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效率的人的桌面很白很整潔?

好多IT的人員,或者高效率的人的辦公桌,普遍是白色系列,東西很少也很整潔,這是為什麼呢?這種現象有什麼依據么?


印象最深的是《料理鼠王》中的一段台詞

工作台要保持乾淨

Keep your station clear!

到了晚餐顛峰時間會怎樣?


When the meal rush comes,what will happen?

髒亂的工作台減慢速度

Messy stations slow things down.

食物出不來,點菜單堆積,大災難


Food doesnt go, orders pile up.Disaster.

我這樣說你比較好記


Ill make this easy to remember.

工作台保持乾淨,不然我殺了你


Keep your station clear,or I will kill you!

對廚師而言是這樣,其實對所有人都是這樣

提高效率,清爽整潔

-----------------------------------------------------------------------------------------

當然,如果腦洞開一點,答案就會是這種

你約了某有好感的異性吃飯,吃飯時喝了點酒,散步到你樓下,他或她突然想去你家坐坐。。

ok,如果,你房間開門就像個戰場。。。我想沒人會跟你來下一步(解決方法不是沒有,吃飯的時候多喝點,開門之後不開燈直接...不過,不怎麼收拾的房間一般異味會比較大)

而如果,你的房間看上去就很整潔乾淨,我想,對方肯定會再給你加分的

話說,在睡之前看到這問題,實在忍不住,半夜去查《料理鼠王》的台詞,而且也是知乎首答,我也是太忍不住了。。。

----------------------------------------------------------------------------------

在蛋蛋同學的鼓勵下,把最近剛看到的,與這個問題非常有關的心理學概念複製上來了

因為外界信息太多了,大腦分分鐘過載崩潰,所以不得不犧牲大量的噪音信息,把其中有意義的好理解的能記住的,篩選出來,然後作為知覺加工的產出。這是人腦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習得的一種認知習慣,幾乎已經成為了本能,很多時候你自己根本注意不到。

然而,本能就本能好了,說明大腦傾向於這麼干而已,道理我都懂,可整齊劃一的事物為什麼看起來那麼爽?

為什麼人類也會「喜歡」那些本來就整齊劃一從而容易被大腦組織加工的東西呢?

因為知覺流暢性。

流暢性是個體對加工信息難易程度的一種主觀體驗,它分為知覺流暢性、概念流暢性、提取流暢性等。其中知覺流暢性涉及個體對刺激較低水平的加工,反映了個體對知覺外部信息難易程度的主觀感受。它本身並不是一種認知操作,只是一種有關認知操作的感受。比如,看到雜亂無章的房間,有的人就會覺得頭很大,而看到收拾得井井有條的少女的床,可能就舒服多了。

同樣地,由於整齊劃一的事物,比如閱兵時的正步,大腦加工起來更容易,流暢性更高,所以主觀體驗就會好得多。

總結:簡單來說,人類的大腦一直都很累,忙著加工外界的各種信息。突然間一道光出現,進入另個畫面,外界信息已經被整理得非常有規則了,大腦加工起來特別輕鬆,得到了充分休息,感受到了世界的善意。就像軍訓時站了一整天的崗突然允許你稍微坐下來休息五分鐘一樣,是不是立馬舒爽歡喜起來了呢?

-----------------------------------------------------------------------------------------------------------

原文見人們為什麼喜歡看整齊劃一的事物?


沒啥依據,純粹是整理癖。有些人不亂不能做事,有些人不凈不能做事。但是可以問問他們整理的方法,這是可以借鑒的


不是說好了想高效,就要收拾乾淨桌面的嘛?


我的桌面就非常不幹凈——太乾淨表示我沒有事或者事做完了,但這個可能性基本沒有。


推薦閱讀:

Excel中,如何將多個單元格的內容快速合併到一個單元格
數據透視|Microsoft Query創建數據透視表
網易雲音樂有哪些有趣的評論?

TAG:高效工作 | 整潔 | 辦公桌 | 辦公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