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calers:抱歉,老師講得好不好,不是你們學生能評判得了的

今年3月底我有一篇文章《Scalers:大學生上課為什麼一定要認真聽講?》,當時在網路上還是挺火的,人民日報、新華社、團中央等機構媒體都有轉載。

文章出來以後,還有看到小朋友撰文反駁我的,比如大學生上課為什麼可以不認真聽講云云……真是太可(sha)愛(l3)了。在這些反駁的聲音中,其中有一些最強勁的聲音就是,

1.這個老師講得太爛了,所以我可以不聽講。

2.這個老師就是在念PPT,所以我可以不好好學習。

3.我的大學太爛了,所以我不適用「好好聽講」這條要求。

……

大概就是這些套路了,你還能拼出更多以「因為其他人如何如何,所以我如何如何」的理由。我覺得這是當代大學生的不正之風了……

而我的觀點是,抱歉,老師講得好不好,不是你們學生能評判得了的。如下:

1.商業順人性而下,教育逆人性而上。

我們生活在商業社會裡,商業社會給人最大的幻覺就是,我是顧客我是消費者,我是上帝我是大爺,所以你所有的行為都必須要討好我圍繞我。

在某些層面上,的確是這樣的。從營銷宣傳上而言,營造出一種圍繞消費者的態度,可以讓這群消費者內心充滿優越感,而一切讓你爽的行為,無非不是圍繞在最核心的那個訴求,讓你買買買。所以為了從你的錢包裡面掏出錢來,商家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包括讓你有一種我是大爺的幻覺。

商業的本質在於逐利,而迎合人性中的各種慾望,是逐利的主流方式,構成了各種商業產品的底層原理。所以在商業中,按照人的本性,你需要什麼,商家就提供什麼,對於這種純天然的需求的滿足,往往很容易帶來市場和商機。

商業不在乎你的行為是不是對的,是不是應該如此,只要你有需求,我給你滿足,這裡就有市場,就有機會。從這個意義上,商業是順人性而下的。而正因為有這一屬性的存在,我們才會有監管、道德、法律、倫理等一系列的領域。

而教育其實是反其道而行之。教育其實有教化育人之意,對於人的品格、情操、素養、技能等多方面進行鍛煉和培養,使之成為可用之才。因此在教育里,我們會有對科學的追求,對精神的嚮往,對信念的執著,對人格的塑造……

而這一切都必然會涉及到,這個應該怎樣,你現在不應該怎樣,你必須要做到怎樣才能怎樣,你還差多少……各種類似的砥礪你前行的過程。

所以教育對人的一條根本的錘鍊就在於,你往往不能純粹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相反地,你應該按照那些「你應該走的」道路前行,而且,這往往是困難的但是卻非常有意義的。

從這個意義上,教育是逆人性而上的。你必須在這個過程中,克服你的惰性、偏見、傲慢、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等負面屬性,駕馭這些屬性,並在此基礎上自由行走,才能算有一個完整的人格。

2.不單純以自己的視角看問題,是我們需要通過教育獲得的能力。

這個世界很大,而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價值體系。坐井觀天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拍腦袋是誰都會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要進步成長,需要的卻是一種能夠切換視角的能力,我稱之為「自由視點思考(Free Viewpoint Thinking)」的能力。

所謂的自由視點的意思就是,不會單純地根據自己想當然的推理,忽略其他的可能性而快速下結論。你想像一下你看世界的角度,是取決於你的客觀處境的,俗稱屁股的位置。往往一般人一輩子只有一個視角,就像一個不能縮放旋轉的攝像頭,直勾勾地盯著一寸空間,而自由視點卻能讓我們切換角度,就像一名導播,可以全方向無死角地認知一件事情。

一個賣菜的因為自己平常只需要做簡單的四則運算,從而斷定微積分沒有任何價值;一個英語學不好的人因為根本無法使用上英語從而說英語沒有什麼用;一個自身窮困的人卻始終覺得政府應該殺掉所有有錢人並且均分財富給窮人……這些都是無法跳出自身的局限看到更大可能性的案例,也就是所謂的單一視點,非自由視點。

現在網路上這一類人就像韭菜一樣,割不完數不清。但是如果一位菜農能理解在四則運算外數學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從而閉嘴不再說知識無用,或者英語學渣哪怕知道英語可以在什麼場合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知道什麼時候閉嘴,這個時候,他的視點的自由度可以加一度。

而教育其實就是讓我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視野,在內心懷著更多的可能性,從而擁有更多的視點,看到更多的角度,而倘若能把這些角度拼接起來,那其實就能趨向更完整的世界。

3.你總覺得你的老師講得爛,其實是你自己沒水平。

我相信會有讀者認為我在第三點才終於開始切題。

(1)我一直相信,老師其實並不會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爛。

只要老師能站在台上一天,碾壓一位大學生,還是分分鐘的問題的。當然我知道會有一群熱血青年舉出一堆我同學我朋友我親戚的學霸例子來反駁,但是這就是在拿自己單一的視點代替全局的情況。其實也很好拆解,一那個不是你,二即使是你,你沒有代表性。

(2)我們覺得老師講得爛,第一個原因是我們自己浮躁。

浮躁是因為受到商業社會的影響,商業社會裡的培訓機構把學生當大爺,與其說是為了讓你成長成才,不如說是為了從你身上多賺點錢,然後再披上理想與情懷的外衣。而我們在商業社會裡做慣了大爺以後,會把這個習氣帶到教育的場景里來。而你在學習中必然會遇到挫折沮喪痛苦的,因為這是上坡的自然反應,這是在克服人性弱點是的表現。

而我們往往會逃避這些痛苦,去尋求一時安逸的鎮定劑,卻不敢勇敢地面對這些挫折,迎面走過去,即使被打的頭破血流,也仍然保持持續向前的精神。現在我們是遇到一點不會,就矯情地不行,其實是我們的無能,卻歸結到老師的頭上。

A:都怪你!都怪你!

