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故事 | 亞平寧黃金三先師,隱秘而偉大的盛世締造者

名畫故事|17

天才的誕生需要兩個關鍵因素,首先是他們自身要具有過人的天賦和創造性的思維,而另一點則更為重要——在他們背後需要有一位偉大的導師,善於發現和啟迪,卻勇於退讓和犧牲。

在佛羅倫薩的「黃金一代」里,就有這樣一位導師。他曾經專程前往「惡魔修士」利皮的工作室,和「痴情宅男」波提切利一起學習繪畫知識,又在雕塑大師多那太羅的門下苦學雕刻技藝。在掌握了那個時代所有先進的美學理念之後,他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把知識傳遞給「那個人」,那個將會改變世界面貌的天才藝術家。

這位導師的名字叫做安德烈·德爾·韋羅基奧。在所有藝術家當中,韋羅基奧這個外號起得最傳神,意思是「真眼」。因為他的眼光極為犀利,不僅能判斷自己的學生能不能成大牛,甚至還能判斷自己學生的學生能不能成大牛,結果就是文藝復興最偉大的那幾個藝術家全是他的徒子徒孫。只要成為「真眼大師」選中的人,混不進中小學美術課本都得算失敗的。

為了預測「課本佔有率」,「真眼大師」作畫的時候總會讓學生們也進來畫幾筆,看看「升本」希望大不大。說起來,那個年代老師讓學生幫忙畫一些作品中的次要部分是很常見的教學方式,但是像「真眼大師」畫畫這麼七手八腳、眾志成城的實屬罕見。

直到1472年,一個傳奇作品的誕生結束了這種亂套的創作氛圍,甚至連「真眼大師」的繪畫生涯也因此宣告結束。

那一年,「真眼大師」接到了薩維爾教堂的作品委託,創作了一幅《基督受洗》。 大師親自操刀完成了繪畫的主要部分,而把一個小天使和背景部分的處理交給了工作室里一位20歲的「神秘少年」,正是這位「神秘少年」的表現,讓「真眼大師」決心從此退出畫壇。

韋羅基奧與學生,基督受洗(木板蛋彩與油彩)公元1472年

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

畫面正中央是裸身接受洗禮的耶穌,他雙手做祈禱狀,神色虔誠。右側的施洗者約翰將盛起的河水澆到耶穌頭頂,這是一種清洗罪過的儀式。天空中上帝伸開了雙臂,象徵聖靈的鴿子發出金色的光芒,以表現耶穌的神聖地位。畫面左下方兩個小天使手裡拿著耶穌的衣服,其中背對觀眾的那一位就是由「神秘少年」所畫。

基督受洗 局部

可以看出,「真眼大師」韋羅基奧的手法比較傳統,他花了大量精力刻畫耶穌和聖約翰的肌肉線條與關節屈伸,尤其是聖約翰胸前的骨骼輪廓。這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馬薩喬的寫實風格,硬朗而逼真。但「神秘少年」所完成的小天使則有所不同,她單膝跪地,微微俯身,頭轉向右邊並輕輕揚起,目光溫柔而虔誠。這個複雜的姿勢完全符合受力原理,卻又呈現出一種超越常人的理想化效果。相比之下,旁邊韋羅基奧所畫的小天使則顯得略有些目光獃滯,姿態做作。

基督受洗 局部

除此之外,「神秘少年」還大膽嘗試了從佛蘭德斯引進的油畫技巧,因此他所繪製的背景中出現了「空氣透視法」那種朦朧的神秘感。而相對保守的韋羅基奧則沿用了蛋彩顏料,色彩之間的過度比較簡單而直白。

當這幅畫完成的時候,「真眼大師」敏銳地意識到,他所等待的「那個人」終於出現了。這位少年不僅穩進未來的美術課本,甚至有把握衝擊語文和歷史課本,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三本少年」。

1473年,韋羅基奧懷著矛盾的心情離開了自己的故鄉佛羅倫薩,前往威尼斯,在那裡建起了新的工作室,專心製作雕塑作品。終其一生,「真眼大師」沒有再拿起過畫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他一手調教的這位少年已經遠遠超越了自己。用不了多久,他將開創一個不可思議的美學盛世,而那個盛世的光輝,將使眼前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也變得黯淡失色。雖然難免心有不甘,卻也只好功成身退。

像「真眼大師」這麼矛盾的,還有兩個。

這兩個人早年也參加了韋羅基奧的「升本」衝刺班,幾輪模考之後發現希望渺茫。但「真眼大師」不會輕易看走眼,他們兩個人雖然不足以開創新的時代,卻能夠成為同樣偉大的導師,將知識整理並傳遞到天才的手中。兩人中有一位同樣來自佛蘭倫薩,名叫多米尼哥·基蘭達約。

相比之下,基蘭達約這個外號就不怎麼高端了,它的意思是「花環工人」,還是從他爸那裡傳下來的。因為他爸是當地有名的金匠,特別善於製作花環形狀的頭飾。但基蘭達約對賣女士發卡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天天坐在店裡就干一件事——給逛街的客人畫速寫。他最過人的本領就是能在瞬間抓住一個人的面部特徵,並且反映在畫像當中,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攝像頭。他爸覺得再這樣下去誰也不敢進來買發卡了,趕緊把他送到「真眼大師」那裡學畫畫。

因此,肖像畫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基蘭達約的一大強項。1483年,佛蘭德斯畫家雨果的那幅著名的《波爾蒂納里祭壇畫》抵達了佛羅倫薩,作品中的寫實主義手法使他深受鼓舞和啟發。因此,基蘭達約的肖像畫具有著義大利作品中少見的寫實特點和內在表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這幅《老人和他的孫子》。

