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基督教對文明的促進

(四)文藝復興時期基督教對文明的促進

奧斯曼帝國於1453年佔領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教會勢力遭受沉重打擊。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漫長黑暗的中世紀結束。中世紀後期的西方,我覺得很像19世紀的東方(中國),當時東方文明全面戰勝西方文明,西方文明感受到存亡危機。這促使西方人進行反省,我們的文明錯在哪裡?

教會勢力的衰弱,使得西方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束縛變小。西方人也不敢再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不願事事受教會擺布。

綜合以上條件,西方人進行了深刻反思。

反思文明錯誤會有兩個結果:一是認為自己文明的根源沒有錯,但傳承的時候出現錯誤,那麼就需要找迴文明根源的真義。二是認為自己的文明根源就是錯誤的,那麼必然需要拋棄自己的文明,接受其他先進的文明。

西方人經過反思,得出了第一個結果,於是就有了文藝復興;中國人經過反思,有些人認為文明的根源是錯的,要全面借鑒西方文明,但最終取勝的並非正宗的西方文明,而是牛魔王,這就造成中國現代史。

1、文藝復興時期簡述

我們來看文藝復興。一般認為:文藝復興是一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這場文化運動囊括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在繪畫方面直線透視法的發展,以及逐步而廣泛開展的教育變革。

我認為,文藝復興最重要的是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文藝復興主要是學習古羅馬、古希臘的文學、藝術、政治經濟制度等。通過復古學習,他們找到了西方文明的根源和真義——《聖經》。可能有人有疑惑,我稍後解釋。

我認同文藝復興是一場解放人性的運動。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精神,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但丁的《神曲》描述了九層地獄和九層天堂,地獄和天堂的設定其實是和《聖經》相契合的;《神曲》在當時的先進之處在於提出:「凡是生前做過壞事的人,不管是教皇還是普通人,都會在地獄中受到懲罰」,這客觀上導致人們對神權不再畏懼。我認為,但丁的說法是符合《聖經》原意的,耶穌的存在是為了拯救眾生,而不是讓其代言人奴役眾生。薄伽丘的《十日談》,通過講述一些看似淫蕩的故事,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告訴大家人活著首先是為了追求幸福,讓大家平時生活無需按教規嚴格律己,而應該充分發揚人性。

當時不管是文學、美術、還是音樂,都起到了解放人性的作用,人性的解放促進了天文、數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建築學、心理學等科學的發展。而西方文明在近現代崛起,主要依靠的是科技,可以說文藝復興為西方文明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認為文藝復興的本質是一場宗教改良與復興的運動。我國的教育一般說文藝復興學習古羅馬古希臘,在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對這期間宗教改良和復興卻沒有重點強調。我覺得這期間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大部分只是宗教改良與復興的表現而已。

2、哥白尼與伽利略

基督教在中世紀的教義確實極大禁錮了西方人的思想,但教會中肯定有一些有識之士對當時的教義提出質疑,只是因傳統的力量太強大而未能發出聲音而已。

中世紀末期,西方文明在與東方文明衝突中漸入下鋒,人們開始反思作為其統治思想的基督教教義,基督教本身也開始反思,對內部人士關於教義的不同看法表現地更寬容了。當時的教皇都比較寬容,但傳統保守勢力還是很強大。

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費勞恩譯格大教堂任職當一名教士,但他在1543年出版了《天體運行論》,提出和論證了日心說,打破中世紀宗教地心說的世界觀。那麼哥白尼否定地心說是否屬於背叛宗教信仰的行為呢?

我認為他沒有背叛自己的宗教信仰。首先,羅素說:「哥白尼的信仰很真誠,他不認為他的學說與《聖經》相抵觸。」其次,《聖經》中從來沒有地心說的表述,哥白尼的日心學說確實與《聖經》不抵觸。

肯定很多人有疑問,中世紀基督教堅持的地心說不是從《聖經》中來,那是從哪裡來的呢?前面提過,基督教成立之初,就借鑒古希臘哲學和理論,構建一整套唯心主義哲學及科學理論體系。而地心說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然後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

從哲學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可以簡單粗暴地把西方歷史分成幾段,從公元元年到中世紀,是古希臘哲學和經院哲學家解釋《聖經》的歷史;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動搖了古希臘哲學和經院哲學家的解釋,萌發了自由主義哲學的解釋;啟蒙運動時期主要是自由主義哲學解釋《聖經》的歷史;之後到現在是自由主義哲學(新舊)、功利主義哲學、叔本華哲學、尼采哲學等解釋《聖經》的歷史。是的,《聖經》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源泉,西方文明的不同階段都從《聖經》中吸取養分,只是解釋方式不同而已。(那麼中華文明呢?稍後論述)

