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叔你的保溫杯呢?」「投資是中年人的事,小朋友你別鬧」

文/譚校長

35歲那年,有一日陽光明媚。我請朋友寫了一幅字掛到書房的牆上。曰:不得貪勝。

那天以後,不遠處桃園裡的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過去了五個輪迴。

那天以後,牛市來了,又走了。熊市來了,又走了。

那天以後,我不再執著於贏。奇怪的是,我再也沒有虧過錢。

那天以後,一晃,到了今天。

1

我曾經試圖認真地分辨過,青年與中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區別?

是年齡?是身體?是心態?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

前不久,我找到了一個迄今為止最滿意的答案:青年與中年的分界線,是反脆弱與脆弱的區別。

這一對概念來自於我最喜歡的思想家尼古拉斯?塔勒布。大意如下:

脆弱是一種屬性,它意味著事物喜歡確定性,不喜歡隨機性,從隨機性中受損。

反脆弱是一種屬性,它意味著事物喜歡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它會從中受益。

一個最容易讓人心領神會的例子是,蠟燭的火苗是脆弱的,隨便一陣風就能熄滅它;但海邊篝火晚會的火堆是反脆弱的,風會讓它燒得更旺。

當你的心態是反脆弱的,你相信自己能夠從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受益,所以你願意去冒險,你願意敞開懷抱去探索未知。這個時候,你就是青年。

當你的心態慢慢地變成脆弱的,你越來越喜歡確定的東西,越來越拒絕未經確定的安排和行程,這個時候,你已中年。

跟年齡無關。

2

但孔老夫子不同意,他說,中年這件事,跟年齡有關。

他曾在那段著名的,流傳千年的關於人生幾段論的論述中,很認真地提到了「四十不惑」這個說法。

不過據我所知,至少有兩個人不同意這種說法。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他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汪洋大海是無限的。不過才活了區區四十年,怎敢妄稱自己不惑呢?

芝諾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有一天學生問他類似的問題,他順手在桌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悠悠地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長,因此,我接觸的無知的範圍也比你們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

一語中的。

你的知識在增長沒錯,然而,你的無知,同樣也在隨著你的知識的增長而增長,而且速度更快。

就像一個人的影子,永遠也追不上他本人。

再舉一個投資中的例子。

金融市場的數據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叫做信噪比太低。就是說,你每得到一份信息,上帝會免費送你很多份噪音。

假設有一個數據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例如股價。如果你每年看一次,也許你得到的信息和噪音的比例,是1:1。

但如果每個小時就看一次,你得到的信息的確增加了,然而伴隨的噪音卻增加得更快。此時,你得到的信息與噪音的比例,也許是1:99。

這就是為什麼縮小K線圖的時間周期,並不能讓你變得更會賺錢。

因為噪音的增長速度永遠大於有效的信息。

因為無知的增長速度永遠大於你的知識。

如果時光倒流,真想去問問孔老夫子,一個人要宣稱自己不惑,得具備多大的勇氣?

3

然而,也許你們都誤解了他。

還記得另外一句話嗎?「多則惑,少則明」。

如果你真的穿越回去問孔子,他也許兩手一攤,「你想要不惑,簡單啊。做減法!」

四十不惑,不是你搞清楚了世界上所有的問題。

而是你讓其中絕大多數問題變得不是問題。

什麼叫赤子之心?

就是世界有世界的問題,但我有我的態度。

這個態度,很寶貴。

4

這個態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價值觀。

我喜歡的導演徐浩峰先生說,人這種物種,天然就是焦慮的。為了對抗這種焦慮,唯有一種辦法,就是立起一種價值觀。

他認為,好的類型片,就需要有價值觀。而中國的武俠片,大部分有的只是熱鬧,沒有價值觀。

徐先生說得多好。其實很多人的一生中,有的也只是一場熱鬧,而沒有價值觀。

沒有價值觀,你在人生的焦慮面前,就無還手之力。

同樣,投資也需要價值觀。

比如,對待投資中的凈值回撤,焦慮是人之常情。

你是怎樣的態度呢?

