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惟一《漢代的信仰、神話和理性》隨筆

讀魯惟一《漢代的神話、信仰和理性》隨筆

前言

這本書《漢代的神話、信仰和理性》為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魯惟一著,他是《劍橋中國秦漢史》的編者之一,對秦漢的歷史有獨到的認識。本書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王浩翻譯。因朱晨露師兄推薦而得知,感謝。初看這個題目便覺得不甚簡單,從歷史、考古資料上升到信仰和理性的高度已經不算容易了,想要從文獻和僅有的物質資料中解讀漢代人的思想更是難上加難,但是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並開闊自己的視野,又該書原名為《漢代的生死觀》,為西方漢學界研究中國秦漢思想的經典著作,值得一讀。

內容與思考

這本書共分為十六章,正文部分大約200頁,並不算長。前言中作者講述了漢代類似回的研究及其不足,對文獻研究歷史的缺陷進行了說明。第一章為「心靈的四種態度」,這四種態度分別圍繞自然、人、國家和理性而進行。漢代人正如同時代的希臘人一樣關注自然規律的永恆運轉,試圖在易變的世界中尋找不變,以解釋世間萬物的產生和存在,並順應這一周期規律兩漢之間有較大的區別,一方面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關注前人在國家決策上的價值,於是儒家獲得了勝利,另一方面兩漢在國家心態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其主要變革在於新莽時期,其構建的體系被東漢皇帝繼承。11頁,「孔丘、他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孟軻」,其中孟軻當為孔子之孫子思之「再傳弟子」,孔子之門徒。第二章為「諸神」,講述了多樣的神以及神的作用、地位、形象的變化。為什麼這些神往往是混合形態的?作者認為他們能夠發揮更大的威力,令人類感到恐懼而祭祀祈求之。個人以為這種混合的形態不同於常見的動物,故能夠代表某種看不見的存在,另外它集合了多種動物的特質,因而能夠駕馭複雜的超自然的力量。作者指出人們不停地將神這種超乎自然的存在由動物的形象轉變為人的形象,這或許和人類將自身和動物界融為一體的衝動有關,這體現在文學作品、神話和祭祀中,而這種衝動來源於何處?作者並未闡明,或許是隨著對於自然的認識而增加了對人的重視吧。

第三章為「來生」,講述了人們的死後世界以及對於升仙長生的追求。其中提到中國人將人的靈魂分為魂和魄,這是兩種不同的存在,這裡並沒有說這種存在產生於何時而消失於何時?漢代學者有「古不墓祭」的說法,而戰漢之時封土的興起與墓葬祭祀的興起相繼產生,墓祭和廟祭分開,這是否和靈魂分為魂和魄有關呢?而在漢代之後,魂魄似乎又合為一體了,那馬促使他們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封土的北上帶動了變革還是社會的變革需要封土、墓葬祭祀這樣的儀式呢?或許後者更有可能吧。魄在人去世之後很容易散去,去往黃泉和人間,一旦到達人間就會危害活人,或許這便是鎮墓瓶的必要吧。在這一時代也有王充和張衡之流的智者,試圖讓人們從這個愚昧的世界中解脫出來,但是往往不得,究竟為何?是因為他們的力量太過弱小還是理論值薄弱。這幽令我想起這幾千年之間宗教生存的土壤,或許正是藉助著這樣的「蜜汁自信」來支撐悲苦世界裡的內心,而要打破這一信仰就必須要有更加完備的信仰體系,比如科學,而這並非一個人所能建立而必須要整個社會的力量,最好是在皇權的幫助下。

第四章為「自然的秩序」,主要闡述了陰陽、五行、道三種自然規律對人們行為和思想的影響及其方式。這三者意義非凡,從最早的學說到成體系的理論,加上不斷地豐滿和廣泛地應用,最後成為人們共同遵守的法則,以至於融入了中國人的歷史觀當中,這在《呂氏春秋》之中關於黃帝到秦代的五色及五行相屬上就能看到,他們公投構建了一種天地運行的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就是道,即一切的法則,其中陰陽和五行便是它運行的具體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構建一種世間萬物的運行體系,能夠解釋一切的發生和發展,從而建立人間的秩序,最後通過陰陽家和史學家的解讀服務於政治,讓它成為解讀歷史的鑰匙,而這把鑰匙被後世繼承,屢試不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歷史觀的一部分。那麼建立一套這樣的秩序有何作用呢?或許是為了解釋天地萬物的發展發生,解釋政權的合理性,從而社會穩固吧。