剛說完哥白尼,現在來說伽利略,伽利略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並且改進望遠鏡方便了天文觀測,他的力學實驗為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在這裡要說下,反思傳統教義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哥白尼在晚年才發表《天體運行論》,出版之時得到教皇欽點,但由於政治原因後來被羅馬教廷的抵制,羅馬教廷在1757年才宣布解除對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的禁令;伽利略晚年也受到教會監禁(在家軟禁),1979年11月10日,梵蒂岡教皇J.保羅二世代表羅馬教廷為伽利略公開平反昭雪,認為教廷在300多年前迫害他是嚴重的錯誤;最恐怖的是布魯諾被認定為異端處以火刑,當然布魯諾支持日心說並不是因為他認同哥白尼的論證方法,他只是利用日心說來宣揚自己的太陽崇拜觀點,其觀點也確實屬於異端,當然被處以火刑還是太殘忍了。

當然,宗教改良和復興的過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剛才所提的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物都為宗教改良做出過貢獻,但他們不是真正的宗教改良者。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改良者是馬丁路德、加爾文、英國的清教徒,還有教皇(教皇大家一般會忽略)。

3、路德和路德教派

先來看馬丁路德及路德教派。馬丁路德於1483年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現德國境內),關於神聖羅馬帝國我將在後文介紹。他的父母信奉教廷,但不過分熱誠。從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圖林根的愛爾福特大學就學,他獲得哲學系的文學士。他的學課包括拉丁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道德學和音樂。路德在這裡學習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從托馬斯·阿奎納開始成為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中心學說,但在愛爾福特大學已經開始有人對他的學說產生質疑。奉父命路德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又開始學法學,以圖將來在皇宮謀職。

但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上在斯道特亨附近突然遇到狂風暴雨,他嚇壞了,對礦工的保護聖人呼喊說:「聖安娜,不要讓我死,我願意成為一個僧侶。」出於這個發願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加入了愛爾福特的奧斯定會修道院。他非常遵守修會的教規,1507年2月27日他被晉陞為神父。雖然他每天都做懺悔他無法獲得心靈上的安慰。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他的懺悔神父、修道院的主持約翰·馮·斯道皮茨建議他學神學,並將他1508年送往維滕貝格。在這裡他結識了威廉·奧克姆的神學理論。奧克姆強調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後路德成為聖經教授,他還學會了古希臘文和希伯來文。1511年斯道皮茨指定路德為神學博士和他的繼承人。

關於「我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這個問題,路德本人說他是在維騰貝格的奧恩定會修道院的隱居塔上找到答案的。他在《聖經》的《羅馬書》中看到:「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導致他對《聖經》產生新的理解:「神的永久正義完全是一個憐憫的贈禮,只要人相信耶穌基督,他就可以獲得這份贈禮。」這樣理解的話,人只要相信基督就可以得到憐憫,教會自稱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的說法就不成立了。

教皇利奧十世以修繕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名,派教廷大員到德意志各地兜售贖罪券。德意志的不少諸侯及市民對此不滿。路德在1517年萬靈節前夕,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那天,宣布他反對贖罪券,寫了《九十五條論綱》。其實這九十五條的目的並非是號召宗教改革,只是路德以一位大學教授的身份將贖罪券的神學提出來討論罷了。路德認為贖罪券的做法完全不能見容於聖經與理性。路德反對贖罪券的曲解和誤用,這不但對人的得救不利,還影響了教會的正常運作。論綱使贖罪券在德意志各地銷路大減,路德此舉得到各階層支持,同時也觸怒了教廷。

基於 「因信稱義」的理解,1520年,路德連續發表《關於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和《論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

《關於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是一篇社會政治論著,它的核心意思是:羅馬教廷是行專制統治和經濟盤剝的虛假權威。路德在文章中提出很多很具體的改革主張,包括廢除向羅馬繳納首年捐、改革主教委任制度、改革神甫婚娶制度、改革修道院、廢除教徒行乞等,甚至還包括改革大學(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玄學,靈魂論,倫理學,現在應該完全作廢;其他論自然的著作,也應作廢;我們從聖經裡面可以獲得關於一切的豐富知識,是亞里斯多德完全不知道的;可是這死了的異教徒竟征服了,障礙了,而且差不多制止了活上帝的聖經;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修詞學和詩學可以保留)、處理好與波西米亞人關係(民族關係)等等。

《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是一篇神學專著,它的核心意思是:羅馬教廷的多數的繁複和形式主義的聖禮是假的。《論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篇道德倫理文章,它著重論述了為什麼可以因信稱義;信的幾大作用:1、因信給予基督徒自由,2、信可以看到真實、公義,3、信可以寄託心靈,升華心靈;基督教徒的好處等。

路德在這些文章中,公開提出教皇無權干預世俗政權,甚至提出教皇是反基督的;宣稱教會如果不能自己進行改革,國家政權應予干涉、挽救。上述路德對羅馬教廷的三檄文,對當時德意志地區宗教改革產生巨大影響,乃至對整個世界的後續發展都產生極大影響。

既然路德已經公然討伐教廷了,教廷就必然予以回擊。1520年,羅馬教廷正式開除路德的教籍。在1521年的帝國會議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決定執行教皇通榆,給路德判罪,但由於各諸侯的反對,會議決定先放路德離去後再判罪。之後,路德被薩克森選侯以攔劫綁架方式送進瓦特堡加以保護。

