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陳攖寧之後道教已亡」這句話?


言過其實。

道教文化絕對不是僅僅修仙一途,所謂實修,僅僅是道教文化很小的一部分。

道教在弘道與傳教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絕對不是道教已亡,這樣的說法是很荒謬的。


他以前就亡了好吧。教派嘛,亡了就亡了吧。現在的道教摻雜了太多佛教觀念,甚至這幫道士和民眾都不自覺。而且一說修行,似乎就只有丹道,連凈明宗都搞丹道了,悲哀啊,路子越來越窄了。當然,真正的東西永不會丟失,只是我不看好道教能承載這個。


排名第一的回答引用了陳老自己說的話,關於此話我就不說了。下面我說下我的看法。

陳老此人是修行之人,注重實修。然道教並非只有修鍊之法,只注重實修也是一種謬誤。科儀齋醮亦是祖師所傳。宋以前道派均以行法齋醮為主,講究內練自身,外用度人。自全真興起,世人復追求長生,煉丹行氣,不可謂不興,然成者幾乎沒有。反而一生就這樣浪費,真是可笑。後世之人皆以打坐修鍊來作為評價標準,殊不知讀經持咒亦是得真之妙道。所以說陳老以後無道教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咯


要多了解啊

陳攖寧本身就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要把內煉從玄門中獨立出去,弄他的仙學。

其實說白了看不上道士,覺得都是些裝神弄鬼的東西,有太多神秘性,一點也不科學

看過他的書,依稀記得還用什麼原子分子以太來論述陰神陽神什麼的。總而言之很歡樂

從種種行徑上看很明顯是一個沒得真傳的。

為什麼?就我個人感覺,是太心高氣傲。總看不起那些切切實實去做那些基本功搞封建迷信的,反而痴迷於虛玄之理

求師不信師,反而用考較打量的眼光去看,好像天下就他最明白似的。最基本的信力都沒有,誰收?

凡道法無論符籙丹鼎,天師靈寶,南宗北派,皆從皈依三寶入手。他三寶都不皈依,求個啥,哪求得到?

只不過因為世事原因,名氣才挺大,但名者身之累,說明不了什麼東西

這種人放以前就是愛好玄門的文人,也就時代原因名氣很大(其他近代教外丹道大師也是同理

丹法傳承從來都是密中之密,所謂求仙終究是少數人的事情。從來都是隱秘。哪有這樣的還寫書教具體怎麼練的

張真人講過,看一個人的修行就看他平實的作為。老得病去醫院的有什麼修為

所以這麼個肺癌死的,呵呵

他的徒弟貌似走的時候還在輪椅上吧。也真是諷刺

所以說這種人死了也就死了,和玄門有什麼妨礙?

這種言論不過讀書少見得少少見多怪危言聳聽罷了


謝贊。「陳攖寧之後道教已亡」這句話,個人認為所言甚過。

首先,道教自張天師創教以來,歷時千年,其中雖有分流,有波折,但無論內丹外丹,修性修命,終歸落腳於自我,天道酬勤,自成金仙,而非惠及眾人。

而陳攖寧先生畢生追求的道教,卻落腳於一個新字。其人雖曾拜師於北派,南派,隱仙派,但在日後的發展中,為了推廣道教,惠及眾人,將修鍊中的丹道一術獨自提出,並命名以仙學。個人覺得丹道一術雖可祛病延命,使人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但終歸只是用,其體本於道家文化,且修鍊之時亦需師傅時常指點,才能不入邪道,僅靠書報傳播,相差甚遠。此亦指出,道只傳有緣之人,而不能廣泛傳播。

故而,我們在肯定先生對道教及傳統文化做出的貢獻的同時,也不能否認先生所宣揚的仙學,其實質與道教文化亦有出入,故此話所言不實。先生雖學貫古今,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亦不能做到老莊的逍遙無為。

同時,先生雖年近九十而逝,但晚年受癌症困擾,抱病宣傳仙學,難得安然離去,此亦令時之修鍊者多少有些唏噓。


道心不絕


歷朝歷代道教的發展,除了傑出的人才,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統治階層的意願,在目前時代背景下,個人認為道教不衰落已是大幸,並且道教在傳教佈道方面敝帚自珍不接地氣,以基督教為例,目前十分重視大學校園的傳道,並且效果顯著,最近幾年走出校園的同學可能感觸更深,教團活動頻繁,並且校園入教信徒素質較高,未來發展不言自明,道教傳播的平台在哪裡?道觀?還是知乎?嗚呼哀哉


如果精氣神確實存在 , 是對人體的一個好的抽象概括 (Abstraction) ,甚至是比西方醫學的細胞+DNA+生物能等更好的一抽象的話 , 那麼 , 基於其上的道教及中醫 , 就沒有所謂消亡的問題 . 其他人自會根據此理論進行創新發揚. 譬如說 , 耳針是基於耳朵像一個倒睡嬰兒,能全息地對應身體其他部位, 而進行的. 該理論的提出就不是國人, 而是一老外.

再者 , 道教在某地消亡, 不等於它在世界消失. 正如佛教在印度衰亡, 不等於它不可在中國興起, 發揚光大. 道教及道家近幾十年在世界各地傳播快速 , 很多國家都有老外建立的道教組織, 何愁消亡? 譬如在俄羅斯 ,就有伍柳派的團體 . 在熱烈地宣傳伍柳的學說. 不要忘記在海外還有幾千萬華人...


應該說,陳會長羽化之後研習丹道的人變少了,很多搞一些世俗盈利的人站了出來去賣假符了,所以陳會長羽化道教已亡這個觀點並非空穴來風。但是只要繼承丹道認真實修的道人還在,道教就不算滅亡。如果真的有一天所有的道人都不去實修反而做一些名聞利養之事,道教才真正算是滅亡。


陳攖寧,他主要是靠自己琢磨吧。。。


一家之見,我讀陳老的丹道書,個人認為陳老在修道上,一些見地是有偏頗之處的。仙學二世而斬,也不僅僅只是陳老仙逝的緣故。道家系統,陳應該只是在一個子系統上探索的比較精深幽遠,他故去後會對那子系統的探索造成巨大損失,但要說對道家整個文化有多大影響,個人持保留態度。


推薦閱讀:

鵲兒知歲向,守禮以避之
學習中醫與功法之間的關係?
善惡有報是一定的,但你得知道怎麼報
道教「生死觀」及其與佛教的關係 | 陳兵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被模擬出來的?

TAG:道家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