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最早做外匯投資交易的那批人有什麼精彩的故事?


謝謝邀請,稍微說說。

我接觸外匯是在11年,那個時候自己做外匯是一抹黑,和幾個當年做股票的朋友一起投了小十萬開始做,剛開始用的是香港的平台,最後的結局當然可想而之,一年後爆倉了事。之後其中一個朋友自己不信邪,非要賭非農,說是要把損失都掙回來,於是12年8月投入了16萬人民幣賭黃金的非農,一夜爆倉。

從那之後我就開始自己做外匯,不再和他們玩,半年後自己爆倉,也是因為黃金,做的是奧巴馬連任那個時期,單純的認為對黃金有利好,結果連任之後並沒有如期上漲,一直下跌。13年初心灰意冷,但是接觸了一個東西,叫做Trading Price Action Trends,這個對我之後的分析有了一些幫助,但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13年中開始自己學習外匯知識,這中間學習了博弈空間、趨勢交易法還有一些其他的零散知識,也用過很多指標,其中就有蝴蝶指標和一些其他的短線指標等等。在這個期間,認識了很多朋友和騙子。大概說一下吧。那時候網上傳的很火的是博弈空間,我也很認可這個系統,所以就想著去參加一下博弈空間的面授。但是那個時候因為自己的工作,就沒有能去參加,於是我找了幾個朋友一起掏錢幫一個人去參加,然後再把學習內容告訴我們。事實就是學到最後這個人自己也沒學會,我們白給了他錢也沒能給我們講任何的有用知識。最後他去了上海開了班也弄個授課,據說騙了不少錢,但是從上海回來的人說講的都是沒用的東西。哦,忘了說了,這個人的QQ名字是虔誠。

13年自己根據虔誠告訴我們的幾個基本知識,我自己以為是能打造一個系統,但是真的不是能穩定賺錢的。正好有個好朋友W去參加了鹿希武的趨勢交易法學習,我也跟W學了。實際來說,成果有用處,但是鹿希武的趨勢交易法更像是對於形態的把握和數浪來確定做單方向,但是對於外匯的本質,特別是數據來說,並沒有很好的分析。所以我又轉回頭去學習了博弈空間,在14年參加了博弈空間的面授。2w軟妹子的面授費加2周的面授課程,換回來的是一個模型和一周的養生問答,很可笑吧。其中的知識點在現在的我看來,就和13年的博弈空間面授知識點沒有區別。於是這一年很不幸的又有了爆倉,畢竟不是真正能夠穩定的系統。而這一年,W正式從外匯轉向股市,而後被套,至今仍在做T試圖解套。

14年底的時候有個人建立了一個博弈空間的學習群,大家就在裡面學習外匯知識,現在看來就是覺得一切都是浪費時間,那時候我也努力學習,但是其實結果並不是很如人意。不知道群主是故意而為還是怎麼樣的,有一個知識點(有效分歧)一直在繞,大家繞不開這個問題就沒有辦法打造系統。結果就是,這個知識點仍舊沒有解決,最後群主告訴大家,可以參加15年的博弈空間面授,會有解答。

於是我就QNMLGB,在網上發了一段自己的感想,和博弈空間算是徹底的告別。感想在下圖。

有點小,大家看不清楚忘見諒。

在這之前,我也找過其他人學習,自己去琢磨以前的知識,把趨勢交易法和博弈空間結合著看待。終於在15年中的時候打造了一個自己覺得相對完善的系統,那時候我用的是杜卡斯的平台,裡面爆倉不少,就是為了驗證我的系統,不過後來杜卡斯在國內登錄實在太卡,我就基本上放棄了這個平台。目前在用IC Markets,已經能夠穩定有收益,倒是感覺不錯。後來有幾個朋友,是參加過博弈空間13和14年面授的,來找我,我就把我的系統告訴了他們,效果也還不錯吧,不是你們想的那種暴利,穩定就好。我們幾個人每周都會對盤面作總結和下周的預測,不敢說百分百正確,大體不錯是真的。

以上是我的個人故事。我在這裡不說其他那些牛人或者誰的故事,就說我身邊知道的幾個做外匯的人的故事吧。基本上這些人都是我在網上認識的,可能與他的實際情況有出入,但是我就拿我知道的說,不添油加醋。

有個叫M的,之前是自己用1萬多人民幣買了一個EA,剛開始賺了點錢,於是就覺得這個市場很簡單,開始問周圍的人借錢,用大資金來做。市場是殘忍的,他的運氣也是不好,遇到了歐元危機,開始賠錢。賠錢了他又開始借錢,借錢又賠錢,現在可能欠錢有小一百萬,人也不知了去向。我想那個EA可能是用指標來作為參考下單,但是遇到的是單邊的歐元下跌,即便是指標已經超賣了,但是市場是不可能認可指標的,於是還是下跌。

有個好點的例子,F是我上述那些學習團隊的其中一個,後來和他們鬧分,自己單幹,已經買了學區房。每年有筆不菲的收益,生活挺好。

還有一些愛裝B的人,比如說Q,基本上在群裡面也是被大家稱之為大神級別的了,但是實際上來說,做單完全沒有一個系統性的東西。所有的分析全都是事後諸葛亮。

我一個朋友給我說過一個好笑的事情,說是有個人(這個人不是Q,但好像也是某個群的大神)給大家喊單,喊單的內容是1235的黃金多單,然後30止損,結果是損了,損了之後馬上喊,1229做多,1220止損,結果對了。那麼我的問題就來了,那剛開始30止損是個什麼意思?我這裡就舉這麼一個例子,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的情況。