路德在隱居於瓦爾特堡期間,把整本新約聖經由希臘文譯成德文,德譯本《聖經》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這無疑會使任何識字的人都有可能親自學習《聖經》,而不依賴教會及其教士們。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紀時期羅馬教廷是禁止翻譯聖經的,這導致只有教會人士及知識分子才能接觸到聖經。

我認為上層壟斷知識是中世紀歐洲愚昧黑暗的原因。宗教與世俗政權聯合,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文明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在中世紀,宗教在知識傳承、文明傳播方面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路德的主張得到德意志諸侯及民眾的支持,宗教改良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並且有點過激了,路德曾多次指責暴力改革教會的行為,但也無濟於事。1530年路德在奧格斯堡會議上為宗教改良運動作了解釋,他的改教運動把歐洲基督教一分為二,天主教和更正教會。更正教會產生了三個主要路線:信義宗、改革宗(加爾文教派)和英國聖公宗。

1530年奧格斯堡會議之後,日爾曼境內分成了兩個水火不相容的兩個陣營,造成了綿延不斷的內戰,一直到二十五年後的一五五五年,彼此在奧格斯堡簽訂了和約,有了一段暫時性的和平。和約的內容可以綜合成三點,第一點,他們根據一五三零年所定的奧格斯堡信條,路德教派在日爾曼帝國境內的地位與天主教相同。第二點,帝國境內各地區的宗教信仰應該由諸侯領主來決定,而不是由一般百姓自行決定,假如有人不願意接受該地區諸侯所選定的教派,那麼他們必須離開這地方到他想去的地方,而不必改教。第三點,凡是神職人員兼任諸侯的主教或修道院的院主,只能私自個別改信路德教派,而在改信路德教派之後,他也就喪失了他的封地,因為土地並不屬於他們繼承的產業。

4、加爾文及加爾文教派

以上是路德及路德宗教改良運動的介紹。我們接著來看加爾文及加爾文教派。

加爾文(1509-1564)出身於法國皮卡迪一個律師家庭,父親當過主教秘書及貴族的法律顧問。加爾文14歲去巴黎讀書,學習哲學、神學,19歲改學法律。1533年,由於宣傳路德的新教而被羅馬教會指控為異端,被迫流亡。1535年來到瑞士的巴塞爾,在這裡完成了他的《基督教要義》一書。在對待舊教上,他比路德激進,他企圖論證新教在教義上比羅馬教會更接近古代基督教的思想。他用「因信得救」來反對中世紀基督教的等級觀念,用「因信得救」來取消教皇、主教、神父統治人民的權力。1536年,加爾文受法國宗教改革領導人魁拉莫·法雷的邀請來到瑞士的日內瓦,並在那座城市為爭取建立絕對的新教權威而一起努力。然而在1538年,有些人反抗加爾文,迫使加爾文逃離日內瓦。1541年加爾文被召回,他把日內瓦作為服侍和改革的中心,要求全體公民必須信奉新教。

加爾文非常強調新教的教會紀律,是教會新秩序的奠基人。加爾文還向其他國家傳播新教教義,他的觀念深深影響荷蘭、蘇格蘭和英格蘭。加爾文的教會主張及其紀律所產生出來的精神影響了英國革命、法國革命,影響了清教徒乃至影響美國發展進程及世界發展進程。

上述加爾文及加爾文教會的介紹可以看出,加爾文的宗教改革主張起源於路德因信稱義的聖經理解,又發展了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兩者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只是最終的教義有所不同而已。故加爾文教派也有被稱為改革宗或長老派。

5、清教徒與清教徒運動

接著我們來看清教徒及清教徒運動。清教徒的基本特色即希望完全按照聖經的原則生活,順服聖經的教導可說是他們的首要任務。早期改教者如丁道爾的目標即是如此。他們希望英國每位識字的人都擁有一本聖經。清教徒後來信奉加爾文主義,認為《聖經》是唯一最高權威,任何教會或個人都不能成為傳統權威的解釋者和維護者。清教徒非常敬虔,非常注重察驗個人的良知,非常注意內省,非常重視責任,非常注重論證教義(綽號精密人士)。他們認為:最好的基督徒應該是最好的丈夫,最好的妻子,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子女,最好的主、仆,和最好的官民。當然,他們經常被人誤解,人們以為他們是反樂趣的人,認為他們的表現過份拘謹和嚴肅。但他們確實存在害怕幻想和運用想像力的缺點,使得對教義理解固然系統嚴謹,但亦使教義失去活力,可能扼殺教義的真義。

1620年9月,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當時船上有大約100個成人及兒童,他們在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航行了兩個月才抵達鱈魚角,這裡距離維吉尼亞州的北部還有幾百公里。在這裡,於11月21日他們訂立了「五月花號公約」,公約載明他們願意在新大陸建立社區,服從其法律。

1620年12月21日,他們在附近的普利茅斯 (馬薩諸塞州)一安頓下來,就用木材建造禮拜堂,每星期天早上舉行聚會。嚴冬一到,人人抵受不住,由於屋內沒有暖氣,信徒、傳教士都甚感困擾,生活很艱難,不到幾個月,移民死傷超過一半。

