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老店

一間老店,門庭早就奚落。

偶有幾位老主顧光臨,也大多是與掌柜的寒暄兩句,便匆匆拜別。

送走客人,掌柜的直搖頭感嘆生意大不如前,卻又苦於無計可施,索性找出舊賬本,一頁一頁的細心審閱,想起諸多往事來,不免徒生感慨。

遙想二十年前,店鋪初開張,賣的是靈材奇葯,行的是救命營生,那年月不比如今,運一趟珍稀藥材,得牽馬趕驢,從大山深處日夜兼程八百里,一路磕磕絆絆,才能把上好的山藥運到店中,還要經由人手挑揀,質地優良的留下,根須不佳的摒棄,而後掛上「新葯到店」的招牌廣納四方來客,這買賣才算做得全了。

可如今,只一部機器足矣。

眼瞅著掌柜的從壯小伙,辛苦熬成長須翁,打下手的夥計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最終只剩他一人苦苦堅守。

路過的街坊也都勸他早早關了店門,回家逗弄兒孫,享享清福,不比在這老店裡消磨時光要強?

每逢別人問起,掌柜的卻只是笑笑。

其實他在等,等一個人來。

那人早年間交給他一樣信物,是一柄色澤圓潤的玉如意。

當日那人急著取葯,身上未帶錢財,姑且將玉如意押下,說這是家傳之物,待來日拿錢來贖,畢竟救命要緊。

掌柜的也豪氣,自是欣然應允,誰知這一等,就是二十年。

他也想回家頤養,可心窩子里始終懸著玉如意,是早晚都不踏實,總覺得那人一日不來贖,他這老店就還得繼續經營。

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於一日早晨,掌柜的剛開張,就來了個年輕人,手裡撰著一張發黃的票據,直截了當的說要贖回玉如意。

掌柜的咧開嘴,眼角笑出稀密的魚尾紋,貌似雲淡風輕的問:「客人貴姓?」

年輕人答:「免貴姓劉,劉大是我爺爺,我是他的長孫。」

聽見劉大二字,掌柜的立馬心中有數,但既是旁人的家傳之物,他不敢馬虎,於是繼續發問:「既是劉先生的後人,票據帶來了嗎?」

話音剛落,年輕人走上前,從懷裡摸出票據,板板正正的展開,抬手放在櫃檯上。

掌柜的戴上老花鏡,一手捻著腮下長須,一手摁在字據上,逐行逐行的認真查看。

待半刻,掌柜的點點頭,沉聲說出倆字兒:「妥了。」

確定了票據上的字跡,他慢慢摘下眼鏡,轉身彎腰,從櫃檯底下搬出一個四方小盒,外面用紅布包的很規整,既沒落灰,更未褶皺。

好似新布遮新盒,看不出絲毫陳舊。

年輕人暗裡點點頭,靜等掌柜的打開木盒。

店內立時映照寸寸熒光,只見一柄綠如意,兩頭黃,中間翠,二十年來被塵封,卻不減分毫貴氣,反而與斑駁的老店相映襯,平添出幾分難以言說的縹緲仙韻。

年輕人看的真切,不禁嘖嘖稱嘆,掌柜的笑而不語,抓起手邊的紅布,將玉如意包裹嚴實後,雙手奉上,年輕人隨即按照當時的葯價,折算成現在的金額,盡數補齊了葯錢,便將玉如意揣進懷中,又鄭重的與掌柜告別,這才轉身而行,片刻後便隱沒於人潮中,再不見身影。

待客人走後,掌柜的背著雙手,緩緩走向後堂,又拿了細長竹竿折返,將懸在門上的燙金牌匾挑下來,慢條斯理,細心謹慎的將店內物品一一拾掇乾淨,連拖了兩遍地,擦完所有瓷器,再鎖上全部櫃檯後,這才站在店外,抬頭,眯眼,凝望著老店的斑駁牆面,任由身邊的人擦肩而過,喧嘩絡繹,他兀自怔怔出神。

良久,掌柜的轉身,向著家的方向抬起腳步,緩緩而行。

二十年如一日,不過為了一個承諾。

他此刻心裡歡喜,滿足,卻又不想與旁人說,只想默默品嘗。

而已出城的年輕人,細細摩挲著懷中如意,看著雲上的昏黃天光,不禁感嘆,畢生所見能將「誠信」二字恪守到極致者,唯掌柜一人也。

果真應了那句古詞所言:

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


推薦閱讀:

【故事】搬磚狗江湖故事
給你的睡前故事

TAG:生活 | 故事 | 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