B:呸!

但是你在商業世界裡當大爺的時候,有人會滿足你的;但是,教育不會,也不應該滿足你的大爺夢。

(3)我們覺得老師講得爛,第二個原因是我們自己也很爛。

你是不是覺得你的大學裡的老師大都是渣渣?是不是覺得他們都很爛?是不是覺得你的同學都很水?恭喜你,你說對了,你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員。

不要忘記了,這是你自己考上或保的學校。對的,你的高中就蹦噠到這個水平,當然不要說我不過是沒有努力罷了。那你努力一個我看看?

其實不管你的大學是怎麼樣的,這些就是你的處境了。你的處境是由於你過去的付出所造成的,你的現狀是代表了你的過去;而你只有現在做一點什麼,你才有可能讓自己走得更好一些……

這很雞湯是么?還有更雞湯的。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人或者事,都是由我們的水平決定的,也就是我們過去所有的言行想法,凝結到今天的當下。所以下次你遇人不淑的時候,不妨多想想,我一定是不夠努力,才能遇到這個破爛不堪的你。

假使你真的覺得這些老師很爛,恭喜你,是因為有一個很爛的你自己!

(4)以低格局評議高格局猶如盲人只摸一次象,毫無意義。

社會媒體會說我們要響應民意呼聲,但是抱歉,那是民眾的意願,不是你的意願。但是很多人會以我是納稅人、我是人民自居來「針砭時弊」,從而排解自己無法生活自理的憂愁。這就像數軸上的任意一個X和某一個具體的數a,其實是兩個維度,X可以等於a,但是X不是a。

在大學課堂上,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老師以一個更全局的視野和更高的格局,帶領學生探索領域課題,而這個探索形式,不管是順應了某位學生的人性還是逆著人性,學生在態度上都是應該表達尊重,並且努力接收。

因為學生就是學生,你如果僅僅根據你目前的格局水平做判斷,這是商業里作為顧客做的事情,不是教育裡面作為學生要做的事情。在教育里,學生就老老實實地學,而老師就兢兢業業地教。

這就像協議一樣,每一方面都要恪盡職守,整個正循環才能玩起來。學生以自己的短淺目光來瞎批判,這隻能害了自己。現在機器學習很火,於是機器學習培訓班很火,而於是機器學習的數學基礎培訓班更火。但是這些從極限開始講授的課程,其實就是每一個工科生大一就本來應該學好的。那現在花費幾倍的學費在學當年本來應該掌握體系,當年你幹嘛去了呢?嫌老師講得不好吧……其實就是你沒好好聽而已。現在知道要了吧?早幹嘛去了呢……

當然老師的隊伍裡面是不是就一定沒有水貨?肯定也是有的,而且向毛主席保證,你在大學裡面絕對會遇到不止一個。

但是這絕對不代表你是可以自暴自棄地因為所以,所以你好好聽講吧,水貨里也是有貨的。但是我根本不相信你有能力在上課的同時自學好一些其他的玩意。不相信?得了吧,你要有那個本事,會至於考到現在這個地方來么?

學術界有個詞叫同行評議(peer review),指的是通過同行評審的方式,來評判一位從業者的水平。同行至少是格局相當之人,你看從來和學生沒有什麼關係,除非是導師給學生評了=-=。當然教學評估什麼的讓學生打分,其實就是哄你開心一下而已,你可千萬不要當真自己有張選票了。

如果還有人聽不懂這句話,我就說得明白一些,老師在那裡,你作為學生,就是讓你去好好學習的。你不要越俎代庖,去做評判老師水平的事情,這些必然會有人在發揮作用,老師是個渣自然會有人去收拾;也不要因為你的這些不靠譜的評判,再做一些不靠譜的事情,那毀掉的只有你自己的。

其實這個社會每個人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但是現在往往是,自己一堆爛攤子,卻愛總管別家事。

知乎上總會有人在如何評價楊振寧先生,或者如何評價李開復先生的問題下大罵這些在領域中很有成就而且受人尊重的前輩……我不是把楊李二人相提並論,因為畢竟領域和年代都不同,但是有一點共同的就是,這些人往往連二位的領域工作都無法看懂,所以我覺得除了閉嘴,沒有更好地處理方式了。楊李二人的成就裡扣出一小塊,就夠噴子們連著三代都學不會的呢……

如果你還能看到這裡,我做個總結陳述:

老師講得好不好,不是學生能評判得了的。如果你今天因為老師講得不好而放棄了作為學生最基本的自我要求,而明天你走上社會,就會因為這個公司很爛那個領導很渣,放棄對自己成長的進步的要求。

長此以往,唯一收斂的結果就是,這個世界不適合你,你放棄了這個世界……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已經放棄閱讀我的長文了……但是這對我毫無影響,就像你認為老師講得不好而不聽講自暴自棄,一樣的道理。

日劇《女王的教室》劇照

相關閱讀:

Scalers:大學生活應該怎樣過才算靠譜?

Scalers:大學生上課為什麼一定要認真聽講?

Scalers:在線教育不是討好學習無力

推薦閱讀:

TAG:教师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