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部落酋長馬薩索德帶領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了清教徒穀物種子,並教他們打獵、種植莊稼、捕魚等。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清教徒們當年獲得了大豐收。首任總督威廉·布萊德福為此建議設立一個節日,慶祝豐收,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還想藉此節日加強白人與印第安人的和睦關係。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現在,感恩節是美國民眾合家團圓的節日,跟中國的除夕性質相似。美國從一個未開化之地,經過不到四個世紀的建設,成為世界文明的標杆,清教徒及清教徒秉承的教義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清教徒還是1640年英國革命的主力軍,為克倫威爾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立下汗馬功勞。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正式立新教為國教。我國教科書以英國革命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那麼可以說清教徒就是世界近代史的開啟者。

6、教皇權興衰史

之前我們提到路德就是為了反抗教皇權威才倡導宗教改革的,好像教皇是極端保守者,是思想的禁錮者。但實際上,文藝復興時期的教皇都是很寬容的,他們也是倡導宗教改良的。為什麼路德等人對教皇如此抗拒,有宗教傳統勢力保守的原因,也有路德等人為民族自由而抗拒羅馬教廷制約的原因。

說到教皇,就需要介紹下教皇的來歷。基督教興起與羅馬帝國有很大關係,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諭令」,使得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地位上升,之後基督教逐漸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除了尊基督教,還做了件大事,修建君士坦丁堡,並遷都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的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建都後,羅馬帝國的教會及其它的文化、經濟方面的逐漸,就逐漸轉移到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與西羅馬,西羅馬以羅馬為首都,東羅馬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

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基督教也逐漸開始分裂,原西羅馬及西歐地區信仰強調至公的天主教會,東羅馬地區信仰強調正統的東正教會。在基督教未分裂前,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里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可以被稱為教皇。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主教逐漸成為西方教會中的最高首領,加之756年法蘭克王丕平「獻土」後又在義大利形成「教皇國」世俗政權,教皇這一稱謂遂逐漸為羅馬主教所獨有,開始構成「教皇」之涵義。

為什麼教皇在文藝復興時期表現得比較寬容,我覺得這與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當時教皇權衰弱,教皇處境困難,待遇和地位已經不高。要解讀西方古代歷史,必須了解其王權(皇權)和教權此消彼長、相互制衡的關係。兩者微妙的關係,大家可以從《三個火槍手》看出,或者現在流行的《權力的遊戲》中也有體現(《權力的遊戲》雖虛構,但劇本背景設定與中世紀時期的歷史相似)。

(1)、教皇權壯大的歷史

下面我簡要介紹下丕平獻土的歷史。

西羅馬帝國後期連續受到西哥特人、汪達爾人、匈奴人的侵襲,羅馬城多次被佔領和洗劫。n476年,西羅馬正式滅亡。伴隨著西羅馬的衰弱與滅亡,天主教會的勢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國家政權會因戰亂而滅亡,但戰亂並不必然消滅宗教,戰亂和苦難還可能讓人更信仰宗教。西羅馬帝國衰弱後,原帝國統治區內的日耳曼人紛紛脫離西羅馬的統治,但對基督教的信仰卻得以保存和發揚。

公元5世紀末,日耳曼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墨洛溫王朝的強大以及信仰層面的無衝突,使得法蘭克王國與羅馬天主教會開始了長期的合作和相互利用。墨洛溫王朝內部鬥爭不斷,在長期分裂混戰中,王權逐步削弱,王朝實權落到掌管宮廷事務和王室地產的宮相手中,國王成為無權的「懶王」(跟曹魏與漢獻帝的關係類似)。

687年,宮相丕平二世統一了法蘭克王國。其子"鐵鎚"查理·馬特,進一步鞏固家族統治,將墨洛溫王朝的「懶王」玩弄於股掌之間,並懾服了法國各大諸侯,他在732年率領最早的十字軍,擊敗了企圖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歐洲腹地的阿拉伯軍隊,更使他名聲大噪,成為整個基督教世界的英雄。「鐵鎚」查理·馬特登上國王大位的條件已經成熟,但他像中國的曹操一樣,將這個任務留給了兒子——丕平三世,又叫矮子丕平。

丕平三世獨攬法蘭西王國大權,但歐洲的篡位比較麻煩,並非原國王的一紙禪讓書就可以搞掂,還必須經過羅馬教皇這一關。公元751年,矮子丕平派出使臣去見羅馬教皇扎迦利(741-752),了解教皇對丕平奪取墨洛溫王朝的王位的態度。使臣來到羅馬謁見教皇,並向教皇提出了如下問題:「是徒有虛名的人做國王好,還是讓真有實權的人做國王好?」

當時教皇自身的處境堪憂,羅馬公國不斷被北方的蠻族倫巴第人侵擾。教皇面對使者的提問,權衡利弊深思熟慮後答覆道:「在我看來,讓真有實權的人當國王要好些,掌權者應為王。」得到教皇的認可,矮子丕平便馬上動手,在法蘭克貴族及其附庸的蘇瓦松會議上,「根據全體法蘭克人的擁戴,眾主教的奉獻和貴族的宣誓」,廢黜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王希爾德里克三世,把他關進修道院作僧侶,終於在這年11月達到篡位稱王的目的,建立起了加洛林王朝。

