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三章:化身?化身!誰的化身?

> 回到創欄記

> 回到目錄與專業名詞解釋

本文屬於

第一季:從加利利的先知到萬眾敬拜的神——歷史中基督論的演化和正統基督論的形成

【前文回顧】

在本季第一章結尾筆者提到,在基督教發展早期,根據耶穌的出身出現了以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基督論:

  • 一種認為耶穌從地上來,他開始是人、後來被高舉成為神的兒子而獲得神性;
  • 另一種認為耶穌從天上來,他開始就有神性,卻委身成人的樣式,復活後回歸了有神性的樣式重返天國。

『天上來的耶穌』觀點逐漸戰勝並取代了前者。這種基督論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第二章結尾提到的『化身基督論』——即耶穌是一位『神』在人間的化身。本章將依次介紹《新約》中兩種主要的化身基督論,它們分別來自使徒保羅的書信和《約翰福音》。

【保羅的基督論】

使徒保羅的基督論一向都頗具爭議,筆者先說自己的結論:使徒保羅認為耶穌是天使(或類似天使的存在)的化身不是神本身的化身

(一)耶穌很早就存在

大部分無爭議保羅書信的成書時間都在對觀福音書之前,例如《羅馬書》成書於公元58至60年,《腓利門書》成書於公元68年至70年;相比之下最早的福音書《馬可福音》成書於公元70年左右。有趣的是:三部對觀福音書關於耶穌最早的記載也不過他降世的過程,而使徒保羅卻認為耶穌已經存在了很久。

第一個例子是保羅提到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下離開埃及後,在沙漠里流浪時沒有水喝,打擊一塊磐石後磐石流出了水——保羅認為這磐石就是耶穌基督: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里、海里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哥林多前書》10章1至4節

保羅多次將耶穌和亞當作比較,他認為亞當是屬血肉的、從塵土裡來;而耶穌是屬靈的、從天上來:

經上也是這樣記著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但屬靈的不在先,屬血氣的在先,以後才有屬靈的。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哥林多前書》15章45至47節

這些書信的內容都表明使徒保羅認為耶穌很早就存在,並且從天上來。這種看法在對觀福音書里從未出現過——即便它們的成書時間在大部分保羅書信之後。

(二)耶穌和神具有同樣的神性嗎?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使徒保羅沒有在任何作品中將耶穌和神劃等號,或是認為耶穌是神的化身。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保羅描述耶穌最著名的經文之一: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立比書》2章6至11節

幾乎所有支持『三位一體』學說的基督徒都會認為這一段經文是保羅認可耶穌和神具有『同樣神性』的最有力證據,而在筆者眼裡這段經文所表達的恰恰相反。首句描述耶穌有『神的形象』絕不是說耶穌就是神,在《創世記》中神『根據自己的形象』創造亞當。其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一句的翻譯歷來也頗具爭議。筆者發現中文聖經對此句的翻譯基本一致,只好搬出英文聖經的兩種翻譯:

  • Thought it not robbery to be equal with God
  • Did not regard equality with God a thing to be grasped

第一種翻譯和中文聖經含義相近,而第二種翻譯的意思是耶穌從沒想過和神平起平坐!關於耶穌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筆者將通過一部番外篇討論此問題,順便探討福音書的歷史可靠性。

再者,神將耶穌『升為至高』說明了耶穌的地位有一個被提升的過程。基督徒認為耶穌地位被提升是因為他曾讓『自己卑微』,而筆者認為另一種解釋更為合理:耶穌在一開始並沒有『超乎萬名之上的名』,也不是令萬物都屈膝的主,這個名和地位是神在某一時刻賜給他的。

在所有無爭議保羅書信當中唯一可能將耶穌和神相提並論的經文是《羅馬書》9章5節:

n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阿們!

該句的前文說到神揀選了猶太人,耶穌從肉體上說也是一位猶太人;然後保羅彷彿在此直接稱耶穌是『永遠可稱頌的神』。然而此句的翻譯也極具爭議,取決於原文如何被斷句——因為希臘文抄本中沒有標點符號也不分大小寫,使得該節經文的後半句的翻譯至少存在如下兩種可能:

  • (耶穌)是萬在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阿門!
  • (耶穌)是在萬有之上。神是永遠可被稱頌的。阿門!

基督教內部對這節經文正確的翻譯至今無法達成一致,所以筆者認為這句話遠不足以證明保羅認為耶穌就是神。 而譯者之所以選擇了前者,很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流的『三位一體』學說。至此,筆者認為沒有文獻能夠證明使徒保羅認為耶穌和神具有一樣的神性;所有『證據』都有很大爭議。

(三)耶穌是天使的化身

使徒保羅認為耶穌究竟是誰的化身?是一位天使。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加拉太書》4章14節:

你們為我身體的緣故受試煉,沒有輕看我,也沒有厭棄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如同基督耶穌。

在希臘文中兩個連續的『如同』意味著被提到的兩者是同一事物、或者描述同一事物,即耶穌是神的使者,也就是天使。這種文法也出現在了《哥林多前書》3章1節:

nn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里為嬰孩的。

當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地區的信徒時不能把他們『當作屬靈的』,只能作『屬肉體』的,兩種描述都指向作為收信人的哥林多信眾。有了英文的經文作參考這個句法就更加明顯:

Brothers and sisters, I could not address you as people who live by the Spirit but as people who are still worldly—mere infants in Christ.

