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將來的事,或處處可見的人生困局

北影節還看了場於佩爾阿姨的電影《將來的事》。

湊巧寫完感受,朋友給我發來一段「見字如面」的視頻,這次是歸亞蕾讀張愛玲的信,晚年有香港導演假借王家衛的名字寫給她,想求個《半生緣》的電影改編權。那時候張愛玲深居避世,用個幕布把自己的舞檯子圍得嚴嚴實實,外面人人都好奇,但人人都近身不得。

她的老,老成了個傳奇,許多外人揣測她孤苦,晚景凄涼。我是覺得大家都對孤苦和人生晚景會錯了意。

有的人老了喜歡熱鬧,兒孫環繞膝下承歡,沒什麼錯;有的人就愛離群索居,覺得老了身邊清淡幾個好友,大家居然還活著,過著自我的人生,這種暖意不足道與外人。

都是個人選擇而已,談不上高低對錯。分出高低的,是在自己選擇的人生里所掌握的部分。

我確信張愛玲晚年如同很多研究者所說的,是個毫不起眼的老婦人, 趿著拖鞋去買菜,普通得失態。這個華人文藝界的大明星,日子是極其寒素的。

衣櫃里沒有一箱箱華服嗎。沒人愛慕嗎。不是的,是至此已沒那麼重要。她自己選擇了這樣冷淡處理自己的衰老。

那麼,《將來的事》正好是在說一個女人,人生走到一大半,突然要面對將來怎麼繼續前行的問題。

於佩爾在片中飾演一個知識分子。

同丈夫兩人都是大學哲學老師,講胡塞爾似的日常對話,聽的音樂是莫扎特,典型的高知分子家庭,但是生活依然處處是問題:一個患抑鬱症極其依賴她的老媽,兩個沒什麼特別出息的孩子,大學校園裡掀起罷課風波,自己長期修訂的教材被質疑,就在這麼瑣碎匆忙的生活里,已年逾五十,往後看連中年都去了大半,往前看日子也毫無光芒。

她如同慣性一樣不停解決所有的破事,但破事要來的更猛烈,她那個禿頂還有個啤酒肚的老公不省心,有了情人,要分手。那個愛折騰的牽扯她無數精力的母親也突然撒手人寰。

突然,一直緊繃的生活里就只剩自己一個人了。

將來是什麼?或者說,新的可能性是什麼?生活突然展示出它令人措手不及的空洞。

於佩爾扮演的這名普通知識分子娜塔莉,用自己的方式給了一種答案的可能。

她是一個知識分子,她面對生活無常和苟且的武器就是她的知識體系,那些真正深入血肉的思考讓她在雞零狗碎中保持了一種體面。

她也嘗試去加入久違的嬉皮生活里。自己的得意門生和其他文藝青年一起在郊區打造了一個烏托邦,聚在那裡讀書、寫作、討論。娜塔莉最初坐在車上往那個烏托邦奔去的時候,一切都顯得特別美好,人在中途又獲得新生的錯覺。

似乎也讓觀眾覺得這是個應該的結局。

但生活不是一種結局,生活甚至不是一種解決。娜塔莉不是無法融入年輕人的嬉皮生活,也不是遠離城市就能解決人生中途的困惑。作為一個成熟的人,她需要省視那些看起來美好的東西。

這也是導演米婭·漢森·洛夫的視角。她要省視中年人的生活,也要反省年輕人的生活——換句話說,就是警惕生活可能的自我麻醉和欺騙。哪怕這些欺騙在文藝的幌子下特別令人目眩神迷。

好片子就是,找到生活的七寸,然後揪著你去直面問題。

這片子不斷讓我想起另一個電影《刺蝟的優雅》。

原作是妙莉葉·芭貝里於2008年所寫,《刺蝟的優雅》小說出版後反響巨大,立即獲得法國書商獎,英國版美國版同步上市,連續三十周在亞馬遜網站上榜,銷售量超過一百萬冊。小說簡直太好看了,所談論和涉及的,也遠遠超出了它的同名電影。從內容格調和銷售成績兩面來說,這才是一本流行小說真正該有的樣子。

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電影和書,其實都涉及了一個相同的核心,就是在這兩位法國女性創作者(一個女導演,一個女作家)心中,是什麼事物可以讓人獲得力量。

在我看來,她們倆給出的答案不約而同,就是對知識進行思辨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將人從百無聊賴從無知從自滿,從困頓中拯救出來。

這讓一個人、一個不管身處何種階層的人,一個民族、一個不管發生過何種悲劇的民族,真正變得有韻味。

這個韻味,通常被很多人稱之為優雅。法國人最容易被人扣上的帽子就是優雅,於是優雅也往往變成一種模仿秀。

《刺蝟的優雅》更為集中地探討了這個問題,它所堅定認為的,是人應該有一種內心的秩序,這種內在的秩序帶來閃閃發光的東西。

內在的秩序是通過思考得來的。

閃閃發光的反正不會是高級餐廳擦得鋥亮的銀餐具,或sabayon配柑曼怡甜酒。

同樣的,她們都在質疑重視文化可能有的負面,這種對文化的看重是不是也會帶來矯揉造作的表面模仿?

《刺蝟的優雅》作者是六零後,《將來的事》的導演是八零後,他們法國人有在不斷反思這個問題。

這個民族是厲害的。

談起將來的事。

年輕時向將來發問很平常,因為我們還懷揣希望。但如果年過五十,現階段的壽命長度似乎走了一半,是不是就不談將來了?

我覺得相反,我們越是對將來好奇,越是往將來探望,才越叫做對現在的重視,一個不重視將來的人很容易陷入蠅營狗苟中去,一個把年輕看作唯一標準的社會誕生對自己的惡意。一些中年人開始發臭,老年人面目可憎,從根上說正是因為對未來沒有畏懼心,只看見眼前那點子事物,去日無多,難免貪心和計較,吃相就難看起來。

然而生活又並不會因為你多活幾年就替你掃清一切障礙,該吃的苦頭和可能的厄運會在任何階段襲擊你。

不僅僅只活在此刻,在一個更寬些的維度上了解到,人生就是處處有困局的。你總會在某個甚至某幾個階段頭破血流,但你需要自己收拾好一切繼續。

體面地處理每個階段的困局。慢慢你就曉得了,誰也躲不開。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號「WKJ」.


推薦閱讀:

厚顏無恥的道德——《女人韻事》筆記
《刺蝟的優雅》| 遇見彼此,讓世界變得常規
《只是世界盡頭》影評:家庭即地獄?

TAG:电影 | 法国电影 | 法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