很多人認為教皇是屈服於權勢,沒有原則地允許矮子丕平稱王,甚至因為教皇同意丕平稱王而鄙夷之。不可否認,教皇允許丕平稱王是因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世俗統治者支持,教皇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但允許丕平稱王對法蘭西王國也是有利的,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丕平家族長期掌控實權而得不到名分,極有可能會發生動亂。歸根到底,教皇不過是順應的大勢而已,其不應受到過分指摘。

752年,倫巴第王埃斯脫向教皇扎迦利強索贖金貢物,並揚言說,若不按期收到錢財,倫巴第大軍將強入羅馬城。教皇年老體弱加上急火攻心病故,由斯蒂芬二世接任教皇。面對險情,斯蒂芬二世連忙派信使快騎去法蘭克給丕平三世送信,請求丕平三世出兵救援羅馬城。

丕平三世之後派出法蘭克軍團逼進米蘭地區,倫巴第人慌忙從羅馬抽兵回防,羅馬之圍迅速解除。754年,教皇斯蒂芬二世親自前往法國為丕平三世舉行隆重的第二次加冕典禮,同時也為他的兩個兒子查爾斯(以後的查理曼大帝)和卡洛曼舉行加冕禮。斯蒂芬二世還賜予丕平羅馬貴族的頭銜,使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成為羅馬教皇的武力支持者。

在754和756年,丕平兩次出兵義大利打敗倫巴第人,將奪得的拉文納到羅馬之間的「五城區」贈給教皇,此事件即「丕平獻土」。

基督教從創立至丕平獻土這段期間,其教會勢力一直處於王權之下,並且很大程度上是依附於世俗政權的。丕平獻土以後,教皇因掌握土地,他既是天主教會的領袖又是教皇國的世俗君主,權勢日增。

(2)教皇權興盛的歷史

接著,我簡要介紹下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

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之下,法蘭克王國達到鼎盛,征服國土範圍到今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義大利、波希米亞、奧地利西部、伊比利亞半島東北角的領土。800年的聖誕節,查理大帝在羅馬被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西羅馬帝國就此以皇位轉移至法蘭克國王的形式復辟,查理曼大帝的加冕可以看成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

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為三部分:中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

大約在900年,東法蘭克王國地方勢力崛起。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在眾多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當中,被推舉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亨利去世後其子奧托繼位為東法蘭克國王。他平定了一系列由其長兄和一些公爵發動的叛亂。在那之後,國王成功地掌握了公爵的任免權,並常常任命主教來管理行政事務。(王權干預教權,同時又和教權相互配合)

在951年,奧托一世幫助阿德萊德,一位義大利的寡婦王后擊敗了她的敵人。他接著娶了她並控制了義大利。在955年,奧托一世在對陣馬札爾人的列希菲德戰役中贏得了一場決定性的勝利。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從那時起,日耳曼王國的事務就與義大利和羅馬教廷的事務纏繞在一起了。奧托的加冕儀式使日耳曼國王們成為了查理曼帝國的繼承人,並通過帝國繼承原則也使他們成為古羅馬的繼承人。

因國王們常常僱傭主教管理行政事務並決定進入教會任職的人選。在克呂尼運動初期,羅馬教廷愈發認為此種越權行為不妥當。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決心反對此類行為,於是引發了與國王亨利四世的主教敘任權之爭,後者反對教皇的干涉並勸說主教們廢黜了教皇。教皇反過來也開除了國王的教籍,宣布廢黜國王並解除了亨利的忠誠宣誓。國王發現自己在政治上孤立無援,只好強迫自己於1077年進行了著名的卡諾莎之行,並以背負恥辱的代價使自己恢復了教籍。

亨利四世為雪恥於1084年攻佔了教皇國,並廢黜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另立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找援兵將德意志軍隊趕出羅馬。後因援兵軍紀差,導致格列高利七世未能受羅馬民眾擁護。亨利四世也一直面臨著國內叛亂:繼任教皇與帝國諸侯聯合,並慫恿亨利四世的兒子們反叛。1105年,亨利四世被其次子(亨利五世)監禁,其在逃脫後突然去世了。

雖然教皇是亨利五世篡位的最主要支持者之一,亨利五世在主教敘任權之爭上並未比亨利四世有任何軟化。當教皇帕斯卡爾二世拒絕為他加冕時,他進軍羅馬(1110年),監禁了教皇和大部分樞機。教皇暫時屈服,但不久收回其對亨利五世作出的全部讓步。1116年,亨利五世第二次侵入義大利,將帕斯卡爾二世趕出羅馬。

主教敘任權之爭中,皇帝和教皇都遭受重大損失。1122年,歷時長達半世紀的主教敘任權之爭終於結束。亨利五世與新教皇和主教們達成了沃爾姆斯宗教協定:「德意志境內的主教由教士自由選舉產生,而不受皇帝干涉。但是,這種選舉必須在皇帝的監督下才能有效。主教在領地上的權力由皇帝來授予,以權標作為其象徵,宗教權力由教皇授予,以指環作為其象徵。」帝國的政治權力被保留了,但這次衝突導致世俗政權的權力被限制,尤其是有關教會的,取消了國王此前享有的聖人身份。教皇和公國們自此在帝國的政治體系中佔據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主教敘任權之爭後,教權(教皇權)在100年間處於巔峰,教皇開除教籍的權力(絕罰)對世俗君王的震懾力巨大,且世俗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渴望得到教皇的加冕。

