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美國名著《小婦人》中喬最後和老教授在一起而沒有和勞里在一起,是個好的選擇嗎?


剛開始我也為喬和勞里沒能在一起感到心碎,雖然我一直很贊同馬奇太太的話,他們的性格太相似了,那麼倔強又那麼愛自由,「幸福的生活不僅需要愛,更需要彼此巨大的容忍和剋制」。可是轉念一想,和誰在一起不需要彼此相互磨合呢?如果喬能夠得到鼓勵,和勞里試著在一起,會不會也可以有完美的結局呢?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得是,喬是愛勞里的。但喬真的不愛。

她的特迪只是年少時最好的玩伴,因為性格相似可以無話不談。但特迪永遠只能是她的男孩,不能成為她的依靠、她的男人。因為特迪太愛玩鬧不夠成穩,他給不了喬要的安全感。喬是理智的,也是對的。大多數女孩都是這樣的不是嗎?喚起愛情的必須是一個讓人充滿安全感的依靠。

在這一點上,巴爾教授做到了。是他為險些誤入歧途的喬指引了方向。喬雖然生性自由,但女孩對安全感渴求的天性,也讓她嚮往巴爾教授的成穩和身上一切美好的品質。尤其是當看到喬因為和巴爾的重逢,整個生活充滿無盡的喜悅和歡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巴爾不僅僅是喬最合適的,也是喬最愛的。這種有安全感的情感才是真愛。

至於勞里,當他和艾美新婚甜甜蜜蜜,而喬在一旁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時,我責怪勞里那麼快就變了心。畢竟喬說過,若她的男孩再次求婚,她很可能會答應。可是我再次發現,自己是錯的。正如喬所說,她會答應不代表她比以前更愛勞里,只是因為她失去了最愛的貝絲,感到孤獨無助,不想再失去親愛的男孩。然而,如果喬答應了勞里的求婚,那才是為了不失去一個好朋友的將就,不是愛情。勞里也終於明白,他只是最愛和喬一起玩耍,發現熱愛社交優雅美麗的艾美才是他最合適的妻子。

我發自內心地認為,作者路易莎的的這個結局才是最洞察人心、最自然的結局。感情還是需要理智的,時間到最後,也一定會留下最正確的人。

寫得不一定好,好心人想鼓勵我下,記得按左下角的贊同吶^O^/


喬一開始想把勞里「安排」給梅格。或許是在她心裡梅格那麼希望能過上富有舒坦的生活,而勞里又能是個合她心意的有教養的小夥子。

後來她一廂情願地以為貝思喜歡勞里,第一次開始注意到勞里對自己的情感要保持界線。

得知貝思不喜歡勞里後,她想,還有艾美可以留給她。

到此,與喬對勞里的感情無關。

勞里向喬求婚。喬拒絕。理由是她覺得兩人不合適。

喬說她沒有辦法明明不愛他還對他說謊。她覺得兩個人的脾氣真的不適合以那種形式相處在一起。

喬和馬奇太太的第一次談話在勞里求婚前 。

馬奇太太很開心聽到女兒說不願意嫁給勞里。她說覺得他們兩個人太像了,都太固執,太熱愛自由了。這樣的他們是不適合在一起的。

第二次談話是後來,勞里離開。

馬奇太太說,她在想,如果這時候她和勞里再試試她想沒準是適合的。

喬說,如果勞里這時候求婚,她會同意的。因為比起自己先前的固執,她現在更需要被愛。

勞里和艾美結婚了。

勞里對喬說,在他心裡喬和艾美的位置倒了過來。喬永遠是他親愛的朋友和家人,而艾美是他最愛的妻子。

喬說,她由衷高興也很欣慰,這段感情把勞里和妹妹都變成了更好的人。

至此,喬對勞里做出的任何選擇,都與她自己對勞里的感情無關。

一些人在我們人生當中究竟能扮演哪些角色,不是只由我們的情感來決定的。生活還有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們該去眼下最合適的位置。

