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食|30張圖記錄米其林三星的壽司盛宴

對於壽司,我最初認為自己是很喜愛的,但僅限於「熟」的壽司,如鰻魚壽司,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對壽司其實是抗拒的,因為我不吃刺身,以至於到日本旅遊,我都不敢去那些出名的壽司店,擔心自己不喜歡而浪費壽司師傅的心意,所以在東京遊玩的時候,只在築地市場里的壽司店嘗了一點「熟」壽司。

然而在這個月,和朋友相約於香港志魂壽司的就餐經歷,徹底顛覆了我對壽司的認識,我才明白到,原來過去那些我不愛吃的食物,竟這麼美味!

志魂壽司是香港唯一的米其林三星日料餐廳,壽司櫃檯提供八個座位,午餐只接待一輪客人,晚餐接待兩輪,另外還有貴賓房可接待6人,在這種餐廳就餐,肯定要首選櫃檯,在櫃檯整個就餐過程中,完完全全就是一場視覺盛宴,看著主廚精心準備每一樣食材,介紹食材的來源,捏好每一件壽司,然後遞到每位客人的餐盤上,用手抓起師傅剛放下的壽司還能感受到那種恰到好處的溫度。

晚餐的內容主要分兩部分,一是Appetizers,二是Sushi。在第一part裡面,主廚會一一介紹食材的來源地、烹調方法以及如何食用,這一部分會比較輕鬆,互動也比較多。在第二part的時候,主廚則會相對嚴肅,在Sushi開始前就會提出自己的要求:一是必須用手吃,感受食物的溫度;二是必須儘快食用,切勿錯過最佳品嘗時間。

Appetizers:

日本松茸蒸蛋配三文魚子

本以為第一道菜就這麼重口味,吃第一口時發現裡面加了柚子皮,不但減少了三文魚子的腥味,而且很開胃。

季節白身魚

只烤了魚皮那一面,提供了兩種吃法,魚肉很嫩且香。

沙丁魚卷

日式八爪魚

這一道刷新了我對八爪魚口感和味道的認識,經受長時間按摩之後再慢煮的八爪魚,肉質柔軟之餘,仍帶嚼勁,在咀嚼的過程中,分明感受到八爪魚自身的「紋路」,就像在舌尖上跳動一樣,很奇妙。

鰹魚

主廚最喜歡的一道菜,一塊用稻草烤出來的,有微微的青草味道,一塊用炭火烤出來,蘸著醬汁和蔬菜泥食用,很清甜。

主廚正在準備後面Sushi的食材。

前面有說到這一部分比較輕鬆,所以主廚準備食材的時候也會和客人互動,給大家展示食材,也很樂意給大家拍照。

日式蒸鮑魚配鮑魚肝醬

這是另一道讓我驚艷的料理,我本身是不好鮑魚和肝醬類食物的,即使是香港福臨門的鮑魚,我也是很不喜歡那股腥味,而志魂的蒸鮑魚又讓我對鮑魚改觀了,原來鮑魚也可以是鮮甜美味的,鮑魚肝醬也是美味極了,主廚提醒我們盡最大的可能蘸到最多的醬,最後剩下的醬,他給我們加上赤醋米飯,讓我們拌勻吃,也是另一種舌尖享受。

魚骨上湯甘鯛配日本松茸、黑白鮑魚菇

松茸和黑白杏鮑菇只需在魚骨湯上輕輕燙了幾秒,就把精華都融入湯裡面,那口湯清甜可口,微烤後的鯛魚肉質更加鮮嫩。

安康魚魚肝

Sushi:這部分開始就比較嚴肅啦,如果想要拍照,一定在快准狠,然後在30秒內品嘗食物。雖然每一份都是小小的,但是吃完前面的料理已經有飽腹感,所以主廚很貼心地幫我們把每一貫壽司的飯糰都做到最小。

魷魚

平常所見的魷魚壽司是一塊整齊的魷魚蓋在米飯上面,但是這一貫壽司上面的魷魚先是師傅用刀快速划上數十下,然後粘在一起再放到飯糰上面,把魷魚刺身那種獨特的粘性散發在唇齒之間,口味很特別。

白身魚

中吞拿魚腩

在築地市場吃壽司時,朋友一直推薦我吃吞拿魚壽司,當時很抗拒,這一次鼓起勇氣把它放進嘴裡,果真是入口即化,尤其是大吞拿魚腩,脂肪更多,口感更甚。

大吞拿魚腩

紫海膽和馬糞海膽

海膽

用醇厚順口的紫海膽和清甜鮮美的馬糞海膽做的雙海膽軍艦,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兩種口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鯖魚卷

赤貝

新鮮而且爽脆。

另一位師傅正在準備虎蝦

日本虎蝦

海鰻

入口即化的鰻魚,和醬汁的搭配剛剛好。

玉子燒

味增湯

甜品

非常有心思的甜品,把巨峰葡萄皮肉分離,然後把葡萄皮磨成粉再做成啫喱淋在葡萄肉上面,清新美味。

超可愛的米其林水晶球

Tonights Omakase by Executive Chef 柿沼利治

非常不起眼的志魂壽司門面,位於上環蘇杭街29號

此圖來自志魂壽司官網

推薦閱讀:

香港DSE歷史科試卷 考中共掌權前歷史 及香港回歸前對前途問題憂慮
破紀錄的402億港元!李嘉誠出售香港中環中心背後的驚人細節
一帶一路超級工程(3):定向降准何止放水這樣簡單│梁隼
為何現在香港的愛國者多是中老年人,而反大陸讚美港英者多是年輕人?港英時代真的比回歸後好么?
【試遣愚衷】路人視角的張國榮,到底意味著什麼?

TAG:美食 | 寿司 |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