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島:若揭開美幻面紗

2016年12月15日 Gateway Film Center觀看

觀後不正經吐槽:

  • 攝影真的是棒的不行,我到現在都能記得很多鏡頭所帶來的強裂衝擊感。配上影院的巨幕完全不像是懸疑恐怖片能夠帶來的視覺體驗。
  • 可悲傷的就是,被攝影震撼到剛看後在豆瓣上給了四星的自己,寫完文章後改成了三星。

如果不是當時被逼的無片可看,我想自己是永遠不會選擇這部打著「懸疑、恐怖」標籤的片子的。在觀影之前,我看過許多次《進化》的預告片——大海,小男孩,一種隱晦的詭異氣息,而你猜不到它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影片的開場就是這般,穿著紅色泳褲的小男孩與陰暗色調的大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下潛到水內,看到了一個小男孩慘白的身體,以及屍體上鮮紅的海星。最佳攝影獎的功力從此開始展現,持續了整部片子,那種壓抑到令人喘不上氣的氛圍,對未來未知恐懼的渲染,都由這一望無際的海與凜冽的砂岩展現了出來。小男孩身上帶著這世界唯一一抹亮色,而正如他之後那般。

在小男孩回家之後,這個地方的詭異漸漸浮現了出來:看起來很健康卻被判定生病的男孩,每日重複的看起來難以下咽的食物,奇怪的葯,簡單到稱不上是家的傢具,小男孩單調到難以忍受的生活。這是一個沒有成年男性的地方,所有的小男孩都和她們的母親在一起,而他們都有病,都需要吃同樣的葯。相比這些淺發淺瞳色的女人們,年紀相仿的男孩子們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 他們搭朋結對,貪玩好鬥,擁有著這個年紀旺盛的精力,也擁有著這個年紀的好奇心——

我們真的病了嗎?

我們會死嗎?

我們真正的媽媽在哪裡。

影片的故事就通過好奇心最旺盛的尼古拉斯展開,也是這個反偵察能力最強的小傢伙「得救」了。最後的鏡頭是尼古拉斯漂流在海上,遠方是一片現代城市的燈火。影片在這裡戛然而止,很多還處在雲里霧裡的觀眾並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如果有的導演把觀眾當成傻子,恨不得把所有的謎題都在最後給你解釋一遍;那本片的導演就是覺得觀眾太聰明,只要他們看一遍,就能夠注意到所有埋藏的細節,把謎題自己解開或者腦洞大開自己完成這個世界觀。

如果每部電影中的信息都是一座冰山,那露在水面上的量就是導演與編劇發揮功力的地方。電影中出現了一些關鍵卻含糊的鏡頭,比如島上的女人們在沙灘上進行某種奇妙詭異的儀式,比如尼古拉斯睜開眼發現自己在水槽里而自己的身前撫著一個嬰兒。觀眾們好像可以從中猜出什麼,但過少的信息造成觀眾們並不能得出合適的結論——這已經超出了詮釋的範圍,只是信息不足所帶來的不同腦洞。科幻懸疑恐怖片不擔心「不科學」,擔心的是連「不科學」的解釋都拒絕展示給觀眾,迫使迷茫的觀眾去用自己已知的科學來解決問題,或者乾脆覺得這就是故弄玄虛。

電影畢竟不是小說,小說可以反覆翻來翻去,而電影通常只有那麼一遍。

回到電影的類型,作為懸疑片,雖然主人公尼古拉斯最終得救了,但實際上觀眾們的心還牽扯在海那頭的進化島上。那些女人到底是怎麼來的,小男孩們到底是如何被用到繁殖中的,海灘上的儀式到底是什麼等等問題還糾纏著觀眾,「這些女人是海星女」的簡單答案並不能滿足觀眾的胃口。懸疑在電影結束後依舊存在,並不是因為回味的沉思,而是它本就沒有被解決。而作為恐怖片,本片前期對於場景與光線的控制,怪誕的故事背景的確成功打造了詭異的氛圍,但卻並不足以引發恐懼,那對於恐怖片愛好者們而言也是不夠勁兒。

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展現了導演個人審美與怪想的展示品,以藝術電影打底,把那些元素與想法通過一種冷冽異樣的美展現了出來。絕妙的藝術構造會讓人忽略很多的瑕疵,但卻經不住推敲與回味。藝術展現也只是電影的一部分,它可以是錦上添花的裝飾,也可以是迷惑眼球的遮羞布,而它的受眾往往還有腦子。

註:雖然豆瓣上標註的電影類型為【劇情/奇幻】,但本文依舊按照IMDb上的【恐怖/懸疑】進行分析。

推薦閱讀:

《冷酷祭典》:保姆和僱主之間的戰爭
洞 法國電影的結局何解?

TAG:法国电影 | 悬疑电影 | 恐怖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