回答純屬個人觀點,依據原著。1994版的電影對勞里後來和艾美在一起的部分貌似有點不一樣的解讀。

最後還是要說啊,我是希望他們能在一起的。


其實書中有很清晰的解釋。

作者書中描寫的勞里是和喬有些相似性格的人。不是有句話叫,相似的人適合玩樂,互補的人適合生活。而正是因為他們性格相似,所以好多地方都不謀而合,比如都喜歡新鮮的事物,敢於打破塵俗的觀念,都明白自己是個暴脾氣……當勞里對喬表白的時候,喬心裡就明白他們是屬同類人,脾氣急躁,不會輕易低頭認錯,所以當他們間產生分歧的時候,雙方都會捍衛自己的尊嚴,可想而知,結婚後不會很融洽。而勞里並沒有意識到這點。

表白失敗後,勞里去了國外,碰見了艾米。經艾米對他一頓醍醐灌頂的批評之後,他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墮落,並即使醒悟了過來。(當然事情的過度還有很長一段,具體的大家可以參照原版)

而喬也在國外獨自闖蕩了一段時間,並認識了老教授。老教授是德國人,雖然他一把年紀還沒有什麼財富積累,但他的善良,睿智,沉著冷靜,人格魅力卻深深打動了女主,當然這些都說喬身上所沒有的優點。所以她被這些美好的品質所吸引到了。而且在喬的寫作路上老教授也給予了不少幫助。逐漸日久生情,便fall in love啦~

剛看完這本書不久,


我不知道問這個問題的人年紀有多大,是否有過戀愛經歷,我只知道在我初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有這種疑問,但是,人應該選擇是互相適合,而不是看上去條件更好


最初讀《小婦人》,是在大學二年級。讀慣了跌宕起伏的小說,當第一次讀這部純家庭式的女性小說帶給我的震動也是相當大的。《小婦人》內容平實卻細膩,結構單純而寓意深遠,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尤其是四姐妹中的老二——喬?馬奇,她以獨特的性格和高尚的品質蜚聲文壇。喬熱愛讀書寫作,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喬熱情奔放,胸無城府,捨己為人,跟她的小妹妹艾米相比,喬實在太沒心眼了。每一個熱愛讀書和寫作的女孩都會在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也曾經心地澄澈的時光。看到喬,一切單純美好的夢都會在心底蘇醒。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曾經單純的喬都會變成心機頗深的艾米,但心中對年輕陽光的嚮往是不會改變的。艾米的塑造也是成功的,儘管她與二姐喬有那麼多的磕碰,但在艾米的心裡,她和每個喜歡喬的讀者一樣也是深愛自己的姐姐的。

只是喬只適合上學前的勞里,後期的勞里和艾米更合適


《小婦人》的前一半我非常喜歡,然而從貝思的死開始我就覺得作者被什麼東西魂穿了,每一個人都開始OOC。

首先回答問題:不是,但作者認為是,如果她沒有被魂穿,那就是格局越寫越小了。

作者的配CP理論就是「合適」,愛慕虛榮的梅格需要一個經濟適用男平衡她的虛榮心,但是這已經是三對CP里唯一能看出有愛情的夫妻了。熱愛自由無拘無束的喬發現女性還是更需要安全感和長者的指導才能前行,至於勞里和艾米,唯有「莫名其妙」四個字略可表達。

還有女主媽媽的這段話

"親愛的,因為我覺得你們兩個不般配。作為朋友在一起固然很開心,而時不時地吵嘴,都很快就平息下來,可如果結為終身伴侶,我怕你們雙方都會產生反感。你們太相像了,太熱愛自由了,更不用提兩人都有火爆脾氣和執拗勁兒,在需要無限的耐心和忍讓,還需要愛情的婚姻關係中是不可能幸福相處的。" ——馬奇太太