當時的教皇為什麼影響力這麼大?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宗教信仰日益深入人心,並且教皇在丕平獻土後管理教皇國,本身擁有不俗的政治勢力。第二、教皇於11世紀末發動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11月26日在克萊蒙(法國)召開的高級宗教會議上,號召各諸侯及民眾拿起武器,從異教徒手中奪回 「主的墳墓」(耶路撒冷),說參加遠征的人可獲赦罪,戰死疆場的人可以升入天堂,最後約有10萬人參加了這次東征。1097年,十字軍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佔塞爾柱人國都尼凱亞,1098年,又攻佔埃德薩和安條克,建立起最初幾個十字軍國家--埃德薩伯國和安條克公國。1099年7月,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為控制十字軍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侶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重新奪占耶路撒冷聖城,在當時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發了空前轟動,可以說是完美大捷。這次東征是教皇號召的,阿希馬爾主教是本次東征公認的精神領袖,因此該大捷將教皇的威信推向了頂峰。

(3)教皇權衰弱的歷史

但物極必反,教皇的權威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衰弱,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教皇自身難保,威信掃地。教皇權衰弱的原因很多,有各國皇權(王權)加強的原因,有西歐各國民族教會興起的原因,有教皇國自身軍事力量弱易被欺凌的原因,等等。

我認為:教皇權衰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十字軍東征。

所謂成也十字軍東征,敗也十字軍東征。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勝利將教皇權推向頂峰,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是200年間發動的九次十字軍東征中,唯一對穆斯林取得勝果的戰事。十字軍東征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件事本身也會動搖普通民眾的天主教會的信仰。

除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是教皇號召並由主教作為領袖的,其餘的十字軍東征都是由各國諸侯率領的,這必然導致王權的強大。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勝利後,為了控制耶路撒冷地區,僧侶騎士團要常駐耶路撒冷守護,這在客觀上削弱了教皇國的軍事實力。十字軍東征的後續失利,導致很多天主教的堅定信仰者(包括諸侯和民眾)死於戰亂,客觀上削弱了天主教的群眾基礎。十字軍東征使歐洲人認識到更為廣闊的外部世界,見識了更為發達的伊斯蘭文明,可能會造成十字軍對天主教的教義存疑。

我認為:教皇權衰弱的直接原因是教皇於14世紀初受法王腓力四世控制。

法王腓力四世是路易九世的孫子。路易九世熱衷於十字軍東征(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率領者之一),不僅花費了大量錢財,本人也死在北非戰場。腓力四世對遠離法國本土的征戰毫無興趣,從一登位就儘力擺脫征戰束縛,而致力於法國本土的統一和王權的強大鞏固。

1294年起任羅馬教皇的卜尼法斯八世沒有意識到教皇權已逐漸衰弱。他主張教皇權力高於世俗君權,因而與腓力四世就向教士徵稅、司法權等問題產生衝突。1296年教皇發布教俗敕諭,規定教士非經教皇同意不得向世俗君主納稅,遭到英、法兩國國王的反擊。1301年,教皇譴責法王侵犯教權。1302年,腓力四世召開三級會議,宣布教皇無權干涉法國內政。教皇乃頒布「神聖一體敕諭」,宣稱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皇神權。法王則主張召開普世會議(公會議)審判教皇。正當教皇準備宣布革除法王教籍的前一日,其被腓力派人綁架,遊街、拘禁。雖然最後他被救了出來,但尊嚴盡失,沒幾天就死了。

卜尼法斯八世死後不久,腓力四世便支持他的朋友波爾多大主教柏特隆為教皇,稱克雷芒五世。新教皇對腓力四世非常恭順,履行了如下誓約:廢除歷代羅馬教皇對法國國王與臣民所發布的責難敕令,以法國境內教會領地稅收的1/10獻贈法國國王,譴責卜尼法斯八世的言行,任命法國國王指定的人為大主教。1309年,腓力四世又把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的阿維農,這就是羅馬教會史上「阿維農時代」(1309-1377)的開始,這個時期教廷的紅衣主教絕大多數是法國人,教皇完全秉承法國國王的旨意,成為法國國王的「御用教皇」。

腓力四世利用阿維農教皇做了許多事,首先就是解散法國境內的聖殿騎士團。耶路撒冷於1287年失守後,聖殿騎士團的成員陸續回國。聖殿騎士團名義上只聽從教皇。腓力四世於1307年逮捕了聖殿騎士團成員,指控他們犯有異端和違反道德罪。在1308年,腓力四世召開三級會議,對教皇克雷芒五世施加壓力,要求他給予法國國王懲處聖殿騎士團的全權。教皇只得屈從,並於1312年宣布解散聖殿騎士團,將其成員交由國王法庭判罪,其團長後被處以火刑。

