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玩家之間的鄙視鏈合理嗎?

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我這幾天看到與@連根塞有關的關於ACO的撕逼。如今的遊戲市場內容龐雜,分類眾多,也因此構成了很複雜的關於不同遊戲玩家之間的鄙視鏈。知乎上似乎很多人都傾向於否認這種鄙視鏈的合理性,認為玩家對不同類型遊戲的喜好並無高下之分,因此鄙視鏈也就顯得尤為可笑。但是知乎上同時卻又充斥著對諸如「貪玩藍月」「大天使之劍」等頁游的調侃和鄙視,似乎鄙視頁遊玩家的品味已經成為了某種常識,這種自相矛盾的態度我不是很理解。

也許有人會說遊戲有高低之分,但是遊戲的玩家沒有高低之分。那喜歡玩所謂「高端遊戲」的玩家是不是比喜歡玩「低端遊戲」的玩家品味要高呢?這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種隱藏的鄙視鏈?

如果認為一切遊戲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娛樂玩家,沒有高低之分,那麼到現在為止遊戲史上所謂的「神作」,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種自欺欺人?每款遊戲的評分是不是都毫無意義?每年各類遊戲的獎項評選都是一種粉絲的自我滿足?


順著鄙視鏈還算合理,但是像很多刀斯林逆著鄙視dota的毆鬥桑和歐吉桑就不合理了


個人認為其實不是很合理

因為本身鄙視鏈的存在 意義更多的在於通過鄙視他人而抬高自己

這個意義就導致鄙視鏈更偏向於是因個人因素和負面因素產生的

而事實上 各類玩家選擇各類遊戲 其實是基於個人需要和個人條件

比如主機玩家這個群體 有部分人是因為PC成本對其而言過高 有部分人是因為主機省事 有部分人是因為單純喜歡主機認為主機更純粹 有部分人是因為喜歡主機獨佔的遊戲

這些原因 都和選擇玩PC的玩家選擇PC的原因不同

而這兩方在鄙視鏈中經常互相鄙視 其中很多原因不外乎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PC嫌棄主機廉價 主機嫌棄PC沒獨佔 這些都合理么?並不合理 只是選擇的平台不同罷了 而這樣相互鄙視有何好處?無外乎就是通過鄙視對方的平台而凸顯自己的優越罷了

然而 主機玩家有收藏限量主機和上百張遊戲光碟的人 花銷輕鬆幾萬 PC玩家也有一張顯卡上萬 整機下來五六萬不止的 主機有獨佔 PC同樣獨佔著RTS這個類型。。。。所以大家其實都一樣 無外乎是用自己的長處去鄙視對方的短處罷了

再比如 手遊玩家群體 更多的是追尋利用碎片時間的較低時間成本去獲取足夠的遊戲快感和樂趣 而主機及PC玩家很多則是追尋在較高的遊戲品質下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 大家都有錯么?沒錯 但是互相鄙視的點卻依然存在 比如主機和PC玩家嫌棄手游品質不夠高 但是很多手遊玩家只想要簡單能獲取的快感 而不是品質 所以這種鄙視依舊不合理 依舊和上面說的原因一樣

假設

我是一個沒讀過書的土豪 我開賓士

A是一個讀過無數本書的學者 但是窮 開奧拓

我去鄙視他窮鄙視他low 大家一定會覺得我傻逼

他去鄙視我土鄙視我沒文化 大家也會覺得他有失偏頗

然而大家都覺得很贊的是 我去向A請教文化知識問題 A來向我請教如何發家致富

最終實現了帕累托最優 大家都開心

這不挺好么

人有的時候就喜歡主觀臆斷 戴上有色眼鏡

我不玩手游 於是我就可以隨意貶低手游 並且拒絕嘗試

我不玩網遊 於是我也可以隨意謾罵網遊 並且拒絕嘗試

鄙視鏈的存在 就是這麼不合理

舉個例子 我個人也是個電影愛好者 但是之前主看歐美 對亞洲電影普遍覺得不行

於是不管別人推薦得多好 我都拒絕看亞洲電影

然後呢?我終於有一天片荒了 看了黑澤明北野武 看了朴贊郁樸勛政 看了姜文許鞍華

才明白自己之前戴著有色眼鏡鄙視亞洲電影是多麼愚蠢

也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快樂

再或者 我一直喜歡北條司井上雄彥 我喜歡寫實派畫風 所以對尾田海賊王的畫風感到無語 並且不管海賊多火 我都覺得很無聊很沒勁 儘管我都沒看過海賊

但是後來我老婆帶我看海賊

頂上之戰中白鬍子的胸襟和氣魄 ACE死的悲壯慘烈

路飛薩博ACE童年時代的純真和羈絆

幽靈島戰役後布魯克催淚的故事

。。。。

我看得也挺投入的 然後入了套海賊

現在覺得 嘿嘿嘿海賊真特么好看

曾經我可是很鄙視海賊的 曾經多愚蠢?現在多打臉?