第五章為「宇宙和天的形狀」,關於天的形狀有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三種,其中宣夜說較少聽聞,它認為天是一個無限的整體空間,各種天體在這個空間內自由地遊走,只有極星保持自己的位置不變。無論是那種都存在著運行著的天體,而把握它們的習性和軌道實際上是人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當中不斷地追求不變的道理,試圖通過觀測天象來尋找與天溝通的方法並預知一些世間的變動。作者運用較多的篇幅介紹了兩漢的天文學家和對天的觀測科學的發展,很多部分與李約瑟先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類似。天雖然距離人們很遠,但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用相關的圖案來代表天體來展現墓誌人的某種期盼。

第六章為「大地及其生物」,作者討論了創生的問題,在中國有盤古、伏羲女媧等傳說,這代表了不同時期人們的理念,創生觀念的背後是一種思想,即人們認為一種生物轉化成另一種生物是完全可能甚至正常的,這種轉化的觀念可以解釋很多現象,但是兩者之間必然有一些聯繫。作者在文中提到早期動物作為人們崇拜的對象和朋友,西周之後則轉變成敵人的原因可能在於農業的發展令人們安於現狀,不需要動物的合作,而這些動物則成為農業的破壞者,這令我想到前文中提到了漢代之後神的形象從動物轉變成人的樣子的問題,他的原因或許也與此相關,即人們農業水平的提高、對自然動物的依賴降低以及對自然的更加清楚的認識讓他們更多地發現人的價值。

第七章為「變化的周期」,主要講述了周易六十四卦及其應用,人們試圖通過這六十四卦來解釋整個天地宇宙的變化,解釋安定和災異,並不斷完善之令能夠包括萬物,解釋萬物的運作及其變化。第八章為「徵兆和奇蹟」,一些奇怪的現象總是時不時地發生,統治者必須對其進行解釋以維護自身的正統性和權威,因為他的權力來源即在於天,因而他和他的臣僚有這樣的職責解釋徵兆和政治之間的關係,那麼為什麼不能無為呢?為什麼不能科學解釋呢?我想在有限的自然科學知識下人們不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即使同時有少量的人看到了真相但他們的影響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帝王的正統性需要對於一切的解釋的系統,如果統治者放棄對天的解釋,其他的勢力便會利用這樣的現象來危害統治者的統治,我們看到王朝末年總有這樣的情況,人為地製造「天象」來營造輿論。因為有了這套系統且人們都信服之,因而面臨上天出現的徵兆之時無論是帝王還是平民都不能違抗之,相對於平民來說帝王的憂慮不僅僅在於現象本身,或許更在於人民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對於官員,報告這些現象既是履行自己的義務,也不至於有失禮節,正可趁此以天的名義上諫皇帝,而皇帝又不能不聽,起碼在明面上如此。當然,有王充這樣的學者並不認同,但聲音太小,並未得到認同,或許是意識得不到證明吧,又或許是破壞了以往的觀念遇到的抵觸很強而不能生存吧。

第九章為「占卜和啟示」,講述占卜的過程及其對人們的影響,如果說陰陽五行是揣測天意,那麼占卜便是直接與天溝通了,他起源很早影響力也很大,但是似乎沒有形成陰陽五行那樣的宇宙體系,人們也存在對他的懷疑。第十章為「巫師和靈媒」,介紹了巫覡和巫術在漢代的發生和影響,這類可以通天的行為似乎比占卜更加直接,但也會消耗更大的成本,同時這種行為在當事人看來也有好壞兩方面的結果,既可以用來造福也可以用來禍害別人,故對其態度也各不相同。正如王充所見這種巫術並不能起到實際的作用,但是帝王還是會相信他們的存在,不禁令人思索帝王們真的相信巫術?或許是抱著試試看的半信半疑的心態吧。同占卜一樣,巫術也是一種人們試圖與天溝通的方式。

第十一章為「喪葬儀式」,作者認為認為通過很多方式為死者提供了一條通往黃泉的路,這或許是帛畫,或許是墓葬,而博局鏡(TLV)也有類似內涵,提供了人和宇宙之間的聯繫,在這裡作者認為銅鏡的鏡鈕代表土丘,含義為中央土,而周圍的雲的作用也不是簡單的裝飾,也具有了通往天界的內涵,而壁畫、畫像石也有類似的通天作用。人們希望通過以器物模擬生前的一切生活狀態到達將魄留在墓室內身體內的目的,並試令屍體不腐,儘管這顯然不科學但是卻傳到了人們的期盼,表達出對死亡的認識。末尾討論了對厚葬的態度。第十二章為「帝國的祭儀」,主要的祭祀對象是上帝轉化而來的五帝,也有一些新的特徵,如對后土、太一的崇拜,文中作者樹立了整個漢代關於祭祀的重大事件,可見其多次興起,也伴隨著靡費而多次被整治,這是皇權對上天的訴求和國家資源的合理利用之間的平衡,也是統治者不斷在尋找的一種有利於自身的祭祀系統。通過這些活動,帝王似乎能夠獲得正統性,獲得上天的認可,因為他人聲稱是上天的兒子,因而也要對這些神進行祭祀,用一般人不能進行的儀式達到通天的目的。