《小婦人》是1868年出版的,我們來看一下1813年出版的《傲慢與偏見》的父母是怎麼解決「我覺得你們不合適」這個問題的

父親說:「麗萃,我已經允許他了。象他那樣的人,只要蒙他不棄,有所請求,我當然只有答應。如果你現在已經決定了要嫁他,我當然決計允許你。不過我勸你還是再仔細想想:我了解你的個性,麗萃。我知道,你除非真正能敬重你的丈夫,認為他高你一等,你便不會覺得幸福,也不會覺得得意。以你這樣了不起的才能,要是婚姻攀得不相稱,那是極其危險的,那你就很難逃得了丟臉和悲慘的下場。好孩子,別讓我以後眼看著你瞧不起你的終身伴侶,為你傷心。你得明白,這不是鬧著玩的」

伊麗莎白更加感動,便非常認真、非常嚴肅地回答他的話;後來她又幾次三番地說,達西確實確實是她選中的對象,說她對他的敬愛已經步步提高,說她相信他的感情決不是一朝一夕生長起來的,而是擱置了好幾個月考驗出來的;她又竭力讚揚他種種優美的品質,這才打消了父親的猶疑,完全贊成了這門婚姻。

她講完了,他便說道:「好孩子,這麼說,我沒有別的意見了。當真這樣,他的確配得上你。麗萃,我可不願意讓你嫁給一個夠不上這種標準的人。」

本內特太太費盡心力安排女兒的婚事,而家庭環境卻是真正的民主(當然,這是本內特先生的功勞),女兒們都順從自己的心意選了自己喜歡的人。

而馬奇太太看似溫柔民主,「我覺得……」「我怕……」,卻是實實在在地把自己的人生觀強加於孩子身上,而作者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就像她覺得前期不把老處女當一回事的喬後期為了安全感應該嫁給人生導師老教授一樣有什麼問題。

她可能認為,越是熱愛自由與眾不同的姑娘越需要一個人生導師,前期是父母,後期是丈夫,這樣的姑娘是需要被引導的。

對,勞里也是需要被引導的,所以有了艾米。

可能在她人生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共同成長」的選項吧。


首先我認為,喬是愛過勞里的,從書中他們相處的描述以及後來喬得知他和艾米結婚後的種種反應不難看出。所以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轉換成---相愛的人在一起其他條件合不合適重要嗎?

我的回答如果我是喬,我會選擇和勞里在一起一試,就算到最後真的是各種不合適,那也要我親自試過之後才心甘情願。況且相愛的人在一起時候得到的歡愉就算不能永久也會是很美好的體驗。


多麼美好的感情啊,怎麼就被玷污了呢?好像被 拱了。

初讀《小婦人》我不過十二三的年齡,懵懂的年華在好朋友鼓動下有了暗戀的第一個男生。依舊清晰記得那個夜晚,昏黃檯燈下,我坐在床邊手捧《小婦人》誦讀並領略到青澀情感的美好。我當時面紅耳赤,嘴角止不住微笑。

就是這一頁:

這本書我是祈求爸爸買給我的,因為那個年代在大人們看來,興許「小婦人」這個詞對兒童不怎麼友好,甚至可能有不好影響?

也正是我手頭的這本書,讓最後知道真相的我欲哭無淚......事情是這樣的:

這本《小婦人》的結局並未告訴我Joe最終的歸宿是誰,而艾米小妹妹還是一個兒童好嗎!

我因此懷揣對《小婦人》朦朧美好的初戀描摹的好感,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喜歡四姐妹,欣羨她們邀請勞瑞度過的那些閱讀日的午後。

直到某一天,我在新華書店無意翻開一本比我家的《小婦人》厚一倍的《小婦人》,我心想,我的那本內容不全嗎?於是翻到最後一頁,然後我震驚了!!什麼勞瑞沒有和Joe在一起???而是和小妹妹結婚了??? 那一刻我嚴重懷疑書店那本《小婦人》不是原著,而是其他什麼人亂謅了一個結局。