如果你認為回撤就是壞的,就是應該消滅的敵人,那麼,你焦慮將永遠如影隨形。

美國曾有一項研究,得出一個量化結論,一個人在股市的痛苦程度,跟他看自己賬戶的頻率成正比。看的次數越多越頻繁,越痛苦。

如果你認為現在的回撤是為了將來的收益打基礎,是必不可少的支出,是承擔必要的風險去獲取將來的收益。那麼,你的焦慮將化解於無形。

這就是價值觀的力量。

5

人到中年,因為現實中的焦慮越來越多,所以,價值觀就顯得愈加重要。

年輕時也許價值觀對你還沒那麼重要,因為你還有過剩的荷爾蒙。

但如果中年時你還沒有價值觀,那麼,只怕是連熱鬧中,也充滿著焦慮。

下面這句話,也是一種價值觀。

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

有句老話說,金融市場有膽子大的人,也有活得長的人,但是從來沒有過膽子大而又活得長的人。

投資領域的長期贏家,屬於克制的人。

所以,我曾經在書中寫到,只有保守主義者才能活得長久。

然而,當一個人變得越來越保守,意味著他越來越喜歡和追求確定性,這是不是一種心態上的「脆弱」呢?

正是,投資催人老,小孩你別鬧。

6

回到35歲那年。

「不得貪勝」這四個字語出圍棋石佛李昌鎬的自傳。

但其實,上千年前中國的哲學家老子就說過 :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不敢為天下先,不正是不得貪勝的意思嗎?

看起來有點自甘落後?

請看老子先生的另外一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有點意思了。

請自體會。

如果你還看不懂?嗯,小孩你別鬧。

7

35歲那年發生了什麼?

在那之前,我在市場交過很多學費,也賺過一些錢。但總而言之,在輪迴中起起伏伏,並不穩定。

因為太想贏。

想贏,就入了輪迴。

看過長隆歡樂世界的過山車嗎(此處免費植入),那就是輪迴的意思,上去了,總要下來。

所謂「反者道之動」。

當你太想要一個東西,往往會推動事情向它的反面發展。

怎麼辦?

有時候,問題很複雜,但答案可以很簡單。

比如說,多年前,我曾提出投資領域的「冠軍魔咒」現象,大意是指某一年的投資業績冠軍,往往第二年表現很差。這種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上演。

如何破解「冠軍魔咒」呢?

我曾在《優勢投資法則》這本書中列出過詳細的方法論。

但其實還有更簡單的方法。

你不做冠軍不就行了?

不妨試著體會一下,不敢為天下先,是不是這個意思呢?

8

所以,35歲那年,當我把那幅字掛起來的那一天。

我告訴自己,從今往後,絕不追求什麼業績冠軍,這就是破解「冠軍魔咒」最好的方法。

從事物的最本質出發,構建和夯實自己的投資系統,如郭靖一般一板一眼,不求精彩紛呈,只求大巧若拙。

甚至,連「巧」這個字,你都要忘了。

巧只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以戒為師才是最好的過程。

這些年來,我在量化投資的路上一路深耕,曾創造過年化91%的收益。但此後我反覆告誡自己,不要追求那麼高的收益。

暴利是一杯毒酒啊,飲者自知。

散戶才追求高收益。

專業的人,追求高的風險收益比(每承擔一份風險,能帶來的收益)。

更牛的人,追求的是「不入輪迴」。

周期就是輪迴。不入輪迴,方能穿越牛熊。

9

我們發行的第一隻產品,今年初開始運行,迄今收益20%。

而更早運行的一個資管賬戶,從2016年3月至今,收益37%左右,從任何一個最高點的最大回撤是6.89%。

這些收益遠遠不是市場中最高的,但我已很知足。

我的一位老友說過一句很牛逼的話:一年翻五倍的人如過江之鯽,五年翻一倍的人卻寥寥無幾。

所以,長期來看,巴菲特19.7%年化收益率能稱雄全球。

所以,彼得林奇29%的年化收益率,被封為全球基金之神(遺憾的是,在管理基金13年之後他就提前退休了。如果繼續下去,也許這個收益率還會進一步下降)。

世界那麼大,歲月那麼長。卻依然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明白:短期高收益與長期穩定性是互損的。

秋天的陽光從窗外照進來,不遠處桃園裡的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四十歲這一天,我告訴自己,投資是人生最後一份職業,現在才剛剛開始。


推薦閱讀:

TAG: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