第十三章為「皇權」,作者提到作為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權的建立卻不是在長期繁榮的大一統王朝,而是在兩個短命的王朝——秦和新,秦雖亡而百代尤用秦制新雖亡卻奠定了中國皇權的思想,並且因為其短命而被後人非議,這兩個短命的王朝確實在皇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完善的過程中功不可沒,或許也因為其短促而高效地完成了制度上的確立而未能重視到民生和政治上的變化所以才早夭吧。在西漢末年,隨著對天的關注和天命學說的精緻化皇帝最終成為天的直接工具這一理念發展成熟,因為皇帝具有了某種特殊的天賦和能力,所以能夠通知天地,這闡述了皇權的由來論證了其合理性,而闡述其手段則在於對陰陽五行和天的旨意(如祥瑞)的解釋,而最終關於皇權的結論即皇權的行使機構政府首先是服務於人而不是服務於神在漢末被總結出來,而這正好與魏的興起和禪讓相對應。作者認為漢武帝因為其並未親身參與軍事活動而並非真正參與政治,或有待商榷,這當是不同於以前軍事政治的另一種形態,或許也是更高級的形態。

第十四章為「政府的目的」,穩定社會,教化人民,外夷賓服。對其態度,法家主張為國家富強,儒家主張為保護教化人民,而在實際的運用中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正如漢宣帝所說為漢家之道本霸王道雜之,但在實際中也未必盡如此。對年號的確定和改變代表了帝王思想和政府目標的調整,對曆法的確定和施行逐漸成為政府職責的一部分,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實際的應用,另一方面在於確保個人的行為和天體運行的一致性,在合適的時候干合適的事情,而其結果則是通過對天地的觀察得出來的,這也是正統的象徵之一。第十五章為「對人的管理」,首先在於人們的自我定位和處事方法,這裡涉及到四種不同的態度,即儒道法和理性主義,儒家的仁和禮得到了重點討論,治人和人們之間的處事方法不斷地被討論並進行制度上的調整,人們對於各種思想的優缺點有了清楚的認識。第十六章為「經典」,我們知道在資料缺乏和交流不便的情況下對相同的資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而這些不同的理解既包含著不同的思想,也含有不同的政治需求,因而不同的政治思想通過今古文經典的差異而展開,在漢朝上演了一場長時間的爭論,經典所承載的不僅是其學術價值,更是通過對其解釋而形成的社會價值。

整個漢代的歷史不僅是一部政治史,更是一部思想史,關於漢代人的思想散落在不同的物質和文獻之中,尋覓整理不易。秦漢時期是中國帝國時代的開端,也是各項制度建立的階段,整個漢代都在尋找一種合適的思想用以包含各種治理國家的制度、解釋天地的法則和變化、尋求政府職能的方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而這些思考最終都沉澱在了文獻記載的歷史事件和實物資料之上,其最直接的深刻影響則在於我們都看不到的思想傳播。與其說這個時代在尋找一種制度,不如說在尋找一種思想,一種知道人們行為和解釋萬物法則的思想系統,而在這套系統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聯想

以往通過墓葬的性質、結構、陪葬品及其空間藝術來研究古人的思想的方法確實是一個很好打辦法,尤其是在研究他們的天人觀、宇宙觀、生死觀的時候更是如此,可以說墓葬是人們關於生死、天地看法的集中體現之處。然而,這些裝飾華麗得能夠有足夠多的物質和圖像資料來表達他們的生死觀宇宙觀的墓葬都是上層社會,代表了社會最上層的貴族思想,他們與中下層的思想一樣嗎?我想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樣,不過即使不能反映出全部,一部分也是可取的,至於其他的部分還需要探尋新的方法來解決,但是截止現在我似乎並不知道有這種方法。

後記

讀西方人關於中國歷史的論著總有種隔膜感,但也往往有不一樣的視角。觀看這本書網路之評價,或曰清湯寡水,或曰通俗易懂,或曰矯揉造作無內涵,或曰可為入門之讀物,似乎評價一般。但以我有限的只是來看這本書能夠讓大家看懂十分難懂的領域便是很大的成功,至於其學術價值究竟有多大,以我之能力尚不能判斷,就不做評價了。

本書雖然不厚,但內容豐富,我雖然讀了五六天但仍然未能理解很多,應當是理論和實踐的積累不足造成的吧。
推薦閱讀:

「底線越低朋友越多」「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這命題正確嗎?

TAG:历史 | 思想 | 秦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