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初學者都不明白的十件事】

唱歌這件事流派眾多,同一個技術動作各個流派眾說紛紜。

網上許多自學者和半吊子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深莫測,往往故弄玄虛,把一個簡單的動作講的極其複雜。所以許多網路自學者以及初學者對唱歌的許多技術都有非常深的誤解。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下初學者們在唱歌里最容易搞錯和不理解的十件事。

— 1 —

百分之99的歌手唱歌用的都是混聲,所以往往音域寬廣,音色可亮可暗。學唱歌幾乎可以說就是在學習如何使用混聲。

— 2 —

和大家認為的不同,混聲是全音域的,並不是中高音才會使用。混聲是獨立於真聲和假聲的一種發聲狀態。從低音開始到最高音都要盡量保持混聲的狀態。

— 3 —

混聲有許多維度的定義,大家普遍認為混聲是胸聲加頭聲。雖然沒有錯,但只從共鳴的角度認知聲音是非常受限,且大多數人胸聲和頭聲是合不起來的。換一個維度,混聲是聲帶閉合大部分面積,只用小部分發聲的發聲狀態。從這個角度去認識混聲,你可以有更多找到混聲的辦法。

— 4 —

聲帶並在一起的動作叫做合攏,聲帶合攏後擋氣的整一個動作叫做閉合,縮小發聲點的動作叫做關閉,關閉、閉合都建立在聲帶合攏這個動作上。

— 5 —

網上說的edge、關閉、邊緣這三個名詞講的是同一個動作。關閉不是擠壓聲帶,而是只讓聲帶邊緣發聲。

— 6 —

關閉、閉合都建立在聲帶合攏這個動作上,合攏是唱歌非常重要且不斷需要重視鍛煉的能力。

— 7 —

氣息分上下兩塊內容,大家往往只知道氣要吸到小腹,腰和小腹需要有氣息支撐。關於氣息還需要注意的是,呼氣時,聲帶要擋氣,這時候鎖骨的位置會有氣團的感受。即小腹和鎖骨(上和下)都需要有膨脹。

— 8 —

喉位的穩定,不是用外部肌肉壓迫其穩定在一個位置。而是其他肌肉不參與發聲,所以保持穩定。

— 9 —

發聲漏氣、空洞很有可能是因為舌根太過用力。舌根的狀態非常影響發聲,卻是許多人常常忽略的點。初學者應該要讓它時刻保持放鬆。

— 10 —

高音上不去往往是技術原因,低音下不去則非常可能是因為聲帶機能不夠。所以從某種程度說,低音比高音更難練。

【專業系統零基礎學唱歌微信:675744945】

(評論美三代 點贊富一生,謝謝你的贊哦!)

推薦閱讀:

TAG:唱歌 | 唱歌技巧 | 唱歌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