基蘭達約,老人和他的孫子(木板蛋彩)公元1490年

巴黎盧浮宮

畫面中坐在窗邊的是一對身份不明的老人和兒童,但從親密的肢體語言來看,他們應當是祖孫關係。老人以四分之三側面的姿態呈現,具有典型的弗蘭德斯特色。他蒼老的面孔被不加修飾地表現出來,與男孩細嫩的皮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人醜陋的鼻子,可以明確地被診斷為「肥大性酒渣鼻」癥狀。然而兩個人外袍與帽子所構成的大面積紅色,則使畫面具有一種溫情而崇高的精神感染力。

處理人物肖像的技能,使基蘭達約非常受佛羅倫薩貴族的青睞,因為他很擅長把委託人畫到宗教題材當中,並且毫無違和感。1485年,他接受了佛羅倫薩豪門托納波尼家族的委託,並帶著自己的學生們一起,為托納波尼禮拜堂製作了一整套壁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幅《聖母誕生》。

基蘭達約,聖母誕生(濕壁畫)公元1485-1490年

佛羅倫薩新聖母瑪利亞教堂

畫面表現的是聖母瑪利亞出生的事件。聖安妮躺在一個布滿雕塑的奢華房間里,產婆們正在為剛出生的瑪利亞準備洗澡水。畫面左邊走來一群前來探望的婦女,她們都是托納波尼家族的成員,走在最前面衣著華麗的是委託人喬萬尼的女兒路德維卡。畫面左上方樓梯上表現的是早先聖安妮與丈夫約阿希姆在一起的場面。

基蘭達約對線性透視法的運用十分嫻熟,能準確地表現出空間立體感。同時畫面中的支柱也被精確地放置在黃金分割線的位置上,使空間比例的劃分非常和諧。

大概就是在這次壁畫委託期間,基蘭達約的學生中出現了一位潛力驚人而又性情火爆的14歲少年。對天才的嗅覺同樣靈敏的基蘭達約立刻將他推薦給了美第奇家族,使這位「火爆少年」在洛倫佐的支持下迅速成長起來。他將老師的空間表現力和人物塑造力融會貫通,不久後便成為了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和壁畫大師,沒有之一。

與基蘭達約不同,另一位傳承者並不是佛羅倫薩人,而是來自翁布里亞的小城佩魯賈。他的原名叫皮耶特羅·萬努奇,由於佩魯賈這個地方很少出這麼大牌的藝術家,人們給他起的外號叫佩魯吉諾,意思大概就是「佩魯賈小伙兒」。

在1481年,佩魯吉諾和基蘭達約一起參加了「西斯廷禮拜堂裝修」活動,當然因為「痴情宅男」波提切利也在,他倆都不敢提「結婚」這兩個字。在那支陣容豪華的「裝修隊」中,佩魯吉諾的表現非常突出,他的一幅壁畫作品堪稱「隊內」最佳。

佩魯吉諾,交付天國鑰匙(濕壁畫)公元1481-1483年

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

這幅壁畫表現了「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給聖彼得」這個事件,畫面前景中,耶穌把手中的鑰匙遞給單膝跪地的聖彼得,象徵著他得到了寬恕罪過的權力。中景處有兩個輔助的故事題材,左邊是我們提到過的「納稅錢」;右邊是幾個猶太人企圖朝耶穌扔石頭,質疑他救世主的身份。背景是一座精美的八角形神廟和兩座古羅馬式的凱旋門。

交付天國鑰匙 局部

佩魯吉諾通過精準的單一滅點透視法,以及人物疏密有致的擺放,使得畫面呈現出了無比寬廣的空間體量。他用比較柔軟的線條將人物表現得自然而放鬆,對細微動作的呈現讓他們看上去具有一定的個性。可以說,佩魯吉諾的作品綜合展示了幾代藝術家的探索成果。

1496年,當他回到佩魯賈接受銀行家會館的「裝修」任務時,他把具體操作都交給學生們來執行,自己只負責畫面的設計。在那次任務期間,一位13歲的溫文爾雅的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果然,十二年之後,當佩魯吉諾競爭梵蒂岡教皇公寓的重要委託時,已經如日中天的「文雅少年」親手從老師手中奪下了這一份重要「訂單」,並在那裡創造了影響幾百年藝術發展進程的美學奇蹟。

當天才站上了巨人的肩膀,巨人已是那沉默的地平線。

1488年,韋羅基奧在威尼斯去世。

1494年,基蘭達約在佛羅倫薩去世。

1523年,佩魯吉諾在豐蒂納諾去世。

三位偉大而落寞的傳承者,在美學盛世來臨的前夜悄然離去,卻為整座亞平寧半島留下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里,他們身邊成長起來的三個天才少年,每一天都在突破著人類創造力的極限。

對傳承者而言,被遺忘,就是最好的嘉獎。

「黃金一代」光榮謝幕,復興盛世即將開啟。在三位天才少年昂首登上歷史舞台之前,佛羅倫薩陷入了一場世紀末的混亂。在黎明前最後的黑暗中,幾位大膽的異鄉人貢獻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驚喜。


推薦閱讀:

名畫故事|天妒之才馬薩喬,喚醒沉睡千年的透視神技
有哪些藏在教堂中的曠世傑作?
名畫故事 | 古羅馬壁畫中的錯覺特效
名畫故事 | 祭壇畫的夢幻時代,逆襲劍客與雙城奇兵
名畫故事 | 鄉野妖人勃魯蓋爾,一款低地風情的農業重金屬

TAG:名画 | 艺术欣赏 | 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