教皇權盛起是由於法王丕平獻土,加冕法王查爾曼大帝為羅馬人的皇帝,法王成為教皇國的守護者;教皇權的衰弱是因為法王腓力四世與教皇衝突,最後以教皇守護者的名義將教皇挾持至阿維農,正所謂成也法王,敗也法王

7、文藝復興時期的教皇

我們接下來看下文藝復興時期的教皇的表現。

「阿維農時代」教皇一直被法王挾持,其自身意志無法體現。1377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趁英法百年戰爭之機,將教皇駐地從阿維農重新遷回羅馬,教廷勢力分裂(在羅馬和阿維農聚集了兩股不同的勢力),直到1414年才結束分裂。

教皇權經歷興衰後,當時的教皇面臨兩種選擇:選擇新生的改革還是選擇成熟的改良復興,以掌控天主教會。1417年,馬丁五世(1417-1431)繼任教皇,他很快恢復了對教會的統治,並補充了教會的財富。馬丁五世曾任命傑出的人文主義者波吉歐為教皇秘書。馬丁的繼任者是尤金四世(1431-1447)完全贊同改良復興,並儘可能地利用教皇的權力加以推行。當時,土耳其的軍隊已經突進到君士坦丁堡,還帶來了伊斯蘭教。東方基督教的領袖也逃往羅馬,和西方的高級教士商議,希望統一希臘和拉丁的基督教。尤金歡迎了他們,並召集了羅馬的天主教議會前來商議。尤金還讓他的秘書佛雷維歐波恩杜,列奧納多布努尼以及其他一些義大利文學者參加了會議,並用希臘語和希臘人談判。無家可歸的神學家們最終同意了希臘教會和羅馬教會在組織和教條上的統一。可以說,尤金教皇帶來了羅馬的復興。

1447年,教皇選舉會議推舉他為尼古拉五世(1447-1455)為新一任教皇。尼古拉五世原本只是一位窮教士,他的心愿是將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都陳列在自己的圖書館中。他的當選也體現了基督教的民主特色:普通的青年也有可能成為教皇。尼古拉五世為恢復古典文學,藝術和知識作出了極大貢獻。他憑藉教皇的巨大財力,派遣了很多使者到雅典,君士坦丁堡,日耳曼和英國去尋求,購買或者抄寫希臘和拉丁書稿,無論這些書籍是異教的還是基督教的。他興建了梵蒂岡圖書館,在梵蒂岡建立了一個大型的抄寫和編輯中心,邀請所有義大利知名的人文學者來羅馬。他為教會帶來了和平,為羅馬帶來了繁榮和秩序。

庇護二世(1458-1464)喜歡古典文學,是拉丁文學家,是人文主義者,他任命的秘書中包括了學者普拉提那和波恩杜。西斯廷四世(1471-1484)招聘文藝復興的藝術家,修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西斯廷教堂,重建了梵蒂岡圖書館,還為其中原有的2527卷藏書又新增了1100卷經典書稿。

尤利烏斯二世(1503-1513)是一個勇武有力的將軍,他領導了一支又一支的軍隊又教會攻打了很多教會城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周圍那些急切想控制教會的各公國的勢力。在他的統治下,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都實現了他們最高的成就。拉斐爾為梵蒂岡的一些教會繪製新的裝飾畫、壁畫;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廷教堂繪製天花板。我認為,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能成為文藝復興的標誌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皇給了他們施展才華的舞台。

下面我來著重介紹下教皇利奧十世(1513-1521)。利奧十世於1475年出生,原名喬瓦尼,是佛羅倫薩豪門美第奇家族的次子。他父親美第奇不遺餘力地推行文藝復興,導致他自小愛好文藝,他對任何學者都有求必應,凡是給他獻詩獻文的都能獲得酬報。

他父親希望家族成員能在教廷中獲得一席之位,以保證家族權威及子孫在佛羅倫薩的安全,喬瓦尼被賦予了該使命。喬瓦尼7歲時成為神職人員,8歲時成為修道院院長,14歲時就成為紅衣主教。

由於他和藹謙遜,樸素慷慨(他豐厚的收入甚至不夠他資助學者),他獲得了所有人的喜愛。1513年3月11日,喬瓦尼當選為教皇,成為利奧十世。人們相信一個年輕人以他純良的天性來領導教會是最好的選擇。當他被選為教皇時,還不過是個輔祭,所以在1513年3月15日連著接受神父和主教的神品,然後才舉行教皇的加冕就職典禮。

他是一位「生活的藝術家」,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相傳說,他被選為教皇后,就曾對他的弟弟說,「天主既然給我教皇的職位,就讓我好好地享用它吧」 他即位後揮霍教廷公款,也慷慨動用私財,優待學者,加速聖彼得大教堂工程進度,增加梵蒂岡藏書。

羅馬民眾喜歡他這種奢華享樂的風格,但也有很多人(特別是外國人)對這種風格感到厭惡,因為利奧的風格太放縱,顯得對基督信仰不夠虔誠。路德看到當時羅馬的情況感到很震驚。路德與教皇產生衝突的直接原因就是利奧十世為修建聖彼得堡大教堂而前往德意志地區售賣贖罪券。

