推廣

再來說說高校招生自主權。

曾經有一個激動人心的案例——南方科技大,是中國高校招生自主權下放的先鋒探索(也包含課程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等內容)。可惜探索失敗了。廣東省教育廳決定收回自己的權力,罷免了代表人物——學校校長、黨委書記、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同時派深圳市公!安!局!局長!擔任黨委書記,監管一切教學活動。。。這你敢信。。。後來被人罵了,把北大的副校長調過去當校長了。

激動人心的探索,失敗了。。。業界一片哀嘆。。。

然而,在上海,出現了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微型民辦大學——興韋學院。一波哈佛耶魯等海外名校畢業的海歸+社會各界精英人士,對這所學校進行了改造,並成功的從上海市教育局手中申請到了招生自主權,目前運營良好

這一局,深圳輸了,上海贏了。

雖然目前只有一個案例,然而畢竟是撕開了一個真實的口子。這是一個試點,未來將擴大。

三、未來教育會更好嗎?中國會更好嗎?

三個因素:

1資金

一旦經濟好轉,資金投入則會繼續增加,二三線城市和縣城農村都會進步。

至於經濟會好轉嗎?這是個經濟問題,不是教育問題,我不好多說,然而我認為,經濟會變好。中國經濟轉型雖然困難,不過這一屆政府手腕強勁,不能說沒有希望。

更何況,即便經濟增長下滑,也可以在內部提升教育投入分比。

而且,在互聯網時代,很多配套設施的成本在大幅降低。比如,現在你構建一個電子圖書館,其成本會遠遠低於二十年前構建一個實體圖書館。引進一個名師成本很高,而現在上網看看這個名師的網路課程成本就很低。

這樣的方式,變相實現了資金投入的增加。

2 理念、方法以及教師素養

這些東西,雖然也需要錢,但更多的是與意識思想相關。教育界里,一波巨大的自我提升浪潮,正在迅速的自下而上席捲全國(的一二線城市)。

我們公司搞的教育創新年會,14年,全國各地校長副校長、當地教育局局長副局長等來參加的,大約是400人。15年,這一人數迅速變成了1000人,還有很多想來參加的因為場地原因被拒絕了。

這樣的變動,代表了教育的一線參與者對教育改革、教育創新的關注在不斷增加。

3 政策未來變化的方向

高考,是中國教育最核心的環節。對上,代表高校的招生評價方式和標準;對下,引導中小學12年的教育方向。

國家目前的高考改革,應該說步伐邁的比較小,沒有涉及核心部分——應試標準的改變。然而,不是國家不想改,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改。

這是一件只能慢,不能快,只能穩,不能急的事,因為難度太大,後果太嚴重。如果出一個激烈的政策,有什麼後果沒有考慮到的話,甚至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社會動蕩——後果會比我們坐在這裡想一想的要嚴重的多太多。所以,在最核心的改革上,國家非常慎重。

讓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最核心的改革涉及哪些:

1)高校招生評價方式和標準

2)高校招生自主權

3)基礎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

我們剛才說過,這三者是聯動的,尤其1和3,是完全聯動,改革的時候絕對是一起改,不可能有例外。

那麼1和3,國家究竟有沒有改革的意思?

基礎教育界、中小學學校的代表——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目前清華附中正在做綜合素質評價系統,按照品德、學業、健康、興趣、實踐能力等維度進行常規評價,以百分比形式進行綜合排名,並且保留在學生檔案當中。

對教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能夠意識到,這是一件多麼艱難、複雜,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王殿軍為什麼要這麼做?是他野心勃勃,準備以一己之力顛覆整個中國教育的體系嗎?

亦或是,在皇城腳下,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暗中推動他如此?

無論如何,這項改革將會很艱難,很緩慢,很謹慎。高考分科改革以上海和浙江作為試點,評價標準的改革可能更為謹慎,只能以一兩個城市,如上海北京,甚至是部分學校作為試點。

然而方向已經確定,只有前進,不會回頭了

綜合三個因素的變動來看,中國教育會更好,而且,會是加速度的變好。過去的進步,是在三個因素結構不均衡的情況下進步,是每投入10分,回報1-2分。在未來,由於結構上的調整平衡——即理念水平和教師素養以及政策上跟進化,每10分的投入,將產出3-5 分的回報。

對應的,中國社會整體當然也會變好。

然而————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