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還在背高頻辭彙?

上次介紹了四類常見文章框架(用文章框架搞定托福四科),有同學說:「框架好是好,可惜我底子太薄,老師能不能說說單詞學習呢?」我充分肯定並讚揚了Ta這種務實的精神,所以有了上面的引言。(通俗點的說法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背單詞是怎樣一種不可磨滅的痛呢?套用苦吟詩人賈島的一句詩,那是「兩詞三天得,一背雙淚流。」可能有的同學覺得這還不夠痛,那「得而又復失,我真是白痴。」應該能描寫你的心境了。

痛定思痛。大家都四處尋找背單詞的妙方,什麼看詞能讀、聽詞能寫的自然拼讀,什麼詞根詞綴聯想記憶,什麼短時高效的高頻辭彙等等。限於篇幅我們今天只聊聊最常見的高頻辭彙。

「高頻辭彙」長啥樣?

高頻辭彙,顧名思義就是在一種考試或某個考試科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單詞。它們通常會按照出現頻率的高低被排列在一張「高頻辭彙表」或「高頻辭彙書」里。因為托福、SAT等考試都要求較大的辭彙量,而大家能投入到背單詞的時間有限,自然更有效的背詞方式是先背常見單詞也就是高頻辭彙,有時間再慢慢背頻率較低的單詞。這一套邏輯下來好像沒什麼破綻,可能有的同學已經準備挑選高頻詞書了,但是橋(deng)豆(yi)麻(ha)袋(ha)!

我們先來看一個業界知名的「高頻詞表」的一小部分:

「高頻」=核心?

看到這裡有的同學難免要熱淚盈眶。「這些詞我全認識!」但是先別忙著激動,大家看一眼表格的第四列——「頻率」,這裡面詞頻最低的單詞「line」出現了1636次,也就是在托福的文本里它平均每篇文章出現約3次。這樣的詞雖然高頻,但是並不核心。因為它們過於常見,所以並不是攻克考試的關鍵

「高頻」=高效?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沒事兒,會的我就往後跳,跳到不會的再背也不虧。」 所以跳啊跳啊跳,我們終於在這停住了。

我們欣喜的發現了兩個不會的詞——「Whig」 和 「Cretaceous」。Whig是一個叫輝格黨的黨派,在英美兩國的歷史中都曾出現過。Cretaceous是白堊紀,一個大量恐龍新物種爆發的時代。這兩個詞都可以歸為專有名詞,也就是說要麼它們並不影響理解文章和做題,要麼文中會給出解釋。那它們出現在表格的這個位置是不是有點違背高效的原則呢?(這是個近1萬詞的詞表 ,詞頻60+算是相當靠前了。)

「高頻」 =重要?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單詞頻率高肯定代表比較重要,即使是專業名詞背了也不虧。」 那我們來檢索一下這兩個詞,看看它們到底出現在了多少文章中。結果讓人很崩潰:「Cretaceous」一詞在閱讀正文TPO8P2中出現了6次,TPO15P2中5次,TPO33P3中2次,TPO42P2中4次。總計在4篇文章中出現了17次,其餘次數都是在選項和解析中出現的(是的,解析都算進去了)。「Whig」就更誇張了,這個詞全部出自一篇閱讀文章OG1-Passage1。其中正文中出現了12次,選項和解析中出現了55次。小結下:如果按出現的篇章來算,「Cretaceous」的頻率是4,「Whig」 的頻率是1。所以你還覺得它們很重要嗎?

我們來總結下「高頻詞表」的三大Bug:

  1. 有眾多非核心詞佔據了表格的很多空間;
  2. 有一些專有名詞散落其中,增加記憶負擔;
  3. 詞頻統計的過程其實很粗糙,「高頻」不代表重要

除了上面三個bug,高頻詞表其實還算是個不錯的方向,但需要更精細合理的統計和有經驗的老師來進行刪選,最好再能標註具體文章的出處和文章中單詞的意思。非常巧的是,這些苦活我們都做完了!!!(講真,比背單詞還痛苦。)我們的詞表大概長這樣:

我們有幾個不一樣的地方:

  1. 只計算單詞出現的篇章數,而不是單純計算出現次數;
  2. 標註包括具體科目和文章編號在內的原文出處
  3. 標註一個單詞不同釋義的出現次數和對應篇章;
  4. 托福詞表統計基於TPO聽說讀寫四科的全部文本
  5. SAT詞表基於OG+Khan+真題
  6. 精挑細選的例句我都不稀得說了。

微信關注「臻美樂聽」,新TOEFL學習方法,各種題型講解全明了!TOEFL集訓營帶您衝刺理想學校!您也可以添加校長微信:ljx_smile07


推薦閱讀:

除了 important 還能用什麼詞表達「重要的」
單詞 vs 短語

TAG:留学美国 | TOEFL托福 | 英语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