路德於1517年就公開反對教皇,觸怒了教廷,但教皇沒立即嚴厲處罰路德。因為當時德意志地區正在爭奪王位,利奧十世支持薩克森選候,而薩克森選候是路德的強力支持者。利奧為平衡各方利益所以一直未對路德採取行動。豈知,路德於1520年發表三檄文,徹底引爆宗教內部衝突。1520年6月,利奧發出文件指責路德為異端,1521年1月宣布絕罰路德。因當時宗教分裂已勢不可擋。曾經使各諸侯都膽戰心驚的絕罰不但未起作用,反而加速西方統一教會的解體。如果利奧在1517年就對路德採取嚴厲鎮壓措施,雖然不能保證基督教最終不會分裂,但至少可能延緩分裂的時間吧。

在利奧十世之後,羅馬教廷面臨宗教分裂的局面,教皇為反對分裂,就日趨保守了。羅馬在1527年還遭到野蠻劫掠,教皇勢力嚴重受損,無力挽回宗教分裂的局勢,歐洲基督教在1530年一分為二。

8、文藝復興時期綜述

通過以上教皇、路德、加爾文、清教徒、哥白尼、伽利略以及拉斐爾、米開朗琪羅、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介紹,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文藝復興時期,我們就會發現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方文明面臨危機時全面反思的過程

反思是各方面因素相互促進循環的過程。危機促使人們反思。傳統勢力(教皇權)的衰弱允許人們反思。教皇為改良復興宗教對反思很寬容,並收集各種書籍,為人們解放思想提供便利(很多教皇提倡人文主義思想)。教會內有識之士也開始反思。文學、藝術等方面也在反思。各種條件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促使人文主義思想傳遍歐洲。

他們主要反思什麼?反思的是當時主流的思想——宗教教義。他們反思的結果是什麼?反思的結果是改良宗教教義。反思的動力來源於哪裡?來源於聖經,對聖經的重新解讀。

但丁在《神曲》中提出任何人即便是教皇做壞事也要下地獄的看法,其實就是對聖經的重新解讀;路德提出「因信稱義」,也是其解讀聖經的結果;加爾文基本繼承路德的主張,要求人們按聖經的規定生活,其主張何嘗不是來源於聖經;清教徒的基本特色即希望完全按照聖經的原則生活,聖經是其力量源泉;教皇寬容,並且倡導宗教改良,其改良的依據不正是聖經嗎?哥白尼、伽利略都是虔誠的教徒,其敢於提出有悖教義的發現,很大可能是其深刻了解聖經,認為其發現與聖經並不衝突。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思想,那麼人文主義從哪裡來?我認為還是從聖經中來。但丁是文藝復興文壇三傑之一,是人文主義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神曲》可以看成是對聖經的重新解讀。同為文壇三傑之一的彼特拉克(1304-1374),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他的作品來源於哪裡呢?大家都認為他的作品來源於古羅馬古希臘書籍,他愛好搜尋拉丁語寫成的經典和手稿,他寫的《名人列傳》,記述了21位古羅馬時期的歷史名人(從羅慕洛起一直寫到凱撒為止)和皮魯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漢尼拔的傳記,展現一部宏偉壯麗的羅馬史。

但請不要忘了,彼特拉克從小受基督教文化影響,他從1330年起,有17年時間,基本上是在教廷供職,他還當過教皇秘書(1351年辭職),可以說,宗教思想是他最基本的世界觀構成。他追尋古典書籍,也僅是為了擺脫宗教教義的束縛而已,他並沒有根本性地否定宗教思想,彼特拉克的一些詩篇,也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反映了他作為人文主義者的矛盾。從本質上來講,他利用古典書籍擺脫宗教教義束縛的行為,不過是換一種方式解讀宗教思想,解讀聖經而已。

文藝復興時期通過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通過宗教改良,逐漸使宗教不再過度干涉世俗政權和世俗生活;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方精神逐漸解放的過程。文藝復興的核心其實就是宗教改良,在文學、藝術上取得的成就絕大部分是宗教改良的表現而已。

我為什麼說絕大部分呢?因為宗教改良最早起源於文學。我認為宗教改良是但丁(1265 -1321)是最早提出的。教皇在14世紀末才開始倡導宗教改良,路德、加爾文等人在15世紀才進行宗教改良,但丁在13世紀時就通過文學提出了宗教改革思想。每個時代的變革期,文學家往往是最敏銳的,或者說,文學家起到將最新思想傳播給民眾的作用,民眾思想有所改變,變革才有群眾基礎。所以說,文學家的責任重大。

但中國現在的文學基本上沉湎於現階段的虛華之中;反思過去的文學都比較少,反思過去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將來指明方向(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要歸功於他反思過去與當代);中國基本上沒有明確提出前瞻性指導意見的文學。在現階段信息技術急速變革的時代,急需文學家指明方向。文學本質上不過是用謊言講述真實而已,如果沒有人能用謊言來指明方向,那就我來。


推薦閱讀:

小麥對於人類文明的影響是什麼?
魔法文明的極限在哪裡?
瑪雅文明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TAG:宗教 | 历史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