還有很多人的故事沒講,想到了今後再補充吧。這個市場裡面,平凡人的故事大多數都是眼淚,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穩定盈利。如果真的想要踏入這個市場,首先要拋棄的就是虛幻的夢想,否則每天想著如何暴富是不可能做到穩定。


謝謝邀請(是不是邀請都要表示感謝…^_^),故事很多,但是我不知道要早到什麼程度。如果說2010年之前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故事那也是有很多的,要是在此再往前推幾年那倒是讓人有點懷念了,畢竟那時自己也很年輕。對比現在,那時的一個感覺就是「慢」,網速慢,點差也高,特別是交叉盤的點差高得讓人有點「望塵莫及」。

想到這,讓我想起木心老人的一首詩《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要聽精彩的故事,得找當事人作為好朋友面對面的閑聊,在個安靜的悠閑的環境,坐著,一杯茶或者咖啡。

我想精彩的故事細節不是在於你在行情中抓了多少個點,顯示得多少的BADASS,也不是在於誰幾乎一夜之間就成了富豪。而是更多在於交易員從失敗中走出來直至(自認為)成功的境界。

譬如有點像08年上映的電影《決勝21點》的主角在自我講述的故事時聽了更值得讓人韻味。


那個年代移動平均線的計算公式都能拿來當自創分析方法,有多少精彩,只有心酸和黑幕吧。

最成功應該是fx168那些搞資訊的。

不是最早,坐等圍觀。


出名的有個香港的黃姓交易員, 號稱線仙, 據說請他畫一根趨勢線值10萬美金, 專做鎊美。 現在沒有任何消息了。 之前90年代來過大陸講課。

另外就是弓偉了,百度有隻言片語的介紹,操盤功夫(人工高頻)估計是世界第一了。 這真不是瞎說。 但很可惜積勞成疾只活到40多歲。


外匯8年了吧。正經開始做3年多。望望周邊原先認識的不認識的。知道的不知道的。基本都消失了。就剩我還站在第一線。至於什麼故事。基本都差不多。要不就是血淚史。要不就是一夜暴富。

沒什麼好說的。


瀉藥,說個真人真事。07年的事,不知道算不算最早。

名字匿了,南方某大學教授,帶研究生的,理工類,另外一個身份是外匯交易大牛。

我知道他是真正的牛人,是因為看過他的程序化實盤資金曲線,一條挺拔的曲線異常倔強著從左向右伸展!他告訴我,這個實盤目標是要翻一萬倍!

好吧,我承認,從內心是不相信的,一個人有水平狂妄是可以的,但也得有個限度對吧。

許久的沉默之後,他告訴我其實他已經賠掉了幾百萬,幾乎全部家當,一直瞞著老婆和父母,夜裡經常會驚醒,一個人的時候痛哭。這是最後的資本,只能博下去,而且不能失敗!

不要問我後來怎麼樣了,我也不知道。

如果有知友經常上某論壇,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哪位。如果你知道是誰,也請不要打擾為好。

祝願這位仁兄,也祝願所有還在從事交易的各位,在風險和收益,生活和交易中找到平衡點,祝大家都安!


外匯最早這批估計都隱姓埋名過上了好日子吧。

外匯第一代了解的不多,不過

中國第一代操盤手下場:

http://att.xmnn.cn/blog/00/01/A2/39.jpg


一個高人,懂外匯還會中醫,還懂一些普通人看上去很懸的技能。一天有人找他切磋,在非農那天比抓的點數多,注意動詞是抓,結果是這個人抓了60點,高人抓了300點。(別跟我說非農時點差的問題)

有一天有人問碧桂園老總什麼時候能排上第一位,老總答首富就住在我碧桂園裡,做外匯的。

這些算是精彩的故事嗎?


你要的答案以及牛人全部在1997年香港外匯保衛戰里,牛校畢業,很牛的從業經歷,然後大多是匿名的(有位倒是沒有匿名); 大隱隱於朝,當年跟著朱總戰鬥的個個是一等一的外匯交易的牛人。


想一夜暴富的人都一夜爆倉,不想錯過機會的都死在了不斷抉擇里,沒有等待和沉默,就不會有爆發,機會只給有準備,經得起等待的人。


最早嘗試外匯交易的人,必然經歷過換匯的尷尬,最精採的故事 我覺得就是LR 的倒閉(被fbi)查封。


陳永志

1968年出生於台灣,1984年畢業於高雄國立應用科技大學,2001年拿到財經保險碩士學位,國際註冊金融分析師, 曾受邀成為台灣大華證券的營業部部長。

對於金融市場操作特別有興趣因而從證券業走入外匯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積澱與研究整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發展方向,也因此在台灣成立自己的外匯培訓公司,作為台灣知名的外匯培訓公司已享譽內地市場。

有豐富的股票、期貨、外匯、貴金屬等實戰經驗,擅長將基本面與技術面相結合,通過基本面發掘中長線交易機會,運用技術面控制風險、跟蹤趨勢,有獨到的波浪分形方法。


推薦閱讀:

現實中有人在做套息交易嗎,有辦法實現對沖嗎?
我不懂外匯,要是虧損了公司全部補虧,虧多少補多少?能信嗎?
外匯投資中,如何區分某個新聞的重要程度?

TAG:外匯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