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80後,我們老何所依?

最近力哥的文章又長又灰暗,很多荔枝看了快窒息了,今天這篇還是有點灰暗。

不過,很短~

2017年,最大的80後38歲了,不少人身體上的各種毛病都顯現出來了,已經到了該好好想想退休後老何所依的年紀。

力哥10年前剛開始做理財記者時,曾寫了整整一年雜誌社的「退休規劃」專欄,每周2800字,一共寫了10多萬字,家裡長輩都說,我比老人還了解老人。所以真的講退休規劃,我可以講好多,但今天就撿重點。

《你被騙了!其實保險只要保到70歲就夠了!》下面的留言中,許多人提到了社保要不要繳的問題。

很多人說社保是史上最大騙局,以後這點錢根本不夠養老。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這點錢是不夠養老,但這不是騙局,相反,社保恰恰是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下,窮人最後的救命稻草。

養老規劃中最重要的概念叫「養老金替代率」。假如你59歲退休前工資是5000,退休後國家發給你2000退休金,那你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是40%。

假如你退休前每月支出4000,結餘1000,收支比為80%。如果退休後還想保持退休前一樣的生活水準,你就需要從其他地方再弄2000,相較於你2000的退休金,你的養老金缺口為50%。

「養老金替代率」、「收支比」、「養老金缺口」,這就是我們做養老規劃時最核心的三個概念。

南歐高福利國家,政府發放的養老金替代率都很高,比如西班牙71%、義大利68%、法國56%,給老人這麼高的福利,年輕人又不願生孩子,經濟能好才見鬼了。

其他西方發達國家,養老金替代率大多在30%-40%之間,經濟好的時候高一點,經濟差的時候低一點。比如現在英國32%、美國35%、日本38%、加拿大40%。

30%-40%的養老金替代率,目的不是讓你活得好,只是讓你能活下去,至少不會因為通脹而餓死。

作為改革的犧牲者,那些在70年代前參加工作,90年代後下崗或退休的50後一代肯定心裡不爽。他們原本以為國家會幫他們舒適養老,這曾是國家的承諾,結果發現退休工資只有在職工資的30%-40%。

當然,機關事業單位的除外。

但中國市場化改革那麼多年了,如果80後還惦記著國家幫你養老的幻夢,那就缺心眼了。

基於「托底」的性質,社保養老金一定要繳,至少繳滿15年,這樣退休後至少能有個雷打不動的保底收入,但15年後要不要繼續繳就得看情況。

當然社保也沒必要繳很多,雖說原則上多繳多得,但實際上你現在繳再多,退休後一般也就40%的養老金替代率,還是遠遠不過。

至於養老金賬戶虧空問題,肉食者謀之,不用你操心。傻孩子,有央媽在,你真擔心政府會發不出養老金嗎?

那退休後錢不夠怎麼破?

西方國家早有成熟套路,三條腿走路。

政府發的養老金佔1/3;

企業和員工共同繳納的有稅收遞延優惠的企業(職業)年金佔1/3;

你自己買的商業保險或其他養老資產佔1/3;

這樣三位一體,就能保證你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了。

然而企業年金吹了那麼多年,只有機關事業單位和不差錢的大國企積極響應,在「社保稅」負擔那麼重的環境下,有幾個外企民企會主動給職工繳企業年金呢?

至於第三條腿的個人養老金賬戶,也是大風呼呼刮半天,從力哥剛工作就開始吹了,但政府始終沒有強有力的稅收優惠政策。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第一次明確指出,2017年年底前將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但也就是試點,市場買不買賬,能不能全國大範圍推行,都是未知數。

所以對最大已38歲的80後來說,如果你現在還不開始自己動手準備養老金,30年後,你的退休生活不說過得很凄慘吧,至少會過得很憋屈——因為手裡攢下的養老金太少。

對了,80後,別天真的以為你能60歲退休,政府說了,延遲退休要到65歲。

但如果你真能65歲退休,也謝天謝地了,力哥預估,到時你可能要到67歲才能真正退休。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現在怎麼理財,30年後,才能避免老無所依的囧境?

歡迎留言告訴我~


推薦閱讀:

茅台,五糧液,洋河,哪一個更有發展前途和成長空間?
同樣的錢你願意買個昂貴的衣服多穿幾年,還是買很多平價衣服時常更換,為什麼?
中國的有錢人是怎麼理財的?一般做什麼能保值呢?
馬雲224億收購大潤發,再次走到新零售的前面。對於新零售,你有什麼看法?
欠債40萬,該如何辦,求高人指點?

TAG:财经 |