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開復想找你聊聊和 AI 相處的事

2007 年讀了新聞系是什麼樣的體驗?每周買報紙,對著頭條下面明星學姐的署名流哈喇子。課堂上的經典案例是「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快畢業的時候周圍的同學才陸陸續續用上了智能手機。

等到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紙媒猝然式微,我跌跌撞撞進了「門戶網站」。後來,眼睜睜看著門戶網站也逐漸衰落。於是辭職,另謀生路。

就在這幾年,「門戶編輯」這一工種遭遇大起大落、大落落落,如今竟然面臨著要被自動推薦的演算法替代的命運了。

身處傳媒這個行業,曾經的我以為「寫字」這門手藝——帶有人類獨有的思考和情感,怎麼著也是只有人才能幹的吧?結果,現在一些科技公司發明的 AI 機器人已經在為美聯社、《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撰寫各種類型的報道了。

Pai ,打臉了吧。

世界變化越來越快,再也不會有「一眼看到退休的樣子」這樣的(好)事。新技術洶湧而來,突然發現,自己不僅要和人競爭,還得和機器人搶飯碗。生而為人,可真是不容易(苦笑)。

除了行業里的發展迭代,真正讓我對 AI 的實力感到震驚的,還是去年 AlphaGo 贏了韓國棋手李世乭的那次比賽。

那可是圍棋誒?集結了多少古人的智慧,規則表面上看著簡單,其實玩法千變萬化。作為一個不會下棋的圍棋盲,那曾是我心目中一個「聰明人的遊戲」。

現在,隔一陣就會有時髦的科技新產品誕生。作為文科生的我對人工智慧的認知被認真地顛覆和更新了一回又一回。像《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那樣,現實生活中也有可以陪伴老人小孩的機器寵物。 Uber 想用機器人替換成千上萬的司機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於是,許多職業被帶入冬天,「終身學習」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一種被替代的焦慮蔓延,大家你追我趕,面對的不過都是同一道課題:人工智慧來了,我怎麼辦?

獲得 2017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 Hidden Figures (隱藏人物)中,NASA 黑人女性計算室主管 Dorothy Vaughan 在發現計算員的職位要被 IBM 替代時,毅然帶著全體同事(強行)學會了操作 IBM 的技術,從而避免了集體失業的命運。

所以,與其焦躁地參與「現在什麼職業最容易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討論,不如把新技術的威脅轉換成自己的新機會。Dorothy Vaugha 還需要從圖書館把禁止黑人借閱的計算機操作書偷出來,我們卻可以參加頂級專家的知乎 Live:

來聽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 / 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和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聊「在未來,我們如何與人工智慧相處?」,就在本周六。

要知道,人工智慧將部分取代人類的工作,程式化的、重複性的技能將失去價值。我們的工作必須具備足夠的深度,讓自己強大到不會輕易被機器撼動。

未來,人工智慧將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不僅在高科技領域,任何企業都需要儘早引入「 AI+」的思維方式。

這場 Live ,也許不會立刻改變你當下的生活,但卻能讓你更好地了解所處社會的當下和未來。

現在參與,還有機會獲得由李開復博士親筆簽名的新書《人工智慧:李開復談 AI 如何重塑個人、商業與社會的未來圖譜》。

***

Live 報名入口:

點擊右側直接參与 Live ???? 在未來,我們如何與人工智慧相處?

時間:2017-05-27(周六)20:00

主講人:李開復(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 / 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院長)、王詠剛(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副院長)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人機大戰後的思考: AI 真的會挑戰人類?

? AlphaGo 帶給人類的啟示究竟是什麼?

? 理智分析:人類離威脅還相當遙遠, AI 只是人類的工具

? 全球高科技巨頭企業的 AI 戰略

? 人工智慧的商業化路線圖

? AI 是中國創新、創業的最好機會

? AI 時代,我們該如何學習?教育產業應該如何變革?

? 有了 AI ,人生還有意義嗎?作為萬物之靈,我們應該如何活著?

? 人類未來工作結構如何改變?服務+創造型工作將復興

題圖 / 《機器管家》

文圖 / 《超能陸戰隊》、《隱藏人物》


推薦閱讀:

機器人學習路徑與書單推薦(平衡小車之家)
互聯世界的記憶
圍棋人機大戰一周年急速短評
語義網路,語義網,鏈接數據和知識圖譜
推薦系統PM最主要的工作是哪幾件事?_討論輸出_AI產品經理大本營

TAG:人工智能 | 计算机科学 | 李开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