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僅有雪糕車,還有雪糕電單車

忘了哪位美食家說過:「如果人人都熱愛吃喝,那這個世界會和平許多。」在炎熱夏季,能讓吃貨人類拋棄國籍膚色年齡性別,團結到一塊的美食,一定非雪糕莫屬了。

記得一次在香港街頭,偶遇了輛富豪雪糕車。當我和車子對頭的一位香港陌路人各自舉起甜筒那一刻,哪還有什麼大陸、香港之分?在這隻香滑細膩的甜筒面前,我們都是「自己人」。

輕巧歡快的《藍色多瑙河》響起,紅白藍三色富豪雪糕車緩緩開動,車身上貼著「每日新鮮為你製造」的標語。所停之處,不僅留下了濃濃香草香,還帶來了不同口音卻同樣歡愉的「唔唔」聲——它就是香港街頭的馬路天使。

這次,不妨讓我們開起雪糕車,進入那個甜甜的世界吧。

富豪雪糕車的出生記

帶上一車雪糕在馬路上浪,這麼浪漫又有趣的生意是誰想出來的呢?

原來,一早起源於美國的雪糕車,在英國被Ted Drew、何敬源和唐學元三位旅英小夥伴發現並引入香港,1970年起取得了富豪雪糕的香港特許經營權。並於沙田火炭設廠,當時一杯軟雪糕的售價是0.5港元。

雲呢嗱般的白車身,藍藍的車頂和紅紅的車頭,只要聽到音樂盒聲的《藍色多瑙河》由遠而近,大小朋友都會像貪吃兔子一樣豎起耳朵。林一峰的《雪糕車》就這樣唱過:「每當聽到雪糕車靠近,功課也溶掉。」

富豪雪糕車的成長記

無論開去哪裡,富豪雪糕車始終把「每日新鮮為你製造」刻在身上。

香港政府對雪糕車規範嚴格,由於面積狹小,要求只能安裝一部軟雪糕機、一個洗手盤及兩個冰箱。因此每台車只能產出一種口味的軟雪糕——最大眾化的香草味。

雪糕規定大小為兩圈半,用的是美國奶粉,更加入了牛油,嘗起來滑溜又爽快,簡直就是在口舌上玩滑滑梯嗎!

如果想試試其他口味軟雪糕,不妨等到農曆新年來碰碰運氣。說不定能嘗到寓意吉祥的草莓味呢!當然其他三種產品,也是同樣新鮮美味啦!

由於香港政府自1978年起停止發出流動小販牌照,因此目前只保留了14輛雪糕車。據說這牌照還只能傳承,不能拍賣?!

想偶遇它們,需要一些小小運氣:平日里,會出現在學校或車站附近,假日時則多在遊客區出沒。

而下面這種香港雪糕「電單車」,則需要更多大大運氣,才能「活捉」啦!

全港首架雪糕電單車,你試過嗎?

「雪糕叔叔來啦!」

伴隨著校門口四眼小弟弟的一聲歡呼,穿著藍色「雀巢」制服戰衣、騎著「鐵馬戰車」的華哥在學校眾多的何文田巴富街出場啦!

瀟洒地脫下頭盔,露出燦爛又活力的笑容——哪想到他已是60歲的「老大哥」啦?

「開檔7年啦!一星期開足7日工。系度賣雪糕可以同學生傾下計,他們又教我講下英文,玩下遊戲。真系返老還童啊!」

吹啊吹,看到華哥的黑髮放縱,就知道他真是由衷快樂。

華哥的戰車,是香港第一部雪糕電單車,要經工程師改裝,再通過運輸署多次驗車,才能成功申請雪糕牌照。目前,只有6部在運作。

提起他的「鐵馬」,華哥特別自豪:「我部車的雪櫃可以達到零下18度,雪糕都能雪到梆梆響。便利店那些軟軟的比唔過!」

即使校內也有士多店,但華哥生意依然很好,雪櫃幾乎日日沽清。為何?三個字——「便靚正!」

「學校裡面一支水賣十幾蚊,我先賣5蚊。夠價就算啦,心足。」華哥說。

「有小販的地方,市民必然就有平野買!」這是華哥做到60歲都不肯退休的宏圖願景。

傍晚臨收檔,華哥戴上頭盔,開動雪糕車回家。落日餘暉灑在身上,他藍色的雪糕制服上染上了一層光。

美食,故事, 想為你找回城市裡快被淡忘的暖心回憶。

歡迎來我們的公眾號:醬油白飯

和我們一起發掘城市生活的有滋有味吧!


推薦閱讀:

檸檬王:香港最受歡迎的蜜餞,老饕蔡瀾追劇最愛拍檔
5家點心店讓你見證香港人的美食聖經
TVB演員轉行佛山賣米線 長相酷似謝霆鋒 粉絲慕名求合照
去香港旅遊必帶這6件伴手禮,濃縮了一座城市的味道

TAG:美食 | 香港 | 香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