兩個 as 就和前文提到的《加拉太書》的經文中的兩個『如同』用法完全一樣,在希臘文原文中也對應了相同的詞。為什麼《加拉太書》中的經文沒有譯作『……沒有輕看我,也沒有厭棄我,反倒接待我,如同神的使者基督耶穌』?原因想必讀者也猜到了:這種將耶穌視作天使的翻譯違背了現今基督教會教導的『三位一體』基督論。

所以保羅很可能認為耶穌是一位天使在人間的化身。然而支持此觀點的經文太少,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趨向性結論。現在我們能夠肯定的是:保羅認為耶穌很早就存在和耶穌不是神的化身。而保羅究竟相信怎樣的基督論,或許是一個永恆的謎。

【道成肉身】

現存的《約翰福音》抄本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世紀末公元90年左右。《約翰福音》中指出耶穌和神有同等地位,例如:

  •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章1節
  • 『我與父原為一』——10章30節
  • 『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12章45節

這種直接將耶穌比作神的描述在新約當中非常罕見,唯獨在《約翰福音》中屢次出現。但是約翰從不認為耶穌就是『聖父』:整個第17章都是耶穌對『父』的禱告,顯然耶穌不是在自說自話;耶穌也不是『聖父』的化身,而是『道』的化身。《約翰福音》也不曾提到耶穌被『高舉』或是『被立為』神的兒子——因為耶穌的起點已經是最高的神。所以約翰的基督論是——耶穌是『道』的化身;而這個『道』在太初就『與神同在』,『道』是神——這也是整部《新約》中最『高』的基督論。

『道』是一個獨特又神奇的翻譯,在筆者看來甚至勝過了英文聖經中該詞的翻譯。什麼是『道』?中文聖經中還有哪些翻譯深刻又有趣?筆者將用一個番外篇探討相關問題。

【神性是一個連續函數】

所有無爭議保羅書信和福音書的成書時間都在公元一世紀,這說明各式早期基督論在歷史中不是依次出現,而是在教會發展的一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分裂;這種分裂甚至出現在了有文字記載以前。除去少量認為耶穌是完全的人、絲毫沒有神性的信徒(第四章將詳細描述此教派),其他基督徒都認為耶穌有神性,然而他們對耶穌神性的理解千差萬別。為什麼他們的神學如此錯綜複雜?

其原因正是筆者在本季第一章開頭談到的問題——在古希臘古羅馬,神性是一個『連續函數』,它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所以筆者認為那些試圖通過簡單幾句聖經的經文或少量古代文獻就探討『聖經是否將耶穌描述成神』的基督徒或歷史學家沒能領悟這個問題和它的複雜程度。

與此同時你或許也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如果說《新約》的各位作者表達了不一樣的基督論,那麼當時的基督徒能得到怎樣的基督論很大程度取決於他們接受哪幾本書。一些只讀過《馬可福音》的基督徒和另一群讀過《約翰福音》加上保羅書信的基督徒顯然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基督論。然而這就涉及到另一個複雜的問題——聖經中的《新約》如何從眾多獨立的書變成一整部書?哪些書被認為有權威?為什麼選擇一些書而摒棄另一些書?筆者將用整個第二季探討這個問題。

筆者對《新約》文本中的基督論的研究到這裡基本告一段落。即便是(約翰闡述的)化身基督論,比起最終的『正統』基督論——『三位一體』學說還是相距甚遠。其實,關於『耶穌是誰』的大辯論才剛剛拉開帷幕……下回見。

【教派知識: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來源於《以賽亞書》43章10節:『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 』該教派在公元19世紀末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創立。知乎上也有此話題供人討論:

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 - 熱門問答

除去一些頗具爭議的教規,例如不可服兵役、不可獻血或接受輸血,耶和華見證人教派最獨特之處要屬它所教導的反『三位一體』基督論:他們認為耶穌不是神的一個『位格』,不具有和神一樣的神性。耶穌基督是上帝的頭生子,是受造萬物中首先被創造的。在降臨人世前是天使長米迦勒,在被釘死在苦刑柱(不是十字架,而是一條獨木柱)上之後,被升上天復活為天使長,即坐在上帝『右手邊』的天使。他們還聲稱這是公元一世紀使徒的公認的教導。下圖為《米迦勒踐踏撒旦》:

這樣反『三位一體』的教派都不可避免地被主流基督教會視作『異端』。筆者也曾覺得他們的基督論荒謬無比,但讀過早期教會歷史後越發覺得他們聲稱的信條很可能有一定歷史根據——在一世紀時的確存在一群基督徒認為耶穌不是神的化身,而是天使(或類天使的存在的)的化身——這其中可能包括《新約》最重要的作者之一使徒保羅。


推薦閱讀:

TAG:基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