所以鄙視來鄙視去 並沒有什麼卵用 並沒有為你帶來了什麼 反而徒增一身戾氣

有時間去試試別的平台 你會發現 啊 原來PC畫面更不錯一些 原來主機獨佔的日系遊戲真挺爽的 原來王者榮耀陰陽師這麼上癮 原來三國殺狼人殺這麼有趣 原來魔獸劍三可以交到朋友。。。

身為一個玩家 玩得多 玩得廣 才是真·核心玩家 鄙視這個鄙視那個 那隻會招來更多厭惡

遊戲並沒有高低之分 只看你喜歡不喜歡

而一個人 可以不去玩他不喜歡的 但是他沒任何資格去鄙視他所不喜歡的

我周圍很多玩家 又玩主機又玩PC又玩掌機又玩桌游網遊手游 如果鄙視鏈合理 那這些玩家豈不是自我矛盾?豈不是要自我鄙視?

鄙視傷身的

接受更多 反而更快樂

真的

至於神作 我認為這個稱號更應該是喜愛它的玩家對它的一種最高的褒獎 而不應該是對其他遊戲的鄙視

而各類遊戲獎項 也是對製作團隊匠心的肯定 而不應該成為遊戲本身孰優孰劣的一種指標

難道大家只玩神作只玩年度遊戲么?如果因為神作 而覺得其他遊戲是垃圾 因為獲獎 而去鄙視其他遊戲 那和玩家之間的鄙視鏈一樣 不過是空虛之人自我優越的一個手段罷了 不合理 也不健康

遊戲是一個產業 玩家們是一個市場 我們需要的是良性競爭 是健康的市場環境 鄙視來鄙視去 不會為遊戲產業和玩家群體帶來什麼益處 反而天天抱著鍵盤去噴著噴那 有這功夫 多玩幾場遊戲 不是更開心嗎~

而說到品味 只能說各人口味都不一樣 這個不能一棒子打死

我認識有的富二代 不愛玩別的就愛玩頁游 省事 充錢痛快 爽 但是他音樂愛聽古典 沒事還喜歡讀春上村樹 你能說他品味很low么?我也認識有的設計大觸 平面設計做得特別贊 然後她就喜歡lol和三國殺 覺得很容易獲取遊戲快感 你能說她品味很low么?

說到底 這不是品味問題 而是口味和選擇問題 很多人玩著什麼不代表他個人所有的評價都可以用這個東西去概括 也不是所有玩某個所謂low的遊戲的人都很low 因此這也是不能以偏概全的

合理看待問題很重要 知乎大家更多的是鄙視某些粗製濫造的氪金頁游手游網遊 本身是對製作方金錢至上的態度的否定 我們還是不能因為這個就去鄙視所有這類產品的用戶群體的


國產單機遊戲圈裡仙劍粉和古劍粉撕逼,裡面很多玩家都覺得仙劍或者古劍天下第一,眼光極其狹隘,互相掐架,整天比哪個和哪個畫面好,說句難聽的,就是菜雞互啄,而且仙劍古劍現在依然是這幅鳥樣子,也是玩家群體無腦護的結果,反正做成什麼樣子都會有人買賬。


別的鄙視不合理,但是正版玩家鄙視盜版玩家,很合理。


合理啊,現實生活不也一樣嗎?職業間的。。。。


你小的時候彈彈珠會鄙視拍卡的嗎,不會吧。

那長大了,為什麼要鄙視與你玩不同遊戲的人呢。

大多數愛玩遊戲的人,心裡往往住著一個孩子。喜歡玩就玩,不喜歡玩就不玩。

不是因為想玩去玩遊戲,還要玩出優越感,鄙視玩別的遊戲的人,那還是別玩了吧,大人都不玩遊戲。


合理,鄙視鏈可以作為指導,有利於遊戲業向著跟優秀的製作靠齊。使得更多優秀的遊戲誕生。

不合理,鄙視鏈容易導致玩家分歧矛盾,不利於友善環境的形成。也容易把虛擬的東西帶入現實,讓人們忘了遊戲的本質。

總之,言之合理,言之有物即可。


《血源》天下第一,索尼大法好。軟粉可憐買機無用,《戰爭機器》《光環》大垃圾。


合理啊,每次遇到一群所謂的資深遊戲玩家,全是只打什麼王者榮耀的,你就明白這個鄙視鏈的存在一定是合理的。。。至於應不應該,另說。。。。。


推薦閱讀:

日本留學生當中的鄙視鏈是怎樣的?成因是什麼?
國內輪胎業內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各大格鬥術之間有鄙視鏈嗎?是怎樣的?
鄙視鏈的反面——仰視鏈
越鄙視別人越代表內心的虛弱

TAG:遊戲 | 單機遊戲 | 網頁遊戲 | 鄙視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