從那天起我埋下了難以置信的想法,對美好初戀的認知也因那本《小婦人》而一度魂飛魄散。

再後來,我學英語,買了一本帶電影dvd的《小婦人》

依稀記得那個爸媽都不在家的周末,心有不甘的我急戳戳攜書回家打開電影,最終再次看到了那個令我不可思議的結局。

好的。我接受。

我記得《紅樓夢》的少男少女們愛得歡的年齡正也是12、13,寶姐姐大一點頂多也不過15,16。我也正是在那個性意識初萌,察覺到男女有別,意識到愛情甜美的年齡讀到了喬和勞瑞的青澀思緒,而沒讀到後來的大反轉。

當我得知cp原來並未在一起,當時的我難以接受,覺得多麼美好的感情啊,怎麼就被玷污了呢?

而現在,再看《小婦人》許是會覺得文字有幾分幼稚了。同是近年來網路社會的浮華和光怪讓我意識到再不可思議的事也會成為現實。我也能接受這本書最終的結局。

但可惜的是,那個讀到書中喬和勞瑞的一個擁抱,都會心潮澎湃的我,再也回不去了。

難道當年所有讀者都都到了真正的結尾么?


我今天剛看了這本書,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很多細膩的情感,作家表達的時候是很困難的,尤其是一個人喜歡上另一個人,到底為什麼喜歡,而又為什麼不喜歡,這種當事人都無法言說的東西很懸,作家寫東西的時候他創作的角色在他筆下更多的是棋子,安排一個布局,一個場景,一段對白從而得出結果,而做這些的目的是為了傳遞出一些道理吧,其實我壓根不相信兩個相像的人不會愛上彼此,你可以說他們不適合在一起生活,但因為不適合在一起生活而由喬表達不愛勞里有點扯,所以理解不了正常,我也不明白。


完全無法接受,現在想起來還鬧心


"親愛的,因為我覺得你們兩個不般配。作為朋友在一起固然很開心,而時不時地吵嘴,都很快就平息下來,可如果結為終身伴侶,我怕你們雙方都會產生反感。你們太相像了,太熱愛自由了,更不用提兩人都有火爆脾氣和執拗勁兒,在需要無限的耐心和忍讓,還需要愛情的婚姻關係中是不可能幸福相處的。" ——馬奇太太


喬和勞里確實是不適合在一起的,這就是我閱讀這本書的結論。

喬活潑,討厭禮節性的東西,這一點和勞里是一樣的,但是勞里有約束,約束就是那個慈祥的老頭子,在文中就有體現,而喬渴望的是不帶雜質的自由自在,一定要有人為自己指路才能做到不入歧途。

而且你們不覺得艾米也是一個很值得愛的姑娘嗎,她和勞里在一起,會漸漸的讓勞里懂得責任,成長為一個男人,和喬在一起,他就只會是一個男孩而已。


我剛開始看 最愛貝絲了 。。。。。

本來只是無聊搜一下看有沒有什麼相關的 卻看到貝絲死掉的結局,天吶,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真正愛是永久的 並非一時濃烈的芬芳 勞里給不了喬長久 性格在那裡 不好改變


沒有把書看到求婚那裡就搜到這題目,當時簡直就是「假如靜香最後沒有嫁給大雄,一生堅信的執著一秒崩落」(歌詞沒有記清大概是這樣吧)

於是失落了好久一直在想之後我要怎麼面對Laurie和Jo?他們怎麼可能不是一對??明明從Jo小時候跑去Laurie家裡開始我就認定作者是把他們往一對的寫的(看得言情小說太多了)

以至於後面都對Amy有偏見了,而且也跳過了寫Amy和Laurie怎麼在一起的幾章,只是草草看了一下。大概是不會仔細看了。

可是,我在看到Amy的成長的那幾章時,雖然感性上不願意承認,可是心裡是想:「好吧Laurie選擇了她我還是服氣的,因為她確實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脾氣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外都優雅的淑女,雖然我還是不喜歡AmyT-T」。

不過我還是覺得Laurie的變化太快(雖然可能是我沒有好好看的原因而且已經知道他們會一起了)讓我總有種怪怪的感覺。後來Beth出事的時候我就很心疼Jo,她自己在那承受,Amy和Laurie卻好像沒有特別悲傷而且還…所以直到最後我都喜歡不起來這一對。

然後,看到Jo和教授在紐約生活的那幾章,我心裡想,他們一起我也是服氣的,我覺得自己和Jo挺像的,都希望和一個可以引導自己的人共度一生而不是需要自己引導的人吧。

總的一句就是Jo和教授我是很容易接受了而且覺得Jo的選擇沒有錯,可是Laurie和Amy到最後還是不是很滿意。


我高二讀這到這個結局,難過得好多天沒有心情上課。

那個漂亮的妹妹怎麼就跟勞瑞很合適了呢?

就好像一路被喂狗糧,好甜好開心,最後作者把狗毒死了一樣。


從人生經歷來看,勞里和艾米更相似吧。二人都在歐洲遊學,觀念肯定會世界化。

喬是勞里寶貴的童年記憶,是不一樣的存在,但是不是所有的初戀都能喜成連理。

人的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婚姻需要長久的維持和互相尊重。書中的最後幾篇便能體現。


喬是我見過最善良、勇敢的女性之一。

善良體現在她由始至終都為家人著想,為了馬奇太太的路費剪掉了頭髮(用艾米的話來說是her only beauty),存錢帶貝絲去看海,在艾米燒了她的書、和她的男孩結婚之後依然能擁抱艾米。

而喬的勇敢,更多地體現在她對愛情的追求。我是先知道了結局,所以我算是帶著問題去找答案。我看到很多人都用馬奇太太那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但其實在我眼裡,喬和勞里是兩個非常不同的人。

喬是個獨立的女性,比起交際,她更喜歡待在閣樓寫作,她是個更加註重精神層面的人,因此總是顯得與上流社會有點格格不入。至於勞里,不難看出勞里的家境是相對較好的,經常和上流社會的朋友一起玩耍。儘管勞里是真的很愛喬,但對喬來說,勞里是有一定差距的,她沒有辦法融入他的朋友圈,沒有辦法一起靜下心來聊文學。

勞里是大家都很喜歡的角色,家境不錯,性格也不錯,用情專一,而恰恰是這樣完美的設定,或許正是喬這樣善良的人不敢擁有的,她自認為自己擁有暴脾氣、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妻子。在她以為貝絲喜歡勞里的時候,她認為貝絲是比她更適合的人選;而在得知艾米和勞里結婚了之後,她也很快就接受了並且認為艾米是更適合勞里的人。

老教授並不是什麼非常了不起的教授,喬或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和自己一樣善良、喜愛文學、在他面前不會感到有差距並且能給到喬安全感的人。

我一開始知道結局時也覺得很難過,因為喬和勞里都是我很喜歡的角色,兩個大家都喜歡的人在一起的話大家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看到最後,我便很是欣喜喬堅定了自己的立場最後嫁給了對的人。


媽媽同意才能在一起,媽媽說不行就不能答應,非得最後安排個老頭,呵呵噠。讀到結局就一生黑,果然只有《傲慢與偏見》才能配得上我。這作者腦子有問題,愛不愛不重要,合適才重要。


直到現在都難以釋懷,我從小學二年級第一次看小婦人,到現在20年了,幾乎每年都會重溫一次,但是不敢往後翻,不想看到喬拒絕勞里...


錯的時間對的人 好可惜

書裡面的CP組都是門當戶對,這大概就是作者所傳達的理念


推薦閱讀:

【名著】那些經典童話改編的電影
到底應不應該重讀名著?
有哪些歷史著作,經過漫長的時間證明它所闡述的理論是錯誤的,但是依然經久不衰,被後人捧得很高?

TAG:名著 | 小婦人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